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真正的成長

近期,國外疫情爆發,大量在國外留學、工作的華人華僑趕回中國。但是,近期從國外回來的一名留學生,卻激怒了全國無數網民。這名留學生,回到中國後,在隔離點隔離期間,不僅要將快遞寄到隔離點,還嫌棄工作人員提供的開水,說水裡有雜質太髒了,指定要喝礦泉水。並且還宣稱隔離點沒有人權,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 怎麼會這麼的不明事理、是非不分呢? 其實這位留學生的表現就是一種“巨嬰”行為。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真正的成長


巨嬰是什麼?

指巨大的嬰兒,即擁有成年人思維但是心理滯留在嬰兒水平的成年人 而不是指因為疾病或天生原因形成的巨嬰

為什麼會出現巨嬰行為

巨嬰行為的出現要從心理方面找原因,第一要考慮的應該是父母對孩子童年時期的教育方法。尤其是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只會慣著孩子,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母親過度的“母愛氾濫”而且很多的父母注重的只是孩子教育方面的成長,沒有去過多的關心孩子心智和行為能力的提高,從而導致孩子變成“巨嬰” 。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真正的成長


你只要把書讀好,別的不要你操心

小樂(化名)從小成績就出類拔萃,在家人和鄰居眼裡更是一個乖巧的孩子,高考的時候也不負眾望的考上了清華大學。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品學兼優的高材生卻在開學不到半年 就被學校退學了,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因為小樂沒辦法適應住校的生活,連鋪床單、洗衣服這一些生活上的基本能力都沒有,時常會因此鬧出一些笑話,讓同學嘲笑。這對從小就養尊處優、一直都是在別人誇讚中成長的小樂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也給了他很大的打擊。

造成小樂這樣的結果,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父母在小樂小時候太過照顧,除了學習 什麼事都幫孩子包辦下來。導致孩子太過於依賴父母,離開父母身邊,就像沒有了主心骨一樣,連最基本的生活都過不下去。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真正的成長


巨嬰行為的危害

  • 生活上:太過依賴父母,成為寶媽男、啃老族

從小到大,都是父母來幫助他完成他的事情或者直接幫他做完,會讓孩子覺得這些都是父母應該做的事,和自己沒有關係。出現什麼問題 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找父母,而不是自己去解決;即使自己想去做,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而且有的男性還會因此成為一個寶媽男,對婚後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在一些家庭倫理劇中經常會上演婆媳大戰,而婆媳大戰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個“媽寶男”。在電影《找到你》裡,姚晨堅持和老公離婚的原因就是因為老公是一個寶媽男,其中有一個情節就是,“我媽媽說她會照顧孩子……”“我媽媽說保姆照顧不了孩子……”“我媽媽說……”站在一旁的姚晨搖頭不語,心想,這婚我離定了。這些情節不只是發生在影視作品裡,在生活中也經常可以見到。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真正的成長


  • 心理上:沒有主見、性格太過軟弱,承受壓力的能力差

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普遍都是對父母言聽計從,一些決定很大程度都是靠父母的建議來決定的,當自己獨自面對選擇時,就會顯得優柔寡斷。

而且思維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心理的承受能力也差,遇到挫折就很容易一蹶不振。

現在的日本社會中,有很多的年輕人就選擇宅在家裡做一名“啃老族”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之前在生活中受到了一些挫折,使自己的內心受到了打擊,便沒有再去面對社會的勇氣;於是就躲在房間裡,活著自己的世界裡。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真正的成長


  • 社會上: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容易給別人造成麻煩

“巨嬰”就是一個心智不成熟的成年人,時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一些想法有時候也會顯得很幼稚,在工作中可能就顯得很雞肋,考慮事情也不會那麼全面。時常會因為自己的一些不理智的行為給別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前不久,新聞上有報道一位23歲的小夥子,在電梯裡肆意毀壞電梯指紋鎖還從樓上扔下去,而當時小孩子的母親就在他的旁邊。而這位母親還以“他還是個孩子為理由”拒絕賠償,最後在警察的調解下,才賠償維修的費用並且道歉。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真正的成長


如何避免

  • 用正確的教育方式

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應該以學習為主要方向,應該品、德、智一起,特別是品德。現在的社會人際交往這方面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為人處世不夠好、品行惡劣 那你有再好的成績也是沒有用的。像之前轟動一時的“馬加爵事件” 因為與舍友之間的一些小摩擦,心生惡意,最後殘忍的殺害四名同學,自己也落到被執行死刑的下場。馬加爵之所以會這樣做就是因為父母沒有用正確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導致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一個人的思想變壞了是無可救藥的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真正的成長


  • 多給孩子獨立思考、面對問題的機會 。“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就像老師教學生解題一樣,只有把解題的步驟和方法告訴學生,學生才能明白這道題的原理和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隻知道一個答案。讓孩子獨立的思考能讓孩子的思維變得靈敏,也能讓孩子在解決問題中明白更多的東西,

當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後,帶給他的成就感和自信都是別人給不了的。而且在孩子以後的生活中,遇到問題 不會想著怎麼去逃避,而是勇敢的去面對,這樣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擔當、富有責任感的人。

  • 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每一次的選擇,是對的或者是錯的,那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彎路”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小,還不懂分辨,對他們的選擇總是過多的干涉甚至直接代替孩子做出決定。但是這樣卻會影響到孩子的判斷能力,而且有時候這樣還會影響到親子之間的關係。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做出選擇時,我們可以給出一些參考的意見,然後和孩子共同商量其中的利弊,最後由孩子做決定。每一次失敗的教訓,每一次的選擇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巨大的成長。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真正的成長


  • 家長以身作則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則。——甘地夫人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從家庭教育的角度說,父母素質高,家庭環境好,培養出來的孩子一定很優秀。相反,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的都是不好的一面,那孩子就會在潛移默化中被感染到。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真正的成長


結語: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對其愛護有加;但是父母愛護子女方式如果不正確,那樣恰恰是害了子女。我們只有放開手腳,孩子們才能夠展翅高飛,即使會跌倒、會受傷,那也是成長路上不可避免的。如果我們一味的束縛孩子,那我們就會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