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為什麼要做讀書筆記?

良春喊我才才


讀書筆記可以迫使我們消化書裡的內容,從而獲得更好的吸收效果。對於資質平凡,沒有“過目不忘”神技能的普通人來說,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

很多人讀書時,只是單純地用眼睛看上一遍。但是,這種機械式的翻閱,可以說是毫無意義。我一個朋友看《好兵帥克》看了倆月,問他書裡有什麼故事,他就回答我一句話:“書裡有個傢伙叫帥克,別的都忘了。”

這尼瑪看書名就知道了,還用你說?

不得不說,這樣的閱讀毫無意義。

讀書的最終目的,是將書中的精華部分收為己用。沒有經過思考、消化的知識,歸根到底還是別人的知識。記讀書筆記的過程,就是一個迫使自己思考歸納的過程,它促進了我們對書籍內容的理解。

古往今來,有很多知名作家,都保持了這種讀書習慣。就像錢鍾書先生,他的讀書筆記寫了一本又一本,他花在做筆記上的時間,是讀書時間的兩倍。事實上,他也確實做到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只有通過自己有技巧地寫讀書筆記,才能把讀過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所以我們不難發現,撰寫讀書筆記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強迫轉化”的過程。

列寧也是如此,雖然他有驚人的記憶力,但他依然勤於動筆,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連這些天資聰穎的人,都在堅持寫讀書筆記,而我們普通人,就更不能忽略讀書筆記的作用了。

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的遺忘速度很快,以後則逐漸緩慢。定期複習是防止遺忘的,唯一的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我們把書籍從頭再閱讀一遍,就太耗時耗力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合理地做讀書筆記,就能大幅度節約我們的複習成本。對讀書筆記進行復習和回顧,一次次地加深印象,被遺忘的知識也會隨之減少。

而對於寫作者來說,記筆記就更為重要了。

很多時候,靈感都是轉瞬即逝的。所以,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要求自己:身邊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在讀書和談話的時候,一旦有值得記錄下來的好句子、好想法,就都要把它記錄下來。

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書籍中有很多優美的語句,獨到的見解。到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把這些金句記錄下來,然後寫上自己的心得體會。

所謂的靈感,就是在總結了大量的知識做鋪墊,才迸發出來的,它不可能憑空出現。如果我們能抓住細小的波瀾,慢慢積累,等到積累多了,我們自己的素材庫就會日漸充盈。這樣,我們在以後寫作時,就會擁有源源不斷的創作源泉。

以上便是記讀書筆記的全部好處:強迫轉化,強迫記憶,輔助寫作。由此可見,讀書筆記的作用,真的是不容忽視。



我是@渭水徐公,老李校長&朝聞道寫作社群mcn主理人,帶領400+作者靠寫作實現副業變現。

需要學習完整技能體系的朋友,可直接私信“社群”瞭解詳情。


渭水徐公


因為做讀書筆記真的太重要了!


我以前從來不做筆記,讀書只求速度和數量,結果發現讀過的東西頂多記住3天,就忘得一乾二淨。別人問我《XXX》讀過沒,我說讀過,問講了什麼,我只能說:“哎,這本書真的好牛X啊,別的想不起來了……”


為了避免這種尷尬,我決定讀書時開始做筆記,後來發現記住的東西果然更多。而且,讀書的速度反而因為做筆記變快了。


為什麼說讀書筆記這麼神奇?經過一番實踐,我摸索出了原因:


只要動筆,就能加深記憶


最基礎的一種筆記,是劃線和摘抄。


這種記錄,本身就是一次重讀,等於重要的句子讀了至少兩遍。同時配合肌肉記憶,你的大腦記憶會更深刻。


更關鍵的是,這種辦法能幫你把讀書過程中最受啟發的句子,從無盡的文字海洋中拎出來,能讓你更有效率的複習。


複習這件事很重要。根據艾斯浩賓記憶曲線,人會在3天后遺忘90%的新記憶。一本書只要複習一遍,讀書的效果理論上就能最高是不復習的9倍。


然而,複習時重讀一遍書顯然費時費力。這時筆記的作用就發揮到了。複習時只看筆記,基本就等同於重溫了一遍原書,效率大大提升。


做筆記,能培養結構化思維


比起劃線和摘抄,更高一級的筆記,是給書做思維導圖。


做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鍛鍊結構化思維的過程。只要養成用結構化思維去讀書的習慣,讀書的效果就會提高很多。


