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射杀张辽的名将丁奉,实际历史上到底如何呢?

罗镇鸿


丁奉(?-271年),字承渊,扬州庐江安丰(今河南固始)人,三国时期孙权麾下后期重要将领;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侍奉吴国四代君王孙权、孙亮、孙休、孙皓的四朝元老、重臣。年轻时做小将,多次跟随其他将领征伐,经常勇冠三军,斩将夺旗,曾属于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帐下副将,骁勇且有计谋;后期官职升迁越来越高,成为东吴势力中流砥柱,于解救寿春、诛杀佞臣孙等事件中使孙吴内乱纷争逐渐转危为安,屡有建树。


丁奉早期同徐盛共为周瑜帐前护军校尉,护卫周瑜,随周瑜参加了江夏之战、赤壁之战、南郡争夺战,之后随吕蒙参加了逍遥津之战、袭取荆州之战,后随陆逊参加了彝陵之战。丁奉年轻时因骁勇作了一员小将,先后归属甘宁、陆逊、潘璋等旗下。丁奉多次参加战斗,经常勇冠全军,每次都斩将夺旗,身负战伤,后来升为偏将军。


建兴元年(252年),孙亮即位,被任免为冠军将军。同年,曹魏派大将诸葛诞、胡遵等进攻东兴,诸葛恪率军抵抗。众将认为:“敌闻太傅(诸葛恪)自来,上岸必遁走。”惟独丁奉说:“不然。彼动其境内,悉许、洛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后诸葛恪上岸,丁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延山向西。

丁奉说:“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现今众军迟来了,若果敌人占据合宜阵地并占据徐塘,则难与争锋。”当时天气寒冷、下雪,敌军在举行盛大的酒会,丁奉见他们前营兵少,对左右说:“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逐率兵解开护身重甲、穿上轻身铠甲和头盔,手持短兵器(胡冲《吴历》作诸葛恪下令)。敌人看见都大笑,不作防备。丁奉率兵突击,大破敌军前营。正好吕据等到来,魏军溃败。晋灭寇将军,进封都亭侯(一说都乡侯)。


五凤二年(255年),魏将文钦起事失败降吴,孙亮任丁奉为虎威将军,跟随孙峻到寿春迎接文钦,在高亭与魏军追兵发生战斗。丁奉持矛上马,带军突入曹军阵中,斩杀数百人,得其武器,进封为安丰侯。翌年(魏甘露元年)十月丁未日(256年11月8日),丁奉与孙宪、施宽等乘船逆水占据江都,为将军刘丞进攻滕胤作援。

257年,魏大将军诸葛诞占据寿春降吴,魏军包围寿春。孙先派朱异、唐咨等为前军,后又派朱异领丁奉与黎斐再率五万人解围。丁奉成为先登,屯于黎浆,因力战有功,拜为左将军。


永安元年(258年),孙休即位。孙休与张布密谋,想诛杀孙

永安六年(263年),曹魏伐蜀,丁奉于九月甲申日(11月9日)率军进驻寿春,为分散曹军以救蜀。不过蜀汉最后不敌、次月刘禅投降,丁军遂还。 次年(264年)孙休逝世,丁奉与丞相濮阳兴等遵照万彧之言,一起拥立孙皓,迁为右大司马左军师。

曾在孙皓暴政后,于266年十二月与陆凯和丁固密谋废黜孙皓并改立孙休儿子为皇帝,不过在留平反对陆凯的邀请下作罢。宝鼎三年(268年)秋,孙皓命丁奉与诸葛靓攻打合肥司马骏,丁奉与西晋大将石苞书信,互说闲事,石苞因而撤还。隔年冬季,丁奉再率兵至徐塘,进攻穀阳。穀阳百姓知道后都逃去,丁奉无获而归。孙皓大怒,斩杀丁奉的军中向导。


建衡三年(271年),孙皓不顾众人反对,用车载着自己后宫上千人,率大军从牛渚(今安徽省当涂县)西进伐晋,结果途中被大雪所阻,士兵们怨声载道,甚至还出现倒戈的传言,因此孙皓只好下令还师。孙皓还师前,丁奉与右丞相万彧、左将军留平曾私下商议先自行回去,后被孙皓得知,介于三人都是重臣并没有马上处置。


