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大實話:3種情商低的父母,喜歡在群裡不斷給老師“添堵”

以前網絡不是很發達的時候,家長想要向老師瞭解孩子的情況基本上只能通過電話私下聯繫,或者是老師家訪的時候才能夠見上一面。現在網絡發達了,家長們可以通過微信群等直接和老師取得聯繫,瞭解的孩子的狀況。

建立家長群的目的是給大家提供一個瞭解孩子的渠道,家長可以通過這個途徑更快速地瞭解到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可是有些家長卻將此作為找老師麻煩的途徑,讓人覺得不討喜、情商低。

班主任大實話:3種情商低的父母,喜歡在群裡不斷給老師“添堵”

● 班主任大實話:情商低的父母,總是在家長群裡不斷給老師“添堵”

有班主任在網上上傳了一張家長的聊天記錄,稍微地吐槽了幾句,並坦言道:3種情商低的父母,總是喜歡在群裡不斷給老師“添堵”。

①質問老師的家長

有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就該是老師的事情,自己家孩子回到家作業不會寫,一定是老師教得不好、老師的教學方法有問題,要不就是老師偷懶沒有好好教,才導致自家孩子回到傢什麼都不會。

孩子不會自然要問家長,家長也不會,難免就會質問老師,完全不會考慮到自己孩子是不是真的上課認真聽講,或者是自己本身也該承擔起對孩子教育的責任。

班主任大實話:3種情商低的父母,喜歡在群裡不斷給老師“添堵”

②喜歡“煽動”其他家長

有的家長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認為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太薄弱,於是會在家長群尋求“援助”,在說話的時候,總是會加上幾句“難道你們不覺得嗎?”、“你們覺得對不對”這樣的話語,目的是增加各位家長的憐憫心,為自己博得一份同情,同時更加地有底氣。

班主任大實話:3種情商低的父母,喜歡在群裡不斷給老師“添堵”

③直接挑明老師對學生不公平

有的家長見不得自己家的孩子比別人差,成績差就說老師偏心,只重視別人的孩子不重視自己的孩子;當遇到表現機會的時候,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孩子也一定給要有,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長處,都要在群裡質問家長,說老師對學生不公平。

這其實是家長的攀比心在作祟,總是認為別人家孩子有的東西,自己家孩子若是少了,就比不上人家。

班主任大實話:3種情商低的父母,喜歡在群裡不斷給老師“添堵”

以上3種父母,一般來說情商比較低,總是喜歡在群裡給老師“添堵”、找麻煩,不受老師待見。

其實,若是遇到問題,可以私下和老師聯繫,有的話確實不適合放到群這樣的“公眾場合”來說,老師也能夠更加盡心、直接地回答或處理問題。

當家長覺得老師真的存在問題時,可以用一些比較委婉的方式暗示老師,或者是用一些疑問的語句,讓老師慢慢地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而不是直接在群裡說出來。

畢竟孩子還要上學,大家都是要見面的。

班主任大實話:3種情商低的父母,喜歡在群裡不斷給老師“添堵”

今日互動話題:你認為家長的這些做法是對的嗎?你平時在家長群裡是如何發言的呢?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