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40多天,“關注”與“救助”他們在選擇中成長

導讀: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各基金會也都在積極奔走,人們在從慌亂到有序,基金會也在這場疫情中不斷成長,深圳市建輝慈善基金會秘書長黃曉丹為我們展示了一家基金會在面對疫情之初的選擇、應對疫情的方法,從中也可瞭解建輝基金會的資助之道。

戰疫40多天,“關注”與“救助”他們在選擇中成長

深圳市建輝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建輝基金會)成立於2016年8月29日,是國內第一家關注個體行善者的公益組織。2019年,建輝基金會的“致敬困境中的行善者”在騰訊公益75000個項目中名列“人氣最高年度排行榜”前十名。

成立僅三年多的建輝基金會,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猝不及防的秘書處也曾一度固守於支持原有的合作伙伴和基金會的宗旨,不知道該不該行動,該怎麼行動,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倍感無能為力。

時隔1個半月,經過建輝基金會全體同仁不懈努力,終於摸索到一些方法,那就是從現實出發而不是從僵化的理論出發,從尊重一線實踐而不是後方經驗出發。我們回顧了疫情期間,建輝基金會的組織心理和組織行為,重新認識這一個多月的經驗和成果,供公益同行參考。

1.

突發事件下,

基金會的態度應該是什麼?

在疫情爆發初期,局面複雜,大家的認知實在太少了,普遍缺乏準確判斷的能力,隨著各種政策出臺和公益同行善意的風險提示,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別犯錯誤。

建輝的理事群就如何行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理事認為,建輝應該聚焦機構的使命,強調機構專業性;有的理事認為,突發事件下,行動力比方案重要,行動就能解決問題;也有理事提出,我們自己沒有應對緊急狀況的經驗,但我們可以和反應迅速的組織合作......

還有理事說:模糊的正確遠勝於精確的錯誤,摸著石頭過河,做就比不做好,做了可能會犯錯,但不做,連犯錯的機會都沒有。

秘書處的同事群也從靜悄悄中甦醒過來,大家開始討論,我們要不要做點什麼。

我們看到,除了國家、政府,還有很多公益組織、個人、商業組織都參與到救援工作中。如果說個人都不分男女老幼,冒著巨大的生命風險參與其中,那麼作為一家公益組織,作為被許可的以公益為主業的獨立法人,我認為基金會更有責任去承擔,這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我們決定,不能再坐等機會了,建輝要主動出擊。

2.建輝應該籌錢還是送物,還是......?
建輝基金會成立僅三年多,這次面對的公共衛生事件,我們沒有醫療資源的優勢,也不擅長物資採購和緊急救援。我們看到很多基金會都在採購物資,秘書長們通宵達旦地在群裡求購物資,有買到假貨的,有坐地抬價的.....

種種現象,令我們感到無力。

最要命的是,我們不在一線,難以發現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我們首先觀察建輝基金會在湖北的志願者合作伙伴,發現他們的反應很靈敏,其中有不少團隊開始自發籌款,因為外省的志願團隊無法進入湖北,本省的志願者團隊主要圍繞當地慈善會或原有合作過的基金會服務,他們在前期主要承擔了物資接運的工作,或多或少,他們得到了基金會的一些支持。

但我們從海量信息中發現了一些人的身影:他們基本都是本地人,大多以年輕人為主,他們可能是學生、老師、司機、小企業主、服務員,對於政府無力顧及的百孔和千縫,他們見孔便堵,見縫即填,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們,他們積極組織物資、護送醫護人員、服務隔離人群、為醫護人員提供愛心熱餐......

他們,都是最普通平凡的人,在此之前,他們甚至對公益知之甚少,但他們都有著就近解決問題的先天優勢:他們有食材儲備,他們有運輸車隊,他們有現成的酒店......

他們速度及時,方法靈活,有效地解決了疫情嚴重地區的最基礎的吃、住、行問題,在這次疫情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他們獲得的公益資源卻非常有限。

這不是就是建輝基金會一直在尋找和支持的“個體行善者”嗎?


