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之快与防疫之慢

降息之快与防疫之慢

美联储之前宣布,利率下调50个基点,

市场还在争论,两周后的定期会议,

鲍威尔究竟是降50,还是100个基点时,

他冷不丁的,又向市场丢下了一个王炸,

紧急降息100个基点,直接降到了零利率。

接着,全球股市开启新一轮跳水比赛,

美股短短十个交易日,触发了4次熔断,

“我这么年轻,就有跟巴菲特差不多的经历”,

变成“没触发第二级熔断不要叫我”只花了几天。


各国央行出台多种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降息、回购股票、投放流动性……

这些政府对股灾的应对之迅速,

和对新冠病毒的怠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何多国集体浪费疫情防疫窗口期?

是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吗?

还是存量博弈下的必然结果?


壹 全球负利率时代


负利率是个大趋势,

地球上没有一个国家能逃得过。

你可能要问:

欧洲日本都负利率了,美国也降到零利率了。

但中国还没有负利率啊?

看看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去年怎么说的。

降息之快与防疫之慢

中国最后还是要负利率时代的,

只是过程会慢一些。

避免负利率是不可能的。


那为什么全球会负利率呢?

这个原因很简单概括起来有两个:

人口老龄化、科技树停滞。


老龄化的原因有多,

第一是现在是历史上罕见的和平年代。

二战以来大部分地区和平了70多年了,

近代史上最长的一段时间。

第二个是医疗技术突飞猛进,

人类平均寿命在19世纪初是61岁,

现在中国人均寿命是77岁

这导致了全世界都面临老龄化的问题。


科技停滞的原因有很多,

可能是物理学被智子锁死了,

虽然三体人没来。

后果就是经济也跟着停滞。

科技发展才能带来了生产效率提升,

通俗的说就是把蛋糕做大了。

蛋糕只要做得够大,

每个人总是能分到一部分的。

蛋糕做不大,那永远都是存量博弈,

结果一定是零和的。

互联网巨头的崛起,

不过是从昔日的巨头手里抢来的蛋糕。

经济停滞的地区都是一样的:

富人赚得更多,因为穷人过得更苦了。


最近十年的“创新”有什么?

越来越大的手机屏幕和眼花缭乱的应用。

没错,这些微创新确实为生活提供了便利。

但能够实现生产力飞跃,

对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在哪里?

降息之快与防疫之慢

美国的大西洋月刊发表《什么是硅谷真正的困境》一文


“互联网公司不管怎么努力,

为实体世界的贡献微乎其微。

他们让少数人变得极其富有,

并没有创造足够的中产阶级就业机会,

也没有解决目前全球存在的问题,

比如基础建设缓慢、气候变化、经济的不平等。”


90后拿着互联网公司几十万一年的年薪,

不是这些年轻人有多厉害,

最重要的是他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创造了这可贵的和平时代是谁?

是那些每个月退休工资只有几百块的老人。

老人们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正在被这个世界逐渐抛弃。

世界就是这么不平等。


负利率是经济发展停滞下的必然结果。

真正的问题在于,

实体经济有潜力的时候使用降息或许有用。

许多国家的经济已经糟糕到,

使用负利率也没有起色的地步了。

那为什么还执着于负利率呢?

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看。

实体经济太差了,没办法加息!

央行只能维持在零或者负利率。

降息空间是实体经济好的时候,

靠一次次加息攒出来的。


贰 快和慢


从美联储降息以来,

各国央行跟进降息的速度都很快。

沙特降50个基点

英国央行紧急降息50个基点

加拿大央行紧急降息50个基点

韩国央行降息50个基点。

智利央行降息75个基点。

…………

各国央行都在两周内紧跟美联储的步伐。

没降的只有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

因为这两个地区已经负利率好久了。


和降息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防疫慢,

许多国家都是等到国内爆发了,

才开始重视新冠肺炎疫情的。


从武汉封城以来,西方国家都是看戏心态:

批评体制、抨击封城、质疑数据造假……

唯一没做的就是重视疫情、做好准备!

