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三部”:看重慶渝北“三社”融合發展新路

“短短一年多時間,村裡的變化看得見!坡荒地改成梯田了,柑橘樹掛果了,房子越修越漂亮了。跟著合作社,我們的荷包鼓起來了,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了!”1月20日,重慶市渝北區大盛鎮青龍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正式揭牌。說起當天的情景,61歲的村民楊三全依然很興奮。他說,他和老伴兒將家裡撂荒的2.33畝地和5000元積蓄入股合作社,當上了股東。和他一樣,其他當天領到股權證的村民都歡喜得很。

當天,渝北區首批3個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大盛鎮青龍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大灣鎮金鳳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統景鎮東河畔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同時揭牌,標誌該區“三社(農民專業合作社、供銷合作社和信用社)融合”發展蹚出一條新路。

作為全市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範區,渝北區以提升為農服務能力為根本,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為重點,以健全組織體系為抓手,以融合發展為紐帶,以密切與農民利益聯結為核心,探索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產功能、供銷功能、金融功能有機融合、一體發展,通過創新成立“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下設“生產合作部”“供銷合作部”“資金互助部”的組織模式,探索以土地和資金入股合作社發展高效農業,實現“三社”融合促進“三農”發展。

“一社三部”:看重慶渝北“三社”融合發展新路

“一社三部”帶來鄉村鉅變

走進青龍村,一眼望去便是整齊劃一的標準化果園,橫平豎直栽種的柑橘樹有的已掛果,幾個農民開著乘坐式鋤草機來來回回在除草。果園旁邊,坡屋頂、小青瓦、木門窗、白粉牆……一棟棟極具特色的巴渝傳統民居依山傍水,一派賞心悅目的田園風光,再也不是以前“地荒、村荒,人閒、房閒”那般院落破舊、環境髒亂的模樣。

鉅變始自2018年底青龍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的組建。合作社理事長黃志介紹,全村7個社517戶村民以土地和資金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按照“一社三部”的組織模式統一運營、統一管理,以“六改”促“六變”,找到了一條山地特色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首先,“零改整”“坡改緩”,變零碎地塊為成片土地,變“肩挑背磨”為機械耕作。通過整村推進土地宜機化整治,原來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分散零碎的地塊整理成集中連片的現代化高標準農田,全村可耕種土地由原來的1400畝增加到了2350畝,實現大中型農業機械可直接下田耕作和收穫。村裡還購置80餘臺農機,成立專業農機操作手隊伍、除草施肥隊伍和果樹管理隊伍,改變了“肩挑背磨”的傳統農耕方式。

其次,“糧改果”“瘦改肥”,變低效耕作為高效發展,變濫施化肥為精準培肥。通過大數據分析,按照市場導向和需求導向,村裡發展起2300餘畝以8號血橙、沃柑、大雅等晚熟特色柑橘為主的現代化果園,並在果園裡套種了1100餘畝大豆、蕎麥、土豆等特色經濟作物。在土壤培肥、病蟲害防控、節水灌溉等環節,推行綠色生產技術,主推“有機肥+綠肥”“生物農藥”等模式,大力推行科學精準施肥到田,著力提高耕地地力和土壤肥力。

與此同時,“租改股”“分改合”,變簡單流轉為股份合作,變分散耕種為集體經營。成立青龍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下設生產合作部、供銷合作部、資金互助部,形成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抱團發展的格局,改變了村民僅靠簡單流轉土地獲得微薄收入的困局,並按照“91+1”集體經濟分配模式,將經果林收益的90%直接分紅給農戶,剩餘的10%歸集體,用於果園日常管理、工資發放及面向村民作購買醫療、養老保險等集體公益事業再分配;果園套種作物收益的100%歸村集體,再以戶籍股的方式直接分配給村民,極大地促進了村集體和農戶增收。

“現在,一個多小時就能給一畝多地施完肥。以前,光搬運肥料就要花很多時間。”正在果園裡忙活的青龍村村民梅小兵說,再也不用那麼費力了,種地成本也降了近一半,尤其人工成本差不多降低了3/4。同時,一畝地的純收入卻從過去的四五百元變成8000元左右。“簡直就像坐火箭!這還是保守算法。”

青龍村並非個例。去年以來,結合全區農村“雙十萬工程”(十萬畝經果林、十萬畝生態林)建設,渝北區委、區政府選擇在大盛鎮青龍村和魚塘村、大灣鎮金鳳村、統景鎮遠景村等9個鎮(街)的12個村創新“一社三部”組織模式,開展“三社”融合發展試點,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增強了村集體經濟綜合實力,成效初顯。

按照計劃,2020年,渝北區要在近50%條件成熟的行政村建立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到2022年,行政村100%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意願的農村常住農戶100%加入合作經濟組織,農民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利益聯結更加緊密。

“一社三部”:看重慶渝北“三社”融合發展新路

“一社三部”實現“三社”融合

“本社主要業務範圍:農資採購供應、農機農技服務、資金互助服務、勞務服務;組織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開展農村民間工藝及製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經營等。”

大盛鎮青龍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成立大會現場,新當選的合作社理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與股東見了面,明確了合作社的主要業務範圍。

