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手机,你还会有快乐吗?有何感受?

小新Karen


如果没有手机,我会很快乐,因为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去拿水果,八点钟就开车回来卸水果,慢慢的要摆放,也要照顾顾客,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手机,转眼间到中午了,又得回去吃饭,下午又得继续开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迟迟90几,我很想去一个山村,里面没有信号,没有手机,那你只有一年四季春暖花开,过着诗一样的人生.

可是现实就是现实,父母希望望子成龙,而我在外面混的不上不下,孩子和父母都不能在身边,偶尔回去看下父母,才发现父母老了,还得拼命的去赚钱,不然赶不上父母老去的脚步.


雪儿记录生活


假如手机没有了

我会一身轻松

没有了手机

我就重新拾起锈迹斑斑的钢笔

铺开发黄的信笺

重温《一封家书》的亲切

让恣意流淌的中国汉字

传递我对家人和朋友的问候

没有了手机

我将不再与情人约会

当桃花盛开的三月来临时

携妻拽女去远郊乡野

放飞心灵的风筝

让温暖的亲情随春风飘飞

没有了手机

我的周末就是我自己的周末

我不再担心接到领导的加班电话

也不会再看到我的下属

写满疲倦的脸上再现愁云

没有了手机

我的周末就是我自己的周末

我不再担心接到领导的加班电话

也不会再看到我的下属

写满疲倦的脸上再现愁云

没有了手机

就让股市行情在别人的视线里挣扎吧

我要让自己沉浮的心回归安宁的港湾

那笔失掉的定单也让给别人吧

我不想再做金钱的奴仆

没有了手机

我会在下着小雨的周末

拎一瓶老酒揣一袋花生米

踏着我那久违的自行车

去友人处一醉方休

没有了手机

我将不再使用96121

陪父母妻儿看完新闻联播

再认真地关注一下全国的天气

快节奏的生活

将放慢脚步

停下来欣赏一下路边的野花

生活依然是那么美好

没有了手机

我不会担心辐射影响我的健康

也不会担心得拇指综合症了

没有了手机

我还是原来的我

与外界走得更近了


郑奋斗的奋斗史


记得我第一次买手机是初三,当初买手机是因为想玩游戏。

再此之前听很多大人说不应该给孩子买手机,买了之后就是沉迷游戏,我那事觉得我买了之后肯定会用来学习的。

买了之后, 手机内存太小,基本不能玩游戏,然后就开学习一下。

之后换了手机,然后碰到了王者荣耀,刚开始觉得自己不会上瘾,结果这游戏越早起劲。基本每天都会打几把。

其实呢,在学校可以控制自己,还可以和同学玩,但是在家里,没手机真的不行,虽然有了手机,但是有时候也不知道玩手机,就在那里刷刷刷。


旅行OnTheWay


如果不是工作原因的话,我感觉没有手机我更快乐一些,因为感觉好像已被手机绑架,手机随时开机,随时可以找到你,自己会没有自己的空间!

如果抛去工作不谈,我觉得手机也很方便,随时可以沟通,看书看文章,都是不错的选择,这就看怎么运用手机了。选自己写的一首小诗放上,更为直观一些

《很想》

把通讯录都删掉

这样手机干净了

我的表情也真实了

想把自己寄存在漂流瓶里

随着海水去流浪

如果被鲨鱼吞进肚子

那也是不错的选择

或者离开地球 去月球做做客

嫦娥咱俩换换吧

你感受下地球的繁华

我感受下你的清净无为

2020.3.18


黑猫锦段


你好,我是小芋头,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认为没有手机快不快乐,完全在于你自己怎么看,像我平时不工作的话完全都不需要手机,在家种种菜,种种花,养养宠物,去山里找找野菜野果,每天玩这些都玩的不亦说乎,哪还有心思去玩手机。其实快不快乐跟有没有手机真没多大关系,人要懂得给自己找乐子,古代人没有手机他们不也一样快乐吗?关键在于你自己。


乡野小芋头


1.手机确实是快乐的源泉,但不是唯一源泉。

就我个人而言,有钱和吃喝玩乐也很幸福。

2.如果没有手机,对于学生而言,就没法上网课,没法写作业和学习了,那会变成什么样呢?不难想象,会有一群坏学生去酒吧、KTV、蹦迪或者网吧,好学生自然是去书店看书,提升自己。


