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將軍夜引弓

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盧綸”曾寫過這樣一句詩,“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寥寥十字,卻向我們生動的刻畫出了當時那金戈鐵馬、山河動盪的時局。

與此同時,亦是從側面間接描寫出了“弓箭”在古代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我們現代每個小男孩的“神槍手”之夢一樣,想必在古代,每一個小男孩的心中同樣也都具備著一個“神箭手”之夢吧。

可能會有很多人覺得“弓箭”說白了不就是一根木頭加一根弦,然後再加一根木頭就成了嗎,就連小孩子都能輕鬆的製作完成。

如果不是因為古代的醫療技術落後,受傷後會有著很大的感染風險,弓箭定然還沒有長矛、戰刀等冷兵器來的實在。

誠然,從整體結構上來講,弓箭的整體結構確實相對簡單,威力也要視使用者的身體素質以及自身的材質、製作工藝而定,相對於長矛、戰刀等冷兵器,如果作為單兵武器使用的話,確實看起來十分雞肋。

可是大家想過沒有,“弓箭”能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傳承至今,經歷了數萬年的時代變遷卻還能經久不衰,真的如同我們所想象的那麼簡單嗎?

事實上,弓箭“並不簡單”,或者在一定意義上可以將其稱之為“簡單與複雜”的集合體。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峙峪遺址中發現的小石簇

弓箭為原始人的生命安全提供堅實的保障

就像1963年考古學家在山西“峙峪遺址”發現的一些“加工比較精細的小石簇”,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這些“小石簇”無非就是一些用“薄燧石”製作而成的“小石頭”,而且邊緣相對當時被原始人用來切割的石制工具而言,也談不上鋒利。

但是,這種“小石簇”卻明顯具備著“鋒利”、“尖頭”以及“形狀相對周正”的“箭頭”特徵,而且其與“尖銳部分”相對的另外一邊以及側面,還專門被原始人加工出了可以固定在“木杆”上的“凹槽”。

如果用“箭”的結構相對比,這些小石簇側面以及相對平整部分的“凹槽”,恰好正是可以將這些“小石簇”固定在“木杆”上的“簇座”。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舊石器時代人類用弓箭圍捕野馬

再加上“峙峪遺址”又是距今約28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活動遺址,這也就意味著至少在28000年前,人類就已經發明出了“弓箭”,甚至還有可能更早。否則原始人做這些“小石簇”又是幹嘛用的?

畢竟用來切割食物的話,這些“小石簇”明顯就太小,用來裝飾又太過尖銳,而且明顯也沒有貝殼、骨頭之類的好看。

而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過著的還是以“狩獵”為主的生活,也就是說,有了對“弓箭”的應用,無疑就可以大大降低原始人在狩獵之時被野獸反擊的威脅係數。

原始人可以站在遠處就輕鬆的用弓箭擊倒野獸,甚至是天上的飛鳥,水中的游魚,不但更為安全,而且也大大擴充了原始人的食物來源途徑。

換言之,弓箭在舊石器時代,甚至是後來的新時期時代,實則都是原始人所必須具備的一種很重要的“生存工具”,可以大大提升原始人的生存質量以及生存能力。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農耕社會示意蠟像

“弓箭”被應用於戰爭

繼而隨著時間的變遷,到了封建時期以後,由於人類已經從相對原始的狩獵生活逐漸完成了農耕社會的轉變,生活質量大幅度提升,不再是以前那種居無定所的生活,可以通過發展“自然經濟”來獲得生存資源。

弓箭也看似是失去了其所能為人類帶來的“生存保障”意義,但卻並沒有因此而就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因為“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了,不再只是幾人亦或者幾十個人打群架,而是動輒成千上萬人的大型戰爭。

弓箭也隨之逐漸轉變成了被廣泛應用於戰爭中的“戰爭工具”。

可是由於“小石簇”製作的箭頭雖然能夠憑藉“頭重腳輕”的特性保持其在射出之時有著較好的穩定性,基本不會發生尾部命中的尷尬情況。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商朝盔甲示意畫像插圖

但其天生“鋒利不足”以及“精準度”不夠的特性,也隨著人類“防具”的升級變遷而暴露的愈加明顯,諸如布甲、皮甲、青銅甲、鐵甲什麼的。

小石簇明顯在面對“布甲”之時就已然捉襟見肘,即便能夠穿透,但如果不是射中諸如面部、胸部等要害部位的話顯然也是很難致死。

雖然後面還有箭頭曾經蘸過毒、糞便等所產生的中毒現象,以及因傷口感染而造成的傷勢惡化等嚴重後果,但那也是後話了,在戰場那個瞬息萬變的格局之下,無法一擊制敵無疑就意味著戰敗的風險會更多一分。

所以,從“夏商周”這三個朝代所在的時期開始,為了能夠增強弓箭的攻擊力,人類便開始了對“弓、箭”的改良和升級。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有脊雙翼式青銅簇

