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清木刻版画第一人:陈老莲

陈洪绶(1598年—1652年),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

中国明清木刻版画第一人:陈老莲

陈洪绶幼年即展露出了极高的绘画天赋。相传陈洪绶四岁时到已订亲的岳父家读书,见室内墙壁粉刷一新,便用桌椅做脚手架,在墙上画了一尊八九尺高的武圣关公像,像身拱手而立,栩栩如生,老丈人见了,吓得赶紧下拜,并且长期供奉。 九岁父亲去世,随蓝瑛(“浙派三大家”之一)学画花鸟。蓝瑛赞叹道:“使斯人画成,(吴)道子、(赵)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自愧在人物写生上力不及洪绶,并从此立誓不再画人物,曰:“此天授也。”

中国明清木刻版画第一人:陈老莲

陈洪绶所画的人物,体格高大,衣纹细致、清晰、流畅,钩勒有力度,整体效果在仇英、唐寅之上,人称三百年间没有他这样格调的笔墨。

中国明清木刻版画第一人:陈老莲

明清之际,摹仿陈洪绶的画家多达数千人,其作品和技法远播朝鲜和日本。陈洪绶一生从事版画艺术,以书籍插图的形式广泛流传于世。他的作品数量很多,流传下来有《九歌图》、《西厢记》、《鸳鸯冢》、《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五种,都有与他同时代的著名刻工雕刻,是明清木刻版画的代表作。他的版画艺术,对清代画家萧云从、任熊等名家从事版画创作,都有着明显的影响。


中国明清木刻版画第一人:陈老莲

陈洪绶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版画方面。明代至清初是中国版画的黄金时代,尤以萧云从、陈洪绶两位主持画坛的大家之作为最。萧的传世木版画以山水为佳,而陈洪绶则独霸人物画坛。


中国明清木刻版画第一人:陈老莲

《水浒叶子》是陈洪绶二十八岁时,花费四个月所作的另一组版画精品。陈洪绶在这套《水浒叶子》中,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从宋江至徐宁凡四十位水浒英雄人物。陈洪绶大量运用锐利的方笔直拐,线条的转折与变化十分强烈,能恰到好处地顺应衣纹的走向,交代人物的动势。线条均较短促,起笔略重,收笔略轻,清劲有力。


中国明清木刻版画第一人:陈老莲

这套图一出世,不仅民间争相购买而且博得了一班文人画友的交口称赞。明末,陈老莲的《水浒叶子》遍传天下,以致后世绘写水浒英雄的画工很难脱出他的范畴。在中国美术史上,独立创作一组个性极强的历史人物而达到特殊效果的,《水浒叶子》是显著的里程碑;


中国明清木刻版画第一人:陈老莲

夸张的人物造型是基于深刻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他的想象力在此显示出极强的说服性,叶子成为他人物画作风的有力说明,而且解释了为什么对后世有如此大的影响;

中国明清木刻版画第一人:陈老莲

他利用各种作画技法适应不同题材,如用折笔或粗渴之笔表现英雄、细圆之笔表现文士美人、用游 丝描表现高古,成为中国传统人物画法的丰盛宝库。陈洪绶一生秉性孤傲倔强,吞恨而终。他是一位擅长人物、精工花鸟、兼能山水的绘画大师,与北方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等作品集。

中国明清木刻版画第一人:陈老莲

陈洪绶的画对日本“浮世绘”有重大影响。毛奇龄在《陈洪绶别传》中记载,有人用竹筒装了两幅画到日本,“贻日本主,主大喜,重予宴,酬以囊珠,以传模笔也”。可见陈洪绶的画在日本的影响。日本天皇得到陈洪绶的两幅画,竟重重地酬谢了一口袋宝珠。实际上,这两幅画是别人临摹的作品,即“传模笔也”,并非真迹。日本画界更是对陈洪绶的画崇拜得五体投地,尤其是“浮世绘”盛行时,陈洪绶的《水浒叶子》木刻被日本人反复翻印、刻版,风靡一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