舉個例子,一本講金融發展歷程的書,如果我們只是用平時線性的思維去讀,那讀這本書的過程就跟讀流水賬沒啥區別,金融的歷史太長也太雜,很可能記住了這個就忘了那個,最後啥也沒記住。


但如果我們用結構思維來讀就大不一樣。金融的發展是分階段的,每一個階段的成因是什麼、痛點是什麼、人們的對策是什麼、造成的結果是什麼,這些是每個階段的共有問題。讀完一個階段,回憶一下上一階段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比較一下兩個階段的共性和異性。這樣一捋,思路就更加清晰,記憶也更加深刻。


做筆記,是輸出,更是輸入


最高級別的筆記,是寫評論和感想。


這一過程看似是輸出過程,其實更是輸入過程。寫作是件神奇的事,有時候並非“所想即所寫”,而是筆下的直接創造。


把讀書過程中的感想寫下來,你會發現自己原來學會了這麼多、消化了這麼多。這些你自己寫下的文字,就是你的真正收穫。


同時,寫評論的習慣能幫助你改變對讀書的看法,從單向的吸收,變為和作者平起平坐地交流。這時,你的記憶效果會大增。


道理很簡單,你覺得是和朋友聊過的八卦記憶跟深呢,還是課堂上老師灌輸的長篇大論記憶更深呢?


結語


讀書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讀過,不代表擁有,只有做下筆記,你讀過的書才能成為你知識的積累。


積累越多,知識越豐富,讀書的速度就會越快,積累會越多越快,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你當初做下的一條條讀書筆記。


期待閱讀筆記能幫你把人生帶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感謝你的閱讀~

館君


下面我以我的親身體會分享一下為什麼讀書要做筆記,以及如何做筆記。


01讀書對我好像沒什麼用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我絞盡腦汁想了許久,也沒找到答案。在藏書館翻看了閱歷一欄,看完了自己從17年暑假到現在的所有書目,依然找不出一本自己特別喜歡的書,一本想要虔誠地推薦給大家看的書。

我承認那些書籍曾經在某些時刻給過我觸動和感悟,但是現在我看到它們的感覺,就像是迎面遇上一個人,認識面孔,卻叫不出名字。

我只知道我看過它們,但是我說不出來它們曾經給過我的感動,說不上來它到底哪裡好。

而事實上,並不是它們哪裡不好,而是我不會看書。多麼痛的領悟啊。

我今天發現自己對很多看過的書都沒有印象了。原因在於,我只感受閱讀過程中的觸動,卻從來不深入思考,沒有通過文字來輸出自己的想法。時隔幾日,我的那些觸動慢慢褪去,我便失去了與那本書的鏈接。

這樣看完就忘,什麼都不給自己留下的讀書方式,讓我很難覺得讀書對我是有幫助的。它真的就只是過眼雲煙而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02讀書發揮作用的前提是你還記得

白巖松說:

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不同的書籍給你填注了不同的營養。

有趣的是可能你都把它忘了,但是在遇到某一個事情,或者思考某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曾經讀過的一本書,還會再次幫助你和激活你。

但是我覺得,那本書還可以幫助和激活你的前提是你還記得。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有一個選手很動情地提到他的父親,他說,他的父親是一位盲人,十多年來教他讀書,全是靠自己的一張嘴。然後主持人董卿就在旁邊脫口而出:上天給了我浩瀚的書海和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設想,天堂,就是圖書館的模樣。

你說董卿怎麼就能張口就來這麼一句話呢?歸結為讀書其實不夠,重要的是她有記憶,而且還是一種高深的記憶,是一種融化進血液裡的記憶,是一種將從書中攝取的信息變成智慧的記憶。

只有這樣的記憶,才能讓讀過的書體現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或者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03讀書最重要的是思考

大家先看這張圖,內容來自某乎。

這些年來,我發現自己一直存在一個問題,對於這世上的許多觀點,容易輕信,也容易推翻,常常被觀點的洪流衝擊,很難堅定自己的立場。我到底有沒有自己的立場,我也不知道。

起初,我以為這是我年少無知讀書少所致,後來才發現,並不是我多讀書長知識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不讓自己那麼容易受到不同觀點的衝擊的利處,其實並不來源於讀書,最關鍵的地方其實是思考。閱讀,不過是提供了觀點罷了。

04以後我要怎麼讀書

如前文所說,讀書發揮作用的前提是你還記得,哪怕是保持零星半點兒的記憶。那麼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己更好地記得呢?

