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窯青釉辟雍硯,瓷器,隋代,徑10.5釐米、高5釐米。1975年安陽市龍安區活水村韓邕墓出土。現藏安陽博物館。
1975年,安陽老城西南約6公里的活水村發現一座古墓,安陽博物館聞訊後立即派人前往進行搶救性發掘清理。該墓為一隋代磚石墓,出土瓷器12件,墓誌一合,青釉辟雍硯即為出土物之一。據墓誌記載,墓主韓邕,字顯和,北齊天保元年任趙州錄事,天保四年轉任東郡丞,天統元年任徐州司馬騎都尉,後棄官就壟,隋開皇七年卒於相州(今安陽)。韓邕墓出土的瓷器,與安陽隋代相州窯青瓷窯址中出土的青瓷器相比,在器形、胎質、釉色、紋飾等方面非常相近,應為本地產品。其中的青釉辟雍硯,在安陽此前發現的二百餘座隋墓中是僅見的。
青釉辟雍硯,圓形,硯面平整微凹,四周為環形水槽形成硯池用以儲存墨汁,下有間隔不等的15個蹄足圍成一週。蹄足束腰部分飾凸弦紋一道。硯盤周邊有子口以承蓋。 除硯面外,通體施青釉,釉層均勻明亮有光澤。此硯製作規整,造型獨特,是隋代的典型器物。
“硯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釋名》)。 硯是中國古代文房四寶之一,由原始社會的石制研磨器具與調色器具演變而來,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進步。楊志恆先生認為目前所知最早的石硯為下川文化發現的石磨臼和磨棒,距今約3.6-1.3萬年間。此後距今7000多年的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6000餘年的陝西西安半坡遺址、臨潼姜寨遺址、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以及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和陝西臨潼姜寨遺址皆出土有兼具調色功能的研磨器,此類用於彩繪的研磨器,應是我國硯的雛形。商周時期,石硯的製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雙鸚鵡調色盤,在注重實用功能的同時,已注入了審美因素的內涵。此後直至秦漢時期,硯皆由自然石料簡單加工而成,配以研石將天然墨或人工墨碾碎研磨用於書寫繪畫,如湖北雲夢睡虎地西漢墓出土的附研磨石石硯,直接選取自然鵝卵石加以簡單加工使用。東漢以後,隨著墨碇的出現,研杵失去了其功用,硯臺受的壓力隨之減輕,這就使得利用岩石以外的材質制硯成為可能,陶、瓷、銅、鐵、錫等硯應運而生。其中的辟雍硯,即為瓷硯中的一個典型形制。
辟雍硯初見於魏晉時期,發展至隋唐。當時多依據其形制稱為“璧水硯”,又因此類硯於寒冬季節,硯盤下可置碳以暖硯而稱為“璧水暖硯”。唐楊師道《詠硯詩》雲:“圓池類璧水,輕染翰煙華。”即為對辟雍硯的真切描述。宋代,隨著考據和慕古之風的盛行,闢水硯也因其形“圓如盤,中隆起,水環之”,制如周代禮制建築“辟雍”而被稱為“辟雍硯” 。《欽定西清古硯》卷七晉王廞闢水暖硯說:“硯圓如璧,外環以渠……”,卷五宋澄泥闢水硯說:“規圓如闢,環以墨池……”即為此類型制。
比較研究
陶瓷辟雍硯魏晉時開始出現,經過南北朝的發展,於隋唐時走向高峰,唐中晚期以後,逐漸退出了文房,成為極具時代風格的典型器物。
目前所知最早的近似器型為湖北當陽劉家冢子東漢畫像石墓出土的灰陶盤龍蓋硯以及鎮江東吳墓出土灰陶硯,硯身扁平,三足低矮,硯池極淺,池底近平,是辟雍硯的萌牙。山東臨沂洗硯池晉墓出土的瓷硯,黃胎,無釉,帶蓋,子母口,淺盤,硯面上凸,中間留有硃砂痕跡,平底,下附三蹄足。上凸的硯面標明瞭貯墨與援筆功能的分化,辟雍硯這種特別的陶瓷硯式開始正式形成。
