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

故事: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覺”,和“覺他”的德行

佛性,最講一個“善”字;禪境,最講一個“淡”字。用佛待人,自己即佛;佛性悟人,人可兼佛。


故事: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


和為貴,所以才要和睦、和善、和平;忍為高,所以才需忍讓、忍耐、隱忍。

忍,有時要讓,有時要耐,有時要隱。所以,忍其實是另一種形式“韌”。


故事: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


福臨心享,禍至神傷;祈福避禍,人自安康。

一切順其自然,一切隨遇而安,乃心性之至境。

千眼,意在觀世,千手,意在濟世;人間福音,不過如此。


故事: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


善心,點亮心燈;慧心;使心燈長明。

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覺慧的人,常常可以化險為夷。社會,向善的人越多就越和諧;人生,感恩的心越多就越美好。

不說他人長短,不念他人恩怨,是善心;時刻誠心待人,日夜專心做事,是懿行。


故事: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


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動人;心裡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樂。

貪慾是痛苦之根,淡泊是快樂之源。

待人要有平等心,對已要有平常心。

積善可以得福,積德可以增壽。


故事: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


大慈緣於大善,大善緣於大愛,大愛緣於大德。

只有忘記對別人的善行,才會持續不斷的為別人施善。

情是一種心靈感覺,情中自有妙趣;淡是一種心靈味覺,淡裡自有佳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