今天我才體會到了做讀書筆記的重要性,如果我當時做了筆記,經常回顧自己的筆記,肯定不至於像今天一樣面對自己看過的書還一腦空白。

在做筆記的過程中,私以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將思考貫穿其中,思考力的存在不僅可以讓我們免於不同觀點的衝擊,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記憶。

在思考的過程中,結合自身經歷,讓書本知識真正與自己發生聯繫。

然後,將自己的思考感悟記錄下來,如此會很明顯地看見一本書帶給了自己思維上的何種變化。接下來更重要的一步是寫自己下一步的行動,而不是隻是記錄觀點。

無意義的做筆記法就是把書上的觀點搬到筆記本上,而沒有搬到腦袋裡,更沒有搬到生活實踐中。


餘音東上


為什麼要做讀書筆記?

*因為讀書筆記是最有效的學習書本知識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記憶知識,消化知識。

一.什麼書需要做讀書筆記?

1. 成功人士都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讀書習慣是慢慢培養的習慣,最終會形成習慣的力量。很多成功人士都有讀書後做讀書筆記的習慣,讀書筆記可以帶你長見識,開闊視野,形成知識體系,快速成長。

2. 什麼樣的書應該做筆記

01.讀書的目的是要知道書裡面的知識點,知道別人的觀點,如果讀一遍就能記住精髓的書就不用再讀第二遍了,也不需要做筆記,只需要摘抄金句即可 。之後這些書籍可以送人或放在書架最底部,不再佔用最佳視覺位置。書架的好位置要放那個對自己最有用,常翻閱的書籍。

02.系統工具類的實用書籍需要做讀書筆記,可以把你從無到有帶到另一個知識的新高度

03.新觀點的書籍,引領潮流和趨勢的書籍,可以得到啟迪,能夠讓自己離開自己的認知誤區的書籍需要記錄(如歷史,哲學類)

04.傳記類書籍 如曾國藩等值得學習的偶像

3. 讀書筆記幫你將知識內化

01.讀書的方法,以及如何反思都在讀書筆記裡具體體現出來,可以幫你快速吸收以及消化書籍的知識點。

02.要將所讀的每一本書通過記錄讀書筆記的形式學習下來,將信息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讀書筆記怎麼寫?

讀書筆記分為四大板塊

1. 第一大板塊是金句

01.讀書能記住一句話也是很了不起的,把書中一些特別好的話摘錄下來。

02白天看書 在閱讀的重點內容下劃線,晚上再摘錄下來。當作練字和做功課。

03.摘錄不光要將金句摘錄下來,還要將那些特別重要的相關部分也摘錄下來,同時要把日期寫在讀書筆記的前半部分。

2. 第二大板塊是目錄

01.怎麼判斷自己讀懂了這本書? 看自己能不能寫下目錄

02.一本書的目錄就是這本書的邏輯架構,邏輯架構指的就是大綱和目錄,也就是作者的寫作邏輯。

03.能寫下來目錄就代表你能掌握這本書的思考邏輯了,能跟上讀者的思考和步伐,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待問題。

04.如何訓練邏輯能力? 讀一本書,默寫目錄,不會的話先抄寫再默寫。

05.別人問自己時 自己能夠複述書裡面的邏輯架構。

3. 第三大板塊就是思維導圖

01.思維導圖結合了目錄和金句,可以對全書的邏輯進行歸納和總結。

02.寫下自己對書的關注點,對重點進行描述,寫下自己的思索和感悟

4. 第四大板塊是反思

01.讀完一本書 需要在讀書筆記中回答3個問題。

001.通過這本書你學到了什麼?

對全書的乾貨知識做個總結,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方便推薦給他人

002.哪些知識是你過去沒有聽說過的?

如果這一條你記錄的多了,建議你再次閱讀:說明它幫你開拓了思維,掃清了盲區;新知識容易遺忘,你需要回頭複習。

003.這本書對你的幫助是什麼?

寫下個人思考,也許幫你認識了一個新的領域;也許打開了你的一個心結,就算沒有用,也幫你完善了篩選書籍的標準。

總結:

1. 及時翻看讀書筆記,內化知識點

2. 把內化的知識點變成自我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我們知道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的道理,但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去翻閱複習,所以,讀書筆記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讓你可以在碎片化的時間裡回顧書本的重點,把看過的書變成自己的知識,讓別人的思想成為自己成長的力量。

----------------------------------------------------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能有幫助。

{六魚躍龍門}專注個人成長,歡迎分享交流。


六魚躍龍門


其實不是所有的閱讀都要做筆記,而是看你的閱讀目的。如果只是純娛樂的閱讀,那麼可以不做筆記。但是如果你讀書是為了學以致用,那麼做筆記會成為你的素材庫,而且便於日後複習。

