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孩子大了,開始問你各種問題。

回答不上的問題有很多。但那天晚上,Ta望著星星問你的那一刻,最無解。

"星星上有外星人嗎?"

當孩子開始詢問那些最遙遠的東西,該怎麼回答?它們就在頭頂,又似乎最不著邊際,對人心而言,卻有著不可掙脫的萬有引力。

這個時候,是該給Ta展示那些奇妙的科幻電影;還是告訴Ta,科學家們也提出了一個"費米悖論",疑惑如果有外星人,怎麼左等不來,右等還不來;或是拿《三體》的黑暗森林理論嚇得Ta睡不著覺?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費米悖論認為,如果宇宙中大量存在地外文明,早該能檢測到探測器或電磁波的痕跡,可天空一片寂靜,有一些致力於解決費米悖論的科學家用公式推算,建立模型,他們認為,地球是特殊的,地外文明根本不存在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三體》裡的黑暗森林法則警示著,宇宙是一片黑暗森林,只有文明互不知曉才能相安無事,而一旦互相遇見,則不可能判斷彼此是否真的心存善意,為了生存,只能毀滅對方

難。看上去只是輕飄飄的一次對話,但沒準就決定了孩子的宇宙觀。不是人生觀,世界觀,而是最無邊無際的宇宙觀。

問題和答案,Ta可能轉頭就忘,但也有可能,最無垠的宇宙,從此就打開了Ta的眼界和格局。

1.

宇宙觀,古來有之,並在意識最深處、最底層影響著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莊子講:"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乎本剽者宙也。"他描繪出了宇宙的無窮無盡,蒼穹之下,人多渺小。

而在歐洲中世紀,地心說是正統理論,人們相信,人類、地球,都被上帝安排在了一箇中心位置。

日心說出現,人們開始意識到,人類並不特殊。

劉慈欣在自己的博客裡回憶,7歲那年,他看到了劃過夜空的"東方紅一號",從大人口中,他知道了,那顆"星星",在"地球外面"飛。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劉慈欣的小腦袋馬上就被擔憂填滿了。他怕,這東方紅一號,在星星間穿行,這車水馬龍的,遇上路況不好,追了尾可怎麼辦。

一直到幾年後,他讀到了《十萬個為什麼》的天文卷,才明白,星星與星星之間,隔著好多"光年"。人造衛星跑很多年,可能也見不到一顆星星。比起追尾,倒不如擔心東方紅寂寞得發冷。

他在文中這麼回憶:

從書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光年的概念。在這之前我已經知道光一秒鐘能夠繞地球跑7圈半,而以這駭人的速度飛馳一年將跨越什麼樣的距離?我想象著光線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穿越那寒冷寂靜的太空,用想象努力把握那令人戰慄的廣漠和深遠,我被一種巨大的恐懼和敬畏所壓倒,同時有一種極大的快樂感。

那些不著地的天外問題,是一次機會:讓孩子真正觸碰到"大",感知到自身的"小";開始理解,我們,到底在宇宙中處於一個什麼位置;開始深切地明白,這個世界,在觸手可及之外,有廣袤的天地,有太多太多東西,值得去好奇,值得去探索。

2.

回到本文開頭那個具體的問題:有外星人嗎?

不像"光年"這樣有確切定義的概念,外星人的有無,還是未知。這種問題,又該如何給孩子解釋?

重要的可能不是答案,而是回答問題的方式。

理論物理學家、暢銷科普作家李淼,近來出版了一本《給孩子講地外文明》

沒錯,地外文明,人類還沒發現,但也沒法咬死說沒有。不能一悶棍給孩子,說醒醒吧,外星人這種東西只在你的小腦瓜裡,也不能把外星人歸到薛定諤家,說你猜猜有還是沒有,既有也沒有。

看一看這本書的目錄,就可以發現,它給出了一個既科學又不失浪漫的思考問題方式:

第1 講 我們對外星人有多少猜想第2 講 地球是如何發展出智慧生命的第3 講 生命的出現需要什麼條件第4 講 我們在地球之外找到了什麼

《給孩子講地外文明》首先告訴孩子:太好了,你終於問到這個問題了。你不是第一個問到這個問題的人,無數的科幻小說、電影中,人類已經描繪了許多種外星人的模樣。你和他們一樣,對未知的深邃夜空充滿好奇,又有著無窮的浪漫想象,希望我們在那麼無邊無際的宇宙中,並不孤獨。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書中提到的,包括《星際迷航》、《星球大戰》、《E.T.外星人》等等科幻作品中的不同外星人種

在講述各種科幻作品中的地外文明之後,作品又將我們拉回了現實,用科學,去分析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

在這個過程中,作品去科普的,不僅僅是地外文明,還有生命,以及人類探索生命、探索科學的歷史。

需要多少巧合,宇宙才開了一個小口子,讓漫長無垠的時空裡,一個小小的星球上,出現了一個很短的時間,能夠孕育生命。但對於日後地球上的生命,卻是一場暴風驟雨,是開天闢地。

又需要多麼漫長的進化過程,單細胞生物才變成了智慧生命。

然後,這樣的智慧生命,又熱忱地尋找遙遠地方有同類的證據。他們造出巨大的望遠鏡望向星空,用無線電波試圖與地外文明共振,轟轟烈烈地搞起航空事業。

至今,沒有找到。但在其中,又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有人因此發現了中子星,有人因此寫出了很棒的科幻小說。你看,沒有努力會完全白費。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本建造來接收外星人信號的阿雷西博望遠鏡,發現了包括中子星在內的很多有意思的天體

詳實的數據、邏輯嚴密的因果推論,但讀起來並不枯燥。

讀完這本書,孩子可能會有自己的論斷。

也許,Ta覺得生命需要有液態水、固態行星、大氣層,這麼嚴苛的條件,而我們尋找了這麼久,卻始終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但,正因為如此,生命出現在地球,是多麼珍貴的偶然,而地球本身,又多麼值得我們珍惜。

也有可能,Ta還是相信,我們只是暫時沒有找到智慧生命,但有一天會有奇蹟。我們不會只是在荒涼處大叫大嚷,徒勞地期盼迴音,一代代人尋覓一個看似虛無縹緲的存在,瘋狂嗎?荒誕嗎?又或者,是壯烈。因為仰望星空,渺小的人,才有了偉大的神性。

在有沒有地外文明這個問題上,Ta能看到,人類何其渺小,又何其偉大。

然後對宇宙敬畏,又堅定相信,儘管人類在宇宙中只是滄海一粟,但人類的努力絕不卑微。

無論是哪一種宇宙觀,Ta都開始思考一些超出我們渺小肉身的事情。

而我們這時候應該做的,就是給Ta講講地外文明,不需要有答案,只需要牽著Ta的手,叩開宇宙的大門。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文津圖書獎得主、大物理學家李淼教授重磅新作,

大科學家給小朋友解密外星世界,帶孩子展望太空、理解生命,

劉慈欣、吳國盛 誠摯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