渝北區政府副區長顏其勇介紹,該區村級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是一個生產服務、供銷服務、信用服務的“融合社”。通過村級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把生產、流通、信用三大要素融合起來,分設“三部”承擔相應的服務功能,“三部”職能深度交叉融合、相互支持、相互服務、形成整體,合作社的功能更加完善、內部運行更加高效、發展方式更加靈活,真正實現融合發展。

具體而言,“一社”即村級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按照整村推進原則,根據廣大農戶意願,同時動員貧困戶,以土地和資金折算股份入股的方式,建立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

農戶以家庭為單位,按照1畝土地為1股的方式計算土地股。支持農戶1股土地配1股資金,每股資金數量由合作社約定,農戶資金入股數不得高於所持有的土地股數。土地股和資金股統一核算,累計作為農戶在合作社總股份中的佔股數。

同時,鼓勵無土地股的社員用閒散資金入股,入股份數不得超過類似農戶(人口相同的土地入股戶)土地股份數。

在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下設生產合作部、供銷合作部、資金互助部。

生產合作部作為產業發展的工作部門,主要承擔合作社組織生產任務,重點是以農村發展“雙十萬工程”建設為抓手,盤活生產資源要素,加快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供銷合作部作為流通服務的工作部門,主要承擔生產生活資料供應、農產品銷售和信息服務等農村綜合服務,重點是根據生產環節需要,收集、發佈生產資料信息,及時組織質優價廉的生產資料供應,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組織農產品有序銷售,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資金互助部作為信用合作部門,主要承擔合作社資金管理和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按照“社員制、封閉性”原則,在不對外吸儲放貸、不支付固定回報情況下開展資金互助合作,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在“一社三部”的組織模式裡,亮點是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2019年,渝北區12個試點村,共有群眾5801戶累計土地入股18501.44畝、資金入股1245.9萬元,解決生產合作、供銷合作及資金需求。在利益分配機制上,以股權為紐帶,農戶與合作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集體股不低於20%。在分配時,從合作社純利潤中先提取不低於10%的公積金和不低於5%的公益金,剩餘部分按股份分紅。公積金和公益金統籌用於擴大再生產、解決民生需求,以豐補歉。

同時,渝北區進一步拓展強化供銷合作服務功能,圍繞農村發展“雙十萬工程”,開展品種選育、技術服務等生產相關的指導工作,推動單純流通服務向多種生產經營服務轉變。連接市級農村物聯網絡的“村村旺”渝北分中心建設也將啟動,以更好促進日用消費品下行和農副產品下行。

“一社三部”:看重慶渝北“三社”融合發展新路

“一社三部”破解鄉村難題

“渝北區委、區政府創新‘一社三部’組織模式,為全市有力推進‘三社’融合發展和開展農村資金互助合作作出了有益探索、提供了示範樣板。”重慶市相關領導如此評價。

“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改革需要擔當和魄力。”渝北區政府區長譚慶說。渝北區委書記唐川則表示:“農村合作經濟發展十分重要。我們把供銷職能、信用職能與合作社融合起來,形成新型股份合作社,實現互助合作。背後是一套組合拳,是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重構。”

唐川同時強調,推進“三社”融合發展的關鍵是讓農民群眾受益,獲得感不斷增強,核心是把生產、流通、信用三大要素融合起來,把政府、企業、農民三方面的作用統籌起來,通過建立完善農戶與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現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生態增值。

從實施“雙十萬工程”到三個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掛牌,一年多的“三社”融合發展試點,有效破解了當前農村深層次矛盾和難題。

解決“無人種地”的問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不斷“外流”,部分農民認為種地不賺錢、不體面,導致農村土地大量撂荒。通過“三社”融合發展,以土地入股為前提,強化合作社生產服務,將閒置的土地聚攏來,按照“規模化、機械化、景觀化、智能化、組織化、品牌化、信息化”要求,集中連片進行整治,用機械化耕作、管護替代“肩挑背磨”的傳統農耕方式。

解決“種地不賺錢”的問題。傳統農業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經濟效益低,且種植成本高、管護成本高、投用農資貴,是種地不賺錢的主要原因。通過“三社”融合發展,統一採購供應質優價廉的生產資料,規模化種植高效經濟作物,採用水肥一體化等技術,精準施肥到田,提高農產品品質,在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又能產出好產品、賣出好價錢。

解決產、供、銷脫節的問題。大部分傳統農業生產者對市場信息不敏感,容易盲目跟風,當前哪類農產品賣得好就大量種植,導致“供過於求”賣不出去;也容易因循守舊,不願意發展有市場潛力的農產品,得不到更大的收益。通過“三社”融合發展,強化合作社供銷服務,精準捕捉市場信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組織發展生產,實現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農民貸款一直是農村發展的難點與痛點。通過“三社”融合,強化合作社信用服務,統籌使用好入股資金和財政扶持資金,加強合作社資金管理和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嚴格封閉運行,既有效保障合作社正常運行,又及時解決成員緊迫的資金需求。同時,鼓勵涉農金融機構創新支農惠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優化信貸流程,推廣普惠金融,優先保障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聯合社和農戶信貸資金需求。

解決農民與集體關係不緊密的問題。“農民無集體感、集體無成員感”是當前大部分農村集體與農民關係的真實寫照,農民與集體沒有完全的相互認同、融為一體。通過“三社”融合,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用股權關係將農民與集體緊密地捆綁在一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讓農民自覺主動地向集體靠攏,不斷健全組織體系,提高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和農民組織化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