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特—公司动态点评:2019年业绩复合预期,油价下跌+国内疫情褪去,公司业务有望持续向好

长城证券发布投资研究报告,评级: 强烈推荐。

普利特(002324)

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0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79%,实现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128.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162.62%。其中2019Q4单季实现营收10.10亿元,同比增长3.48%,实现归母净利润5281.09万元,同比增长324.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847.44万元,同比增长268.61%。另外,公司预计2020年Q1季度归母净利润区间在4199万-5434万,同比增长70%-120%。

油价下跌+国内疫情逐步褪去,公司业务有望持续向好:公司主营改性塑料业务上游原材料主要为聚丙烯等材料,其成本与原油价格走势具有较高关联性。根据EIA数据,2019年WTI原油均价为57.03美元/桶,同比下降12.13%;布伦特原油均价64.16美元/桶,同比下降10.50%,受益于原油价格的走低带来成本端的下降,2019年公司改性塑料业务平均毛利率为19.14%,同比增长2.46pct。2020年以来,由于俄罗斯与OPEC+未达成减产协议,俄罗斯与沙特矛盾逐步恶化,石油价格战愈演愈烈,截至3月20日,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分别为22.63美元/桶和26.98美元/桶,分别较2020年初下降63.01%和59.28%,我们认为,倘若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低位维持,公司改性塑料产品的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公司改性塑料业务下游主要受汽车销售市场影响。今年以来因新冠疫情影响,国内汽车市场一季度销售端出现较大下滑,但考虑到当前国内疫情影响正逐步褪去,国内汽车市场有望逐步恢复。此外,根据公司2019年年报,公司有31.37亿元的营业收入(占比总营收87%)来自于中国大陆,这就意味着近期疫情逐步加剧的欧美市场对公司改性塑料销售端的影响相对较小,我们看好公司发展,认为低油价叠加国内疫情褪去,公司业务有望持续向好。

外延布局光稳定剂,收购帝盛增厚业绩:2019年9月,公司拟以10.7亿元的价格收购欣阳精细、启东金美、福建帝盛等5家公司的100%股权,进军光稳定剂行业。同时,帝盛科技等公司给予普利特2020-2022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0.8亿元、1.1亿元、1.3亿元的业绩承诺。杭州帝盛科技是国内紫外吸收剂的龙头企业,目前拥有位于江苏启东、浙江萧山和福建南平三家生产工厂,紫外吸收型光稳定剂产能8000吨/年。此外,福建帝盛2018年发布新工厂扩产计划,预计新投产能1.5万吨,其中一期建设的1万吨光稳定剂有望于2020年投产。我们看好普利特公司对帝盛科技的收购,认为随着帝盛科技新建项目的有序投产,公司业绩有望得到增厚。

LCP新材料有望率先突破,为公司注入盈利新动力:公司于2007年布局LCP材料开发,当下已经拥有了对热制性液晶高分子(TLCP)技术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且针对TLCP材料建立了从树脂聚合到复合改性的一系列完整的研发与批量化生产体系,累计TLCP年产能2500吨/年。2020年1月4日发布公告,设立LCP纤维合资公司,公司较早进行高端材料布局,有望在研发突破后,形成先发优势,进行5G高频新材料供应。考虑到5G时代,现有手机的PI材质天线不能够满足高要求的电磁波传输速度及信号传播损失,而公司所拥有的TLCP树脂材料可充分满足5G手机天线以及手机软板基材的开发。我们认为5G到来有利于公司LCP产品在手机天线及软板领域的应用,公司成长前景可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车用改性塑料龙头企业,当前油价低迷有望逐步降低公司生产成本,提升公司产品毛利率。公司此前外延布局的光稳定剂有望持续放量,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另外,我们看好公司的LCP新材料业务,我们认为随着5G到来,LCP材料有望迎来爆发,为公司长久发展注入新活力。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37.48亿,42.87亿,50.42亿,同比增长4.1%,14.4%,17.6%;实现归母净利润2.09亿,3.28亿,4.09亿,同比增长26.9%,57.0%,24.5%,对应PE43.77X、27.88X、22.39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上涨带动原材料成本上涨;汽车市场销量不及预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