搞笑candy


我记得小时候,网络什么都不是太发达,那个时候的童年真的是很快乐,不会攀比不会计较什么。小时候上体育课大家都是聚到一起玩扔沙包之类的游戏啊,但是现在的孩子,拿我外甥来说,现在刚刚上初中,前几年我看见他的时候一直拿着手机在玩,别的小朋友来找他他也不理人家,沉迷于手机,不能说没有手机就没有快乐,但是手机真的特别的影响到人的生活了。



ping凡yan冬暖阳


这个问题问得好!首先自己得明确一下,手机对于自己本人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毕竟当下的智能机号称人类第五大发明,干掉了电话机、相机、游戏机、vcd、mp3、手电筒、报纸、电视机、现金支付等等一系列的生活中的工具!的确挺厉害的,不得不佩服。并且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其次也对于我们的社交工作日常生活有了深远的影响,无时无刻离不开手机!众多手机上的各种各样的app程序也成了我们生活消遣无聊打发时间的方式。但是,无论什么东西,都一分为二的去看待问题,有利有弊吧!弊端在哪里,大家想必都知道,物极必反嘛!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好,倘若未来的一天,你的生活离不开它了,无时无刻心思都耽误在操作手机上,想必对于个人也是灭顶之灾了。总得来说,手机只是一个工具罢了,合理的利用工具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不合理的利用必然导致相悖的结果!反正本人近期已经关闭朋友圈了,因为不想天天去关注别人活的怎么样,过得如何,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在工作、陪伴上吧,努力让自己成长成熟成功上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改变生活,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吧!


拗boy


为什么我们总想玩手机?

为什么我们总想玩手机?

拉丁词addictus原来指的是某个契约奴隶为他的主人服务的期限。签了这种契约的奴隶就像一个“瘾君子”-样会失去自由。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你希望在午餐时与原本礼貌、善良的朋友交谈,可他却一直在查看手机。他真的想表现得如此不礼貌吗?你和他(现实世界)的联系,与每次查看收件箱时获得的快乐产生了冲突。你的朋友接收的大部分邮件、短信或通知其实并不紧急,( 他的大部分邮件很可能是网络零售商的广告!)但因为他希望收到自己关心的人发来的邮件,或者振奋人心的消息,所以无法停止查看。

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人每天查看手机的总次数达到了80亿次。我在序中提到的那项研究表明,通过手机连接到互联网的成年人,每天查看手机的平均次数超过了200次,也就是说,大约每5分钟一次。而晚上的次数还会增加,大多数人下班回家后,平均每隔6分钟查看一下手机。(你漫不经心地拿起手机,想要查看你的邮件,却发现两分钟前刚刚看过了。这种状况出现过几次? )虽然这两项研究的数据不同,但总体上的研究结论极其相似:人们每天查看手机的平均次数高得惊人。

由于人们对手机产生了依赖,早晚有一天它会被设计成可以穿戴的、绑在手腕上的物品。但是,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难道仅仅是越来越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这么简单吗?网上有很多控制强迫动作的测试,你可以检测一下自己是否“对智能手机上瘾”。虽然这些调查问卷不太科学,但如果你发现自己觉得有点不舒服,或者如果你同意以下几点,情况可能会很糕糟,这时就有必要密切关注一下。

●当离开办公室或坐上飞机时,你需要给其他人打电话吗? (更重要的是, 在飞机落地,飞行员宣布可以使用手机之前,你会不会立即拿出手机开机?有多少人可以抵制这样的欲望? )

●在工作中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曾经有人嘲笑你携带手机吗?

●你是不是无法抗拒新款手机的优惠活动?

●有时,你以为电话响了,但是当你接听时或多听一会儿,发现手机没响(就是所谓的“幻响”)? 如果你发现上面的某个强迫动作与自己相符,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为什么手机会如此难以抗拒。

首先,手机这个经过精心设计的漂亮的小魔鬼,便于携带,所以我们可以把它装进手袋和口袋里,到哪儿都带着(我听说游泳时,还有人把手机放进防水袋里)。与彩票刮刮卡一样,手机也可以提供间歇奖励。我们在手机里突然听到或看到新闻时,可以感受到小小的愉悦,从而引发-系列的强化动作。如果查看手机( 断断续续地)可以得到好消息或令人惊讶的消息,你就会继续查看。