東晉以後至南朝初年,辟雍硯在前期的基礎之上,器物整體造型加高,硯池加深,硯面普遍採用弧形凸起,開始具有了辟雍硯的基本特徵。南京司家山謝球、王德光夫婦合葬墓出土的瓷三足硯,三獸首足,硯面稍上凸。這一時期,弧形硯面和“V”形硯池的出現,進一步加強了貯墨和援筆功能的分離,硯足的增高,則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暖硯的需要。
南北朝時期,辟雍硯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硯面的弧形凸起更高,略呈饅頭狀,墨渠更深,如南京郊區對門山南朝墓出土的青瓷三足硯,底部已呈明顯上弧狀。個別硯面在弧形凸起部作較小的平臺,顯示硯面自饅頭形向圓臺形的過渡。多足硯數量驟然增多,硯足數量增加,以下置六至十足獸足最為流行。安陽北齊賈進墓出土的青釉多足瓷硯,硯面上鼓初現圓臺狀,其下附八個蹄狀足,是這一時期辟雍硯的典型形制。同時,這一時期,新出現圈足硯形制,如安陸黃金山出土的陶硯,圈足外撇,足上有八個圓形鏤空。應為在蹄足的基礎上,適應暖硯需求而做。
發展到隋唐,辟雍硯亦到達其鼎盛時期,也是辟雍硯造型最具特徵,製作也最為精細的時期。硯面進一步由饅頭形向平臺形過渡並於唐代成為定式,與此相適應,墨渠亦向直、深方向發展,斷面由“V”最終發展為“U”形。多足硯數量增加且足的數量多超過10個,至盛唐時甚至超過20個,以蹄足和珠足最為常見。河南安陽安陽橋隋墓出土的青釉瓷硯帶蓋,圓形,硯內面上凸形成形成圓臺,下附間隔相等的十七個馬蹄形足。此時的硯面已脫離了饅頭狀凸起而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平臺狀。安陽置度村隋墓出土的一套青釉侍女俑,其中一人手捧瓷硯,與安陽博物館藏青釉辟雍硯及安陽橋隋墓出土青釉瓷硯形制相同,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了此類硯式在隋代的盛行程度。
至唐代時,辟雍硯硯面已形成了典型的平臺狀,且硯渠形成為典型的“U”形。初唐時期唐乾陵長樂公主墓出土的辟雍硯,檯面呈平臺狀,墨池在“V”形的基礎上加深加寬,還帶有明顯的隋代風格。
江西豐城市曲江寺前山洪州窯遺址出土的青釉多足硯,硯面凸起呈平臺狀,墨渠深且直斷面呈“U”形,外壁貼塑20餘蹄足,一側還貼塑一對筆插,是唐代辟雍硯成熟期的典型形制。洛陽履道坊白居易故居出土的瓷硯,硯盤呈圓形,盤內周沿有一圈凹槽,盤外沿突起兩孔筆插,下附21蹄足,與前述洪州窯遺址出土青瓷多足硯形制基本一致。圈足硯在這一時期繼續流行,硯面和墨渠則展現了明顯的時代特徵。如福建永春縣城關鎮永徽二年(651年)墓出土青釉劃花硯,平臺形硯面和“U”形硯渠與江州窯遺址出土的青釉多足硯極為一致。鄭州中原製藥廠出土的陶硯,亦具有極為明顯的平臺形硯面與“U”形硯渠。這一時期,多足下附環狀墊圈的連臺式硯於隋初出現並在隨後大量流行,應是受圈足硯和多足硯的共同影響而產生的。鄭州西陳莊唐墓出土的瓷硯,是這一類型的代表,平臺形硯面略下凹,更有利於援筆;直而深的“U”形墨渠,同樣使貯墨更為方便。
唐代後期,由於大量優質石材的開採,端硯、歙硯、洮河硯相繼開發出來並日漸盛行,成為我國石質硯臺稱雄後世的開端。同時,隋唐以後桌案的興起與普遍使用導致了人們伏案書寫方式的固定,硯臺多置於書案之上,對硯臺之底部亦不再有附足以適應場地變化的要求,平臺硯逐漸代替有足硯成為主流,多足的陶瓷辟雍硯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三國兩晉至盛唐期間極具時代風格的一種典型硯式。
楊紅梅,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安陽博物館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館員,致力於文物、博物館及文化遺產方面的研究。
閱讀更多 河南博物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