1、成為自己的素材庫

現在寫作很熱門,但是寫作的人需要大量的素材。如果讀書的同時,將書中的知識提煉到筆記上。那麼這個筆記本就可以成為日後寫作的素材庫。而且也可以幫助你產生靈感,擁有源源不斷的創作源泉。

2、方便日後複習

我們一生中要看的書太多了,有很多大佬,一年就能夠看200本書。如果不做筆記,那麼當他想起一個知識點,希望從書裡找到時,那麼很難記住是哪本書裡的內容。

所以記筆記是一個知識的提煉總結,日後可以隨時複習。那麼當你想找一些知識的時候,更容易記得是在那個筆記裡。比較方便日後查找。

3、構建知識庫

其實我很提倡一元化筆記法,也就是所有的內容都記錄在一個筆記本上。然後按照時間順序去記錄。這樣是我從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學來的。這種記筆記的形式,可以將所有的內容都記錄在一個筆記本上。這樣以後就是自己的知識庫。

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能力,讓學到的知識可以變成自己的能力。

歡迎關注灰姑讀書,有問題可以在下面留言,我都會盡力解答。


益菲讀書


閱讀為什麼要做筆記?

我們先來談一談我們在閱讀中經常遇到的三個問題。

一:經常遇見生僻,晦澀難懂的字,詞。

特別是在古文書籍中,如《論語》,《孟子》,此類書籍生僻字最常見。如果你不清楚某字,某詞的意思,那麼對於我們翻譯全文有很大的阻礙。



二:經常遇到自己不懂的內容。

有時是因為自己學識太少,理解能力較差;有的是因為書中內容太過於深奧。有些話我們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比如哲學類的書籍,經常讓人看了一頭霧水。



三:閱讀速度過快,錯過許多重要內容。

有些人喜歡快速閱讀,能達到一目三行,甚至一目十行的速度。雖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欲速則不達,閱讀時由於速度過快,很容易錯過書中重要內容。

面對三個經常遇見的問題,你會怎麼辦呢?這時做筆記的好處就顯現出了。

當遇到生僻字,不懂的詞。我們可以查找它的拼音和意思,並在字的旁邊做好記錄,這樣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



當遇到自己看不懂的內容時,我們可以先做個記號,暫不深究,等有閒暇時再來專門探討。

當我們閱讀速度過快時,可以在我們閱讀過程中認為是關鍵字,關鍵詞及關鍵句做好筆記,以便於我們回頭看。

同時做讀書筆記,還能將我們遇到的“知音”記得更牢,常伴左右。



我們看書時經常遇到,讓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內容;讓人拍案叫絕,給人以靈感的內容。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精華,怎能與它們擦肩而過呢?必須將它們留在身邊!而做筆記就是最好的留下方式,可以隨時溫故知新。


無偽雜談


閱讀為什麼要做讀書筆記?

我個人也喜歡做讀書筆記,有時候直接在書上,寫有時候會把它寫在日記本上,或者通過自媒體平臺發出去,分享給大家。

做讀書筆記不為別的,就是希望能夠把書中的精華咀嚼透徹,同時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 第一、記錄自己的成長曆程

我平時看書,會在書本上寫寫畫畫,把自己的感想或者思考,直接寫在書上,一本書看完以後,我再把做個筆記的部分再次進行篩選加工,然後搬到日記本上,相當於我對書上的知識點做了兩次篩選,只把精華部分留下來。

很多時候,經過兩次提煉,我沒必要在對知識進行復習,照樣可以記住要點。

給每一個知識點附上記錄的日期,那麼當我若干年以後,重新打開日記本時,我能夠清晰地看出自己的心智成長軌跡,既是對過去的懷念,也能讓自己逐漸成長。


  • 第二、滿足虛榮心和知識慾望

跟那些在辦公室裡擺滿書的董事長一樣,讓知識成為裝飾。

有時候會有朋友找我借書看,當我把書借給他們以後,他們隨便一翻,看到我在書上做的讀書筆記,於是連連稱讚,此時我的內心,還是有一點欣喜的,畢竟讓朋友看到了自己的優秀。

虛榮心並不是一個絕對貶義詞,如果你已經吃了上頓沒下頓了,還想著借錢買一套奢華的衣服,那麼虛榮心只會坑你;如果你希望大家看到你學富五車,每次讀書都認真對待,把自己的思考感悟通通記錄在書本上,好彰顯自己的文化水平,那麼我認為這種虛榮心發展下去,對你是很有益處的。


