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4個最"招癌"的做菜習慣,很多人第1條就中招了

警惕!4個最

最近看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深圳一名29歲女子咳嗽了一個月,自行服藥後情況沒有好轉,最後去醫院檢查卻被診斷為:肺癌晚期。

可她怎麼想不明白,為啥肺癌會找上了她?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平時的生活習慣很好,不抽菸、不喝酒也不熬夜。

醫生在詢問後說:“她太大意了,本來可以更早發現的,像她這樣做菜習慣的人,屬於肺癌的高發人群。為啥這樣說呢?別急,小編和大家一一道來。

一、廚房裡潛藏的致癌元兇


警惕!4個最

1 數據表明,近8成肺癌患者有這習慣

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最新數據,我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為393萬例,死亡234萬例,也就是說每天有1萬人、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患癌。

其中,肺癌以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名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殺手”。


警惕!4個最

說到肺癌,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會想到吸菸,但在中國超過8成的女性肺癌患者從不抽菸,而導致他們患癌的元兇,很可能與我們生活中另一種“煙”——廚房油煙有關。

2 廚房油煙裡都有啥?


警惕!4個最

早在1996年,國際重要學術雜誌Lung Cancer就發表過相關研究指出:烹飪過程中產生的油煙會讓女性非吸菸者的肺癌發生風險升高3.79倍。

同時,在我國一項長達5年的流行性病學調查也發現,在非吸菸女性肺癌患者中,超過60%的女性長期接觸廚房油煙,其中32%的人喜歡用高溫煎炸、爆炒菜。


警惕!4個最

食用油在高溫加熱時會產生幾百種有害物質,其中包含苯並芘、揮發性亞硝胺、雜環胺類化合物等明確已知的致癌物。

當油燒到150℃時,也就是五六成熱時,會產生有強烈辛辣氣味的丙烯醛,它對鼻、眼、咽喉黏膜有較強的刺激,長時間吸入會引起慢性咽炎、鼻炎、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警惕!4個最

當油溫達到200度時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和雜環胺類,容易導致血栓,當油溫達到300度以上時會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苯並芘。

二、你真的會炒菜嗎?

想要減少吸入有害的油煙,可以從源頭“油”上掐斷。

1 不是所有的油,都適合炒菜


警惕!4個最

每一種油的煙點都不一樣。煙點是指油脂在加熱過程中冒煙時的溫度。當油被加熱到煙點以上,會產生丙烯醛、苯並芘等有害物質。

一般來說煙點越低,越容易產生有害油煙,煙點越高,越不容易產生油煙。這也註定了一些油天生只適合“蒸煮、涼拌用”,一些油更適合“爆炒煎炸用”。

警惕!4個最

像芝麻油、亞麻籽油、核桃油等煙點低、穩定性低的油,更適合涼拌或中低溫烹飪。如果硬是拿來炒菜,油一下鍋馬上就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油煙。

小編特意整理了一張「常見食用油的使用方式」,各位廚爸廚媽可以對“油”入座。


警惕!4個最

花生油、茶籽油、精煉橄欖油適合用於中小火候、非爆炒類的炒菜。煎炸、爆炒類的菜更適合用棕櫚油、椰子油等煙點高,穩定性強的油。

2 你炒菜的步驟對了嗎?


警惕!4個最

選對了油,就已經成功攔住了一大部分油煙。但如果忘了更關鍵的一步,沒有掌握正確的炒菜步驟,那油選的再好也白搭。

就像下面這四個看似居家省錢的炒菜習慣,卻一直在悄無聲息地傷害著我們的健康。


警惕!4個最

第一,鍋冒煙了才放菜,反式脂肪酸會傷身體。想必不少人剛開始做菜時都聽過一句話,等油鍋冒煙了再放菜,這樣炒出來的菜更香。

但當鍋冒煙時,油溫往往已經高達200℃以上,這時才放菜,那騰雲駕霧的致癌油煙增加的可不是一點點,另外油在高溫下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反式脂肪酸。


警惕!4個最

第二,炒完菜就關油煙機,小心誘發肺癌。不少賢惠的寶媽習慣一炒完菜立馬關抽油煙機,然而這看似節能省錢的習慣卻暗藏“殺機”。菜是炒完了,可炒菜過程中產生的油煙並不會立馬排乾淨。


警惕!4個最

第三,炒菜後不刷鍋接著炒,警惕致癌物苯並芘。相信不少和我一樣懶得洗鍋的人,都幹過這樣的事,但此時已經炒過菜的鍋上會附著油脂和食物殘渣,當再次高溫加熱時,鍋裡的這些殘渣很容易被燒焦,會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


警惕!4個最

第四,反覆用油,殘留致癌物含量高。炸東西時,用油量比較大,很多人習慣把煎炸過的油囤起來,下次炒菜再用。雖說節約是美德,但用油的油裡不僅會含有殘留的有害物質,再次加熱這些油時也會產生一些新的致癌物。

三、那能咋辦?5招消除油煙危害

是不是感覺一不小心就會踩坑?其實不用擔心,既然指出了這些問題,那隻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自然就能降低炒菜做飯時吸入油煙等致癌物的風險。

1 炒菜時,廚房開窗通風


警惕!4個最

不少媽媽想著開窗會影響炒菜的火力,但卻不知道關窗會給身體帶來的危害。炒菜時廚房不通風,油煙無法及時排出,掌勺人會大量吸入這些有毒氣體。

2 油溫控制在5~6成熱


警惕!4個最

儘量少做煎炸、爆炒類的菜,如果必須要做的話,可以用煙點高、穩定性強的食用油。

3 抽油煙機早開晚關


警惕!4個最

煤氣、天然氣等氣體燃燒時會釋放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所以開火之前就要打開抽油煙機。

另外炒完菜後,不妨讓油煙機繼續工作3-5分鐘,這樣可能確保有害氣體完全排除。

4 炒完菜,別忘了清理油汙


警惕!4個最

炒菜後,灶臺、炒鍋等廚房用品容易沾上油煙殘留下的油汙,如果沒有及時清理,在下次加熱時會再次產生有害油煙。

5 做完飯,及時洗臉洗手


警惕!4個最

疫情期間點外賣、下館子不方便,身邊很多以前從不做飯的朋友,都加入了“做菜大軍”中,可不少人反映做菜後皮膚明顯變差了。然而這還真不能怪做菜,只能怪你“不懂做菜後的護膚”。

做完菜後,油煙會附在皮膚上,會影響皮膚的正常呼吸。如果沒能用清水或潔面乳及時把臉上、手上的這些油煙殘漬清洗掉,久而久而皮膚就會變得暗沉無光澤、粗糙鬆弛、甚至容易長痘痘、毛孔粗大。


警惕!4個最

可能有人在看完後,會覺得我炒了幾十年的菜都沒有事,這都是胡扯。可疾病從來就是一個概率事件,沒有人知道下一秒會不會是自己或家人“中招”。

臺灣勞動部曾做過一項統計,在33萬名中餐廚師中,就有234人患上肺癌,這個數字是在其他餐飲行業工作、但沒有暴露於油煙者的2.65倍。


警惕!4個最

只需要改變一下做菜習慣,不僅能讓做飯這件事變得更健康,還能將疾病防範於未然,又不需要花錢,何樂而不為呢?

都看到這裡了,趕緊分享、轉發給家人一起做起來吧!

珍惜那個為你做飯的人

分享給Ta,讓做菜這件事

變得更為健康~

警惕!4個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