同年,丁奉因病逝世,死后受人毁谤,孙皓追究昔日穀阳出兵一无所获的责任,流放其家人至临川郡。


鄜延路节度使李


张辽,字文远,曾为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在吕布殒命白门楼后,归顺曹操,后成为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首。他曾和李典、乐进两人守卫合肥,恰逢孙权带领十万大军来袭。此时敌众我寡,张辽分析形势,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于逍遥津埋伏,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差点将孙权生擒活捉,详情如下。

乐进与孙权先锋甘宁对战,战不数合,诈败而走将孙权大军引入逍遥津北,张辽从左边杀来,李典从右面杀来,围攻孙权。孙权从没见过如此大阵仗,顿时惊慌失色,身边只有凌统手下三百余骑,自然不是张辽军队的对手。孙权在凌统的死战掩护下,这才纵马跳过河流,逃得一命。

凌统身中数枪,手下三百精兵,都被张辽杀死。猛将吕蒙、甘宁也被张辽杀得胆战心惊,只有逃命的份。在逍遥津之战后,江东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听到张辽之名,人人害怕,就连小孩子,只要听到张辽之名,也不敢啼哭。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凌统所领三百余人,尽被杀死。统身中数枪,杀到桥边,桥已折断,绕河而逃。孙权在舟中望见,急令董袭棹舟接之,乃得渡回。吕蒙、甘宁皆死命逃过河南。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然而,令江东众人人人害怕的张辽,却是死于一个小将手里,被小将一箭射杀。这是怎么怎么一回事呢?

夷陵之战后,东吴和蜀汉各派使者来往,恢复联盟,重归于好。魏文帝曹丕听说后,认为吴蜀联盟,肯定会讨伐曹魏,于是先下手为强,准备讨伐东吴。他以张辽、张郃、文聘、徐晃等为大将先行,许褚、吕虔为中军护卫,起水陆军马三十余万,讨伐东吴孙权。

由于曹丕盲目讨伐东吴,没防备蜀汉。蜀汉已经和东吴言归于好,一方有难,另一方肯定会支援。曹丕攻打东吴,蜀汉派出赵云兵出阳平关,准备夺取长安。曹丕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惊慌失色,准备撤兵。

他在撤兵时,被东吴士兵追杀,战死、淹死者无数。就连曹丕的龙舟也被点燃了,他只能弃了龙舟,登上小船来到岸上。这时,东吴小将丁奉带领一支军队杀来。在这关键时刻,张辽急拍马来迎,保护曹丕,却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翻身落马。

幸好徐晃救了张辽,一同保护着魏文帝曹丕逃走,军队损失惨重。马匹、车仗、船只等军资器械都被东吴孙韶、丁奉得到了。回到许昌,张辽箭疮迸裂而亡,曹丕将其厚葬。一代战神张辽,没有死在其他名将手里,却死在了东吴名不见经传的丁奉手里。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丕大惊,急下小船傍岸时,龙舟上早已火着。丕慌忙上马。岸上一彪军杀来;为首一将乃丁奉也。张辽急拍马来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却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折军无数。

丁奉,字承渊,在孙权活着时,名不见经传,只是一员普通战将,以骁勇善战闻名。他常和徐盛并肩作战,为东吴南征北战。在孙权死后,丁奉逐渐展露头角。如在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丁奉“雪中奋短兵”,大破魏军,夺取东兴大捷。吴景帝孙休时期,权臣孙綝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丁奉设计将其除去,还政于皇帝。此后,丁奉因功被封为大将军、徐州牧。这时的丁奉才成为大将。

结语

张辽从跟随吕布,直到归顺曹操,再跟着曹丕作战,立下无数功劳,不知道流了多少血,受过多少次伤,都没事。如果张辽死在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的手上,他也没什么遗憾,没想到却死在了东吴小将丁奉的箭下,真是天意弄人。这是演义中,张辽的结局。

