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县落实“五早”措施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程

四川民生报道网宜宾讯(王先元) 高县以"五早"开局,统筹推进全县乡村振兴工作进程,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奋斗目标提早做足准备,为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高县力量。

早规划,完善乡村振兴布局。按"四个一批"工作思路,巩固提升一批2018、2019年示范区、先进镇、示范村,持续完善来复镇大雁岭乡村振兴示范区、胜天镇红岩山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巩固已创先进镇、示范村创建成果;全面推进一批2020年示范创建工程,全力推进"蜀南桑海 丝路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重点支持嘉乐镇争创省级先进镇,按"一镇一村"要求确定13个示范村创建名单;提前启动一批2021年示范创建工程,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提前启动落润镇"蜀山茶海"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确定2021年先进镇、示范村建设名单并整合资源提前启动;超前谋划一批2022年示范创建工程,根据全县产业布局和区域主导产业、基础情况,提前排查收集2022拟创名单,进一步完善全县乡村振兴整体布局。

早研究,确定乡村振兴大事。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县委政府领导在年初疫情防控期间,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工作会、推进会和现场办公会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问题。确定全年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等拟开展的重要事宜,按"定人、限时、交帐"工作法,倒排工期、明确责任人员、时间节点和完成时限,提早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宜宾高县落实“五早”措施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程

图为:县委副书记陈元华主持召开现代农业(乡村振兴)指挥部会议

早动员,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县委政府积极鼓励群众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各镇通过村民大会、动员会和入户走访等宣传方式,提前动员群众参与,各项目区95%以上群众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了关注支持;社会资本、新型经营主体持续聚焦乡村振兴,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公司+农户"等模式,与当地群众缔结"利益共同体",大雁岭、红岩山、"蜀南桑海 丝路小镇"和"蜀山茶海"示范区内共有新型经营主体165个。通过提早动员,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资本聚集的模式,解决示范区资金、土地和人才的问题,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在活力。

宜宾高县落实“五早”措施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程

图为:高县"蜀南桑海 丝路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动员会

早督导,确保乡村振兴进度。2020年2月28日,宜宾市政府副市长张平、副秘书长李亚带领市农业农村局,到我县调研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指出要把已经规划的项目落实好。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联系县领导密集对全县乡村振兴示范区、先进镇、示范村开展实地调研,要求蹲点专班切实履行职责,涉及各镇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复工复产;各镇、县级部门要理清乡村振兴工作思路,细化了方案,实化了举措,确保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进度。

宜宾高县落实“五早”措施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程

图为:副市长张平调研"蜀南桑海 丝路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区

宜宾高县落实“五早”措施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程

图为:县委书记李康带队督促指导胜天红岩山乡村振兴示范区工作

宜宾高县落实“五早”措施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程

图为:县委副书记、县长黄修国带队调研"蜀南桑海 丝路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区


早落实,推进乡村振兴落地。县委政府先期安排专项资金7000余万元,整合项目资金上亿元用于乡村振兴示范区、先进镇、示范村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建设内容。与此同时,提前筹备召开全县乡村振兴工作现场跑马会事宜,计划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各镇督导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助推乡村振兴各项建设任务落地落实,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乡村振兴各项指标任务,奋力开启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局面。(高县农业农村局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