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90後還有多少人願意過著30年的貸款生活來買房呢?

梓逸宸


不願意也得這樣,可以買個壓力小點的房子,他們說租房子,這也不是長久之計,以後還要涉及孩子上學的問題,花錢更多,還有就算你可以租一輩子,你愛人也跟你租一輩子,難道孩子也要租一輩子嗎?你買了,三十年後就成你的了,你的孩子的了,這樣也算是給後代留點東西,要不然你的孩子也得重蹈覆轍你的軌跡。咬咬牙,能買還是買吧,找個公司,能入公積金的,公積金買房還是比較合適的,實在沒有,可以找個人力資源公司,代繳的那種,夫妻兩人都繳,貸款額度高,只要首付付的起,買個兩室的,壓力也不算太大。



小玲生活錄L


這個看情況吧,如果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完全可以貸款30年,越多越好,分享一下自己的情況!本人作為一名標準九零後,今年也快三十了,國企職工,13年參加工作,16年的時候貸款買房,按揭30年,貸款的時候沒猶豫,直接選了最長期限。現在還了快四年了,每月還款金額還沒公積金的高,每年靠退公積金都可以覆蓋,對生活毫無影響,而且幾年中房價幾乎翻了一翻,如果當時沒貸款,或者沒貸那麼多現在更本住不了同樣大小的分鐘。

為啥呢?主要是個人預判錢會越來越不值錢,購買力下降是事實。而且98年家裡自建房貸款,父母一個月工資加起來3000,左右,每個月貸款還款900多,壓力很大,後來幾年後工資加起來,每月還貸還是900多,不到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到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30年看似是一座大山,實際只能算是紙老虎,只會對你短期的生活有一定影響,最多三五年。後面的時間都不會給你壓力的。


hello字先生


貸款買房的觀念,已經深入社會的每一個人的心裡,沒有槓桿就住不上房。單靠小夫妻兩人奮鬥,更是要選擇“槓桿”來解決有和無的問題。不少人總覺得貸款20年下來,光利息就半個房錢。可是我們考慮一下CPI呢,最近20年來,人民幣的實際購買能力下降了多少!全世界金融危機後的競相量化寬鬆撒錢,價格的串升註定了房子的保質增值屬性。


樓市經濟


新的一年來了,時光匆匆流逝,最初的90後都已經邁入30歲了,有不少人都已經當上了父母,有人說90後是幸福的一代,生活在我國財富極速膨脹的時代,父輩們已經為90後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與房產,享受著80後享受不到物質生活與成長環境,可事實真的如此,90後真的幸福美滿,一帆風順?

當然,我們先排除家裡有礦的90後不說,我們說普通的90後。現在無論是大90還是小90都有20、30歲,父輩留下的房產少說也有20多幾年,房子早已老舊不能住人,現在又是個高房價的時代,一套房少說也要5、6百萬,沒錢的還要貸款買房,買房貸款額度又降低,所以90後又是“辛福”的一代。

反觀20、30年前,中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初期,全國上下百廢待興,一切都是新氣象。那時候房價便宜,生意好做,貧富差距不大,除了科技不發達外,是一個幸福的年代。現在,房價成天價,平均每2.5年就會有企業宣佈破產倒閉,貧富差距在這20年間瘋狂拉大,有錢人越富有,沒錢人越沒錢,現在這個年代科技發達但卻是高危的時代。

現在的90後為什麼聲稱自己不買房?

原因很簡單,因為房價高,工資增長速度跟不上房價上漲速度。深圳人均工資5、6000,但房價平均5、6萬,就算不吃不喝也很難買房,現在90後要買房,往往全家一起出動,才可能夠房子首付,接下來還有20、30年的房貸在等著他們,緊接著還有孩子教育費用,父母醫療費用、朋友結婚費用等等接踵而來。90後真的是幸福的一代嗎?

90後註定是幸苦的一代,因為中國的城市化發展程度已經非常高,人口紅利紅利逐步消失,各行各業都已擠滿了不少人,機會早已被其他人搶走。高負債、高壓力、高消費正在充斥在90後身上,所以90後又是辛苦的一代。

“三高”時代,使許多90後不止放棄買房還放棄了結婚,現在中國人口分層正處於青黃不接的時代,人口老齡化的時代終於到來,最初90後已經30歲了,但還是有不少人至今單身,高負債、高消費、高壓力使他們與買房無緣,繼而結婚無望,更不用想新生兒的出生。