“箭”的改良和升級

首當其衝,就是人類開始使用青銅製作而成的主要以“有脊雙翼式”為主的“青銅簇”。

這個時期的人類在冶煉工藝上也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所以相對於到處尋找燧石繼而手工製作“小石簇”而言,冶煉青銅然後“鑄模澆築”箭簇的方式甚至還更為容易

而且明顯比小石簇更為鋒利,由於其形狀也要更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所以在射程上面也是有了明顯的提升。

後來到了秦漢時期,又出現了“三翼式或四稜式”的“青銅簇”以及“鐵簇”,其目的也主要是為了加強“箭”的攻擊力以及破甲能力,畢竟“兩翼式”雖然也能夠提升攻擊力,但其在射中後所能達到的破壞力卻遠遠比不上三稜或者四稜。

概念也很簡單,兩翼式射中後大概率會是“一條縫”,三稜或者四稜射中後卻是“一個洞”,而且由於都是“

鑄模澆築”,單就加工難度而言並沒有提升多少,並不影響產量。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另外,由於“箭”會在空氣中旋轉的緣故,三稜以及四稜箭簇還能在滯空期間形成一道螺旋型的氣流,更大的增強破壞力和貫穿力,至於後世出現且常見的“呈扁平的銳角三角形”的

點鋼箭箭簇,其目的也基本都是為了能夠更大的提升破壞力以及貫穿力。

當然,採用三稜或者四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相對“兩翼式”的箭簇,三稜或者四稜可以憑藉更快的自轉速度而獲得更為有效的精確度和貫穿力。就跟現代槍械裡面的“膛線”一樣,其原理大概是一致的。

不過光是憑藉箭頭自重所帶來的精確度明顯還是不大夠,畢竟箭身的搖擺不定顯然也會對精準度造成嚴重影響,所以在給“箭頭”升級進化的同時,對於箭身的改造也從來沒有停止。

先秦時期給“箭身”加上“尾羽”的做法只能說是基本功,因為後面在宋朝時期還出現了剔空箭尾“安羽處”兩邊,繼而利用箭尾向內凹進的空槽來產生渦流阻力的“風羽箭”,從而使得箭在射出時更加的平穩。

連帶著又進一步減少了因為箭身搖擺而產生的“動能”損失,間接提升了“箭”的射程。很明顯,“風羽箭”的這種設計即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也都屬實稱得上是相對科學的。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古代“弓”結構分解示意插圖

“弓”的改良和升級

說完了“箭”,當然不能忘了“弓”,同樣是在夏商周時期,對於“弓”的製作,儼然也已經是制定了一套相對嚴格的製作標準,就像《周札·考工記》中所記載的,“為弓取六材,必以其時。

所謂“六材”,顧名思義,便是製作“弓”時所需要的材料,主要可以劃分為“幹、角、筋、膠、絲、漆”等六種。

  • “幹”指的就是製作弓的“木材”、“角”是被製作成薄片狀的“動物角”、“筋”是“動物的肌腱”,諸如我們常說的“牛筋”,便是古代製作“弓”時的首選。
  • 至於“膠”,則是用獸皮、或者魚鰾等熬製而成的用於粘合幹、角、筋的“膠水”;“絲”和“漆”相信大家也應該都清楚,就是一些牢固的絲線和能防止雨水、風沙侵蝕的“漆”。

不過古代的漆都是從“漆樹”上採集製作而成的“天然漆”,跟現代常見的由化合物混合而成的“合成油漆”還是有點不同。

  • 其中“幹、角、筋”三種材料主要是為了更好的提升“弓”的“性能”,即主要是為了提升“箭”的射程和射出之時的爆發力。
  • “膠、絲、漆”則主要是為了給“弓”提供保護,以便讓“弓”能夠長期的保證彈力,提升耐用性,也就是讓其可以使用的更久。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手持弓箭的蒙古弓箭手

值得一提的是,“弓”的整體制作方法,在此後兩千多年的封建時期,幾乎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所發生的變化也基本都是因為時代變遷以及各地環境差異而導致的“材質”以及“細節”上面的變化。

就好比在當時的南方地區,就會以“竹子”等韌性較強的木材為“幹”,北方則會以“樺木”等硬實木為“幹”。

相信大家單從這些案例上面,其實就已經足以看出“弓箭”的複雜了吧?你要說“弓箭”簡單,確實也簡單,隨便扯兩根樹枝、綁個繩子就能做成弓箭,但要是想做出真正能夠應用到戰場上的弓箭,無論是在選材還是製作工藝上,其實都具備著很高的標準。

正如德國著名的思想家“恩格斯”曾說的,“弓、箭已經是很複雜的工具,發明這些工具需要有長期積累的經驗和較發達的智力。

試問,如果“弓箭”在古代冷兵器行列中比較雞肋的話,古代人又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的將“弓箭”一次次的更新迭代呢?只是單純的為了顯示科技的進步?顯然不可能,古人看中的,正是“弓箭”在戰場上所能發揮出的重要軍事作用。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冒頓單于示意畫像插圖

“弓箭”在古代戰爭中的作用

誠然,單純的一個人在戰場上使用弓箭確實作用不大,殺傷力比不上長矛、戰刀這樣的冷兵器來的直接,浪費的力氣還不小。而且由於“箭”在空中會有一定的滯留時間,所以對於身經百戰的士兵而言,躲一支箭並不算難。

但如果是一千人、一萬人、甚至十萬人一起使用“弓箭”呢?