接下来,让我们介绍一下心理学家所说的电子设备的相关刺激。这些相关刺激就是手机闪烁的灯光,以及手机收到新邮件或信息、脸谱网上的“赞”时,发出的提醒和通知(取决于你手机的自定义设置)。相关刺激就是促使有瘾的人犯瘾的线索或场景。在一个著名的上瘾研究中,人们发现,促使人饮酒或吸毒的相关刺激,可以诱发强烈的欲望。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人一看见酒瓶就有喝酒的欲望。这是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的结果,就像在实验室里,男性一看到幻灯片上显示一双鞋就会感到兴奋一样。在过去的禁毒活动中,人们把注射器、针头、勺子和成堆的白色粉末这些与吸毒相关的物品,印在宣传册上,警醒世人,彻底戒掉不良嗜好。但事与愿违的是,这些视觉刺激实际上会让有瘾的人毒瘾复发,最后不得不重新策划禁毒活动。

药物上瘾者一直在抑制相关刺激引发的欲望。手机上的提醒和通知,让使用者抑制不住查看手机的冲动。这种情况与老虎机轮子的旋转,或有非典型性行为的人对迷恋物有强烈的欲望没有什么差别。与好朋友共进午餐时,他却一直查看手机。在这样的情景中,唯值得关注的是 ,他在疏远你。( 你还想再次与他共进午餐吗? )在极端情下,“手机上瘾”严重的人还可能被社会孤立,甚至陷入财务困境。当然,这种情况取决于他们生活的地方和数据流量包,手机使用上瘾的人每月的流量费用可能会高到让他们负担不起。

在行为科学中,有一种叫作信号理论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手机为什么难以抗拒。信号理论起源于动物行为研究,用来解释雌孔雀为什么选择与尾巴最大的雄孔雀交配。从动物的这些关注和选择中得到启示后,进化心理学家把信号理论应用到了人类行为中。例如,许多研究表明,我们对蛇和蜘蛛的恐惧感可能比对大型食肉动物,如熊、狮子和老虎的恐惧感更强。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因为蛇和蜘蛛不会发出声音或者提供其他线索,不易发现,所以才更危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在把手伸进杂草丛生的灌木,或穿鹿皮软鞋之前,总会仔细观察里面有没有有毒生物(今天,这仍然是个好主意)。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恐惧慢慢成为人类的本能反应。

用于沟通和吸引的信号线索有几种:视觉、声学、化学和触觉。视觉信号需要在-定的视线范围内才能被看见,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食肉的雌性萤火虫通过身体的闪烁,把雄性吸引到身边,然后扑杀。手机灯光的闪烁也是如此。在长尾黑颚猴的“语言”中,不同的叫声代表不同的威胁,与我们的手机铃声或清晨的闹钟发挥的功能没什么两样。蜜蜂的摇摆舞是一种触觉信号,是它们与同伴保持联络的纽带。下次手机在口袋里振动时,你就可以感受到你与手机之间的联系。蜂王的味道可以激励和吸引雄性工蜂。毫无疑问,制造商也在为手机开发一些化学信号。 等着吧! 早晚有一天,你的电子设备会开始释放让你难以抗拒的激素。

布瑞亚.邓纳姆(Bria Dunham)在一.篇论文中,见解独到地讲述了市场营销中信号理论的作用。在文章中,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黑色的苹果手机要与白色耳机一起销售?”她不禁怀疑,也许是苹果公司的白色耳机积压,也许白色耳机的生产成本更低,或更容易生产。最后,邓纳姆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白色耳机发挥了信号的作用。那些“白色耳机传达给路人的信息是,戴白色耳机的人很酷,而且有范儿,愿意享受炫耀性消费,并且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购买便携式苹果设备....的重量不到一盎司,仅由塑料和金属线制成,却承载了大量的信息”。

换句话说,我们下意识地想要通过手机告诉其他人:自己是苹果家族成员,不仅拥有必不可少的地位,而且很酷,可以被他人接纳,这是一种群体行为。当然,在网上也能看到现实生活中的这种行为,而且可能更常见。

所以手机(不知不觉地)给你带来了归属感,然....你发现自己在不停地查看那个破玩意儿。现在,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查看邮件上瘾的人,甚至需要一些应用程序帮助他们摆脱这一行为,或抵制查看邮件的诱惑,约束自己不受奖励的影响。应用程序BreakFree就有这样的功能,可以监控你拿起手机、查看邮件和搜索网络的次数。程序的通知不会带来干扰。它会记录手机的使用情况,告诉你每天、每周、每月的“上瘾得分”。就像节食后,每晚站在秤上得到的鼓励一样,这些激励和奖励方式有助于人们在行为上做出积极的改变。

BreakFree自称“在手机应用程序中,革命性地开创了同类产品的先河,可以控制智能手机上瘾,帮助大家保持健康的数字化生活方式”。

问题是,你摆脱强迫症、摆脱自己或技术了吗? 控制了什么呢? 是你,还是新的应用程序在对你的行为负责?

