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為什麼能夠入選初中語文課本?

天香雲外飄


大家好,我是小豬妹看電影,很高興能為大家解答問題。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的出處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出自《紅樓夢》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葫蘆僧是《脂硯齋批評紅樓夢》甲戌本第四回《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中,賈雨村被曹公所起的名字,在很大程度上是對賈雨村知恩不報的一種諷刺。

事件簡介

遭薛蟠殺害的人名叫馮淵。馮淵年十九,本好男風,遇被拐後長大之英蓮,願結良緣,於是在拐販處把英蓮買下,拐販卻又重賣於薛蟠。馮淵與薛蟠相奪英蓮,豪強者勝,馮淵遇害。

由賈政舉薦,時任應天府尹的賈雨村恰巧受理此案,最初賈雨村本想明斷,卻被府中門子(昔日葫蘆寺沙彌)勸阻。

門子把薛蟠及本省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間的利害關係相告後,賈雨村徇私枉法,依從門子之計放走薛蟠,草草斷案為薛家代為掩飾。薛蟠之事了後,薛夫人帶同其子薛蟠、其女薛寶釵暫居金陵賈府梨香院。

主要人物介紹

1.薛蟠

,字文龍(一作“文起”),外號“呆霸王”,薛姨媽之子,薛寶釵之兄。薛蟠因幼年喪父,寡母又縱容溺愛,五歲上就性情奢侈,言語傲慢。雖也上過學,不過略識幾字,終日惟有鬥雞走馬,遊山玩水而已。雖是皇商,一應經濟世事,全然不知,不過賴祖父之舊情分,戶部掛虛名,支領錢糧,其餘事體,自有夥計老家人等措辦。

2.賈雨村,他是一個提綱挈領式的人物,以“假語村言”提醒讀者,統率全文。名化,字時飛,別號雨村,故為“假語村言”。原系湖州人氏,生於仕宦人家。但到他時,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只剩下他一人。他想進京求取功名,無奈囊內空空,只得暫寄姑蘇城裡葫蘆廟中安身,每日賣文作字為生。後因甄士隱相助,他才有錢上路,考中進士,升為知府。不久因貪酷徇私被革職,受聘至林如海家任林黛玉啟蒙教師,借與林如海的關係攀附上了賈政。在賈政的幫助下,他又官復原職,但為官不正,亂判了一起“葫蘆案”(為“糊塗案”),後來這一案件被世人所知,因為“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

被選入初中語文課本原因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一回,應該是紅樓夢裡最糊塗最冤枉的一件案子。這件案子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回,但它背後牽涉到的東西卻不簡單。葫蘆案不僅是一個非常棘手的案子,它還牽扯到了四大家族和香菱的命運走向,甚至從全局上,是推動故事情節不能忽略的一個案子。

1.賈雨村——賈雨村是這個案子的判官,也是他復職以後走馬上任的第一個案子,可以說,葫蘆案對賈雨村的仕途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影響主要體現在他摸透了官場規則,這案子是他仕途的重大轉折點。

通過門子的面授機宜,賈雨村知道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彼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互成掎角之勢,彼此聯絡有親的利益關係,他開始懂得如何做官才能保證青雲直上,仕途順利,也是他為人處事開始變得圓融之時。

葫蘆案一回,賈雨村就明顯成熟了,學會了深藏不露,學會了不動聲色,學會了過河拆橋,更學會了趨炎附勢,奸詐陰狠,已經顯露了奸雄本色,所以這個案子是其仕途之路的重大轉折,從此之後,賈雨村傍上了賈府這棵大樹,得以青雲直上,後來做到大官。

2.再說門子——這個門子是當年葫蘆廟的小沙彌,後來葫蘆廟著火,他無處安身,為活命,於是蓄髮當了門子。

雖然是門子,但這個門子卻不簡單,他早已參透了官場法則,可以說是賈雨村真正進入官場的老師,正是他點醒了賈雨村。但從另一方面看,這個門子的所作所為,卻讓我們看到了人心的險惡和醜陋嘴臉。

