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而变,新一轮数字化转型风暴酝酿

综述

本报记者 张娜

疫情是一场变革,当企业乃至个人开始被动接受新型的工作和生活模式时,新机遇也蕴含其中。以在线购物、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为代表的新应用、新业态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因“疫”而变,新一轮数字化转型风暴正在酝酿。

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将成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当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司长伍浩3月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疫情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大数据、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伍浩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数字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大大加快。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数字时代的中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报告指出,新一轮数字化浪潮已经到来,到2030年,新数字化浪潮的三股推动力——“去中介化”“分散化”和“去物质化”,将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转型机遇,并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17年前的那场“非典”给人们带来新的数字化方向,从门户网站线上信息服务,向电子商务替代线下行业方向发展。尤其引领移动互联网进入黄金发展期。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启动新一轮数字化浪潮。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人士认为,疫情大考之后,企业必将会把数字化转型上缺的课补上来,整个数字化转型市场将迎来报复性增长。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已经到来的数字化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新的工业革命将深刻重塑人类社会。”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两处值得关注,一是明确将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到市场活动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效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河对此解读,“这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已到来的数字化转型,高度关注数字资源的管理和应用。”

疫情引发新一轮产业数字化变革,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国家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等的支持力度。

3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数字经济,指出要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加大支持力度,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催生新岗位新职业。

在3月2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强调要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与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双创”协同发力,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对稳定和扩大就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把握疫情下数字化转型新机遇

疫情在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短期冲击的同时,也为加速数字化转型带来机遇。

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鼓励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此后,工信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充分运用数字技术科学防控疫情,加快企业复工复产。

在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数字科技在疫情监测、诊断治疗、资源调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次疫情直接带动了在线娱乐、在线教育、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生鲜电商等模式和新业态的发展。这些模式并不是因疫情而突然产生的,但疫情却促进了这些业态和模式的爆发式发展。

3月19日,在由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主办的“金融科技在线大讲堂”上,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发言时表示,随着疫情逐步解除,经济社会生产恢复正常,教育、医疗、办公等庞大的在线化市场需求会持续激发,有望诞生出像微信、滴滴一样的超级应用,这也是为相关领域数字化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机会。比如,消费行业社区零售和“无接触零售”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工信部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20条措施助力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其中特别提到了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如何发掘机遇、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专家认为,这需要企业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与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服务提供商合作,将自身单个企业的资源以网络化形式融入到整个产业集群当中,扩大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实现技术、订单与产能等资源的共享,拓展线上服务,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