另一个名叫Checky的应用程序也可以记录你解锁苹果手机的次数,鼓励你在推特和脸谱网上分享手机解锁次数。这个程序是应用程序Calm的附属产品。它提供的行为信息来自网络使用上瘾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和其他严重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这是该产品的卖点。Calm应用程序的介绍声称,这个程序是手机上瘾“康复”者亚历克斯.图(Alex Tew)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放松大脑。

“跟很多人一样,我也沉迷于手机,”图说,“现在我知道自己沉迷的程度一大 多数情况下,我查看手机的次数超过100次。事实上,昨天我查看了124次。到目前为止,今天查看了76次。一旦我意识到手机的使用次数后,控制手机使用就容易多了。我的新目标是,一天查看的次数不超过100。

在心理学中,我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正念,采用的是佛教的术语,描述我们的注意力指向当下、关注目前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心境。这是善待自己和验证自己经验的一种方式。为了保持自我意识、记录在线时间,我将笔记本电脑设置成整点报时。这样,即使我在网络空间工作,时间在流逝,电脑每个小时都会提醒我现实世界的时间。对我来说,这个办法非常有用,但Skype网络电话另-端的同事,在突然听到报时声说“11点”时,会有点紧张。

应对电话干扰(或使用强迫症),还有其他一些实用的弥补措施。你可以卸载手机屏幕上诱人的应用程序,你也可以打开手机设置,关掉通知,这是图片分享网站、推特、网络信使(WhatsApp)这些社交媒体网站让用户继续查看的手段( 因为它们希望你不断查看)。把你的手机设置成“飞行模式”,可以关闭通知,而且会阻止你.上网。如果你想快速改掉坏习惯,还可以直接关机。有一次,我去博拉博拉岛,这是我第一次来手机没有信号。在最初的24小时里,我经历了丧失移动连接的可预测阶段:怀疑、愤怒、恐慌和盗汗,紧随其后的是疲惫,最后是接受。在接下来的5天里,我开始享受没有手机的美妙日子。

对于那些正在寻找哲学或知识启发的人来说,有许多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这种新生活方式的书籍。例如,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的《浅薄》(The Shallows)、雪莉.特克(SherryTurkle)的《一起孤独》(Alone Together)威廉:鲍尔斯(William Powers)的《哈姆雷特的黑莓》(Hamlet's BlackBerry) 。2006 年以来,鲍尔斯和他的家人开始休“互联网安息日”,每周有一两天完全不接电源。他认为这种方式有助于保持正念,减少干扰,控制技术的使用。上瘾专家和心理学先驱金伯利.杨(KimberlyYoung)博士还建议,每个周末进行48小时的“电子戒毒”。把手机插在充电器上:周六日就这样放着不动。教皇方济各甚至呼吁大家度过一个不接电源的圣诞节。

“连接"这个问题注定会愈演愈烈,因为手机销量一年比一年多。随着这些设备“功能”的增加,拥有手机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也会更长。我们会通过手机看新闻、与朋友联系、在生活中拍照、购物、管理通讯录和日历以及支付账单。与此同时,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如何使用新设备,新应用、新界面,还在学习如何在一个全新的环境(网络空间)里生活,因为这个地方我们从来没有去过。当人们谈起手机上瘾时,很可能讲的是比查看短信或电子邮件上瘾更严重一些的行为,人们发现自己沉迷的其实是技术本身。


杨格落落


关于如果没有手机,你还有快乐吗这个问题,以我个人的原因是,如果没有手机我没有快乐了。

因为是大数据时代的原因了,导致好多人都不出门。哪怕用手机跟附近的人聊天也不会扭头跟旁边的人聊天。

我本人是一个内向的人,可能就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导致我和我好多朋友都很难融入进去,更不用说知心的朋友有多少了。恐怕一个都没有。

我并不是人缘差,正相反的是我人缘还挺好,就只是因为我个人性格内向的原因,很多人都很难和我成为知心的朋友。

例如:现在我在家里,我还巨想出去转转玩玩,还约不出来人一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事。有些关系好的可以用约,有些关系好的也不好意思约,关键的就是因为我的不好意思,导致我好多朋友都不怎么联系了……

如果没有手机的话,我可能仅有的消遣的方式,仅有娱乐的方式都随着消失了。

希望每个像我一样内向的人,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是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等着我们发现。

加油哦!

点个关注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