門子曾經做過和尚,按理來說,以後無論做什麼,哪怕還俗,應該都會廣行善事,廣種善因,但這個門子不僅沒有這麼做,反而比世人都更入世,他學會了一整套逢迎和拍馬的“生存技巧”,對落難被拐的英蓮,毫無同情搭救之心,反而將其推入火坑,成為英蓮悲劇命運的推手之一。

從這個門子的所作所為,我們看得出曹公對僧道的深惡痛絕,而這也是寶玉毀僧謗道的主要原因所在,原來空門也並非真的空,有的時候甚至是藏汙納垢之地。

不僅這個門子,還有後文水月庵替人辦事的淨虛老尼,清虛觀說親的張道士,施巫術害人的馬道婆……這些所謂的出家之人乾的勾當,都讓人覺得噁心。他們的無恥嘴臉,比世人更可恨。

辦完了案子的賈雨村,為了不讓門子洩露當年落魄之事,以及葫蘆案的秘密,於是想個法子把他打發了,這也是他咎由自取,聰明反被聰明誤,該有的果報。當然,如果按照曹雪芹一貫的伏筆手法,後文的門子應該還會出場,且跟賈雨村有關聯。

3.薛家——葫蘆案是推動薛姨媽一家進京的原因之一,薛蟠打死了人,薛姨媽母女無所依靠,為了躲避風頭,加上寶釵待選之事,就引出了薛姨媽一家進京之事,薛姨媽一家進京,又為寶黛釵相聚做了鋪墊,所以葫蘆案是推動紅樓夢情節發展的重要一筆。

沒有葫蘆案,薛家進京的理由就不夠充分,賈雨村此後傍上賈府也就無跡可尋,我們就更看不到四大家族內部的關係網絡。可以說,葫蘆案是紅樓全書最關鍵的一節,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賈雨村的奸雄真面目,也讓我們看到了四大家族的權勢,更讓我們看到了四大家族敗落的內因。

4.香菱——通過葫蘆案,我們看到苦命女香菱被改寫的命運,她從小被拐子拐賣,本已不幸,好容易遇到馮淵,結果半路殺出一個呆霸王,本來賈雨村可以顧念往昔甄老爺贈銀助他趕考的慷慨義舉,把英蓮救出火坑,但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我們不僅看到了賈雨村的忘恩負義,更看到了香菱跟了薛蟠之後短暫而悲慘的一生,這一切不僅是運造成的,更是人推動的,英蓮的命運改變,第一個在霍啟,第二個在柺子,第三個在門子,第四個在賈雨村,第五個在薛蟠,第六個在夏金桂,這些人在不同的時間裡出現,把英蓮的一生推入了深不見底的深淵。

所以,葫蘆案一回,既是賈雨村仕途的重大轉折,也是推動整體情節發展最重要的一回,更是香菱悲劇命運的開始,它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甚至伏線了紅樓大結局。

這一回裡對英蓮見死不救,判了冤案的賈雨村,在賈府敗落後,會不會又故伎重演,對落難的賈府見死不救,甚至落井下石,轉而投向了能給他更大前程的忠順王府呢?那個被賈雨村打發了的門子,會不會以一種身份出現,報當日賈雨村卸磨殺驢之仇?都埋下了伏筆,這麼重要的一回,怎麼能不被選入初中語文課本呢?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謝謝。


小豬妹看電影


我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紅樓夢》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這一節是講賈雨村被重新啟用,上任第一天便遇到這樣一個案子,由開始的想秉公執法到被門子提醒,出主意直至胡亂判案。