中国争取的长达2个月的防疫窗口,

就这么被浪费了。


意大利1月下旬确诊第一例患者,没有引起重视。

2月下旬境内感染人数大增,政府才拉响疫情警报。

这完全没有阻挡住意大利人的“浪漫”。

萨尔维尼在警报之后又搞活动庆祝重新开业。

米兰城甚至搞了“米兰不会停”主题派对庆祝。

3月下旬疫情爆发,医疗系统被击穿。

ICU告急、太平间摆不下尸体、火葬场来不及火化。

最富裕的伦巴第区死亡率已经超过10%了。

这可是医疗资源排世界前三的意大利啊!

降息之快与防疫之慢

意大利使用军用卡车将无法及时处理的遗体运送到其他地方火化


美国全程围观了中国的疫情发展,

除了抨击中国之外什么都没有做。

中国1月3日就通报美方新冠病毒的信息,

特朗普近日还是把美国疫情蔓延怪到了中国头上,

“因为中国没有及时通知我新冠肺炎的事情”。


美版吹哨人Helen Chu,一样吹不响哨子,

一月下旬她就开始申请给病人做核酸检测。

上报被第一次拒绝后她又尝试了多次,

六周过去了,她还是没有获得FDA的批准。

等来的只是联邦官员和CDC的电话警告:

“让Helen Chu住手,不要再这么干了。停止测试。”


被逼急了的美国人也纷纷开展自救活动,

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利用学校的生物实验室,

自己买试剂,给同学做核酸检测。

2名结果是阳性的同学,拿着检测结果去医院,

才得以进行官方核酸测试并最终确诊。


许多中国人都觉得武汉疫情如此严重,

最主要的原因是F4水平不行。

结果在信息公开透明、言论自由的发达国家,

疫情防控比中国还糟糕。

如果只有几个国家轻视疫情,

或许是出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傲慢和冷漠。

但现在这么多国家集体不重视疫情,

到底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人类群体性愚蠢,

还是另有隐情?


这个病毒的特点中国早就有结论:

高龄群体和有慢性病的人更容易扛不住。

巧合的是,最近两个月防疫政策比较宽松的国家,

几乎都是高度老龄化或者医保不堪重负的国家。

为何这些国家都完美错过了长达2个月的防疫窗口?

要知道,美国、意大利、日本的医疗水平,

都是世界第一梯队的。

全球加速奔向负利率,新冠病毒成为一种长期流行病。

这两大趋势下受伤最严重的群体是重合的:

老年人和穷人。


叁 长寿是一场噩梦


在古代,人们解决老龄化的手段十分残忍。

过去有类似将老人送上山洞的风俗。

日本曾以此题材拍过一部电影——《楢山节考》。

讲述的就是在资源稀少的村子中,

村民是如何面对死亡的。

影片的结尾是全片的高潮部分,

儿子背着母亲上山,

路上儿子对被遗弃的母亲说:

“几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是这样,

现在我背着您上山,

再过25年朝吉就要背着我上山,

再过25年就是朝吉要被背着上山。”

存量博弈下,最先被社会抛弃的永远是最脆弱的群体。

降息之快与防疫之慢

《楢山节考》剧照

当代社会这种残忍的做法已经被禁止了。

但长寿对一部分人来说仍然是一场噩梦。


据美联储调查显示,

近四成的美国人连400美元银行积蓄都没有,

没有养老金的老人只能当流浪汉。

美国有27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

新冠重症患者的治疗费用在1-2万美元左右。

通过急救被收治的,费用就要3-4万美元。

对这些人来说,要命还是要钱不是一句玩笑话。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日本失落了30年,长期处于负利率。

退休人口主要依靠存款生活,

负利率使得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完全丧失,

进一步让经济失去活力,

政府被迫使用更强的刺激政策,

陷入了恶性循环。


NHK拍摄的《老后破产》的纪录片,

讲述了日本许多老人的真实生活状况:

日本独自生活的老人有近600万,

其中有一半年收入低于生活保护标准:

