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躺醫院,兒子拿拆遷款跑路,女兒:沒拿錢,沒拿房,憑啥養你,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汕漂劉全


=^_^=生老病死本來就是人之常情,而貪生怕死又是人之天性;特別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來說更是把命看得比什麼都重要;而醫院裡的天價醫療並不包醫包好,因為全民醫保的大環境下相對於一般的醫療住院來說根本就花不了幾個錢。

=^_^=看標題裡提到拆遷款之類的情況應該際就不是一般的病,肯定是花了大價錢也醫不好的病;且相對於八十多歲的普通老年人來說還真的就沒有花鉅額醫療費用去醫療的必要,說白了如果繼續按照正常人去花錢治療無非就是懶在醫院裡為醫院圈錢盡最後一點力而也,最終害的還是自己的家屬兒女們......因為,只要你肯住院,就算是有再多的錢最終也會是人財兩空;這本來就是當今社會里醫療亂象的一種特色!

=^_^=也許在很多老一輩人的心裡想著的都是——在我年老生病的時候絕不進醫院花孩子們的血汗錢、冤枉錢去醫治那根本就治不好的病,不要讓兒女們人財兩空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也許此八旬老人現在都還沒有想到這裡去、他的兒子應該是早就想到了——與其把大把的錢都白白的送給了醫院,還真不如揹負一個不忠不孝的罪名把錢給自個的兒子兒孫們留下來......


Wang王顧左右而言他


我覺得大家都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來說別人。實事求是,中國養老一般分兩種,傳統和法律。

幾千年來的傳統都是兒子繼承家業,當然也負責養老送終,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回孃家走親戚,並照顧一下。如果目前很多老人仍然把所有財產給兒子,既然遵循傳統了,那就遵循到底,兒子負責養老天經地義吧?

現在是法制社會,男女都一樣,法律上也規定兒女平等,如果父母做到財產公平,那麼養老當然也得公平,這個也沒什麼值得疑問的。

最討厭那些聖母婊,財產的時候遵循傳統,養老的時候法律規定了。不是說兒女不需要養老,父母病了,第一時間花的不應該是父母的財產嗎(我覺得除了未成年人,任何一個成年人都應該遵循這個原則,先為自己負責,自己無力負責了,再考慮別人承擔)?就像人不在了,有財產和債務需要繼承,也是先拿財產償還債務以後再分配吧?這種兒子分了財產,女兒承擔債務的,就相當於拿女兒的錢給了兒子!!!

大部分家庭的女孩,尤其這種不平等父母的,從小到大家裡地位底下,物質和感情都得不到,到長大以後,還得為父母及兄弟收拾爛攤子,憑什麼呀?她要是有能力,有經濟條件還好,如果她就一普通人,一大堆各種房貸車貸的,她一家老小還要過不要了?她憑什麼這麼命苦,一輩子都被原生家庭拖累?

不要說什麼養育之恩,每個孩子都不是自己求著要出生的,都是父母硬把他生出來的(雖然我也有孩子,也覺得懷孕挺辛苦,但是這個罪真不應該怪到孩子身上,說他欠了生的恩情),所以從出生的角度來說,孩子並不欠父母,有口飯吃餓不死的養大,等他老了給他點兒吃的也就夠了!既然當時父母也沒給她足夠的關愛,還想要求她什麼,賣房賣車傾家蕩產去救八十多歲的父母嗎?


紫陌165839164


關於這個問題,我頗有感受,我家就是,我母親去世的找 ,我爸媽都偏心兒子,我哥結婚後又都聽老婆家的,打2份工用不到一分還和我爸要錢,我爸口頭說兒子沒用,可私下錢都給兒子,將近30年都我在照顧,可生病癌症後和兒子商量一分錢拿不出,從我爸前幾年心臟搭橋和這次開咖瑪刀都是我出錢,後他癱瘓在從床上一年都是我在照顧,我哥就出現過幾次,後來父親也去世了,我哥問我要父親喪葬費,把我氣的,父親的房子是哥買下的,他既然這麼不懂事,我只好拿起法律,要我應的的份額,法院判決我也有房子的一半產權,我就覺得一個家庭父母要教育孩子,不能偏心縱容,否則有的孩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