東滅東胡,西逐月氏,南吞樓煩,麾下有“控弦之士三十餘萬”的匈奴人“冒頓單于”便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較為直觀的案例。

雖然也不排除匈奴在“騎兵”方面的機動性優勢,但是正如冒頓單于曾說過的,“汝等看我鳴鏑所射,便當一齊射箭,不得有違,違者立斬。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萬箭齊發”示意插圖

他之所以如此重視“弓箭手”的“齊射”,就是因為一個人射出的箭或許能被躲掉,但一萬人齊射之時那“萬箭齊發”的場景,密密麻麻如同下雨一般的“箭雨”,大家告訴我怎麼躲?

即便受限於弓箭手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弓箭自身攻擊力的限制,可能無法正面穿透古代士兵身上所穿的盔甲,但總會有一部分“箭”會在機緣巧合之下射中古代人為了行動便利而刻意忽略掉的腿部以及胳膊等防禦薄弱部位。

雖然無法立即致死,但降低其整體行動能力的效果是很明顯的,要不在古代,又為何會出現諸如“櫓楯”以及“立牌”等“大型盾牌”呢?明擺著就是為了預防敵人在開戰之前二話不說先來一波“萬箭齊射”的威脅。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古代軍隊中的大盾牌浮雕示意插圖

否則單純為了防禦長矛、戰刀等近戰冷兵器的話,單純的“小盾牌”也就足夠了。大盾牌又重又大,明顯會嚴重的影響到行軍速度以及機動性。

除此以外,商朝時期教學體系中的“序”,其實就是一個專門培訓弓箭手的機構,後世儒家思想體系中的“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中的“射”,同樣也指的是學習“弓箭射術”。

那麼我們再結合封建時期自西漢時期開始,封建統治者就普遍把孔子所創的儒家思想視為封建統治思想,更是把“六藝”設為封建儒學教育體系的核心之一等諸多實際情況。

相信大家不難發現,“學習弓箭射術”其實在封建時期還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雖說其本意是“以射習禮”,也就是所謂的“射禮”,但其卻也完全足以間接的證明“弓箭”在古代戰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所佔據的重要意義。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清朝人在學習射箭插圖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難發現,弓箭在古代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其實並沒有我們現代人站在主觀立場所想象的那麼簡單。

早在數萬年前的原始時期,自“弓箭”登上歷史的舞臺以後,就已然是為人類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一層重要的保障。

使得相對野獸而言較為孱弱的原始人能夠在狩獵之時最大化的保證生命安全,對原始人的進化和進步都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即便是到了封建時期,由於步入了以發展“自然經濟”為主體的“農耕社會”,弓箭雖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變得逐漸式微,但是其又作為“遠程冷兵器”而踏入到了“戰爭”當中。

雖然相對長矛、戰刀等殺傷力巨大的冷兵器而言,弓箭確實殺傷力小,甚至可以被人輕而易舉的躲掉,但是其在“萬箭齊發”之下,可就絕對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了。

即便不用瞄準,在萬箭齊發之下,所能對打散敵軍陣型、削弱敵軍整體機動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而古代戰場瞬息萬變,一旦失去了先機,那麼後續再想要翻盤可就真的難了。


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一曲傳承數萬年的戰爭史詩

弓箭射擊比賽

只不過隨著火藥武器的出現,由於其所具備的射程、威力、精準度等諸多方面都遠超傳統意義上的“弓箭”,所以弓箭這才在“熱武器”逐漸推廣開來以後又一次退出了“戰爭舞臺”。

但這不代表弓箭就此消亡了,雖說現代軍隊已經很少有部隊裝配“弓箭”,但不代表沒有,依舊會有一些特種部隊會因為其“聲音小”的優勢而將其應用在特種作業之中。

當然,體育賽事上不可或缺的“弓箭射擊比賽”,也可以稱之為弓箭應用場景的“新生”,不再只是單純的為了殺戮,而是為了“競技”和“交流”。

因此,從弓箭從古至今對人類進化的現實意義以及其在戰爭中所發揮出的重要戰略作用而言,簡單與複雜並存的弓箭,確實足以稱得上是一曲傳承數萬年卻還能經久不衰的“戰爭史詩”。

而且隨著科技的愈加進步,“弓箭”固然失去了大量裝配于軍隊的軍事作用,但其定然會重新在“文化傳承”的領域發光發熱,這是對古代優良傳統文化的繼承,亦是“弓箭”的新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