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心呵護 力“皖”狂瀾 方艙醫院背後的故事

時至今日,城市的"播放鍵"已經按下!熟悉的大街小巷,冒著煙火氣的生活,正在一點點回歸人們的視線,城市活力正在有序復甦。相比此刻國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中國速度已然讓全世界刮目相看。除了政府強有力的管控措施,在"疫"線衝鋒陷陣的醫護人員更是這場災難中當之無愧的勇士……


此次疫情,病患集中爆發的武漢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危急時刻,全國各地的醫療團隊都在積極響應,安徽累計派出8批次醫療隊,共計1362人支援湖北。在這場生命搶奪戰中,安徽醫療隊一馬當先,不僅圓滿完成各項任務,還確保所有隊員"零感染"。這其中,合肥京東方醫院派出的8位逆行勇士尤為讓人感動。從方艙醫院人滿為患,到患者清零休艙大吉,當大多數醫療救助團隊紛紛撤離武漢,返回家鄉,他們卻還沒來得及享受戰果,又再次出發新的戰場。這是一支怎樣的醫療隊伍?


“京”心呵護 力“皖”狂瀾 方艙醫院背後的故事


方艙23天 有他們在 從人滿為患到休艙大吉


安徽療法"火"了,醫護人員對症下藥,在國家基礎方之上,給出每人一方中藥湯劑,再結合西藥治療,患者病症得到明顯緩解。


2月9日傍晚,安徽第三批共計300人的醫療隊到達武漢,面對一切從零開始的方艙醫院,醫護團隊陸續開展了排班、防護培訓、入艙的準備工作等。初期集中爆發的疫情下,對於醫療團隊的管理有著極其嚴苛的要求。既要保障醫護人員的科學防護,又要爭分奪秒拯救確診病患。王建明主任分管方艙各項醫療工作,帶領醫護團隊率先推出"安徽療法",八段錦操、循經按摩、耳穴治療、一人一方,不僅緩解了患者剛入艙時的緊張心情,也讓危重患者的病症得到減輕。這一系列不走尋常路的診療方式,卻帶來顯著效果,甚至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點贊。


“京”心呵護 力“皖”狂瀾 方艙醫院背後的故事


京東方醫院援鄂護士周國紅怎麼也沒想到,這次的援鄂自己竟成了網紅。@陳同學 你媽叫你認真寫作業 只因在防護服上寫下讓孩子在家認真寫作業,這位硬核媽媽,爆紅網絡!


如果說戰勝疾病需要靠科學縝密的治療方案,那麼戰勝恐懼和孤獨則需要人與人之間最大的情感——愛。這種愛絕不是單方面的,而是來自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深切的關心,以及遠方家人的理解。經歷了2003年的SARS和2008年汶川地震的醫療救援,面對猝不及防的新冠病毒,周國紅再一次披掛上陣,作為一名主管護士,在被陰霾籠罩的方艙醫院,除了日常高強度的護理工作,她和同事還常常轉換身份帶領大家開讀書會、做體操、跳廣場舞,讓病患們在積極樂觀的心態中接受治療。

“京”心呵護 力“皖”狂瀾 方艙醫院背後的故事


確診患者集中到來,醫護人員面臨極大的心理壓力,合理有序的接收患者後,方艙醫院開始正常的運作起來,病患也一天天的減少。


"患者不是一個一個或者幾個幾個的來,是一個公交車拉來一個病區的患者,所以一來就很多,但是我們必須馬上把他們安排到床位。"有著多年ICU重症監護工作經驗的劉潔醫師,作為開艙收治第一週與患者深度接觸的醫護人員,分享了諸多細節。在方艙,劉潔的主要工作就是篩除重症病人,絕不漏掉一例重症患者,工作強度大,也容易混亂,流程化的運作和細心的診斷為後來逐步治癒患者創造了極大的有利條件。