戰疫40多天,“關注”與“救助”他們在選擇中成長

騎著摩托車為居民送救命藥的 吳悠被舉報“非法售藥和牟利”

3.模糊的正確遠勝於精確的錯誤

災害應對中,如何判斷資助是否有效?我認為是以最低的成本,最高效地解決突發事件所在地的民眾切實的問題為標準。

災害應對有著所謂的屬地原則,沒有誰比得上在地的組織和個人更有執行力和便利性。

在建輝看來,人比事重要。人對了,事情就對了一大半。所以從一開始,建輝就確定了對人的資助和支持。我們深知,資助對了一個人,他可以影響和幫助一大群人。

在很多基金會看來,對個人的資助,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因為資助人的標準和成果難以確定。但恰好在這個方面,建輝積累了不少經驗,從成立到現在,建輝資助和支持過逾939名“個體行善者”,我們對個人的行善動機、行善難度、困境程度和社會影響力等多維度的評估標準,已經制度化和體系化,更深入到了團隊成員和志願者合作伙伴的內心。

巴菲特老先生說:永遠與最靠譜的人並肩作戰。如果現在給你一個買進你某個朋友10%股份的權利,一直到他的生命結束。你願意買進哪一個人餘生的10%?

你會選那個最聰明的嗎?不一定。你會選那個精力最充沛的嗎?不一定。你會選那個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嗎?也不一定。當你經過仔細思考之後,你可能會選擇那個你最有認同感的人,那個最有領導才能的人,那個能實現他人利益的人,那個慷慨、誠實,即使是他自己的主意,也會把功勞分予他人的人。

而建輝一直在找的,就是巴菲特老先生所說的最靠譜的人。

很多基金會的資助,都會有要求:項目申請書、項目計劃書、結項報告,評審的時候,會有很多專家提出意見並指出不足。我看到過很多基金會的資助,也包括一些政府採購,有的項目書寫得很漂亮,但是執行效果大打折扣,善款最後可能也是打水漂,而資助方只能是無可奈何。

疫情期間,建輝省略了評審環節,人物建檔儘量簡單化,確保資助高效。

每每有建輝資助的案例出來,就有人問,你們是怎麼找到這些人的?其實方法很多,他們在一線繁忙,我們在後方安穩,所以我們的主動很重要,因為你知道他在哪裡,他卻不知道你在哪裡。

所以建輝項目部的人每天都在各種渠道收集線索,找到線索初步認證後,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傾聽,帶著同理心去傾聽。從與對方的溝通中,自然就瞭解他做了什麼,計劃做什麼,他為什麼要做,他的難處在哪裡。

一線的情況變化很快,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所以建輝會在可能的情況下提高彈性,允許對方合理調整項目計劃,之所以能這樣做,與建輝一貫靈活自主的文化分不開。

對個人的資助,很難說他的行動是最精確的,但正確的人遠比精確的事重要。我們有位資助對象,因為物資分配不夠均勻,社區居民產生意見,甚至罵孃的也有,但這個小夥子,愣是咬著牙支撐下來,一個多月下來,他個人已經累計組織了1200噸愛心蔬菜的採摘、運輸和分發工作,錢不夠就自己墊付。他沒有什麼項目書,但每天在微信群裡報告進展和收支款情況。不得不說,疫情一線,這樣的行動是有效的。

4.如何判斷要資助的人是靠譜的?

建輝資助的基本都屬於平民慈善,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進行的慈善活動。平民,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慈善,指對他人關懷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平民慈善就是一份愛心,一份擔當,一份對社會的責任心。也許他是一名下崗工人,是個老師,是個餐廳老闆,他們很普通,但是他們有自己堅守的東西。這群人,通常在緊急情況下主動充當帶頭人,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無私和善良。

建輝要做的,就是找到和支持這群人。疫情期間,項目人員一般都與資助對象有直接聯繫,遇上特殊案例,溝通時間經常都超過1小時,我們把這當成是日常工作,在溝通中我們發現了他們很多深層次的需求,也有資助對象說,和你們溝通一次,相當於做了一次心理疏導。我認為,建輝應該把撰寫報告的時間省出來,與一線保持密切的溝通。

