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用車輪溫暖著昆明


劉祥和展仕奎都是火車北站美團站點的騎手,以往他們是早上10點鐘上班,可現在9點半大家已陸陸續續到了站點。小展拿起桌子上的消毒水,把5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裡裡外外噴了個遍,又把每位騎手的電單車和配貨箱噴了一遍。阿祥忙著給大家發著口罩,站點的負責人給大家量著體溫,並將測量結果記錄在疫情期間特備的“安心卡”上。

外賣小哥,用車輪溫暖著昆明

量體溫


外賣小哥,用車輪溫暖著昆明

佩戴安心卡

自疫情爆發以來,全國配送站點都實施了消毒和測溫措施,在每個站點配備體溫計、口罩、消毒液和酒精凝膠,騎手餐箱早中晚各消毒一次,每日早晚測量體溫,如有異常症狀立即停止工作、安排就醫並及時報備。

而這一切已經成為他們每天的工作流程,為了自己放心,也為了客人安心。

10:00,阿祥衝著辦公室大喊一嗓子:“出工嘍!”擁在站點的10多位小哥的熱情瞬間被點燃:“今天我要跑30個單”“今天我跑不到50單就不回來了!”

伴隨著幾陣飛馳而過的風,10多位外賣小哥踏上了新一天的征程,這抹黃色就像迎風招展的迎春花一樣,盛開在寂寥無人的街上。

春天,已經到來了。

外賣小哥,用車輪溫暖著昆明

行走的“迎春花”

小展是最後一個出發的,把放在門口的工具打理好,拿出手機查看訂單。“在旁邊的菌鍋米線就有一單。”小展接下訂單,出發了。

小展是90後,在美團做騎手已有兩年的時間。他說,以前也沒覺得做騎手有多驕傲,但今年一下子覺得自己“特別不一樣了”。

外賣小哥,用車輪溫暖著昆明

取到餐的小展

1月22號小展回昭通老家過年,原本計劃初五就回來工作的,可是村裡初四就封路了。在家帶了20多天,小展心裡既害怕又焦慮。“天天在家沒有收入啊。”兩年的積蓄,讓小展在去年買了一輛小轎車,每個月的車貸是2000元。“如果不工作,房租、車貸都會變成一種壓力。”於是,小展決定騎摩托車,走國道回昆明!

走的前一天,小展媽媽走了一個多小時的路,把周邊村子的口罩都買了,總共15包150個。2月13號早上7點,小展帶著這150個口罩從老家出發,300多公里的國道,騎行8個小時,路上體溫檢查9次,晚上5點鐘小展終於平安抵達昆明。

“口罩要節約著戴”。小展說,口罩既要戴,還要省。他想出一個辦法,每天早上他戴一個新的出門,等要出工的時候,他再把前一天用過的口罩戴在外面。從早上10點到下午2點,正好4個小時,早高峰結束,他就把外面的口罩扔了,等到下午4點晚高峰時,他再戴一個新的,把早上戴在裡面的口罩再戴到外面。這樣循環使用,算下來一天需要消耗兩個口罩。公司每天發兩個口罩,再加上媽媽提前給他準備的,小展說,應該夠了。

外賣小哥,用車輪溫暖著昆明

小展正在通知客人

10:58,小展取到第一單;11:04,他完成了第一單的配送;11:06到11:17是他的第二單。第二單跑完,小展來到頤華路上等待派單。“這段時間好多店都沒有開門,這裡的商鋪開的比較集中,所以大家都願意在這裡排隊等單。”10分鐘以後,小展在這裡接到3單。12:16,他完成了這3單的配送,又回到頤華路上繼續等單。

現在的訂單量比以前有所下滑,這一早上小展一共跑了8單,但小展說,只要自己願意跑,一天的生活還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他每天幫大家配送各種生活用品、生鮮熟食,可這段時間小展吃的最多的就是麵條。“等疫情過去了,我一定先去吃個小鍋米線。”小展笑著說。

“我是驕傲的小哥”

從1月20日至2月23日,美團外賣配送平臺新招聘7.5萬騎手,每天單單在火車北站美團站點面試的就有5至8個新騎手。梅海鳳和他金豔,少有的90後女騎手,她們第一天上班,穿著黃色的外賣服,站在鏡子面前說“好看,真合身。”都說上陣父子兵,40多歲的張師傅和19歲的女兒也穿梭在路上。

