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上市公司69頭懷孕母豬被偷

江西一上市公司69頭懷孕母豬被偷

“家賊難防?溫氏69頭懷孕母豬被盜,損失近50萬元,是真的嗎?”近日,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上向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溫氏股份”)提出此問。那麼,69頭懷孕母豬是如何被盜,又是被何人所盜呢?

有券商分析人士認為,A股上市公司69頭懷孕母豬遭“偷樑換柱”,暴露了當前生豬產能處於歷史低位,大型養殖集團或迎來擴張機遇。

69頭已配種母豬被偷換成未配種的母豬

此次“盜豬”事件就發生在信豐溫氏畜牧有限公司。溫氏股份3月17日在互動易平臺上表示,2月底公司江西贛州信豐縣養豬場的69頭已配種母豬全部被換成了未配種的母豬。公司發現後第一時間報案。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生因涉嫌盜竊罪,已被公安機關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公司也追回了損失。公司未來將進一步加強管理,嚴格管控,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記者發現,早在3月7日,江西省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曾在其官方微博上詳細公佈:2月28日,信豐縣公安局接到溫氏集團有限公司的報警稱,其公司在信豐縣大阿鎮民主村養豬場的69頭已配種的母豬,全部被人掉包換成了未配種母豬。

現查明,2019年12月,溫氏集團有限公司租用劉某生的養豬廠,同時聘請其在養豬廠做事。犯罪嫌疑人劉某生為節省成本、節省時間以更快讓母豬下崽獲得效益,動起了歪腦筋。於2月27日以35萬餘元的價錢購得70頭未配種的母豬,隨後僱車運送到溫氏養豬廠旁,從溫氏養豬廠盜出69頭已配種的母豬裝運上車,運送至其在其他地方租用的養豬廠,再將買回的70頭未配種的母豬分配至空缺的豬圈裡,涉案價值50餘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生因涉嫌盜竊罪,已被信豐縣公安局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據瞭解,其秘密竊取、偷樑換柱的作案方式已經構成了盜竊罪,且數額達50萬元,屬於數額特別巨大的情形。

溫氏股份在江西有8家參控公司

溫氏股份創立於1983年,於2015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一家以畜禽養殖為主業、配套相關業務的跨地區現代農牧企業集團,目前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擁有參控公司293家。其中,在江西地區有8家,分別是吉安縣溫氏畜牧有限公司、信豐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吉安溫氏禽畜有限公司、鉛山縣溫氏畜牧有限公司、永豐溫氏畜牧有限公司、進賢溫氏禽畜有限公司、龍南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大餘溫氏畜牧有限公司。

溫氏股份近期公告顯示,公司2020年2月銷售肉豬53.12萬頭(含毛豬和鮮品),收入24.40億元,毛豬銷售均價38.00元/公斤。記者發現其豬肉的銷售規模不論同比,還是環比均出現大幅度的下滑。

對此,溫氏股份表示,2020年2月,公司豬肉銷量同比下降,主要是公司2019年下半年以來總體投苗較少、加大種豬選留以及提升肉豬體重所致,換句話說,就是種豬數量不夠。

“養豬”民企獲扶持 大型養殖集團或迎機遇

除了溫氏股份外,3月初還有多家A股養豬企業披露了2月銷售數據,幾大生豬養殖上市公司的銷量喜人,同時不少上市公司也著手擴產。

江西養豬大戶正邦科技前不久也發佈了生豬銷售情況簡報,其中,2月銷售生豬34.27萬頭(其中仔豬0.19萬頭,商品豬34.08萬頭),環比增長14.33%,同比下降4.33%;銷售收入15.56億元,環比增長39.44%,同比增長293.89%。

民營企業是保障豬肉等肉類產品供給的主要力量,3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於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生豬生產及相關產業的實施意見》,發佈了16條舉措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生豬生產,提出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完善金融保險支持政策,建立健全金融機構生豬產業貸款盡職免責和激勵約束機制,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生豬產能處於歷史低位,政策推動新建擴建生豬養殖項目儘快開工,早日形成產能,大型養殖集團或迎來擴張機遇。

有證券分析師表示,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上市豬企補欄時間始於2019年第二季度,預計2020年第二季度出欄量將陸續改善。上市豬企一季報盈利數據有望相當豐厚,大型養殖集團迎來巨大擴張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