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齋妙聯賞“巾幗”

石齋妙聯賞“巾幗”

古代婦女巾幗頭飾

閱讀書報,不時可見“巾幗”這一名詞,尤其每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前後,這一名詞便出現得更為頻繁。記得我年少時,有一次參加燈謎會,我蒙中了一條謎面為“統一中國”的字謎,謎底是“幗”(意為“幗”字加個“一”,便成為“中、國”)。但那時我並不知道這個“幗”的深刻含義,及至年長,方知“巾幗”常被用於古今婦女的代稱,如稱女能人為“巾幗英雄”“巾幗豪傑”等。光知道“巾幗”不行,還須弄清楚“巾幗”的來歷、典故和故事。

的確,對於不少人來講,“巾幗”這個詞是比較陌生的。為何“巾幗”可作為女子的代稱?原來,巾幗是我國古代婦女的一種假髻,它用金屬做成框架,外裱黑色繒帛以代頭髮。使用時直接戴在頭頂,再綰以簪釵。因只用於婦女,故引申為婦女的代稱。唐代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中就寫道:“椎髻拋巾幗”。這是說,南方女子頭上光是梳個髮髻,不戴頭巾和髮飾。正因為巾幗是女子佩戴的東西,所以古代有人將巾幗送與男子以示羞辱。《三國志·魏志》中記載,諸葛亮出斜谷,屢向司馬懿挑戰,但司馬懿卻避而不出。諸葛亮無可奈何,便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了“巾幗婦女之飾”。一來以此發洩心中的憤懣;二來藉以嘲弄司馬懿沒有男子漢的英雄氣概。《三國演義》第103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中對這段史記有一段描寫:“孔明自引一軍屯於五丈原,累令人搦戰,魏兵只不出。孔明乃取巾幗並婦人縞素之服,盛於大盒之內,修書一封,遣人送至魏寨。……懿對眾啟盒視之,內有巾幗婦人之衣並書一封。懿拆視其書,略曰:仲達既為大將,統領中原之眾,不思披堅執銳以決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謹避刀箭,與婦人又何異哉?今遣人送巾幗素衣至。如不出戰,可再拜而受之;倘恥心未泯,猶有男子胸襟,早與批迴,依期赴敵。司馬懿看畢,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視我為婦人耶?’”

在明末著名書法家、理學家黃道周(號石齋)生身故鄉福建東山島,有一副當年黃道周撰寫的、嘲諷司馬懿祠的妙聯,這副妙聯就借用到《三國志·魏志》和《三國演義》的典故。據民國稿本《東山縣誌》名跡志記載:“司馬祠,在古嶁山下。俗傳此神甚靈,有人祈禱,即幞頭出字。黃石齋先生少時戲題一聯於上雲:‘巾幗遺羞,當年嘗怕諸葛計;幞頭出字,今日方知司馬靈。’其神像遂蛀,廟亦廢圮。”此聯來歷有此傳說:一次,黃道周手捧《周易》,邊踱步邊閱讀,不知不覺走到離他家不遠的古嶁山。抬眼便見善男信女來來往往,走近一看,不知何時這裡冒出個“司馬懿祠”,裡面香火嗆人,香客有的磕頭跪拜,喃喃禱告;有的抽籤問卜,“嚓嚓”作響;供桌上擺放一個仿三國時期司馬懿所戴幞頭雕刻的籤筒。黃道周越看越氣,就對眾信徒說:“這司馬懿,論忠義不如關公,講計謀遜於孔明,怎堪享受人間煙火和供果?”回到書齋,他構思片刻即拈筆吮墨,寫下這副諷聯貼到司馬懿祠,說來也怪,這副充滿辛辣味的謔聯貼出後,“科普”了“巾幗遺羞”這一典故的由來,喚醒了人們對司馬懿的重新認識,妙聯一時不脛而走,引人品評深思。不久,司馬懿祠也就香火冷落了。

現今,“巾幗”這一婦女飾物早已沒有使用,作為專用名詞,它成為新時代婦女的尊稱和借代,文藝作品中還經常可見“巾幗”芳影。

本文來源:閩南日報2020年3年17日 星期二 第10版 文化走廊版塊

版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繫(0596-2595655),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