總而言之,90後不是不想買房,而是買不起房,房價太高,收入太低,與買房失之交臂。

雖然90後面臨的困境不佳,但國家現在在嚴格調控,大力發展租賃市場,未來還可推出廉價房等,房價也會迴歸理智水平,希望還是有的。


飛狐客


這個問題,我覺的應該是百分之八十吧。可能地域不同,也或者圈子不同。總之我身邊的朋友,很多現在是揹著房貸的。那麼就題主所說的這個問題,咱們詳細分析下願意房貸的和不願意房貸的具體是什麼情況。

先分析願意揹負房貸的90後。本人是89的,差一年也邁入90後,所以跟很多90後的在一起玩 ,當然95後的就少一點。就我身邊的這些90後朋友,家庭普通,工作穩定,都在父母的幫助下夠買了商品房學區房,父母攢的錢付個首付,然後孩子去每個月還房貸。咱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對房子的這個概念就很是看重,尤其是上一代人更是對房子有一種執念,所以在這種影響下,房子成為了一種象徵,一種資本,一種結婚的先決條件,一種擇偶的必備因素。“成家立業”,成家是放在前面的,由此可見,家是多麼的重要,而家在廣義上就是房子。所以,只要有條件的大都會貸款買一套房子的,而且這不僅僅限於90後。當然這只是大部分人,也有例外,下面咱們說說不願意去貸款買房的那些人。

我身邊也有不願意去貸款買房的人。但總體上分為三類。第一類就是經濟條件很好的,或者是土豪級別的。這種人一般都是全款。經濟條件稍微好點的,是為了少花或者不花利息,一次性到位。土豪級別的,呃,房子很貴麼,還需要貸款麼?(我所在的是三線城市),所以房價不是太離譜。我一土豪朋友,人家家裡就是房地產開發商,說不好聽的,一個小區,房子隨便挑。所以也就沒有了貸款買房的需求。第二類的話,就是經濟狀況不好的,工作也不穩定,對房子有需求但無奈實在負擔不起房子的首付和後續的貸款。所以也算是有心無力,對貸款買房只能望洋興嘆了。第三類嘛,那就是意識超前,這類一般都是有點經濟能力但也沒有很富有,他們認為買房是一件很low的事,租房子是可以接觸很多不同的環境認識不同的人,省下來的錢可以提高生活水平,可以在閒暇時間遊歷大好河山,總之他們是覺得反正都是住,沒必要非得在那個大紅本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我跟他們聊過,他們原話是這樣的就“你買再好的房子,到頭來,你自己也不住,反而租給我們,我們只是花了很小部分錢卻住了這麼好的房子。何樂而不為呢?”這便是第三類沒有貸款買房90後的心聲。

當然,就我個人認為,在有條件的話還是買一套吧,哪怕是貸款。


趙半閒


說說我吧 本人92 浙江3線城市紹興 前幾天去看了5個樓盤 因為家裡有兩套房 其實買不買倒也不是非常急切 還沒結婚 想著看看能不能在大發展核心區域買一套 一方面為了以後結婚也能用 一方面也考慮升值問題 說說單價吧 我看的5個樓盤中 最低的單價21000 最高的28000 雖然對於一線城市的人來說 這可能不高 但是三線城市。。。。一言難盡 考慮120方左右 首付30% 純商業貸款每個月要還10000左右 這可能極大的降低我以後的生活質量 所以就先再觀望一段時間 我周邊同齡人買房的 要麼就是很早家裡給買了 要麼富二代多少單價無所謂 像我這樣普通家庭的買個房真的挺難的 我也不太願意今後2.30年為了房子貸款每天想著怎麼搞錢 可能這是大部分跟我相似境遇的人的現狀吧


言者30448634


只能說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還有想法也會受周圍環境因素得影響,商品房,商品房,就是我們需要用到,才對我們有確實的幫助。年輕人盲目的追求,沒有更好的收入經濟能力不匹配就會讓自己陷入困境。加上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基本都開始有家庭妻兒,老小,各種信用卡,網貸,套路貸,市場競爭大,30年月供,還完60歲左右了,年年還,月月還,自己能力不足,或者當下沒有確實需要房子的建議還是先把自身過好,經濟基礎,財富積累,當有錢需要時才買,這樣才不會讓自己揹負更大的壓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房地產住房最少可供30億人口居住,樓市動盪不定,換句話說,房價高低其實跟我們沒什麼關係,(當然除了炒房客)高了低了,跟沒房得一毛錢關係沒,高了有房的自己住起也不會賣,及時賣了,也是隻能和當時市場估值平齊!所以還是淡點…


貴陽樓市嚮導


不願意,本人90後,是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一年也就積蓄五六萬,感覺買房後壓力太大,完全被束縛了,不會有幸福感


fenfchiy


不買房也是過著貸款生活!何不逼自己一把,買套房呢!


康養黔西南


都願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