用戶天女散花


其實也看老人自己吧,我爺爺奶奶的養老保險我爸出錢買的,生病吃穿住都是我爸管著走的,因為兩個社保是借錢買的,買的時候我爸就說了用社保錢把賬還了就每月給他們固定的錢,具體多少當時沒說,在這期間我爸也不定時不定額的給他們倆零用錢,我爺爺逢人就說我爸不給他錢,對他不好,對他不好就把社保本給他,他去女兒家,後面我爸自己掙了錢就把賬還了,就說一人每月給他們300零用,其他什麼都不要他們管,連一小感冒10幾塊錢的藥都是我爸買的,我倆姑到我家一次,我爺爺就鬧一次,說300不夠用,我爺爺不抽菸不吃零食,一盒奶可以喝2天,就每月剪一次頭髮,他說不夠用,我爸有次生氣就把社保卡給他,說不管他了,他又不要,反正就是各種鬧,我爸不理他,就和我媽鬧,還是那句話每個人都要老,但是到了老的那天就的受人尊重,別倚老賣老,你沒錢我也該養你,你有錢我也該養你,但是你自己的做好自己


自由簡單35


理兒是這個理兒,可是,看著親生父母有病在遭罪,雖然有怨恨,也不忍心不管不顧。一些被封建思想侵蝕的老一輩,因為重男輕女,傷害了很多女孩的心理,可是,沒辦法,出身不能選擇,親情無法隔斷,有些老人到死都不能醒悟,真是悲哀啊!


郭娟梅


拎不清的老人,就活該被拋棄。沒有家產分配是一回事,有了不公平分配是另外一回事。享受權利的是兒子,盡義務的是女兒,你以為女兒沒心沒肺嗎?女婿是傻子愣子嗎?現在好多老人恨不得讓女兒把自己的錢都給兒子,有錢財了也奉行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古訓。一旦有了病痛,立馬兒女都一樣,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嬌慣的兒子也一樣自私無恥,最後釀成的苦酒自己喝去吧,別怪女兒無情。


閒潭落花110063461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老人原本的遷拆款為什麼不分女兒一些,

現在兒子不孝,拿錢跑路了,想讓女兒養老,

當初幹嘛去了,真的是報應。


跟我閨蜜家情況一樣,閨蜜孃家拆遷,

他父母把全部的拆遷款都給了兒子,兒子直接在省會城市全款買了一套房,

日子逍遙快活,閨蜜父母自己住一套房子,其餘的沒有任何資產了,

閨蜜作為出嫁了的女兒,拆遷毛線都沒分到。


平時,閨蜜住的離父母近一些,吃喝也自然買的多一些,

兒子在省會 ,很少回老家,所以對父母照顧也沒那麼多,

但這些都是小錢,閨蜜也沒有在意,

但閨蜜父親生了一場大病,需要救治的時候,讓閨蜜和她弟弟平分醫療費,

這下閨蜜不樂意了,當初分錢的時候幹嘛去了,

而閨蜜弟弟也不願意,說是自己買了房子之後沒錢 ,

反正就是一副無賴樣,要錢沒有,要人隨便。


看著可憐的父親臥病在床,閨蜜不忍心,

最後僵持之下,還是拿錢為父親看病了,

老兩口後悔的不得了,當初瞎了眼把錢全部留給兒子,

但是有啥用,閨蜜也有自己的家庭,能做的也是有限的,

畢竟,女婿對老兩口也心懷芥蒂,所以老兩口現在那邊都不落好,


這也告誡很多父母,別趁自己有能力的時候重男輕女,

很多時候,在父母的養老問題上,女兒承擔的並不一定就比兒子少,

所以,真的要公平對待才是。


老徐說事999


我父親就哥兩個五零年出生的,父親是一個很會照顧弟弟,又是一個很孝順父母的老實巴交的工人。父親和我的叔叔差了八歲,所以說在日常生活當中,我的父親對叔叔就更像是一個父親,有的時候工資錢都會拿來給他買一些喜歡的禮物。所以說我的叔叔從小就是嬌生慣養的人。並且我奶奶和爺爺對待這個老兒子也特別的寵愛和溺愛。90年代的時候,我父親和我爺爺這兩個企業裡的老工人分別都分到了一套公房。當時我爺爺奶奶和老叔住在一套房子。我和爸爸媽媽住在另一套房子裡。後來我老叔結婚了,就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有一天我奶奶到我家裡去照顧我媽媽,因為媽媽生病了嗎?所以在我家住了半個多月,等到奶奶回家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公房被叔叔給賣掉了。而且人也不見了。後來沒有辦法,父母就把奶奶接到了我們家裡。可是都到了2000年事情都已經過去了十年,我這個賣房子跑路的叔叔都沒有出現過。但是母親想兒子的心卻從沒有停止過,奶奶也總是向別人打聽叔叔的消息,可是這個狠心的人從來也沒有回過話,後來知道奶奶去世也沒有見過他。



