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不要抱怨父母的啰嗦”,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同,子女在父母心里不管多大,他们都是和孩子,所以父母不免要说的多,怕我们照顾不好自己,而且现在年轻人们的不良生活作息,工作压力,各方面都让父母操心,所以他们说你的时候,你如果真的不想听但是不要去顶撞他们,即使你不能按照他们说的做,但是话语上尽量去附和一下,父母养大我们不容易,长这么大了不要再让他们为你操心了。

其实我特别后悔,我妈妈那年去世,浮现在我脑海的全部都是我对他的态度,各种后悔自责,她总是有事没事儿打电话关心我,但是我却态度很不好,或者有时候没事儿就给我扯闲话,家里谁谁谁怎么样,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我总是不耐烦她,她却还是笑眯眯的,如果你的父母也这样,请你耐心点,他们上了年纪,内心也很孤独的,也希望孩子陪在身边,聊聊天。其实我们是父母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就变成了他们的父母,所以像父母对待我们那样去对待她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温暖不要等失去以后才后悔。



蔡蔡爱做白日梦


我认同,自从我爸爸生病好了以后,我就特喜欢和他聊天,即使他数落我,我也开心,十几岁就没有妈妈了,现在虽然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是我也想像我的孩子一样当个孩子,所以在爸爸面前我就是个孩子,我喜欢听他喊我妮,我也喜欢听他一件事不停的重复,我还会很开心,喜欢听爸爸说我小时候的事情,年龄大了都爱唠叨,可是这种唠叨你还能听多久,不敢想象也不敢去想。就想好好爱自己的爸爸。


小吆


完全认同,我认为对父母不好,顶撞父母就是大不敬,会受到报应的。我从小是个乖乖女,几乎从不顶撞父母,他们40多才生我,在那个年代能让我上学考大学(我没考上),真的特别不容易,我很知道孝敬他们。可是有一次我心情不好,那是都20多了考不上大学心情郁闷到极点。母亲那是60多了听力不是很好,当时她问我什么,她在屋里我在院里,我连说2遍她也没听到,我生气地说,你聋啊!说完立马后悔了,当时还守着外人,我青少年时期就是越当着外人面越爱显摆自己能,其实自己啥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这句话我后悔了一辈子,至今想起来还悔恨不已。我30多岁时,父母双双离世,因为忙于生计,在外打工,平时并没有对他们有过多的照顾。现在我和老公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老公的听力也越来越不好,甚至到了重度耳聋的状态了,配上了助听器。唉!世事无常,我经常会想,老公的耳聋都是因为我顶撞父母的果啊!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打什么工呢,就在家陪着父母和孩子,哪里也不去。


满天祥云


也说不出认不认同,认同吧感觉整天唠唠叨叨说的你很烦,不认同吧感觉你小子不识好歹,父母关心你都充耳不闻!


神经弟阿彬


生而为人“首孝悌,次谨信”,孝顺是第一位。

父母的抱怨,我更多理解为应该是称作“父母的嘱咐,叮嘱,牵挂,不放心,”。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一个手工艺大师,我们在雕琢作品时,是不是 修了又修,看了又看,以求达到完美。其实父母把我们做儿女的 都视若珍宝,每次嘱咐都是在用他们的经验爱我们。一件事重复很多遍,终究还是对我们的担心,担心天气凉了生病,担心喝水少容易上火,担心因为工作不吃饭——担心他们习惯担心的一切……

有人啰嗦何尝不也是一种幸福,有人牵挂,有人叮嘱,有人拿着当宝贝……我们要珍惜这种“啰嗦”


土老帽娶个洋媳妇


我老妈最近老和我念叨之前的事,村里的这家那家,然后还问我那个谁 ,我说忘了,出来好多年真的忘了,有时候也不耐烦,但是想想我老了也会这样,也会耐心的听,有时候老妈也和我说,你姥姥那个时候和我说,浑身都是病,每天和她叨叨这个那个,妈妈告诉我,她那个时候也有点不耐烦,妈妈说她现在也老了,终于体会到了姥姥那个时候了,我也想我老了会什么样,所以还是对老人耐心一点,老人需要陪伴,倾听,有时候一件事一天说好多遍,让她说吧,高兴就行,人人都有老,请善待老人,因为你也会走他们的路。