在正史上,公元222年,张辽病还没彻底康复,却被曹丕委以重任,驻扎在广陵,防备东吴孙权。孙权听说是数年前大破自己十万大军的张辽,告诫自己手下大将,千万不可轻敌,虽然张辽有病,可是还是勇不可当。果不其然,张辽和王凌等人出战,大破东吴吕范军队,并缴获了大量舟船。在此战之后,张辽的身体每况愈下,最后在江都逝世。曹丕听说之后,为之流涕,谥曰刚侯。《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

因此,在正史上,张辽并不是被丁奉一箭射杀的,而是在打败东吴军队后病逝的。


魁哥说历史


三国时代,将星熠熠;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名将在数量上略有逊色,但在孙坚、孙策、孙权开疆拓土的过程中也是人才辈出,在三国演义中射杀曹操五子良将张辽的东吴将领丁奉,就是其中一员。


1.丁奉卫国、护国有功,生前享受了荣耀。

年少时以骁勇闻名,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而让读者眼睛一亮的是,他后来在于太元二年(即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的魏军。

东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忠心护主,运筹帷幄,除掉了权臣孙綝,维护了皇权,被拜为大将军、徐州牧。

后又因扶立乌程侯孙皓为帝,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达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从公元268年至公元270年,这三年间,丁奉多次率军北征,均收效甚微,战果不利。

卒于公元271年。

2.张辽之死与丁奉无关。

黄初元年即220年,张辽因功进封为晋阳侯,这让在逍遥津吃过了苦头的孙权非常忌惮,但此时,戎马倥偬一生的张文远已疾病缠身;黄初三年(即公元222年),张辽抱病上前线,击破了吴将吕范后,病逝于江都,并非死于丁奉之手。



3.丁奉死后,祸及家人。

丁奉读书少,功成名就后,开始得意,随着地位的升高,渐渐骄矜起来,引起了羡慕嫉妒恨,开始有 人诋毁他。

后来,他吴军北伐时,与万彧商议撤兵的计划又被抖落了出来,此时,丁奉已经去世,孙皓却不依不饶,下令追究他前次出兵谷阳无功的责任,籍此杀害了丁奉的儿子丁温 ,还把他的家属流放到临川。

三国志作者的陈寿评价丁奉:


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


总结:丁奉一生生活于行伍之中,尽管文化程度低,但作战勇敢,思维敏捷,为人正派,忠心侍主;丁奉一生侍奉过东吴的四位君主,从孙权、孙亮、孙休到孙皓,堪称四朝元老,见证了三国的盛衰兴亡,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参加的战役数不胜数,立下了无数战功。

在三国后期,吴之名将凋零、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他在维护皇权和抵御外患的斗争中建立了功勋。张布说:

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

是很中肯的。


希望星晨58298869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丁奉是东汉末年庐江郡安丰县人。此人在三国后期是十分有名的大将,他也是从一个小兵最后做到东吴的军事大将。他最初是一名小将,曾经和曹操,刘备的军队交过战,中期和曹魏军队作战,曹魏后期的司马师,司马昭都和丁奉有过交手。丁奉活得时间也很长,他经历吴国四代君主,从开国之君孙权到亡国之君孙皓,他见过蜀汉和曹魏的灭亡,也经历了西晋的崛起,丁奉去世后不久,吴国灭亡。三国一统,可以说丁奉是一个三国时期的见证人。

丁奉的早期生涯,雪夜奋短兵

丁奉的出生不高,因为武勇而作为当时东吴的一名小将,他跟随过东吴的甘宁,陆逊,潘璋等人。在战斗中的战绩常常是第一,每次都斩将搴旗,当然身体也是受伤很多,但是战功显赫,在孙权时代被升级为偏将军。孙亮即位之后,给予丁奉一个称号“冠军将军,封都亭侯。

孙亮即位后不久,曹魏派遣诸葛诞、胡遵等人进攻东兴,当时孙吴的实际掌权者是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诸葛恪受孙权遗命辅佐幼主孙亮,曹魏的这次进攻由诸葛恪负责防御,当时的诸位将领都说魏军听到诸葛恪前来一定会退走,但是丁奉认为魏军大局来袭,一定早就准备了对策,不可能无功而返,所以东吴一定要做好准备。诸葛恪上岸后,丁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人一起沿着山向西面进发。