每年13万日元(约合8500元人民币)。

田代先生每天的伙食费是100日元(人民币6.5元)。

因为没有钱他用不了电,

天黑之后整个房间就漆黑一片,

陪伴他的只有一个老旧的收音机。

渡边女士工作了35年,

没有发现公司没有为她办理养老金手续。

等到没有养老金可以领取时,

才发现自己被欺骗了,

生活过得极其困难。

菊池女士的存款约有40万日元,

由于长期的负利率政策,没有任何利息。

她每天看着存款减少,发出感叹:

“穷人就是该死吧。我在看新闻的时候就会这样想。

负担越来越重,世道对于没钱的人越来越无情了。”

降息之快与防疫之慢


日本约有15%的老年人独自生活,

他们每周只与人进行一次谈话。

老人由于经济窘迫,无法维持基本的社交活动,

最终所有的朋友关系都会断掉。

他们的亲戚多半先后离世,

与自己孩子的关系也十分淡薄。

这些独居老人死后数日甚至数十日,

才会被发现死在被垃圾填满的房间里。

这类死亡被称作为“孤独死”,

每年日本“孤独死”的人数大约在3万人。

降息之快与防疫之慢

一位孤独死老人的房间


NHK电视台对孤独死频出发表评论:

老人不能安心养老,无法安心死去,

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牵绊。

日本已进入“无缘”社会的时代。


还有一部分老人为了活下去,

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监狱里有许多老年人,变得越来越像养老院了。

降息之快与防疫之慢

根据2017年日本警视厅统计,

1/5的罪犯是65岁以上的“银发罪犯”。

他们的罪行都是非常轻的偷窃罪之类的。

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偷东西,而是为了进监狱。

“偷一个200日元(13人民币左右)的三明治就能进监狱,

比养老金靠谱多了。”

一名犯人在采访时这么说。


日本老年人犯罪的另一个特点是惯犯,

出狱后为了再次回到监狱,重复犯罪。

在监狱服刑是这一群体不依靠养老金,

又能生存下去的唯一方式了。

甚至有许多老年犯人觉得监狱内的生活更美好,

除了有人照顾自己,还有同龄的老年人可以聊天。

虽然监狱内有各种规章制度,管理也十分严格。

但对这些老人来说却是比自己的家更温暖的地方。

一位老人道出了不愿意离开监狱的缘由

“就算死在这里也有人为你隆重吊唁。”


肆 钝刀与利刃


在政客眼里,

老年人到底是迟暮的英雄还是财政的负担?

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的言论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2013年,麻生太郎公开表达:

日本的老年人应该“赶紧去死”,

“我一想到政府要发钱给老年人,我就睡不好。

总觉得那些人不如就早早去死,

不这么考虑问题就无法解决啊。”

2016年他在北海道的小樽市自民党集会上说道:

“我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90岁的老人表示很担心自己的‘未来’。

我想知道的是,‘你打算再活多久?’”

其他国家的政客,是否也有类似的麻生想法的人呢?


负利率对穷人来说伤害最大,

因为穷人风险承受能力低,

无法通过风险资产来提高收入。

负利率常常伴随着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每一次都让富人变得更富、穷人更穷,

最终整个社会贫富差距更大。


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

能依靠的只有微薄的退休金和银行存款。

退休金不足以覆盖日常支出的情况下,

是可以计算出精确的破产日期的。

那个日期仿佛死刑执行日一般,

重重的压在每一位穷困潦倒的老人心头。


如果说负利率是用钝刀杀人的话,

那么新冠病毒就是一把利刃。

独居的贫困老人,一旦感染上了新冠肺炎,

因为没有钱只能躺在家中慢慢死去。

到死也不会得到确诊,死去数日后才可能被人发现。


日本火葬场工作人员在社交媒体上透露,

最近因肺炎送来大量尸体,

并要求按新冠肺炎一样在24小时内迅速火化。

他观察到的情况是,

70岁以上的死者当中,死因是肺炎的占了绝大多数。


除了对死者的恶意,对生者的掠夺也没有停止。

日本还出现针对中老年人的犯罪活动,

冒充新冠肺炎的测试人员上门进行“拜访盗窃”。


即使部分老人能侥幸地在疫情中活下来,

经济衰退带来的负面冲击又是新的问题。


伍 结语


愿疫情早日结束,经济恢复增长。

每一个条生命都值得有尊严的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