“京”心呵護 力“皖”狂瀾 方艙醫院背後的故事


3月8日,戰役"滿月",患者清零,方艙休艙大吉,勇敢的京東方援鄂醫療團隊撐住了生命之艙。護理領隊馮愛英,優化護理工作流程,保障工作順利進行;90後大男孩陳小軍,詳細記錄患者信息,耐心安撫患者情緒;護士笪潔瓊,以身試險,勇擔核酸監測採樣工作;醫生張永順,不間斷查房,評估患者身體心理狀態……


這群方艙醫院的守護者,累計收治491名病患,在短短23天時間裡,實現患者清零,為漫長的戰"疫"之路注入了巨大的能量。"也許多年後,方艙的故事還在江湖上流傳,武漢體育中心依然是武漢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只是再也沒有收治過患者",摘自馮愛英朋友圈。


沐浴榮光 向"疫"線再次出發


因為被需要,所以勇往直前。2020年初這一段歷史值得被銘記,合肥京東方醫院八個人組成的團體,在生命之艙用他們的力量,凝聚出熊熊燃燒的趨滅病毒的火光,屬於他們的那一份榮耀,值得所有人去見證。

“京”心呵護 力“皖”狂瀾 方艙醫院背後的故事


付出值得被記錄,大愛更需被傳遞。此次援鄂醫療團隊也收穫了各方的溫暖嘉獎。合肥京東方醫院專家委員會主任王建明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馮愛英護士長擔任領隊的安徽護理隊(方艙)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合肥京東方醫院醫護人員所在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一聲感謝,一句肯定,一份榮耀。抗"疫"的功勞簿上他們被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還沒來得及回味這赫赫戰功,來自"疫"線的呼喚再次傳來,來不及和家人團聚,來不及脫下厚厚的防護服,他們又出發了,這一次,前往支援武漢同濟協和醫院西院,接替當地已連續堅守多日的醫護人員,接管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我沒什麼好怕的。反而內心是溫暖的、踏實的,因為我的背後有京東方這樣強大的後盾"醫生劉潔說道。在醫院自身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京東方醫院保障我們援鄂隊員,備齊了各類物資,醫院工會還與援鄂家庭成員保持聯繫,盡一切努力保障家人的生活,為援鄂小組免後顧之憂。

“京”心呵護 力“皖”狂瀾 方艙醫院背後的故事


除了在災難面前能隨時抽調獨擋一面的白衣天使,還能在大後方為抗擊疫情扛起應有的責任,這一群逆行者的背後,是怎樣一家有溫度的醫院?


援鄂小組在武漢"疫"線衝鋒陷陣,在安徽的抗"疫"陣地中,合肥京東方醫院同樣值得被點贊。醫護人員們在疫情爆發最集中的日子輾轉多個社區,為正在居家隔離的密接居民進行核酸採樣工作,這讓百餘疑似患者翹首以盼的工作,開展起來卻並不容易。要想實施採樣,醫務人員就必須前往疑似患者家中,與被採樣對象近距離接觸,感染風險很高,工作強度也絲毫不遜於前線的醫生。

“京”心呵護 力“皖”狂瀾 方艙醫院背後的故事


在這場全面抗擊新冠病毒的戰役中,醫者衝鋒在前,患者感念感恩,醫患關係如魚水般和諧。在京東方八位醫護人員的帶領下,患者們在隔離病房跳廣場舞,在讀書角安心讀書,在一起傾訴家長裡短,醫生和病患之間更像是朋友和親人,始終保留著一份溫情,即使治癒出院,也會感到依依不捨。方艙醫院和諧的醫患關係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醫護人員們苦心經營的結果。

“京”心呵護 力“皖”狂瀾 方艙醫院背後的故事


和諧的方艙,和諧的病患關係,正是這八位勇士將溫度醫療,安心就診的"京東方"精神沿著長江帶到了武漢"疫"線,服務了跟病魔鬥爭的新冠患者們!


結語:從花戲樓到黃鶴樓,從長江東到長江西,從合肥京東方醫院到武漢方艙醫院。同飲一江水,共盼一春歸!新橋機場的水門已經準備好,植物園的桃花一樹又一樹盡連成蔽日的雲朵,大街小巷已然恢復往日的人潮如織,這一切美好的景象,都在等待著英雄凱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