36.7%的受訪者表示由於“工廠、餐廳開不了工,沒有收入”選擇成為一名騎手;也有人說,疫情期間要做點什麼幫助別人,團結互助共度難關;還有人說“想體驗百味人生,享受自由吹風的感覺”。

阿祥,這個1米8多的90後大男孩,就覺得這是一份相對自由的工作,所以他在美團已工作三年。

外賣小哥,用車輪溫暖著昆明

準備出發的阿祥


每年春節阿祥都留在站點值班。他說,他是昆明的,平常天天和父母一起吃飯,春節就讓外地的同事回家好好過個年。

但今年的這個年,會讓阿祥牢牢地記一輩子。

疫情面前,沒有一個家長不擔心自己的孩子。阿祥每天都和父母講著自己送外賣的那些好玩的事情:初一,他完成江岸小區的訂單以後,客人給他送了一個“大紅包”,阿祥走了好遠以後才打開,裡面有兩隻暖暖地口罩;初三,在新迎小區,他收到了客人送給他的水果和飲料;初七,他在家樂福給客人取了94公斤的貨物,其中有30多公斤都是牛奶,這讓他費了半天勁兒才拿下.......阿祥每天都把這些有意思的事情講給家人。但,那一天的事情,阿祥沒有講。

外賣小哥,用車輪溫暖著昆明

家樂福取貨

初八,站點上接到了一單誰都不想去的單。下單人在雲錫花園,那個時候,雲錫花園裡面出現一例感染患者,整個小區都被隔離了。看著手機屏幕,大家都沉默了。“我去!”阿祥站出來說,“我有防毒面具,我去。”那天,客人點的是一份餃子,阿祥去超市把餃子取出來,騎著電單車送到雲錫花園。“客人當時除了戴著口罩,還在頭上套了一個塑料袋。”阿祥說,他就看見了裹在塑料袋裡的那雙眼睛了。阿祥一使勁,隔著小區門就把餃子“扔”到了客人手裡。

回到站上,他趕緊噴消毒液,從頭到腳,車裡車外。“畢竟是隔離區,萬一我中招了,兄弟們就都麻煩了!”

一直到現在,這事兒阿祥都沒有告訴家人。

外賣小哥,用車輪溫暖著昆明

阿祥說,現在好了,都是“無接觸配送”,減少面對面接觸,保障客人和騎手在收餐環節的安全。騎手可按照客人的要求,把東西放到指定地方,拍張照片給客人,這樣大家都放心。

放心?

可阿祥經常還是不放心!這段時間客人會點一些藥品,每次阿祥給客人打完電話,就站在角落裡,親眼看到客人把東西拿走,他才能放心離開。

下午3點,阿祥準備出工了。他說,這個時候家樂福的訂單會比較多。“現在訂單的主要來源是家樂福這樣的商超,白雲路家樂福一天就會有500多單。”從家樂福到屈臣氏再到麵包工坊,從戎錦花園到金尚俊園再到溪畔麗景,每一條路,每一棟樓,早就深深刻印在阿祥的腦子裡。“我腦子裡有一張高德地圖。”阿祥一邊開玩笑,一邊騎著電單車行駛在送貨的路上,口罩下的笑容,一如往昔的爽朗。

阿祥說,本來他想多跑單多賺錢,但是現在他也能為城市貢獻一份力量,用綿薄之力對抗這場沒有硝煙的地戰“疫”。“我是驕傲的外賣小哥!”阿祥靦腆地笑道,行走的“迎春花”為人們帶去了溫暖與便利。


外賣小哥,用車輪溫暖著昆明

疫情期間,城市彷彿按下了“休止符”,但人們的生活依然在繼續。外賣小哥為人們送去生活用品,為前線戰士送去“彈藥”。

過去的一個月,昆明銷量前十的商品依次是:口罩、白菜、土豆、鮮果切、豬肉、蔥、西紅柿、橘子、雞蛋和蒜。美食類外賣銷量最好的分別是火鍋、雲南菜和川菜。春節期間,昆明的城市購買力位列全國城市20強。

外賣,只是人們接觸到的城市一角,外賣小哥不間斷地送貨跑腿,鏈接著樓宇中的萬家燈火。人們的“差評”越來越少,換來了那聲“謝謝”。

謝謝你們,小哥。你們搭建了普通人和城市間的橋樑,也點亮了人們對生活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