當時面對著這種情況,我母親有的時候也背地裡跟我的爸爸抱怨說奶奶是故意把房子給叔叔賣掉的。還說了許多不會養奶奶老的氣話,但是這些年來我媽們一直都像對待自己的老人一樣,把奶奶伺候的十分的周到,一直養老送終,媽媽從來都沒有跟奶奶吵過架,所以說我覺得老人都是手心手背的對兒女。可兒女卻做出了這樣的事情,讓人真的是很傷心。


今天我又看到了和我家情況差不多的事情,自己的兒子拿著拆遷款跑掉了。作為女兒的抱怨幾句也可以的,但是必須德陽老人,因為老人把你養大有功勞,再者說了,這拆遷管他又不是送給兒子的,而是被兒子拿跑了,所以我說你就別慪氣了,還是好好的對待自己的父親。


伊春美食美客


八旬老人躺在醫院了,兒子拿錢跑路,女兒以沒拿錢和房為由不管老人。這不但是老人的悲哀也是社會的一個醜惡現象。

中國自古以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也是一種傳統美德。人都有老的時候,這倆個子女不管病重老人的做法,他們的下一代都在看著,孩子們看在眼裡也會記在心裡,可以說有的報應只是時間問題。

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個報道,也是一個老人病重住院了,這個老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而在關鍵時刻她最疼愛的兒子跑得找不著,一直是她不喜歡的閨女在照顧她。她身體好一點了,兒子才來看她。她在病友面前誇兒子好,還挑閨女的不是。別人就問那個女兒,你媽這樣對待你,你還管她幹嘛?那個女兒回答說那是我媽啊,畢竟她生我養我,照顧她是應該的。

她不但對自己母親好也照顧婆婆公公,而她自己的孩子也很懂禮貌。其實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家庭中的尊老愛幼的是一個家幸福的風水。

所以無倫怎樣照顧病重老人是首要任務,而別的事情都是其次。


執子之文


小的時候,家裡基本上一週,買一次葷菜,因為肉太貴,一般都是買點魚,做好了,我們貪玩,我母親一般是家裡人湊不齊,誰也不能先吃飯的,我母親就會到處找我們,找到我們,讓我們回家,大家才一起動筷子吃飯,當然是我父親動第一筷子,我父親總是第一筷子的菜給我,然後我母親發話說,快遞吃吧,不要涼了,我們才可以動筷子吃飯,而我的母親,我從來就沒有看到過她吃過一次好吃的,哪怕一次的印象都沒有。那個時候,每天都是大白菜,一週才吃上一次葷菜。一個月吃一次肉。

我們都大了,每次回家,母親都要親自到菜市場去買條魚回來,總是對我說,來了我去買點菜,我說,不用,家裡不是有菜嗎?母親說,這叫有菜?不行,我去買魚去。如果正巧我們兄弟姐妹都回家了,我母親會高興的,買好多菜,而我們準備的都不行,非要自己準備。多少年都是這樣。

我們都是做兒女的,前些日子,老母親腦溢血,住院,花了很多錢,老父親私下裡對我說,我這有一個存摺,你把錢取出來,用多少錢,就先墊著,我對我父親說:不用,所有費用我們子女平攤就好,我的母親一輩子為了我們,為了這個家,一直沒有工作,這次只報銷了40%左右,我的父親堅持了他不想拖累我們。其實我們大家都願意掏這個錢的,平時母親總是在想著我們,而我們沒有機會報答父母,遇到這個事情,當然會強者拿錢,以彌補自己對父母的愧疚之心。在給父母花錢方面,我們子女都沒二話,重來不計較得與失、多與少。

對於作者說的問題,我認為,作為女兒,能說出這樣的話,是完全不對的,畢竟自己的母親,再有錯也是把你養大,你自己養孩子試一下看看是否容易呢?孩子沒自己能自己長大的。對於母親的病需要花錢,完全自己先拿著,然後通過法律的手段,起訴其兄弟,並且要求多得到補償,因為母親有你照顧,你當然可以多得。現在跑路是不可能的,跑到天涯海角,通過法律手段也可以找到。如果都去拋棄自己的母親,你的兄弟是一個無情的人,豬狗不如,但是你也變成了與他一樣的人。你們都不配為人父母。

做人要善良,要最老愛幼,何況是自己的母親,不能與自己的母親斤斤計較,要多用法律的武器討回屬於自己的權利。雖然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是,對於家產方面,法律是講究儘量公平公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