行军途中,丁奉脱离了大队伍,他认为要趁着敌军立足未稳一举击溃敌人,于是他带着三千人直接坐船赶往徐塘,当时正好刮着北风,丁奉只用了两天就赶到徐塘,适逢大学,魏军的前锋正在饮酒作乐,丁奉上岸后让士兵拖去盔甲,只拿着刀剑,向魏军的军营冲过去,魏军看到这些脱去盔甲,拿着刀剑的人哈哈大笑,没有做防备。结果丁奉的三千人直接击溃了魏军的前锋,而吕据率领的吴军也赶到了,于是双方一起击溃魏军。这一战吴国大胜。

淮南三叛与丁奉

公元255年,淮南二叛失败,毋丘俭被杀,文钦前来投靠东吴,当时的东吴派孙峻,丁奉前去迎接文钦,最后魏国的追兵和吴国的军队在高亭相遇,双方激战,丁奉一个人单枪匹马冲入魏军阵营,杀死数百人,缴获大量魏军军械。

公元257年,淮南三叛,曹魏淮南地区的负责人诸葛诞反对司马昭专权,起兵反抗,当时向东吴请求援兵,东吴派朱异、唐咨等人前去救援,随后又让丁奉与黎斐前去解围。当时丁奉先登城池,驻兵黎浆,力战有功,拜左将军。

丁奉谋诛权臣

东吴的政权在孙权之后,是由诸葛恪掌握。但是诸葛恪北伐使得上怒下怨,最后被孙峻所杀,后来孙峻废除皇帝孙亮,拥立皇帝孙休。孙峻去世后东吴的权利落到了孙峻的族弟孙綝手中。而孙休不甘心大权旁落,于是就和左将军张布合谋,张布推荐了丁奉。丁奉向孙休献策,在腊月祭祀的时候诏孙綝入宫,然后杀死孙綝,孙休依照计策杀死孙綝,丁奉由此升官为大将军。

丁奉的结局

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蜀汉向东吴求援,东吴派丁奉进攻寿春,围魏救赵,但是不久刘禅投降,丁奉撤兵,其后不久西晋建立。孙休去世后,丁奉和濮阳兴拥立孙皓为帝。此后丁奉受命攻打合肥,丁奉故意写信给守将石苞,导致石苞被征回,此后又出兵再次攻打徐塘,趁机攻打西晋谷阳,但是谷阳人提前搬走了,导致丁奉一无所获。其后丁奉去世,但是丁奉晚年因为功劳很大组建有自傲之情,丁奉去世后,有人就在孙皓面前诋毁丁奉,于是丁奉全家被迁徙到临川。


人者仁义也


丁奉,字承渊,庐江郡安丰县(今安徽省霍邱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丁奉入伍很早,作战也很英勇,但是他直到晚年才被重用,其原因和司马懿在魏国一样,和他同时代的人就剩他自己了。丁奉刚刚入伍的时候跟随过甘宁、陆逊等人,作战非常骁勇,总是可以取胜。但是丁奉文化水平比较低,所以在东吴刚建立政权的时候,只是一个偏将军。但当孙权死后,东吴就只剩丁奉这一个老将,所以他才被重用,他才得以发挥才能。

1. 雪中奋短兵

一直到东吴第二任皇帝孙亮继位的时候,丁奉才升为将军。后来魏国攻打东兴的时候,丁奉跟随太傅诸葛恪前往拒敌,丁奉为了抢占先机,独自带领三千将士乘船进攻,当时正值冬天下着大雪,丁奉脱下上衣拿起短兵器,激励士兵冲杀魏兵而大获全胜。战后,丁奉因功升为灭寇将军,封都乡侯。