武漢有名志願者,疫情期間,他開車運送醫護人員,志願支援火神山建設,組織運輸蔬菜。電話中,談到支援火神山建設期間一名農民工兄弟堅持放棄報酬,這位曾經是維和部隊的軍人情不自禁地哽咽起來,我們的工作人員也因他的談話數度哽咽。這種深度的情感連接,讓我們彼此信任和依靠。

這次談話後,我們決定先資助他一筆運輸的急用金,並鼓勵支持他發起一起捐動員籌款。

他說這是他收到的唯一一家基金會的資助。

這不由得使我想起招商局慈善基金會的志南老師說過,如果談到項目時,兩眼熠熠生輝,這個人就值得資助,因為發自本能的,都是有生命力的。

當然,也會有一些有潛在風險的個人申請資助,這就需要資助官員具備讓對方充分表達的能力,和判斷對方真實情感的能力。這種能力,在突發事件下的資助尤其有效。

除了從溝通中獲得素材,我們也需要通過本地公益機構協助認證,通過權威媒體發佈的報道背書,其他“靠譜的人”的推薦也很重要。

事實上,這次疫情期間,建輝資助的對象都在一個城市,志願目標一致,通常都互相熟悉。比如協調愛心蔬菜的個人曾為免費提供愛心餐的餐廳送過菜;運輸車隊的成員曾在為醫護人員提供免費住宿的酒店住宿;在方艙醫院蹲點的記者認識參與志願者服務被感染的人......

只要有心,找到“人靠譜”的佐證並不難。

5.助力“靠譜的人”,完全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行業內的銀杏基金會,我一直非常推崇,他們是少有的“對人投資”的公益項目,一旦找準了人,就大力支持他的發展。而建輝資助的“個體行善者”,雖然原本不是公益人士,但他們是更深的草根和土壤,在建輝看來,對他們的助力,完全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餐飲為例,據不完全瞭解,武漢市為醫護人員提供愛心餐(免費)的商家大約有16家,平均每家每天約提供200-500份,疫情期間一共提供愛心餐約二十萬份。僅武漢市區的“高塬風情清真餐廳”一群回族小夥子,就為援鄂醫療隊員們拉了約三萬份愛心牛肉麵。


戰疫40多天,“關注”與“救助”他們在選擇中成長

物資匱乏期間, “食上添”餐廳為醫護人員精心準備的愛心餐

26歲的吳悠每天只要睜開眼,都要處理999+的消息,一天在外奔波十多個小時,電瓶車有多少電,他就跑多遠,基本每天要跑30公里以上,為600多戶家庭送出口罩、藥品等救命的物資,其中不乏老人和孕婦。

“無所WEY聚家園護衛隊”的幾百名志願者每天往返於武漢城區、郊區,用私家車運送了1300多噸物資,其中醫療物資300多噸,生活物資800多噸......

他的行動顯然不是一時衝動,這不是他們的職業,更不是他們的職責,但正是他們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讓黑暗中的人們感受了無窮的力量,也讓全社會看到了戰勝疫情的信心。他們的所作所為被人們廣為傳頌,成為這場“戰疫”的一道靚麗風景。

他們很多人,在公益最初都是不計報酬甚至自己貼錢參與,但隨著時間推移,面對一場長期戰役,這群人的奉獻越來越多,所需的時間和金錢無法估量,他們遇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

據我們瞭解,他們有的因為經濟窘迫實在無法支撐而退出志願服務,有的揹負貸款,靠從家裡借錢苦苦支撐;有的因前期媒體的報道造成的輿論壓力而不便展開收費;個別人的不理解,因非議產生的孤獨感,讓他們顧慮重重(如被質疑非法倒賣藥品等等)......


