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下跌,這個板塊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每週日-週四,為大家帶來最新的市場分析。眾研會的願景是成為投資者信任的研究機構,團隊成員均為職業投資者、私募機構研究員、公募機構研究員。目前分為策略小組、行業小組,專注【尋找公司預期差、最新政策解讀、深度行業分析】,全方位滿足短線、中線、長線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在這裡,重新定義股票投研。

不懼下跌,這個板塊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昨天的福利給的是醫藥,今天許多個股逆勢收紅,很多小夥伴看完後對我們的選股思路很肯定,但同時也表示對醫藥行業十分陌生,所以我決定今天帶著大家把醫藥股好好梳理一遍。

醫藥行業政策梳理

提到醫藥行業,首先要關注的是政策,國家醫保局直接決定著許多醫藥股的業績好壞,目前需要關注的政策是9 月底前,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率先對未納入國家組織集中採購的藥品和高值耗材開展帶量採購。說人話就是,繼續壓價。

許多人盯著疫情買醫藥,這肯定是不夠的,因為疫情總有平穩的一天,平穩過後,帶量採購將會成為醫藥行業投資的主要矛盾。

那什麼是帶量採購,國家又為何要推帶量採購呢,說到這裡,我們需要先回顧下醫藥行業的發展史,醫藥行業歷史上享受過兩波政策紅利。第一個是上個世紀 90 年代,為解決醫藥行業整體缺醫少藥問題,國家出臺了政策積極鼓勵醫藥行業投資,行業進入門檻極低,GMP 認證之類還未建立,大批資金進入醫藥行業。這是醫藥行業第一波政策紅利,帶來醫藥行業的迅速發展。

2009 年啟動的新醫改給醫藥行業帶來了第二波政策紅利。新醫改之初,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提高醫保覆蓋面,政府財政部補貼讓新農合、城鎮居民的參保率逐年提高,新勞動法又大大提高了城鎮職工醫保覆蓋率。而醫保覆蓋率使買單能力大大提高,通俗地說是,醫保的錢多了,可以買更多藥、更多醫療服務。

當時,很多行業分析報告都在大力鼓吹的是醫藥行業迎來黃金十年。很快,隨著醫保費用激增,控費、合理用藥等說法出現,黃金十年變成了白銀十年,但不論是黃金還是白銀,這的確是醫藥行業迎來的第二波政策紅利,也是第二次大發展。

強勢買單方的出現,使得中國醫藥行業告別了絕對的缺醫少藥,基本藥品生產和保障沒問題了,在縣醫院大幅度投入後,基本醫療服務也有了基礎,缺的是更新、更好藥品和優質的醫療服務。

於是2018 年,國家醫保局成立,除了藥品研發和生產不歸國家醫保局管理外,新成立的國家醫保局統管藥品招標採購支付等關鍵性環節,是買方市場上最強大的買單方,成為規則制定者。

而國家醫保局成立後,實際上就做了以下這幾件事:帶量採購、打擊騙保、調整醫保目錄。

看完上述的這一系列動作,大家明白為何醫藥股從去年開始就趴在地板上了吧,因為金主爸爸根本不讓他們好過啊,不往死裡折騰那能算完。

醫藥板塊表現綜述

首先最值得一提的是原料藥板塊,比如浙江醫藥,漲的是風生水起,主要邏輯是因為疫情在全球蔓延,影響了中國以外的主要原料藥供給國產能。其次是創新藥板塊,這次疫情爆發推動了民眾對創新藥的關注。3 月 5日晚上,新華社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進一步強調將臨床價值高、經濟性評價優良的藥品等納入醫保支付範圍。中長期來看,在重大民生領域的創新藥研發和市場準入等方面,國家有望出臺更多政策給予支持,那這裡比較重要的標的就是我們昨天福利裡提的恆瑞、中生、石藥。

再者就是醫療設備板塊,疫情過後,ICU 科室建設有望加大,這將帶來監護儀、呼吸機等診療設備需求的增加。最後是醫療信息化板塊,疫情讓大家意識到互聯網醫院的強大,通過互聯網醫院諮詢和問診,極大地避免了患者間的交叉感染,而醫藥電商又提供網上購藥,網上醫保對接,確保問診完後能夠無接觸買藥。不得不說,科技使生活變得更美好。

看到這裡,想必各位已經對醫藥板塊沒那麼陌生了,其實醫藥研究起來是非常複雜的,尤其當要分析一家醫藥公司產品的競爭優勢時,基本會讓人處於懵逼的狀態,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攬子買入一堆好醫藥公司,不去比較他們的優劣,把大邏輯想清楚就OK,畢竟醫藥板塊長期超額收益非常顯著。

最後,大家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眾研會。我們為大家準備了醫藥全產業鏈大禮包,記得領取哦(今天比昨天的標的更全面)。


不懼下跌,這個板塊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