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现在00后孩子玩手机的问题?

用户8954524765189


关于孩子玩手机的这一个问题,说说我家孩子吧,现在在家上网课,就用手机,每天,除了上课的时间啊,本来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他也是抱着手机,大部分时间都在看小说,唉,孩子呢?他自己本身的自控能力比较差,需要大人的监督,但是作为大人来讲,也不可能说时时刻刻的都在盯着他,只能说到时候提醒他督促一下。当然了,这个玩手机的问题跟这个家长的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一定要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如果说你不让孩子碰手机的话,那现在也是不可能的。最主要的是教会孩子自律,其实这个呢,跟家长的这个习惯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说大人的自律不好的话,孩子也不可能很自律,所以说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什么时候可以玩一玩手机,什么时候呢需要放下手机,孩子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到影响。其次呢,多给孩子一些陪伴,孩子不觉得孤单,也会相应的减少收手机的这个使用时间。平时的话呢,可以陪着孩子啊,做做运动,跑跑步,打打球,既能锻炼了身体,也增加了跟孩子之间的感情沟通。



青柠31765353


“00后用QQ不用微信”;“00后每天都在刷B站”;“00后喜欢看二次元”……

这是否也是你对00后的印象?00后在用手机做什么吗?他们在使用手机时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与乱象?

为了解这些问题,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于2019年4月至7月,在全国范围内发起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发布《未成年人移动互联网使用现状调研报告》。报告显示,21.25%的受访学生在使用手机时遇到过色情或暴力信息,此外,一些游戏周边APP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新温床。

暴力色情小说对未成年人完全开放

南都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研究员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网络阅读平台向未成年人完全开放各类暴力色情小说,这些小说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对未成年人的心理都造成损害。

一名初二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平时喜欢看有暴力和刺激元素的小说,但是小说里的血腥场景描写都是“点到为止”,然而最近他发现网络阅读平台上有种叫《死亡游戏QQ群》类型的小说更为惊悚,“它教你一点点用刀片去杀人,一点一点把肉割下来”,这样的描写让他“感觉有点想呕吐”。

这类小说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不适,还让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变得暴力”。他形容以前的自己“老实、内向、懦弱,而现在当别人比较磨蹭时,他就会烦躁得想动拳头。这种激烈反应在寒假暑假阅读大量网络小说后刚回学校的时候尤为明显。

这名初二学生并不是个例,在此次调研中发现,有21.25%的受访学生表示曾在使用手机时遇到过色情或暴力信息。其中,男生更常遇到色情、暴力信息,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遇到此类信息的频率也更高。

这类信息容易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网络不良信息所传播的扭曲的价值观念、偏差的行为模式会影响未成年人的价值判断标准,诱发违法犯罪心理,导致未成年人出现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

曾经有媒体对未成年犯的犯罪原因进行调查,41.1%的未成年犯认为自己犯罪是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其中,受网络暴力恐怖信息影响的占65.5%,受网络淫秽色情影响的占56.4%,受网络虚假信息影响的占24.9%,受价值观扭曲信息影响的占20%。

游戏APP监管不足

本次调查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欺凌情况不容小觑,有12.47%的受访学生表示曾遭受网络欺凌,而且男性受欺凌的比例更高。随着年龄增长,认为自己有过网络欺凌遭遇的未成年人也更多。

比如很多学生都曾在游戏语音中被队友骂过、或者看到过此类现象。 而在某些游戏开黑社交软件中,里面还会向未成年人传授”撩妹技巧“,一名初二学生对这种现象直言:自己还没成年,被传授这些”是不是有些不好:

南都研究员对王者荣耀、绝地求生进行测评,发现玩家可采取举报等方式,举报队友爆粗口的行为,此外,如果不文明用语也会被系统屏蔽。

但是,游戏周边类软件情况则不容乐观,并没有对未成年人的行为做出约束。比如在某个社交聊天交友直播间,人数从500至9000不等。其中不乏标签为00后、处CP的账号发布交友信息及照片,在线找对象。

家长指导能显著减少未成年人手机使用风险

调研指出,在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方式作出管理和要求的情况下,孩子的手机应用内消费、遭遇网络欺凌、遭遇色情、暴力信息等情况均有显著减少。

对家长建议:

一、以身作则最重要。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以正确的上网理念、健康的上网习惯、文明的上网行为为子女健康上网做好榜样。

二、交流沟通益处多。发现子女浏览色情有害信息,要正确引导,正视性教育,营造合适机会、讲究科学方法与子女沟通,使其正确看待网上不良信息。

三、科学管理是关键。家长应了解子女的上网习惯,合理安排青少年的上网时间、时长,避免子女在深夜独自长时间使用网络

四、绿色软件是保障。绿色上网软件可实现拦截有害网址、过滤含不良关键词的内容、控制上网时间、限制聊天交友、限制电脑游戏等功能。


爱玩儿电脑的剑客


手机,作为现代人必备的一个工具,既有带给人类便利的一面,同时也具有成瘾的一面。尤其是青少年玩手机的问题,也是很多家长比较担心的事情。对待这个问题,不能一禁了之,也不能放任不管。一定要学会引导,通过和孩子达成共识,让孩子将手机当成为工具,而不是游戏机,相信会给孩子带来有益的用处。


平凡的小琴


00后玩手机很正常,但是要适度。因为每个年代的童年都会有不一样的数码产品,就比如说80后而如今却不得不为了事业、为了家庭而日夜打拼。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有些时间来回忆我们的过去吧据说这些图片只有80后才能全看懂,90后只能看的懂一部分,而00后基本上看不明白……

