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没有口罩,是怎么预防瘟疫的?

没有人会想到,口罩——这个最廉价的医疗用品,有一天会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成为畅销货。并且在很多地方达到「一罩难求」的地步,甚至频频出现「天价口罩」。

要是放在四个月以前,或许大家还会觉得难以置信,然而,这一切都成真了,看起来似乎有些魔幻的意味在里面。其实,人类同传染病抗争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大家有没有想过,在那个时候,没有口罩的人类,是如何预防这种灾难性的疾病的呢?

古时的「口罩」

历史上最早记载「口罩」的时候,应该是公元前六世纪,波斯人在祭祀的时候都需要戴上面罩,因为觉得圣火是纯洁的,而人类呼出的气体是不洁的。并且拜火教崇尚白色,因此面罩也是白色的,无论是从功能、还是样式颜色来看,当时的「面罩」和如今的口罩都是如出一辙。

以前人没有口罩,是怎么预防瘟疫的?

后来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为了过滤粉碎朱砂时产生的毒汞化物,用动物膀胱来捂住口鼻。在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奇特又可笑的方法,但是在那个没有口罩的年代,这实属“无奈之举”。

到了我国南宋时期,大家的防护观念又加强了一点,验尸官们在验尸的时候需要用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自己,于是他们采取用浸油纸捻塞住鼻孔,用其过滤污秽的气体。:“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

随后一些西方人认为口罩是我大天朝发明的,因为他们看到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有记载:“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有人说这块布不简单,使用蚕丝和黄金制成的,因此很多贵妇纷纷效仿,将用蚕丝做成的布掩住口鼻,但同元朝宫廷之人不一样的是,她们只不过用其来增添一丝风韵而已。

现代口罩的诞生

要说现代口罩的雏形,其实还是和十四世纪的那场肆虐全欧洲的「黑死病」有关,医生设计出一种「鸟嘴面具」

这种面具能够将你整个脸遮盖住,并且头上有尖顶或者是高顶大檐帽,眼部有镜片,并且在面具前段塞满香料和香草来过滤空气。除此之外,他们还会穿一件长及脚踝的大衣,大衣由多层布料组成,并且外部还会涂满石蜡,目的是为了隔绝瘟疫的侵袭。

以前人没有口罩,是怎么预防瘟疫的?

而为细菌防护型口罩打下理论基础的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证明了空气中存在会使物质腐败的微生物。在1876的时候,外科医生米库里兹提出,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的时候需要佩戴可遮住口鼻的消毒纱布口罩,这也是历史上记载的首个有意义的医用口罩!随后法国医生又将这种单层口罩改良成六层纱布制成的口罩,将这种口罩缝在手术服的领子上,用的时候只要将衣领翻上即可,再用一个环形带子挂在耳朵上。

于是,现代医用口罩就这样华丽丽的诞生啦!

现代口罩的发展

然而,一项事物的诞生、发展以及被人们接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还记得1918年的那场著名的「西班牙流感」吗?全球大约20%的人口都感染上了,死亡人数约为1亿,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要多。

也是那一次流感,使得口罩彻底进入了全世界人民群众的视野里。在那次流感中,病人被强制要求戴上口罩,尤其是红十字人员以及其他医护人员。对于不愿戴口罩的病人,对此给予告诫“若是不佩戴,那你就进监狱吧!”

以前人没有口罩,是怎么预防瘟疫的?

而此时口罩的发展,归功于一位名叫「伍连德」的医生,在西班牙流感爆发之前,我国东三省就出现了严重的瘟疫,尸骸遍野,令人触目惊心。这位年轻的医生,不顾身边的人的反对,同医学院的一名教员和一个学生来到哈尔滨,在贫民窟里解剖了中国历史第一具尸体,并判断瘟疫来源于肺鼠疫,靠飞沫传播。为了很好的防控疾病,他设计了一种双层纱布的口罩,并用60多天的时间,控制住了鼠疫。

如果说「鼠疫」让口罩在中国得以发展,那么「西班牙流感」就使口罩被世界众人所知晓。我们可以从「西班牙流感」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出,口罩已经完完全全的成为人们预防疾病的一种手段。

以前人没有口罩,是怎么预防瘟疫的?

随着口罩的逐渐发展,各种保护医护人员的工具,例如隔离服、防护服以及一些医疗用品也都出现了,此目的是为了防止大规模的疾病的发生,并且让医护人员能够更加的安全。

口罩一度让人以为其已经销声匿迹,而这次疫情却又让人们意识到它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它的演变过程也让人觉得十分神奇,它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经过人们不断实验和探究得来的,汇聚着前人的智慧。口罩的历史,是世界医学卫生发展的历史,也是世界传染病史的上的一个卓越的进步。

新品头条,网罗全球新品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