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基礎是情感,情感不能用某種“合理”的標準來衡量

說實話,我第一次看(第八集)的時候很困惑。我覺得我不太明白,大老師為什麼要追求真物?什麼是真的?


事實上,現實事物的概念很多,可能是某種信仰、某種目標、某種關係等等。


但大老師真物追求的是人與人之間更高層次的認知,不停留在語言中,不侷限於相互理解。

世界的基礎是情感,情感不能用某種“合理”的標準來衡量


他為什麼要追求真物的東西?大老師受了很多創傷。從他扭曲的性格中不難看出這一點(劇中經常回憶起黑人歷史)。大多數時候,他是孤獨的,思考,這導致他偉大的智慧,也導致“總是尋找自己”。這種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他非常善於觀察人(甚至把這當作一種興趣,這已經寫在小說裡了)。

世界的基礎是情感,情感不能用某種“合理”的標準來衡量

他也善於瞭解人們的內心,他總是在尋找別人行為(語言)背後的深層含義,通過對這個人的理解,我們可以從他行為的細節、平時的習慣、最近的事件等多方面推斷出“最合理”的結果,然後:哦,他想表達的就是這個。


但這只是最合理的,世界的基礎是情感。情感不能用某種“合理”的標準來衡量。老師還說:“如果能計算出情感,那它早就被計算機化了。”


通過計算逐一列出答案,然後通過排除得到你的答案。這只是你的答案,你不知道得到這個答案意味著什麼。

世界的基礎是情感,情感不能用某種“合理”的標準來衡量


他曾以為自己擅自“理解”了雪乃,但當他發現心中最正確、最完美的一個會有瑕疵時,他陷入了深思,甚至會對自己擅自理解感到厭惡。他用自己的行動來阻止雪乃成為會長,他也在分析和理解雪乃行動的意義。


大老師是一個理論怪獸,不管怎樣解決問題,怎樣思考,怎樣認識,怎樣表達,他“真實”得像個理論。如果我需要解釋我看到的和我想的,我會說我看到的和聽到的。如果我需要做,我會做我心裡想做的事。

世界的基礎是情感,情感不能用某種“合理”的標準來衡量


這樣的人根本無法在現實環境中生存,如果有人在偽裝的人群中追求“真理”,那他一定是孤獨的。不管你有多優秀,他也會很孤獨(就像雪裡的雪一樣)。


綜上所述,這些例子都表明企谷八幡是一個“理性自我意識怪獸”,但他仍然希望瞭解別人,並徹底瞭解他們,無論是好是壞,這樣他就不會誤會別人的想法。

世界的基礎是情感,情感不能用某種“合理”的標準來衡量


對方原本的“理解”是要與其產生關聯且深度交往的,但語言的模糊性和語言的曖昧所導致的行為就會產生問題。人們總是能理解別人行為的意義,難點在於互相懷疑和顧忌。既然相互猜疑,我們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徹底瞭解。


當談到真正的事情時,一切都被意識到了。沒有必要故意麵帶微笑,沒有必要做你討厭的猜忌,沒有必要害怕錯誤,沒有必要擔心你的表達是否準確。我徹底瞭解你,你徹底瞭解我,如此透明的關係,永恆不變。

世界的基礎是情感,情感不能用某種“合理”的標準來衡量


他為什麼要追求這種東西?這只是我個人的想象。比企谷八幡與雪之下雪乃,由比濱結衣之間有著很棒的羈絆,大老師不自覺地開始珍惜這種關係。但他畢竟是八幡,他總是追求別人行為的意義,然後誤解別人的行為。

世界的基礎是情感,情感不能用某種“合理”的標準來衡量

然後他真的說了他想說的,做了他想做的,他們的關係受到多次打擊。後來,大老師也發現了這一點,但他過去的習慣是不把原因蓋在頭上(自我保護行為,因為傷害太多),所以他把原因歸結於語言的非生命觀念。語言會導致表達不清,從而產生不同的概念和錯誤的意義。如果真的有,那麼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大老師其實是在折磨自己)。

世界的基礎是情感,情感不能用某種“合理”的標準來衡量


這樣一個理性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迄今為止)忽視了情感的重要性(尋求行動的理由總是尋找理論上的原因,從不涉及情感和自己的氣質)。


像白紙一樣的真理,純粹的真實,在這個世界上早已被塗上了顏色。


為什麼人們會有情緒?比企谷八幡總有一天會明白的。


正如陽乃所說,他追求真實的理由是錯誤的。

世界的基礎是情感,情感不能用某種“合理”的標準來衡量


最後,簡單介紹一下陽乃姐,一個只喜歡漫無目的地旅行的開朗女孩,因為作為長女,她對繼承家族事業有著太重的期望。後來,當她深入政事時,她看到了人們醜陋的偽裝,並逐漸學會了偽裝,因為這是生活的“必須”。


對於陽乃來說,一直在追求自己身影的雪乃真的很可愛,因為她妹妹的目標是成為和自己一樣的人(繼承父親的事業)。她深陷政局的黑暗,不想讓妹妹受到陌生人的傷害,所以她扮演了一個惡棍的角色。與其讓別人傷害她,不如讓她先傷害自己。對於受夠傷的妹妹來說,今後就算在社會中也不會像我(陽乃)一樣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