宁宁2004762


安全正确。

不管父母说得对错都不要抱怨。对了就应该耐心的听,不对也不要犟,实在不愿意听就躲出去。或者用别的话题搪塞过去。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烦,抱怨。想一想真是无知又错误。因为你的抱怨起不到一点好的作用,反而让你跟父母的关系产生间隙,让大家心里都不痛快。毫无意义。

人年纪大了都会爱唠叨,不可避免。老人都是出于对你的爱护和担心才会啰嗦。所以既然是这样,你就最好耐心的听一听,哪怕明知道是错的,也要装装糊涂。你听完了,父母发完牢骚,他们也就轻松了。哪怕明知道你不会听,但是当时他们的心情会好很多,大家气氛就会很平和,都不会生气。

与其争吵半天,大家心里都生气,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解决问题。还不如去干实际有意义的事情。你干出了好的结果,父母就是想唠叨也找不到理由。只能天天夸你,😄岂不是又省心又高兴?

所以问题说的很对,不要抱怨父母,不要做大家都不痛快的事。这是一个成熟的标志。


爱球爱股爱生活


未成家前在外地工作,父母亲那真是事无巨细,一一咛嘱,偶而他们来我工作的地方,也是方方面面的准备齐全,每天准时吃饭,不要嫌麻烦就将就,要吃水果,要多喝水,上下班一定带上伞,不下雨还可以遮阳……此处省略三千字。

当时年轻,听不进去觉得他们啰嗦,每次打电话三句话没说完,又一遍遍的嘱咐,只好匆匆挂电话,当然在偶而扣子掉了时,发现老妈留的针线盒里,针线扣子工具全都有,也会感动妈妈的细心,心想多亏妈妈想的周到。

只到自己孩子长大不在身边时,才发现自己又活成了老爸老妈的护娃模式,孩子的不耐烦和当年的我一样一样的,养儿方知父母恩!

去年帮两位老人都换了新手机,最多隔一天,一般每天下午都会视频聊聊天,可喜的是老爸老妈还经常来个突然袭击,他们发视频邀请,这也是个非常幸福的感觉呢!


小猪妈


小编认为,不要抱怨按理说是对的,但是真的能不抱怨吗,那是不可能的。认同但是一般都做不到。或多或少的抱怨与争吵,是避免不了的。

首先,看到这个标题,小编就感到高度符合自己。就我而言,我从小和我父亲就是那种说不过两句就能吵起来的那种。这几天因为我买房子,我爸就超级啰嗦,就是那种在他眼中,他就感觉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子。他说的就是对的,我一定会被别人骗。那天因为买房子的事情,我们大吵了一架。

我想现在也有很多年青人跟小编一样,经常因为父母的啰嗦,吵的架也是不计其数。

后来我又想了想,其实父亲也是为了我好,虽然他的观点不一定对。但是他一定是为了我好。有一次小编的姐姐跟小编说,父亲小的时候也不是很幸运,爷爷奶奶疼爱大爷和老姑,排行老二的父亲也不受宠爱。也许小的时候成长环境决定了他现在及其渴望被人认同和重视的那种心态吧。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父亲也是。心里渐渐的感觉心疼他。他以后啰嗦我,心里就没有了这么多的怨气。

其实父母啰嗦我们,他们也是控制不住的。他们自己有的时候也在反思,少管我们,但是好像,他们做不到。我有一次跟我父亲说,你作为一个老年人,你就快快乐乐的,少操一点心,把事情交给我们。他给我的回答竟然是,那怎么可能。其实也许真的是这样,小编27岁,姐姐39岁了。姐姐还好,父母心里感觉我没办法离开他们独自生活的能力,也许会被饿死。感觉真的想笑又想哭。

总结来说就是,父母的本性如此,而且是每对父母都一样。我们也许不认同他们的啰嗦,我们也会忍不住偶尔有冲突,不仅是代沟的问题,而是他们真的感觉我们还小,无论是三十岁,还是四十岁。所以我么一定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争吵。行善事,最基本的就是孝顺。百善孝为先。我们一起加油。毕竟父母陪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


小甜甜要穿越


呵呵,父母啰嗦不怕,怕的是偏心眼儿,重男轻女的父母,一边把家里财物房子钱款都给了儿子,一边还嚷着让女儿养老~反正儿子不能吃亏,不能给儿子添麻烦,嘴里劝女儿是泼出去的 水,遇到难处找婆家,一边又不依不饶的说养你这么大,你的给我养老~

呵呵,遇到这样的父母站出来吧,看看多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