  • 第三、加深書本閱讀的印象

我們大腦有一個很強的篩選系統,一旦信息不被重視,重複率不夠高,它就會被大腦給拋棄。即使你內心希望它被記住,可是你行動上沒有展現出對知識的重視,大腦照樣不會理會你,直接把知識點給遺忘掉。

你的人生成也大腦,敗也大腦。要想把從書本上的知識點全部記牢,必須採取高效的學習手段,才能夠達到目的。

除了背誦和理解,讀書筆記也是對知識點的加工吸收,也許你當時沒有辦法記住,可是你把大量的重要知識點,全部記錄在小本子上,總比一本一本的翻書查找更加方便。


結語:

我鼓勵大家都能做讀書筆記,有人可能贊成讀書應該隨便翻翻,只要量足夠了,照樣可以學有所成。

這固然是一種學習方法,但是精讀永遠比泛讀更加高效,更加節省資源,對知識點理解更加透徹。


菜鳥微成長


讀書做筆記,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怕自己忘記了自己讀過的書,因為有一句話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第一,讀書需要輸入和輸出。


很多人說:“讀了那麼多書,總是記不住書中的內容。”

因為我們只是讀了書,卻沒有思考。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思考,這是人類的本能。

所以,讀書是輸入,而記筆記就是輸出。你如果只有輸入,沒有輸出,可能最後你就會忘記自己讀過的書籍了。

有這樣一句話“風過留聲,雁過留痕”,意思就是說,風吹過了有聲音,大雁飛過去了會留下痕跡。但是,風吹哪裡去了、大雁飛哪裡去了,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讀書也是如此,記得筆記就是我們讀書留下的痕跡。

第二,記筆記就是知識轉化。


小時候,我們記筆記的時候,喜歡摘抄書中的句子。覺得這個句子寫的比較好,把它記在本子上,沒事還可以拿出來看看。

現在,網絡發達了,記筆記的方式也越來越多了。有的用手機,有的用電腦,有的還是用手寫。

無論現在你用什麼樣的方法記筆記,最終的結果,你都是想要記住或者用出來。如果你只是單純的抄寫,不理解,不會用。那你讀了這本書還是沒有效果。

所以,好的筆記就是把書中的東西轉化成為自己的東西。

第三,應該如何記筆記。


有的人記筆記,是直接在書上劃線,或者添加自己的感悟,或者直接在書頁上粘貼標籤。對於這樣的記筆記方法我並不是很贊同。

第一,如果是自己的書籍隨便寫寫畫畫,可能沒事。但是如果你是借的書籍,或者租的書籍,或者在朋友家裡看到的書籍,或者看的電子書那你就不能直接寫寫畫畫了。

第二,在書上寫寫畫畫也會影響書籍的第二次閱讀。比如,你的朋友想要看你的書籍,那麼看到你在書籍裡寫了那麼多東西,你的朋友再次看的時候就會根據你的感悟去理解書中內容,而不是她自己的感悟了。或者,你第一次讀了一遍有些感悟,但是你第二次讀的時候又有不同的感悟怎麼辦,還有第三次,第四次。因為一本書經典的書籍需要讀很多次。你不可能每讀一次,就在書中寫一次吧!

所以,我覺得做筆記還是不要直接在書中做筆記了。

對於記筆記,我給出以下建議:

第一,用手機軟件記筆記。比如訊飛語記、石墨文檔、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等,這些都可以用來做筆記。

你可以把不同的書籍進行分類做筆記,也可以把筆記類型進行分類。

比如,一本書做筆記,可以寫金句、感悟、作者簡介、書籍背景、人物脈絡。

第二,用紙和筆記筆記。

現在有很多關於“思維導圖”的課程和書籍。如果你喜歡用紙和筆記筆記,你可以學習一下,這樣有利於知識的輸入和輸出。

如果你不想用思維導圖記筆記,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記筆記。用紙和筆記筆記需要注意的是,你可以選擇能夠擦掉的筆,方便修改。

以上就是我對於“閱讀為什麼要做讀書筆記”這個問題的個人見解。請讀完文章的朋友為我的文章留下一點痕跡吧。我是檸檬,歡迎關注 。

檸檬心屋


01告別拼數量的時代,進入拼質量的時代!

