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萬物競生平分春色

春分,萬物競生平分春色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農曆書中記載“鬥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這一日,太陽直射赤道,白晝與黑夜等長,春天走到了中途。再往後,日子是要一天比一天敞亮起來了。

春分,萬物競生平分春色

“春”字中下半部分的“日”指陽氣,它在下“推陰而上”,陰陽相推,使草木繁盛。此字形到漢隸,才借“三生萬物”意,簡化為“春”。

春分,萬物競生平分春色

從臘梅綻放到迎春花黃,從草色青青到桃李芬芳。蟄伏了一個冬季的人們,走出家門,猝不及防就被積蓄已久的春光撞了個滿懷。春分,是白晝漸長,人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去記錄和撫摸落下的蓬勃花開、枝繁葉茂。

【禮俗】

春分耕作忙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農業大國,西漢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中提到:“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就是說,春分時晝夜等長,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逐漸晝長夜短。“節令到春分,栽樹要抓緊。”,在春分時,民間有“豎蛋”、送春牛圖等習俗,農耕的大幕也進一步拉開。農時貴如金,農忙時節,各地搶抓時令,科學開展春耕、春管、備耕,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俗語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人們辛勤勞作,保障夏糧豐收。

春分,萬物競生平分春色


春分“豎蛋”的奧秘

春分時,有一個遊戲很是知名,那就是“豎蛋”。遊戲方法簡單有趣:取一枚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想辦法把它在桌子上豎起來,多加嘗試,成功者也有不少。

春分,萬物競生平分春色

對上述遊戲的原理,有一種說法稱:春分晝夜等長,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於豎蛋;此外,雞蛋的表面其實高低不平,有許多突起的“小山”,找準平衡點,雞蛋就能豎起來了。春分習俗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當天晝夜平分,古人還會在這天校對度量衡器具,以取公平之意。

春分吃春菜 

春分,萬物競生平分春色

昔日四邑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慢慢地這也成了一個習俗。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釀酒  

這個季節裡萬物復甦,溫度適宜微生物發酵,同時,也是出於祭祀與慶典的需要,古人會選擇在今天造春分酒。

春分,萬物競生平分春色

《於潛縣志》記載,當地“‘春分’造酒貯於甕,過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經久不壞,謂之春分酒”。蜀人作酴酒法,正月、二月作之。穄米酎法,正月作,但一直到七月才熟,“至五月大雨後,夜暫開看,有清中飲,還泥封。至七月,好熟。接飲,不押。三年停之,亦不動”。也就是說,這種酒可以保存三年,這在當時是極其不容易的。

燕子與春分

“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唐朝全德輿《2月27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懷簡所思者》這個春分時節是燕子大規模迴歸的季節。而燕子飛回來了,也給人們一種情感的欣喜。所以春分的重要的物候標誌就是燕子。燕子在中國不但代表著吉祥和春天,還代表著情感和思念。春社是指古代農村,在春天既是土地的一個重要的儀式,通常是在春分左右。所謂“社日雙飛燕”,也就是指春分時節的燕子,它們飛回來了。而正是這種有情有義的迴歸,讓人們看到燕子會想到自己的朋友或者是親人,自己所思念的人。

春分,萬物競生平分春色

【節氣籤】

春分

二月廿七

庚子年 己卯月 壬戌日

“二節為一時,陽氣上升共四萬二千里,正天地之中、春分之節也。”

宜:分餐,求知,推己及人

忌:歧視,欺瞞,踟躕不前

春分,萬物競生平分春色

過了春分,春光一瀉千里,陰晦塵霾滌盪而空,每一天都是怒放和盛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