人到底在追求什麼?

你從降生到這個世界上,除了帶來一副赤裸的軀殼,其它什麼都沒有。你之後所擁有的一切,包括生活的必需品,榮譽,認知能力,思想層次,社會階層等等一切脫離你“本體”的一切東西,全是因為你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才給你帶來的。要是你自己的本體不存在,那麼你的一切都沒有,都是虛無。

所以你現在做的一切事情,對外界刺激做出的任何反應,必須要依據自己的“本體”,我對這個“本體”對理解就是“最純粹的自己”,你在降生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那個“乾乾淨淨”的自己。從你來到這個世界那一刻算起,我們所做的一起都是在給自己的“本體”添加一個又一個的外在附屬品。有內在的,如情緒,思想,認知等等,也有外在的,如衣食住行,榮譽,社會對你的評價等等一切。你到現在為止擁有的一切都是由你的本體給你帶來的。

你的一切行為是由你的本體發出的。你的本體做出這個行為的目的是為了讓你自己開心快樂,獲得一種滿足感。你的大腦是你的本體的一部分,所以你大腦想要達到一個目的,你的本體受到支配就去產生一個行為。也就是說我們從本體降生開始算起,我們做的每一個行為都是為了讓我們的本體獲得一種滿足感,讓最純粹的自己開心與快樂。

你之所以會痛苦,那一定是因為你為了去取悅你本體之外的東西而讓你的本體去做了不能讓你的本體獲得滿足感的事。你為了考試不掛科,所以你通宵達旦複習,你會厭倦和疲憊。你為了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你選擇去拼命工作,你會勞累與痛苦。你為了獲得別人的讚賞,你選擇去做一些令別人開心的事,你雖然做的時候會很開心與激動,但那也只是在那一個階段而已,過了那一個階段,在你因為獲得了別人的讚賞而達到了某個特定的目的之後,你再回去看自己為了取悅別人而做的事,你也會心裡有一絲苦楚,你肯定會,因為那並不是你本體願意做的事。你可能會說我願意呀,我去做那個事情的時候我很主動啊。你的主動難道不是建立在你為了達到某個除了讓你本體獲得滿足感之外的目的上的嗎。那和你餓了去吃飯,渴了去喝水的行為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是在那個階段很主動,但是你吃飯喝水的行為目的是為了讓你的本體獲得一種滿足感,你的本體在你做了那個行為之後不餓不渴了,這樣的行為不管過了多久你都不會後悔。你永遠不會後悔自己的吃飯喝水的行為。

所以只有當你的行為是真正為了你的本體而做出的時候,你才會真正獲得滿足與快樂。有的人沒有萬貫家財,卻依舊很開心,因為他們可能以前做的種種選擇沒有導致他獲得萬貫家財這個結果,但是他們的每一個選擇卻一定是讓自己的本體獲得了滿足感的。而有的人經過幸苦打拼獲得了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之後,他一定會在某個不知名的夜晚感到迷茫與空虛,問自己:我這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 只要他一在這個達到目標之後的人生階段停留久了,他一定會感到乏力與空虛。因為他一直都在奴役自己的本體去為他做讓他可以達到某個外在目標的事。而有的人一生不會有這種空虛感,那是他在達到了這個目標之後又有了下一個目標,一生都在持續不斷地奴役自己的本體。在奴役自己本體的過程中那種空虛與迷茫感卻很少出現,因為始終他前面有一個還沒得到滿足的膨脹的慾望在指引著他。

說了這麼多,我是想告訴你,你在產生一切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儘量向自己的本體靠攏,真正問問自己你真的樂意去做嗎,問的前提是你拋開了一切除了你本體之外的其它東西的干擾。如果你點頭,那麼你就去做吧,不管導致了什麼樣的結果你都去接受,因為那是你自己本體的選擇。

有的人可能會說了,那我想去犯罪是不是就要去犯罪。不是。因為你想要去犯罪,那是你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當你的慾望得到滿足之後你會後悔與愧疚,這就足以說明你是在違背自己的本體去做事情。你性衝動來了,你就去強姦了別人,性慾得到滿足之後你就後悔了自己的行為。因為那個行為不是你真正拋開一切外在影響因素而問自己得出的答案。人們常說的要跟隨自己的內心,可是誰又能真正做到跟隨自己的內心呢?太難了,因為你沒有達到一種境界,你是無法完全排除乾淨外界的干擾因素而做選擇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讓自己向那個境界靠攏。你現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對自己的本體好一些。你要真正做到去愛它。當你真正做到愛它之後,你會發現你在做每一個選擇之前排除外界干擾的能力可以大大增強。針對如何愛自己,可以參考我的回答男生如何變得成熟? - 孤島的回答

人本來就是被定義為孤獨的,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最後一個人離開。所以你從降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要對自己的本體好一點。因為除了你的本體之外,沒有什麼能一直陪伴你從生到死。

你現在不知道追求什麼,索性就別逼著自己一定要去找一個需要追求的目標。從你當下的第一個選擇開始,問問你自己的內心,該做什麼,你就去做,導致了什麼結果,你都去面對。沒有遺憾,因為你的選擇是尊重了自己的本體的。即使散盡萬貫家財又何妨?你還活著,還能呼吸,就能再去根據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去創造。

人一生的軌跡就是由無數多個當下的種種選擇重疊起來的。你如果每一個選擇都是尊重了自己的本體而做出的,那麼最終重疊起來的人生也許不是波瀾壯闊,但是經你回首一定是沒有遺憾的。

重點在於你敢嗎?你敢於放棄你一切又一切的慾望而去取悅真正的自己嗎?

下一秒發生什麼都是未知的。可是人生就是因為有對未知的不可預測性而變得美好。你當下做的每一個選擇,你都不知道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我敲下了這一個字,又過了一秒,我現在知道上一秒什麼也沒發生,但是下一秒呢?無數多的下一秒之後呢?

你無法預測。你也許說你可以通過自己的預測去規避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就像我現在知道我下一秒只要不把我的筆記本電腦扔在地上,那麼它就不會壞,所以我就保持這一秒不去扔我的電腦這個行為。但我難道可以說我通過預測了我這個行為未來將導致的結果而來成功支配了我當下的行為嗎?不能。因為我的預測本身就是錯誤的,它是很少的一個未知的片面而已。導致我的電腦在下一秒壞掉的因素有很多,可能下一秒發生了地震,可能下一秒我身旁的水杯一不小心打翻了,可能下一秒它突然自己就壞了。。。太多太多的因素可以導致我的電腦壞掉了,你沒有遇到,並不代表它不會發生好嗎?所以未來還是不可測的。

既然每一個選擇導致的結果都不可測,那麼何不跟隨自己的內心?你敢嗎 ?

我當下本體的選擇是讓我繼續敲完這行字,所以我就敲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一切都風平浪靜,導致的結果至少在這一秒還是風平浪靜。

還有什麼比困了就閉眼,餓了就吃飯,渴了就喝水更簡單的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