2. 解救寿春

司马懿死后,文钦造反讨伐司马师失败后投降东吴,丁奉跟随大将军孙峻前往寿春接应,与前来追杀的魏兵交战,丁奉冲入敌阵,斩首数百,大获全场。战后,丁奉被封为安丰侯。 两年后寿春的守将诸葛诞投降东吴后被曹魏军队围城,丁奉再次被任命为先锋前去救援,立下战功后,升为左将军。

3. 诛杀权臣

东吴权臣孙綝废掉了东吴第二任皇帝孙亮,立孙休为帝后,把持朝政。孙休为了自保与张布商议后,把诛杀孙綝的大任交给了丁奉。丁奉设下计划,邀请孙綝前往祭祀,在路上孙綝被丁奉抓住,这才保证了东吴政权的健康发展。因为这件大功,丁奉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

后来曹魏在攻打蜀汉的时候,丁奉奉命进攻寿春好帮助蜀汉解决问题,可惜没能成功。之后丁奉就为了东吴政权一直分动在第一线,可惜没有大的功绩了。可以说,丁奉是东吴后期军队的中流砥柱,如同蜀汉的姜维、廖化一样。可以说东吴政权在孙权死后可以平安过度,丁奉立下了汗马功劳。





被遗忘的人才


三国中,名将不少,刘备有五虎上将,曹操有五子良将,而东吴的名将数量显然没有那么多,而射杀曹操五子良将张辽的东吴将领丁奉,历史上到底如何呢?

一、丁奉的战功

丁奉一生侍奉过东吴的吴四位君主,从孙权、孙亮、孙修到孙皓,算是见证了三国的盛衰兴亡。

丁奉一生中,战功无数,在东兴之战中,大破进犯的魏军,确保东吴安全。

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杀掉权臣孙綝,让政权重归孙氏家族。

此后,孙皓为帝后,丁奉数次北征曹魏,类似于诸葛亮北伐,但战果不佳。

二、丁奉的官位

丁奉一生历经四朝,可谓爵位高高在上。

丁奉前期被封为灭寇将军,封都乡侯。后其杀掉权臣孙綝,被拜大将军、徐州牧。后又扶立乌程侯为帝,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

三、丁奉的历史评价

人都是这样,在高峰期开始得意,丁奉也不例外,丁奉地位很高,又有大功,渐渐骄矜起来。所以丁奉死后,孙皓杀了丁奉的儿子丁温,把他的家属流放到临川。

但,丁奉的英勇和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丁奉: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对其十分肯定。

所以,丁奉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战功无数,历经四朝,后期无建树,也算是善终!


老儒说历史


首先有记载张辽为病死,其次就是丁奉属于左宗棠式的大器晚成任务,少年善战,却只是吴国都督的护卫。但中后期发展迅猛,从雪中劫魏到后吴时代,一直是吴国的中流砥柱,魏国也是在丁奉死了后才伐吴,结束三国时代。可见丁奉基本是一个人撑起了后吴。

丁奉属于被包裹的金子,只有不断的磨练,终于发出了金子般灿烂的光芒。


历史追寻者


首先说明一点,在历史上张辽不是因丁奉射杀而死的。可以说,张辽是吴国的克星,他曾屡次大败吴军,战功显赫。最为精彩的一次是合肥保卫战。那次,张辽与乐进、李典等人仅率七千人驻守在合肥,孙权趁曹操征讨张鲁之机,亲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敌众我寡,形势十分严峻。张辽挑选出八百勇士,于第二天天明时,杀入孙权大营中,直奔孙权的帅旗而去。孙权吓得跑到一个高坡上,张辽要与孙权下马单挑,孙权不敢应战。这一仗把吴军的气势彻底打垮了。后来,张辽守卫长江天险,孙权听说后十分害怕,他警告部将们,别看张辽有病,但他仍然很勇猛,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最终,张辽因病死在江都县。