80后玩主机,90后玩网游,00后玩手机

80后玩主机 代表游戏

小霸王当年是仿任天堂的红白机的仿机。里面是二极管和集成电路等。软件通过插入卡带读入。最屌的是这部游戏机还配有键盘。 ↓两款游戏绝对是80后必玩游戏

坦克大战

俄罗斯方块

90后玩网游

90后玩家玩PS2 掌机的人很少,基本都是在玩网络游戏,最能代表90后心声,应该是LOL

00玩手机

如果你说玩游戏还用插电视玩,你肯定会被00后笑。现在手机、平板是00后玩游戏主要渠道。他们最喜欢玩是

吃鸡战场

王者荣耀

天天爱消除


皮小猴创搭日记


零零后出生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他们一出生就有智能手机,他们每天抱着手机,其实也要辩证的看待。有些孩子,可能是在玩游戏,最后变成游戏迷。或者是在浏览一下不健康的资料,这是家长监管的问题。而我们不可否认,有一些优秀的孩子,他们只看新闻联播,他们拿到手机就真的只查资料,虽然他们可能是一小部分,很优秀的一部分,阶层很高的一部分,但他们不能被概括。

生活方式会带来很多偏见,但不要随随便便的否定一代人,总有一天,这些孩子是成长成栋梁之才的一代,这些孩子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我是木头鱼


孩子玩手机这个问题是一个新问题也是一个老问题。

为什么说是老问题?

当初80后是不是有电视瘾的问题,当初的90后是不是有网瘾的问题,现在00后和10后升级成了手机瘾,所以说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父母,只不过升级换代了。

手机本身是工具

现在的手机已经脱离了通讯工具的本质了,附加了很多功能,比如娱乐、移动支付、导航定位等等,当然手机也附加了学习的功能,现在手机已经成了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手机换代太快了

大家注意,手机功能再多也还是工具。工具怎么使用主要还是看使用工具的人,既可以用好当然也可以用坏。

为何成瘾

现在年轻人手机成瘾主要还是过度依赖手机的娱乐功能,比如说游戏、影视作品播放等。

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学生来说,手机是一个新奇事物,他们好奇心重,对新事物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而手机却是永远也探索不完的,这一点手机不离手的成年人一定深有体会。

如何控制

如何控制手机成瘾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父母做表率

要求孩子之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父母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玩手机,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满足孩子的探索欲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让孩子玩一玩手机,家长可以在旁边指导加讲解,适度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培养正向的爱好

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比如音乐、绘画、各项体育运动等,在孩子无聊时用这些积极的爱好填充孩子的空余时间,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和孩子约定玩手机的时间,到时间后督促孩子交还手机。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成瘾的问题。


东东聊教育


00后的孩子在高中毕业前尽量不要玩手机,对于学生来说,玩手机是学业的最大障碍。首先玩手机肯定会占据学习的时间。其次玩手机如果不加以控制肯定会上瘾的,孩子们的自控能力有限,除非特别自觉的孩子。如果上瘾,那么学习将成为孩子的副业,主要心思和精力将转移到手机上,是非常可怕的事,手机前有多少80后90后的孩子毁在了游戏上面,学习一落千丈,最终学业无成。

所以建议家长对于孩子玩手机的事情要严加管控,但要注意方法,不能让孩子有极端思想。大部分学生本身就想逃避学习,如果再接触到智能手机,就更加会远离学习了。

还有的学生用手机软件拍答案,不建议这样做,特别是应付作业的学生,百害而无一利。真的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要去问自己的授课老师,同时老师还可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而给予弱点进行辅导。


宾宾数学


不能说完全不给孩子玩手机。只能在孩子达到一个目标时候,可以适当给孩子们玩一到两小时。防止孩子们的视力下降,更加防止孩子们上瘾。


百优教育刘老师


00后的孩子年龄在10岁到20岁之间,这个时期正是一个人一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认真充实地度过,用知识来武装头脑,因为只有这一时期有充沛的储备,才能经得住日后的消耗。

手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生来并不带有任何好与坏的性质特征,与历朝历代的新生事物一样,关键是看人怎么利用它。

手机在有些孩子手中就是更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的手段,人在物面前是主人,保有自我的独立性,手机只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物件。而在有些孩子手中,手机是精神的寄托,是离之不了的鸦片,在它面前,人被奴役,失去自我,人与物乾坤颠倒,逐渐沉沦。这是真实的现实,一个手机照出了不同样的人生现状。所以说手机没有罪,在我们生活的现实面前,我们需要改变的不是抛弃手机,与之隔离,拒绝现实的生活,而是应该改变自己,教会我们的孩子如何利用手机,以及在生活中的诱惑面前,怎样有更强大的自制力来抵制诱惑,而不迷失自我。会沉迷手机的孩子,也会迷失在他处的。

如果手机是万恶的洪水,那么治水的好办法绝不是靠堵能够制服的,只有疏导。所以很多家长处理孩子玩手机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远离手机,从孩子成长路上需要不断提高能力的角度看,一味对手机说不,就不能培养孩子更高境界的能力,那就是身在其中,而能自我把控。很多人的成功不是赢在聪明上,而是自我的管理上。这样的人在一生中,始终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不被外物奴役。这样的人生,你的孩子值得拥有。

所以,我认为认可孩子接触手机,在孩子玩手机的过程中,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做手机的主人。

达成以上相同的认知,智慧的家长接下来可以专注的思考:在孩子玩手机的过程中培养孩子怎样的能力。相信可以用的方法千千万,方法总比问题多。



车马辚辚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想当年90年代的时候流行电子游戏(不知道你了解吗),放了学就跑到游戏厅的情景历历在目,现在的80后90后们也都成家立业,有出人头地的,有默默无闻的,一味的堵是不行的,最关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律,该玩的时候你就酣畅淋漓地玩,该学习的时候就要一丝不苟的学!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作为父母要从小把孩子的自律能力培养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