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斋妙联赏“巾帼”

石斋妙联赏“巾帼”

古代妇女巾帼头饰

阅读书报,不时可见“巾帼”这一名词,尤其每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后,这一名词便出现得更为频繁。记得我年少时,有一次参加灯谜会,我蒙中了一条谜面为“统一中国”的字谜,谜底是“帼”(意为“帼”字加个“一”,便成为“中、国”)。但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帼”的深刻含义,及至年长,方知“巾帼”常被用于古今妇女的代称,如称女能人为“巾帼英雄”“巾帼豪杰”等。光知道“巾帼”不行,还须弄清楚“巾帼”的来历、典故和故事。

的确,对于不少人来讲,“巾帼”这个词是比较陌生的。为何“巾帼”可作为女子的代称?原来,巾帼是我国古代妇女的一种假髻,它用金属做成框架,外裱黑色缯帛以代头发。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因只用于妇女,故引申为妇女的代称。唐代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中就写道:“椎髻抛巾帼”。这是说,南方女子头上光是梳个发髻,不戴头巾和发饰。正因为巾帼是女子佩戴的东西,所以古代有人将巾帼送与男子以示羞辱。《三国志·魏志》中记载,诸葛亮出斜谷,屡向司马懿挑战,但司马懿却避而不出。诸葛亮无可奈何,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一来以此发泄心中的愤懑;二来借以嘲弄司马懿没有男子汉的英雄气概。《三国演义》第103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中对这段史记有一段描写:“孔明自引一军屯于五丈原,累令人搦战,魏兵只不出。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懿对众启盒视之,内有巾帼妇人之衣并书一封。懿拆视其书,略曰: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

在明末著名书法家、理学家黄道周(号石斋)生身故乡福建东山岛,有一副当年黄道周撰写的、嘲讽司马懿祠的妙联,这副妙联就借用到《三国志·魏志》和《三国演义》的典故。据民国稿本《东山县志》名迹志记载:“司马祠,在古嵝山下。俗传此神甚灵,有人祈祷,即幞头出字。黄石斋先生少时戏题一联于上云:‘巾帼遗羞,当年尝怕诸葛计;幞头出字,今日方知司马灵。’其神像遂蛀,庙亦废圮。”此联来历有此传说:一次,黄道周手捧《周易》,边踱步边阅读,不知不觉走到离他家不远的古嵝山。抬眼便见善男信女来来往往,走近一看,不知何时这里冒出个“司马懿祠”,里面香火呛人,香客有的磕头跪拜,喃喃祷告;有的抽签问卜,“嚓嚓”作响;供桌上摆放一个仿三国时期司马懿所戴幞头雕刻的签筒。黄道周越看越气,就对众信徒说:“这司马懿,论忠义不如关公,讲计谋逊于孔明,怎堪享受人间烟火和供果?”回到书斋,他构思片刻即拈笔吮墨,写下这副讽联贴到司马懿祠,说来也怪,这副充满辛辣味的谑联贴出后,“科普”了“巾帼遗羞”这一典故的由来,唤醒了人们对司马懿的重新认识,妙联一时不胫而走,引人品评深思。不久,司马懿祠也就香火冷落了。

现今,“巾帼”这一妇女饰物早已没有使用,作为专用名词,它成为新时代妇女的尊称和借代,文艺作品中还经常可见“巾帼”芳影。

本文来源:闽南日报2020年3年17日 星期二 第10版 文化走廊版块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0596-2595655),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