戰疫40多天,“關注”與“救助”他們在選擇中成長

免費為醫護人員送餐多達8570份的李博 面臨貸款的巨大壓力

他們中的很多人,並不在公益組織的視野中,所以他們很少得到公益組織的關注;媒體對他們的報道,也通常只是傳播了他們的故事,而非關注他們的實際困難;政府有時會關注到他們的所做所為,直接對接一些捐贈的物品給他們,但也是杯水車薪;他們會被大眾認為是英雄,卻不知英雄也有難以言說的困難.....

建輝認為,如果我們因為這群人抱有自願、無償、無求的心態就予取予求,於一時一地可,於長久難。這群溫暖他人的人,在遇到困境時,不應得到冷漠和忽視。

所以,善待這群遇到困境的行善者,也是善待因為他們的服務而受益的公眾,更是善待我們的社會和未來。

6.放下身段參與真正的公益,向商業與個人學習。

疫情防控最需要的是非常精準的支援。在這一點上,很多個人和組織,利用社群、自媒體和成員多元化的優勢,在很多方面的能力,遠遠超過一般的基金會。

舉例我們所瞭解的酒店公寓志願聯盟:

1月24日,90後小姑娘肖雅星發起了“武漢醫護酒店支援聯盟”微信群,倡導為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提供安全的、方便的住宿環境。


戰疫40多天,“關注”與“救助”他們在選擇中成長

90後小姑娘肖雅星


短短一天,自願加入支援的酒店達到近80家。

1月25日在《環球旅訊》《國家旅業》等媒體發佈招募通告,三天內迅速增加到312家。

聯盟還協助對接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提供的醫療、食品、清潔等各類物資的捐贈,並協助分發到武漢市各大醫院、酒店和社區,全面支持抗擊疫情工作。

目前約50名志願者負責聯盟的日常運作,各小組分工明確,積極響應,形成了良性循環的運轉,並持續利用各類技術手段提高運營的效率。

聯盟組織開發的酒店管理和更新酒店房態的“日月同城”項目,在短短48小時內完成了開發、測試和運營團隊培訓,於2月25日正式上線。

一個月來,聯盟為超過一萬多名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們提供了超過二十萬間夜的住宿接待,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聯盟的全部志願者均不領取報酬,他們分佈在全國十多個城市,看似鬆散的一群人,僅憑互聯網對接各種資源與人群,但他們迅速組合成的組織形態,速度與質量都令人瞠目結舌。他們的高效管理靠的是價值認同,而不是科層、績效、評估。

所以說,在互聯網時代,個人結成的網絡是組織的另一種形態,每一個個體都是一個發聲體,公益組織應當把邊界打開,不僅在行業內部聯盟,還把組織邊界延伸到商業和個人邊界,向他們學習,才能真正擴大公益影響力,實現協作。


7.聯合與學習

建輝作為一家非公募基金會,在與一線志願者團隊和個人保持密切聯繫,瞭解他們的需求以後,便開始尋找其他資源尋求支持。很快,我們提出“支持有效付出的人而不是採購物資”的想法得到了深圳市緣聚慈善基金會和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兩家基金會的理解,兩家基金會很快決策,與建輝一起支持湖北一線項目。

截止3月18日,建輝聯合深圳市緣聚慈善基金會、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兩家基金會,加之在騰訊公益發起的“致敬湖北一線志願者”子項目,已撥付給湖北一線的資金為109.51萬元,支持了大約15家在一線的組織和20名個人,有效推動了他們在本地更高效地開展行動。

達成協作後,我們與合作方每週定期通過微信會議溝通一次工作進展,兩名資助方都給了非常多的建議,我們也陸續補充和交換一些信息和資源。

我認為,突發事件下,雖然有很多不確定性,但能拓寬團隊的思考能力,激活潛力。建輝自從啟動資助和籌款後,同事的工作量負荷很大,但大家的工作狀態很積極,甚至還忙裡抽閒地開展了多次內部專題學習。

這次我明顯感到,商業和個人的力量快速、高效、靈活,當他們投身公益,就有了無窮的活力和潛力。這次應對疫情,就靈活性、專業性、自主性,很多基金會不如校友會、商家、甚至個人。那麼,基金會到底應該是什麼角色?

