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阿城在我讀過的中國作家中文字最為儉省、凝練,我認為剋制是一種了不起的境界,因此,王朔、馮唐與阿城中間隔著一條寬闊的長安街,而且還沒有斑馬線。

阿老更像一個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人,他的興趣,知識構成,他的偏好,完完全全更像今天的人突然穿越到三十年前了,所以他在那個時代特別嚇人。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不少讀者一直在期盼這套書的精裝版,到了 2019 年,我們總算把阿城先生這套書等來了。四本書分別講述關於小說、世俗、常識和遊歷的迷人世界,是迄今為止最令我滿意的版本。

我想先向你簡短的介紹這套書有多特別:這一版共增訂萬餘字,珍貴文獻、影像、插畫首次面世,陸智昌裝幀設計,古樸典雅,美得一塌糊塗。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我們為什麼向您推薦這套全新的阿城作品集?

01

好的小說能夠鑑賞世界

一部好的小說,能讓人體會到漢語的精妙、韻律、美感和畫面。

比如,很多人第一次讀《棋王》,會產生一種“世上有人寫得這麼好,自己不必再寫下去了”的感觸。

隨手摘錄一段,處處是語言的關節:

我心裡忽然有一種很古的東西涌上來,喉嚨緊緊地往上走。讀過的書,有的近了,有的遠了,模糊了。平時十分佩服的項羽、劉邦都在目瞪口呆,倒是屍橫遍野的那些黑臉士兵,從地下爬起來,啞了喉嚨,慢慢移動。一個樵夫,提了斧在野唱。忽然又彷彿見了呆子的母親,用一雙弱手一張一張地折書頁。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這一段寫的是“我”看王一生與九人下棋,是小說的高潮。《棋王》擅長寫絕境里人對吃和下棋的熱渴,也寫世俗生活的人情和趣味。

一部有意思的小說,能帶我們回到的文學現場、令人神往的世界。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棋王》發表 35 週年紀念

讀好的小說,就像喝茶。隨處都會有好的質感,可以從任何一點開始觀賞。小說是過程的藝術,“如果只是為了解渴,中國古人稱為驢飲”。

02

廚子、木匠、旅行家

“作家中的作家”阿城

阿城是讓很多人第一個感到中文之美的作家,也是一個極有趣的人。

臺灣作家唐諾有一段極富魅力的形容,說他是最像孔子的人,“行遍天下的人生際遇,但凡文學、繪畫、電影、音樂、攝影、收藏,無所不通,無所不精,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手藝人。”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他遍遊世界、諸藝加身。是好木匠,能修護難度極高的明式傢俱,賺得橫越美國的旅費二千美元;是好汽車技師,自學親手組裝過六七部福斯的古董金龜車;而鋼琴家,曾在美教學生彈琴;當然,也是好廚子。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阿城在美國

近年來阿城陸續出版《洛書河圖》、《曇曜五窟》,探源文明的造型,走向文化的更深遠處,身份是一位鑑賞家。

王朔更是說,我以為北京這地方每幾十年就要有一個人成精,這幾十年養成精的就是阿城。若是下令,全國每人都必須追星,我就追阿城。這個人對活著比對寫文章重視,幸虧如此,給我們留下了活著的空間。

世俗與遊歷,跟著阿城先生,鑑賞整個世界。

03

這一版,最接近阿城的作品

今年是九八文集版出版20週年,當年的編輯楊葵老師寫過,“阿城閒話風吹皺書市”。阿城是“天下第一聊天高手”。

初版於九八年的《閒話閒說》《常識與通識》《威尼斯日記》,是文化的阿城更迷人的一面,遊歷天下的人生趣味,更容易打通當下年輕人的經脈。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上為九八版文集,下為理想國典藏版

《棋王》是小說中的經典;《常識與通識》為讀者普及常識,講究讀雜書,貫穿知識體系;《威尼斯日記》是可愛的文人日記體,任一頁都好看,其中經典段落,許多人都會背誦。

此次新版增訂了一篇長文,據阿城先生2016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的講座“中國世俗與中國文學”整理而成,加入《閒話閒說》。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阿城用世俗之眼觀照文學,賞讀歷代小說萬千氣象,堪稱清談風的極致。既講中國文學史,也講文化思想史:中國文化的宿命即在世俗,世俗是中國小說的性格。