這是一個知識氾濫的時代,都說越稀缺越珍貴,可是這在知識上並不適用。知識是多多益善,而閱讀,是獲取知識最低的門檻。

一部手機就可以免費閱讀,拋開其他的不說,首先就省了一大筆錢。你只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就賺取了知識,通過閱讀我們可以拓寬視野,提高認識,學習新知。無論怎麼算,這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所以我們常聽到有人說:“我這周又讀了多少多少本書。” 很明顯,這是一群拼數量的人。

可是,如果你的閱讀方法不對,如果每本書的知識不能通過有效的途徑轉變為能力,再多的量也是一種沉沒的時間成本。最重要的不是讀書數量,而是真正把一本書讀懂、吃透。那如何才能真正把一本書吃透呢?就是做讀書筆記!



02 做讀書筆記,讓時間和精力都花得值!

我相信大多數小夥伴都一定有過這樣的困惑:別人問到這個問題,你知道一點,提到那個概念,你也懂一點,可是真正讓你來講的時候,自己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就是讀書沒把知識吃透,僅僅只是浮於表面。

眼睛掃過去了,這一頁又翻篇了,這不是閱讀,這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是在浪費時間。因為你看過的這些東西並沒有以知識的形式進入你的大腦,你只是看了一遍,卻沒有形成記憶。如果看一遍就記住了,那我們每天瀏覽的資料那麼多,大腦的記憶存儲空間怕是要卡頓了。所以,要做一個會閱讀的人。

而做讀書筆記,就是歸納總結知識點,理解吸收和消化知識的過程。比起人家幾秒鐘翻一頁幾秒鐘翻一頁的速度,這個過程的確很慢,看上去是在浪費時間,可是,正是這個必不可少的過程,你才讓知識印在了你的腦海裡。不信你試試,做過讀書筆記的閱讀效果大不一樣!



03 這樣閱讀,讓讀書筆記為你所用!

為什麼有的人讀完書能記住?比如提到某個點,就能講出其中的主要內容。因為它在他們腦子裡是有印象的。為什麼會有印象呢?因為他們曾經挑戰過自己,讓自己做了一些令大腦不愉快的事。

我們做筆記通常的方式就是拿筆在本子上畫線,這是很愉快的事。因為你可能會覺得只要畫過了,你就已經記住了這段文字。可是,你的感受是愉快的,但你的大腦沒記住。因為這個過程沒有挑戰性。你必須把它放下,隔一段時間,挑戰自己,回憶內容,這時候才可能記得住。因為人的大腦經過了間隔,經過了回憶的挑戰,對內容的記憶力就會更強。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叫《樊登讀書法》,其中作者樊登的閱讀方法就很好:讀的時候就認真讀,全身心地感受它。讀完之後放下,給自己大概一週的時間間隔,一週時間也差不多忘了快一半。這時候一邊回憶一邊繪製思維導圖,或者寫PPT。跟隨回憶的過程,再去打開那本書,然後去翻摘抄,這樣比邊讀邊畫線更有效。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對小夥伴們有幫助,讓我的時間和精力也花得值!

我是明月。閱讀寫作學英語,健身畫畫寫手帳,希望在文字中跟更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相逢!且逢且關注!

在下明月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想先問一個問題,你問什麼要讀書?

“想提升工作能力”,“想了解一個新領域”,“想獲得寫作靈感”……我們每一個人讀書都有不同的目的。

閱讀做讀書筆記就是為了更快的讓你達到閱讀目的。



一,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在《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中,提到“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看一本書,看過之後沒過多久,大腦就開始遺忘。20分鐘後,遺忘42%;1小時後遺忘56%;1天后會遺忘74%的內容。

大腦是善於遺忘的。你在做讀書筆記的時候,相當於又加深了一遍記憶。

二,幫助理解書中的內容

讀書筆記是一個輸出的過程。讀書不能只用眼看,還要用心去讀,用大腦去思考。

費曼說過“我所不能創造的我就不能理解”。讀書筆記是對你讀過的書的一個梳理,是源於書的內容的二次創作。

只有將書中內容,用自己的話講述出來。讓別人看明白,聽明白你才能真正理解書中的內容。



三,方便覆盤

《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大巖俊之認為,“對於學習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不厭其煩的反覆,反覆的次數越多,記得越牢”。

根據“二八定律”,一本書中重要內容只佔整本書的20%。通常我們所做的讀書筆記就是書中的精華內容。在需要複習之前讀過的知識時,只需要重讀筆記就就可以了。

重讀一本書你可能需要一天的時間,但是讀讀書筆記也許只需要一個小時。既節省了時間,又複習了知識,可謂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