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科學》李成威等:當前主要發達國家財政政策特點與啟示


《財政科學》李成威等:當前主要發達國家財政政策特點與啟示

標題:當前主要發達國家財政政策特點與啟示

作者:李成威 李 欣 劉翠微 於雯傑

單位: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刊期:《財政科學》2020年第1期


內容提要

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主要發達國家財政政策呈現出以下趨勢和特點:除美國外,大部分發達國家在盡力降低赤字;為化解社會風險,各國都在調整社會福利支出;各國財政高度重視維護國家經濟核心利益,紛紛出臺新的產業扶持政策;為提高國家競爭力,各國競相下調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不斷出臺保護性政策措施,衝擊全球治理體系。針對上述情況,一方面我們要借鑑吸收,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關注其對我國的影響,避免受到衝擊。

關鍵詞:發達國家 財政政策 特點與啟示


文章思維導圖


點擊看大圖

《財政科學》李成威等:當前主要發達國家財政政策特點與啟示

精彩內容摘編


最近幾年,特別是2018年以來,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抬頭,一些國家經濟和社會運行中出現問題。在此背景下,主要發達國家財政政策也呈現一些趨勢和特點,值得我們關注。


幾點啟示

第一,赤字率水平沒有一定之規,3%的警戒線並非不可逾越。為了維護歐元幣值的穩定,《穩定和增長公約》對歐元區成員國的赤字和債務水平進行規定,要求財政赤字不超過GDP的3%,公共部門債務不超過GDP的60%。但是歐元區成員國還是會經常突破這個警戒線。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各國通過擴大赤字穩定經濟,遺留的問題就是需要大幅縮減赤字和削減債務。但是各國的策略不盡相同。美國赤字率仍然很高,2018財年和2019財年仍然分別高達GDP的3.8%和4.6%。而歐洲赤字控制明顯要好得多,但是各國間的差異還是很大的。所謂的3%的警戒線,並非不可打破的金科玉律,確定合適的赤字率水平,需要根據宏觀風險情況和財政風險情況做出決策。

第二,要高度重視由於財政問題處置不當引發社會問題或社會危機。最近幾年,由於財政改革或財政政策不當,引發社會問題或社會危機的情況在一些國家上演。例如法國的黃背心運動,就是起因於政府上調燃油稅計劃,由一項稅收政策調整引發一場社會危機。因此,各國都十分重視社會福利開支,不斷增加對社會福利支出的支持。縱觀歐美幾百年政治、經濟失敗的案例,很多是因財政問題引起。反映出西方整體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失靈的問題。財政制度安排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不斷髮展以適應國家治理體系的演進和完善,才能避免西方國家發生的危機。

第三,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看待產業政策。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多邊主義受到挑戰,國家的個體利益備受關注。西方一些國家質疑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認為中國政府對市場的干預過多,對中國的產業政策紛紛予以批判,但現在西方紛紛開始重新思考產業政策的作用,各國特別重視增加國家競爭力、促進產業發展升級。為此,國家在稅收方面給予很多優惠,特別是主體稅種的優惠力度很大,所得稅降低是主打的減稅措施。另外,政府還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投資基金、產業補貼補助等多種方式,刺激和促進企業發展。

第四,及時跟蹤國外政策變化趨勢,發揮財政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應在風險社會、數字化時代和逆全球化背景下考慮這些國家的財政政策走勢,針對一些國家的保護性政策措施,要及時掌握,提前研究,提出有效應對方案,做到未雨綢繆,避免措手不及。在全球治理的視野下,突破國內財政界限,樹立大國財政思維,從區域化、全球化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更加宏觀的視野審視大國財政在全球公共事務處理中的作用,以大國財政思維推動全球治理有效制度安排的形成。


全文刊載《財政科學》2020年第1期,歡迎訂閱!


《財政科學》李成威等:當前主要發達國家財政政策特點與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