紅樓夢》這本書的前幾回或介紹背景人物,或埋下線索伏筆,或看似隨意其實合情合理地讓主要人物出場。

這一回,借賈雨村判案,首先刻畫了賈雨村這一人物由最初的不諳世事兌變為官場上,上下逢迎,詢情枉法。

再者交代了英蓮(香菱)的命運,甄士隱的坎坷人生。

最主要的是由英蓮的案子引出薛家,呆霸王薛蟠為躲避案子進京,

薛姨媽,薛寶釵入住賈家。為後續故事情節展開鋪平道路。

具體情節大致如此,把這一節安排進中學課本,不外乎幾成意思。

1,通過判案,反應了當時社會官場的黑暗,制度的腐朽。

2,敘述英蓮的遭遇,反應了封建社會貴族子弟視人命如草芥,人與人的不平等。

3,一個案子反應的諸多問題,也說明了這個腐朽制度滅亡的必然性。

簡略說了幾點,歡迎大家討論,指正。


雨落一方


紅樓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是賈雨村經朝庭七省都統制王子騰推薦,任應天府府尹,葫蘆僧正好是前蘇州地方葫蘆廟的僧人,當時賈雨村是個窮書生,借住在葫蘆廟讀書,由於葫蘆廟一場大火燒燬,葫蘆僧另求出路,在京城應天府當差。前任府尹罷職,來了亇賈老爺,是亇老相好,因為是賈老爺他也獻殷勤,給了雨村一張護‘’官符‘’,雨村一看上面都是京城官宦,富豪,鄉紳的的名單,雨村當過蘇州知府知府,內在關係,是官官相護,如果觸犯了容易成仇丟官。

。賈雨村上任第一案:是薛蟠在柺子(人販子)處買個丫頭香菱,付了錢決定來天領人。到了來天有個叫馮淵的也來領人,是柺子一人賣了二客,柺子又不肯退錢,二買客抄起來。柺子乘亂逃走,薛蟠與馮淵抄駕。馮淵被薛蟠打死,命案有馮家原告,告到應天府衙門,被告躲進了賈府,官府提拿不著,原告摧急,賈雨村沒法,找葫蘆僧商量,葫蘆說:老爺這個案子,小的已查明,殺人者叫薛蟠,他躲的地方也知道。他在賈府居住,你怎能提拿歸案,兇手捉不著,怎能結案,以小的見:你在原告處都給點錢,講清兇手還在偵查,等捉拿到案兇手提堂審判,此案待時間一長不了了之,老爺你接下來去拜訪一次賈府政老爺,帶點禮物拜客為名,對薛蟠殺人一事,向他講明,已經辦妥,清傳告薛公子,近斷時間不宜岀門。

。葫蘆僧斷葫蘆案為啥立入教課書:要青年人瞭解古代官場的黑暗,腐敗。同時教育青年一旦為官,要‘’清正廉明‘’,不能搞官官相護,不威權貴,以法辦事,做一個像‘’包青天‘’一樣的好官。


老龔166916589


首先,《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這樣一部能夠代表中國漢字語言最高水準的文學鉅著,當然是學生學習的最佳選擇了。

那麼在全書眾多的篇目中,選哪一篇合適呢?《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是《紅樓夢》全書的鑰匙,是瞭解全書的一個很好的契機。

在這一章節裡作者借門子之口,交待了書中賈、王、史、薜四大家族的連姻關係,他們奢華的生活,彼此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官官相護,為非作歹。賈雨村為了報恩賈家,胡亂審斷人命案,就是最好的佐證。由此也拉開了四大家庭由盛及衰的大幕。

所選章節的情節較為完整,故事性也較強。可以激發起學生對《紅樓夢》全書的閱讀興趣。

初中階段,學生的語文知識,經過六七年的不斷積累,已經俱備了一定的閱讀名著的能力。在思想情感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正在逐漸形成,對於《紅樓夢》所表現的思想,學生應該有一定的分辨和認識。

再有就是作品內容所蘊含的深邃思想,作品精緻典雅的語言,人物性格、形像的細膩刻畫,都堪稱典範。

這樣看來,《紅樓夢》中《葫蘆僧判斷葫蘆案》,能被選入初中語文課本就 一點也不奇怪了。


願君多晴天


《紅樓夢》第四回,薄命女偏遇薄命郎,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故事講述了賈雨村受理了薛,馮兩家爭買一女鬧出人命案件,涉案兇手有權有勢,為了攀附權貴,賈雨村退縮了,胡亂判結,任由兇手逍遙法外。

通過這個案件批判了封建統治階級的黑暗和罪惡,預示著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同時也歌頌了新中國的建立,人民當家作主。封建統治階級從此一去不復返。