丁奉虽然没有射杀张辽,但在东吴他也算得上是一员勇将。他与张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胆子大,敢于孤军深入敌阵作战。丁奉也有过一次精彩的表演。魏国派兵前来攻打吴国的东兴,吴国太傅诸葛恪率军抵抗。“诸将皆云:‘敌闻太傅自来,上岸必遁走。’”丁奉对这种马屁话根本就不相信,的确,这个马屁拍得确实有点过。诸葛恪又不是诸葛亮,凭名字就能把敌人吓退,那是不可能的。丁奉认为,我们不应该寄希望于敌人不战而退,而应该有充分的准备并战胜敌人。诸葛恪上岸后,丁奉和诸将都跟着到前线巡视。丁奉说,现在我们各路军队行进太慢了,如果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形,我们就很被动了。

为了早日抢占有利地形,丁奉避开其他各路人马,率领本部三千人马,顶着北风,乘船兼程两天,占据了徐塘。这时正值天寒降雪,魏军将领在营中举杯喝酒,防守十分松懈。丁奉见魏军的先头部队人少,对部下说:“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看来打仗到关键时刻,必要的物质刺激还是需要的。丁奉命令士兵脱去铠甲,戴上头盔,手持短兵器。魏军做梦没有想到在这寒冷的大雪天,吴军会打上门来。因此,他们非但没有对吴军进行攻击,而是取笑这些吴军,没有一点点要作战的准备。这正是天赐良机,丁奉指挥士兵向魏军砍杀过去。此战吴军大胜,丁奉因功升迁为灭寇大将军,并晋封为都乡侯。后来,丁奉参与吴国宫廷内斗,杀孙綝,立孙皓,被封为大司马、左军师。丁奉功劳显赫,逐渐骄横起来,加上有几次出军无功而返,有人在皇帝面前打了他的小报告。因此,等到丁奉一死,皇帝马上就变了脸,把丁奉的家眷从首都迁到千里之外的临川。不知丁奉地下有知,会有何感想?








滨城老王


实际是张辽并非被丁奉射杀,而是病逝。丁奉在三国中跟廖化一样,也是位化石级武将,这哥们在赤壁之战时就投靠了孙权,三国归晋是280年,他活到了271年。


月光窟


《三国演义》是在史料的基础上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所以有些故事并非历史实事。

张辽是否是被丁奉射杀?

一、《三国演义》中的丁奉与张辽

《三国演义》中丁奉是第八十六回中,由于蜀汉和东吴联盟,公元224年秋八月,曹丕讨伐东吴孙权,为了救曹丕,曹魏的张辽被东吴的丁奉射中一箭,中于腰部,由徐晃所救并掩护回撤,大败而回于许昌。张辽到许昌后,由于箭伤不治而亡。也就是说张辽在死的时候是在公元224年。


二、史料典籍记载的丁奉与张辽

公元222年闰六月,刘备夷陵之战败回白帝城后;十月由于孙权建号并宣布脱离魏的臣属关系,且拖延送吴太子于魏做人质,曹丕向孙权发动进攻,此战之前张辽已经生病,而作为曹休的部下,带病出征,与王凌大破吴军吕范于广陵。魏军胜利在望,但是军中却发生了流行性传染病,而且孙权派人送来了进贡和朱恒的坚守,于是双方言和,曹丕退兵。退兵之后,张辽回到江都,病情加重,挂了。期间没有丁奉的记载。


三、分析

史料中张辽是在公元222年冬季死的,而且是病死的,这与《三国演义》中公元224年被丁奉射中而死差别很大。而且史料中在公元222面张辽出征东吴期间,没有丁奉的特别记载,只有丁奉先后跟随大将甘宁、陆逊、潘璋等,由于公元222年,陆逊才打出名气,所以此时丁奉应该是陆逊的下属,还没有被调为潘璋部下。而《三国演义》中为了是故事更加有意思,特别设计了丁奉射杀张辽这一插曲。

历史上的丁奉

丁奉,由于开始不出名,所以没有出生日期的记载,字承渊,庐江郡安丰县(今安徽霍邱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侍奉过吴国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位国君,见证了三国的建立和兴衰。

一、孙权时期

丁奉年轻的时候,由于骁勇,而成为一员小将,先后跟随于大将甘宁、陆逊、潘璋等。由于多次参加战斗,作战勇猛,所以经常负伤,但是没有什么很大的贡献,而且当时的风流人物太多,所以丁奉名声不大。在吴建国初期,丁奉官至偏将军。