我在有的報道中看到,春苗基金會的月捐人為機構的非定向捐助提供了必要支持,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看來,基金會主要是“以財合”,志願組織主要“以人和”,基金會“有錢”很重要。所以除了日常的籌款活動,基金會應該還有一群穩定的捐助人,並擁有一定的理財能力,從而獲得良好的理財收益。有了這筆非定向的資金,在這個時候就可以實現靈活快速的資助,至少資金是最快的。

8.對這片幾乎被忽視的

更為廣泛的個人慈善領域,

呼籲同行高度關注。

觀察這次疫情各方的表現,我認為無論是基金會,還是社會組織,甚至是有過義工經驗的志願者,相對於一線群眾而言,在行動層面的表現是相形見絀的。在民間輿論中幾乎看不到公益組織專業性的公益形象,看到的更多是民間自發的行動。

我看到,一部分外省的基金會將籌得的善款交給當地的基金會,其餘基金會大多都在做物資援助,還有的基金會根據醫療單位的援助名單直接撥款補助。我幾乎沒有看到基金會之間的真正聯合,更少見有一定靈活性和自主性的資助手法。

我們發現,突發事件所在地受事件影響最大,因為是突發,初期往往是準備不足的,無序的。無論是當地普通群眾,還是幫助解決問題的專家以及外援專業人士,最基礎的吃住行都成問題。

這次建輝在資金上支持了一些在一線提供志願服務的主要發起人(或組織),他們有的已結成聯盟,有的在以一己之力行動,這是一群“逃逸”在原有公益組織視野之外的人,建輝希望通過對於這一群全新的公益力量的資助和了解,使得他們的行動更有效,並將他們的經驗及教訓加以總結和推廣,為公益行業在突發災害面前如何有效支持一線提供參考。

最重要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精神力量也將改變整個社會的行為風尚。沒有一個人心向善的民眾基礎,再強有力的政府也會倍感無力。

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意識到身處的這個社會,有那麼多秉承良知、誠心和責任,願意以自身知識、體能、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的行善者。他們面對困難,心態陽光、積極改變;他們身體力行,有勇氣直接實施行動。

大多數的基金會,其願景都是美好社會,建輝認為,美好社會的重要基石是人與人關係的改良。這群個體行善者,基於他們的善良、純粹和捨己、付出,溫暖了一大片人,更能有效抵達公眾內心,他們是未來良知網的節點,是改變社會的有效主體,他們的社會影響力難以估量。對這群人的弘揚和褒獎,更能滿足當下人們需要安全感和幸福感的現實狀況,以及對未來美好社會的期望。

這是土壤,一片寬廣而遼闊的土壤。

建輝基金會倡議,在“疫後重建”階段,聯合行業內一些價值觀趨同的基金會成立一個“致敬個體行善者”的交流、倡導與行動聯盟,號召政府和銀行、物流、物業、社區、供應商、企業等更多的社會力量關注和支持這群個體行善者的實際困難,聯盟成員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資助、傳播、能力建設等方面支持這群行善者。

可以資助貢獻大、困難大的行善者度過眼下的難關;

為有意願進一步將公益規模化的行善者提供技術指導和資源對接;

支持部分因愛心行為導致自身陷入困難的行善者發起籌款,解決更大的資金需求;

為因疫情面臨轉型,積極嘗試突破的中小企業主提供培訓和資源對接;

邀請專業媒體傳播、表彰行善者的故事,引導人心向善,遇到災情自救和互助的社會風尚;

......

疫情過後,這群人毫無疑問會成為市民心中的英雄。所以建輝基金會也希望,對這群個體行善者做進一步的理論分析和研究。為武漢,留下一些對城市有深刻影響的記憶,也為公益行業,在未來中國可能發生的重大公共事件或自然災害中積極踴躍參與自救互助的個人、組織、社區,留下一些應對方法和資助經驗。


戰疫40多天,“關注”與“救助”他們在選擇中成長

本文作者 黃曉丹 深圳市建輝慈善基金會秘書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