將其選入課本個人認為最主要原因是建國初期,不知道現在課本里還有沒有,現在再品讀,其實已經沒有多大的教育意義了。





洛崖子



TeaC


很有社會經驗的內容。可惜年少時讀不懂。


fei637


小說《紅樓夢》中的《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之所以能夠入選初中語文課本,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這個故事的獨立性比較強。

《紅樓夢》中的這段故事,它的獨立性還是比較強一些的,畢竟對於還在上初中的學生們,他們通讀過整部小說的人還是比較少的,如果選擇小說中其他的故事的話,那老師還得給學生們講解故事的前因後果,學生就會變的更加的雲裡霧裡了。

所以,編者就把這個故事單獨的拿出來,作為初中語文課本中的一篇課文了,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們瞭解一下《紅樓夢》這部書的語言藝術,還可以激發出學生們閱讀中國古典名著的興趣。

這個故事,可以體現出封建社會的腐朽墮落。

故事中門子拿出的“護官符”,揭示了當時的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社會現實;賈雨村對門子的建議的態度,以及他後來對門子的處理方式,都表現出了賈雨村的虛偽和狡詐;賈雨村最後判案的“葫蘆提”,則揭示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墮落,以及當時官場的黑暗。

學生們通過閱讀這個故事,就可以充分地瞭解到封建社會沒落的根由。

這個故事不涉及愛情。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古典名著,但也是一部“大旨談情”的小說,其中有大量的關於愛情故事的描寫,這對於上初中的學生來說,可是不太合適的。但是在這個故事中,可是一點兒也沒有涉及到這方面的內容的,這也是它能夠入選初中語文課本的一個原因。


誰和蒲公英有約定


《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一來是文學性,二來是思想性,三來是後世影響和教育意義,擁有了這三大原因之所以能夠選進初中課本,尤其是葫蘆僧判葫蘆案和劉姥姥進大觀園,足矣說明四大名著的確是中國文化的璀璨明珠。


初中生思維都比較理智,知識儲備也比較豐富,一定程度能分辨奸惡,明法曉理,這個時候的少年永懷報國之心,一腔熱血正在求學的路上綻放光芒,心中那一份夢想和追求正在塑造著一個人正確的價值觀社會觀和人生觀。

通過葫蘆僧判葫蘆案,可以更好的讓學生們瞭解紅樓夢創作的背景,還有當時封建社會的禮制,賈雨村這個人物作為《紅樓夢》的一條線,始終把賈府和當時的封建王朝聯繫在一起,演繹著時代特徵和官場變化,官官勾結和護官符都是時代的產物,是腐敗的象徵,在這樣的環境下,飽讀詩書的賈雨村也只能順應潮流,葫蘆僧判糊塗案。

這樣的官員不為百姓著想,縱容打死人的薛蟠逍遙法外,而以莫須有的罪名和無稽之談的封建迷信為自己找藉口,這樣的末世能夠長久嗎?和賈府一樣始終會走向滅亡,紅樓夢看著是寫賈府的衰敗,其實是寫封建社會的末端。

作者對封建社會和相關封建禮教的不完善極其痛恨和憎惡,通過悲劇來釋放自己心中的不滿之情,同時以悲傷的結局暗示幸福生活的來臨,末世過去以後的新生活。

語文課本作為義務教育的主要教材,能把這一出寫進去,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可以讓學生明白和懂得什麼是文學藝術,什麼才是人生追求,什麼是黑暗的封建社會,什麼是新時代,什麼是人間百態,什麼是時代需求,讓他們做新時代的青天,將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樹立正確的民族價值,將來有所建樹時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為人民服務的公僕。


賈雨村這種求榮的思想,懼怕的心裡,本來當官不行,被罷黜,又貪圖名利通過賈政周旋重入官場,被一個門生所挾持,做出這等糊塗的事,側面反映了當時選拔制度和用人之道的弊端,而且這一章文學上很精彩,思想上很完善,也道出一個道理,糊塗之人會敗得一踏糊塗。


黑白文章澤淵詩


初中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社會觀形成的階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國家對青少年的教育任務,他們面臨著中考深造和走向社會的現實,需抱著一顆紅心,做好兩手準備,能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雖然美好,也不過鳳毛鱗角,絕大多數將會成為普通的勞動者。