作家賈行家說,“《紅樓夢》,說平實了,就是世俗小說。……我還記得有人說林姑娘就是命苦,可是這樣的人也是娶不得,老是話裡藏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可怎麼過?我長大後卻發現讀書人都欣賞林黛玉。”

從孔子到《史記》,從《金瓶梅》《紅樓夢》到魯迅,告訴你經典的另一種讀法。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我們精挑細選的這四本阿城作品,到底如何好看?

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這四本書。

讀書——讀書要有素讀的習慣,不帶任何成見地看。

遊歷——人在有生之年,不妨有膽量閒一閒,多東張西望。

常識——沒有代溝,只有知識結構溝。

鑑賞——小說寫完了,靠自己的鑑賞力去判斷。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棋王》收錄了“三王”小說經典,書中呈現珍貴文獻、星星美展插畫、《今天》雜誌油印創作談等。

新版《棋王》在內頁做了一組小型文獻插畫展,收錄一組人物線描畫,是阿城先生參加星星美展的作品。人物在絕境,向矇昧、無知和貧乏做出回應,一盤棋,一部字典,是生活的塵埃與血味。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人物線描組畫,第一屆星星美展參展作品,1979,收錄於新版《棋王》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阿城創作談,刊於《今天》雜誌 1979 年第 6 期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九八版文集的小物件,兩張 1.44MB磁盤

楊葵老師提供

《閒話閒說》是關於“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的講談集,堪稱清談體的極致。

從紅樓夢說到魯迅,不一樣的經典和小說。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增訂的萬字長文,是作家二十年後重談這本小冊子,將中國文化與文明做了更多的聯繫。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常識與通識》為出版二十週年紀念版。講常識,常常煞風景。

十二篇散文,寫自洛杉磯、墨西哥、上海、臺北,遊歷世界的阿城向讀者講述“常識”——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這裡面的文章,篇篇令人激動,打破藝術學、心理學、腦科學、社會學的界限,主張“沒有代溝,只有知識結構”。將專業的常識“通起來看”,就有了閱讀樂趣。讀雜書時所得的各種想法進入通識的系統裡,找到它自己的位置。”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新版《威尼斯日記》中作家攝影作品和手繪插畫首次呈現。

這版增訂了作家的攝影作品和手繪插畫,封面的凝紫色,像威尼斯的顏色;封面圖案是教堂和貢多拉,讓人想起那些耳熟能詳的句子:“下午開始颳風,聖馬可廣場那些接吻的人,風使他們像在訣別。”

書是阿城在1992年遊歷威尼斯時記錄的日記。住在火鳥旅館聽鐘聲,去歌劇院做個快樂的傻瓜,中午去菜市場買姜,給朋友做陽春麵,寫作到清晨,聽到水鳥在窄巷裡叫。跟生活家阿城去體會世俗生活的質感。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作家眼中的威尼斯,阿城攝影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威尼斯的水鳥,阿城手繪

此次新版的四本小書,由陸智昌老師裝幀設計,堪稱最貼近阿老文品和風骨的雅緻書裝。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阿城作品典藏版,2019年4月出版

封面用古沉香紙,朽葉、巖井灰、凝紫、巖青,樸素典雅。極有先生的風骨氣。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書衣上的燙金圖案,由文字意象而來,像是閱讀阿城先生的密碼。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腰封用懷舊的橫線日記本元素,還原作家鋼筆簽名,味道十足。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裱封的小驚喜,重現作家油印手稿,原文發表於《今天》雜誌。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內文書紙柔順綿軟,閱讀感舒適;小開本輕盈便攜,適於在旅途中閱讀。

如果要追星,我就追阿城,他的作品集,連作家都搶著讀

總之,2019 年典藏版堪稱迄今為止,阿城這四本小書最美的版本。

讓我們跟著阿城先生,鑑賞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