二、孙亮时期


公元252年,孙权病逝,其幼子孙亮继位,丁奉升为冠军将军。同年,魏国进攻吴国东兴(今安徽巢县东南),太傅诸葛恪率军前去抵御,丁奉也在其中。由于时值隆冬,天气恶劣行军缓慢,丁奉率领手下三千人,乘船提前到达前线。遭遇魏军人数少的先遣部队,于是命令士兵脱去笨重的铠甲头盔,拿短兵器进行拼杀。魏军发现后,嘲笑他们而疏忽防备。丁奉率军奋起砍杀,大破魏军前面的营寨。恰逢此时,吕据等人的部队赶到,合力追杀魏军;魏军惊恐溃逃争渡浮桥,浮桥过载而断裂,魏军淹死及相互踩踏之死达几万人,大败而归。此战被称之为“东兴之战”。此战后,丁奉因功劳升为灭寇将军,被封为都乡侯。



公元255年,魏国将领文钦前来投降吴国,丁奉被任命为虎威将军,随大将军孙峻,前往寿春(今安徽寿县)去接应。与魏国追兵于高亭相遇,丁奉骑马持矛率军,冲入敌军之中拼杀,斩杀敌军兵士几百人,并缴获大量军械武器,救下文钦。此战后,丁奉被封为安丰侯。

公元257年,魏国大将军诸葛诞以驻守的寿春欲投降吴国,被魏军包围。吴国先派遣文钦等人趁包围未完成进入寿春与诸葛诞汇合,再派遣朱异等人前去救援,被魏军击败;又派丁奉等人前去解围,又被击败。吴军解救诸葛诞失败,后来诸葛诞兵败被杀。由于丁奉解救奋力拼杀有功,升为左将军。

公元257年,孙亮亲政。孙亮借故派丁奉杀了侄子朱熊和朱损,其中朱损为孙綝的妹夫。

三、孙休时期

公元257年,由于孙亮与孙綝相互忌惮,在孙亮派人杀了孙綝的妹夫后,两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公元258年九月,孙亮密谋除掉孙綝的消息被孙綝知道后,先发制人,废黜孙亮,立孙亮的哥哥孙休(孙权第六子)为帝。由于孙休同样忌惮把持国政的孙綝,欲除掉孙綝,诏见丁奉商量计策。公元259年一月,丁奉定出以腊月祭祀为由,诱捕孙綝并将他杀了,然后屈降孙綝的部下,继而杀了想投降曹魏的孙綝的弟弟孙闿。在这一系列宫廷政变之中,丁奉功劳不小,升为大将军,被加封为左右都护。

公元260年,丁奉被加假节称号,领徐州牧。

公元263年,魏国攻打蜀国,丁奉率领各部队进军寿春,想实施“围魏救赵”之计来解蜀国之围。结果没起什么作用,蜀国灭亡,丁奉率军回国。

四、孙皓时期

公元264年,孙休去世。丁奉等听从大臣万彧的建议,迎孙权的长孙孙皓为帝。丁奉因此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

公元268年,孙皓命令丁奉等进攻西晋合肥。丁奉采用离间计,西晋大将石苞被换掉。丁奉从芍陂进军,被西晋安东大将军司马俊击败。

公元269年,丁奉率军进攻西晋阳谷(今安徽固镇)。消息泄露,阳谷百姓提前撤离,丁奉一无所获。

公元270年,丁奉率军进攻涡口,被西晋扬州刺史击败。

五、祸及子孙

公元271年,丁奉去世。由于丁奉生前官大功劳多,而居功自傲,因此有人诋毁他;又由于进攻阳谷,消息泄露而一无所获。所以孙皓追究责任至其家人身上,将其子丁温处死,其他家人流放至临川。

丁奉早年在三国各大英豪的夹缝之中生存,慢慢的熬出头,成了吴国名将。曾经参与攻城掠地和宫廷政变,也经历和见证三国历史的兴衰成败,最终由于战争失败,名誉扫地而累及家人,可悲可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