《紅樓夢》中,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包括以下幾的內容:

一,薛蟠的命案,他在青天白日之下,公然打死人,一走了之,逍遙法外,橫行霸道,仗勢欺人,無法無天,為以後的薛蟠故意殺人助長了囂張氣焰。

二,葫蘆僧的亂判,他是通過鬼神之說,以薛蟠被冤鬼索命暴死為由,給死者一大筆撫卹金而將此案不了了之,在解決此案中,沒有威逼,只有利誘,一方面貪髒枉法,一方面塑造清官形象,一方面大張旗鼓的拿人,一方面私通薛府,大造兇犯暴死謠言,原告雖有不服,卻不便上告,搞定薛蟠之事,向四大家族搖尾乞憐,奸雄氣質暴露無疑。

三,馮淵被打慘死,柺子一人賣兩家,引起賣家一爭,一個好勝,一個爭強,各不相讓,對被賣者都是一見鍾情,非她不賣,雙方抓住柺子打個半死,馮淵立意買來做妾,此生不復娶妻,讓人感動,薛蟠被美色所迷,臉面所惑,大打出手,呆霸王形象呼之欲出。

四,英蓮被拐,英蓮是甄土隱的女兒,元宵節時,被霍起抱著觀燈失蹤,柺子偷走英蓮後,租的就是葫蘆僧的房子,因她眉心有顆紅痣,葫蘆僧一眼就認出,她是葫蘆巷甄老爺之獨女,甄英蓮,該僧多次和她該話,她一口咬定柺子是她親爹,因無法生計,才賣她而生,再間其他,說是打怕了的,再也不肯多說,這種柺子單拐幼女,養到十幾歲上,或賣於青樓為妓,或賣於大戶為奴,這次是柺子財迷心竅,先賣於馮淵,英蓮才喜苦出頭了,不料,柺子見薛蟠出手闊綽,便又賣於薛家,意於捲了兩家的銀子跑路,英蓮又開始發愁了,葫蘆生忙寬慰,薛家破格賣,日後定當不以尋常丫頭視之。

五,門子見犯法而不報官,當年葫蘆廟起火,連帶一條街被燒,葫蘆僧還了俗,蓄了發,做了門子,賈雨村上任時,門子一眼就認出了他,待他抽籤拿人,門子用眼色制止了他,待入後室,拿出了護官符給賈雨村過目,並介紹了四大家族的關係,包攬了該案所有詞訟,胡亂地了結了此案,此案之外,還有一點要說,門子身為官府中人,遇見柺子,卻不報官,還與柺子做了幾年的鄰居,英蓮被偷被賣,而甄老爺一世好名,對當初的葫蘆廟,也不失為一個大施主,而門子漠視英蓮的悲慘遭遇,坐視犯罪發於榻前,這該是怎樣的衙門。

五,賈雨村的人生轉折點,賈雨村一上任,就接到一樁人命官司,遂大怒,扯籤拿人,見門子使眼色,籤終究沒能落到地上,屏去左右,兩人密談,看了護官符,瞭解了四大家族,知道被告是薛家之子,且己經向京城逍遙而去,也知道官司是因甄英蓮而起,也知道甄英蓮是當初甄員外之女,為了護官保命,他改變報郊朝庭的初衷,為報答賈府提攜之恩,枉顧法度,以小人的計策,了結了一樁命案,沒有將兇犯繩之以法,更沒有對英蓮伸出援助之手,讓英蓮入薛府為奴,賈雨村現學現賣,手到擒來,怕門子說出當年貧賤之事,到底尋了個不是,遠遠充發了事,那當年貧賤之事,便是賈雨村賈老爺受甄員外恩惠之時,他是努力的在忘卻,甩掉仕途的累zhui,平步青雲,達到權力的顛峰。

這些內容,以葫蘆之名,給青少年上了人生第一課,揭露了封建官場的腐敗,人性的冷漠,對門子更是最大的嘲諷,教會了老虎,居然餓死了貓,可見,走狗畢竟是要走的,走比烹好多了,在寒暑假期,《紅樓夢》也定會被推薦為必讀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