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大V啟明星計劃#關於酒俗:到底什麼叫“推杯換盞”?

說起酒俗,全國各地幾乎都有。方方面面,無奇不有。有飲酒必然伴隨著酒俗,二者互為因果,同時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中華民族的充溢的文化內涵的體現。


酒俗,在生活的樂趣中產生,恰恰和地方文化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推杯換盞”的酒俗傳承歷史之長,流經範圍之廣,涵蓋文化之深,真的能夠稱為古今罕見。
注意研磨民族的酒俗,實際是在挖掘民族文化的內核,不能有絲毫的忽視和冷漠。

#酒業大V啟明星計劃#關於酒俗:到底什麼叫“推杯換盞”?

我們注意到,酒俗本身並沒有嚴謹的地域之界限。也就是說,酒俗只是一個文化符號,必然存在著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染指的作用。當然有些酒俗受歷史和大範圍地理條件的限制,流域範圍非常狹窄,保留著原始的狀態。因此,這種酒俗便有了極其顯著的地域標誌,極其鮮明的文化特徵,極其深邃的歷史痕跡。
房縣“推杯換盞”的酒俗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推杯換盞”是中國流傳很廣的一個成語,只是描寫酒宴上的熱鬧氣氛。但是,這個酒杯怎麼推?酒盞又怎麼換?沒有幾個人能說清了,就連專門研究酒俗的專家也會被問懵的。

#酒業大V啟明星計劃#關於酒俗:到底什麼叫“推杯換盞”?

然而,在湖北省房縣的男女老少,均可以完滿地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只有房縣人才能回答這個問題呢?“推杯換盞”的歷史原貌又是如何呢?
房縣處於鄂西北山區,南通川陝,北抵鄖漢,境內山林四塞,以處草莽,遠離封建王國的政治中心。加上氣候多變,地域潮溼,故有“瘴痍之地”的稱謂。這樣,很早人們就有飲酒驅溼,飲酒強身壯體的習慣。
房縣也成為中國“四大流放地”之一,歷史上曾有14位帝王將相流放於此,其中最有名也就是武則天貶放的唐中宗李顯。歷代王室宮廷爭奪權位的鬥爭頻仍,異常殘酷,基本上都是你死我活,刀光劍影,血肉橫飛,屍積如山。
權勢人以防歹人下毒陷害,形成了一套嚴格嘗酒嘗菜的規章。這些規章不斷地充實完善,並且代代流傳下來。
帝王將相被流放,也把這些宮廷的“規章”帶到了流放地,影響了一方的風俗。

唐中宗被貶為“廬陵王”到房縣(唐代時叫房州),也嚴格地執行有人嘗菜嘗酒的繁文縟節,影響房州地方風俗,也就形成了“推杯換盞”的酒俗。流放地不只有房縣,而為什麼“推杯換盞”的酒俗只有房縣有呢?

#酒業大V啟明星計劃#關於酒俗:到底什麼叫“推杯換盞”?

原因有三點:一是房州地處偏遠,“山林四塞,其鞏固如房室。”房州就像一處四方有牆壁,紋絲不透風的“房屋”,而且重山疊障,舟車不通;二是房州是中國四大流放之地中流放帝王的地方,流放層次高,流放文化的特徵明顯。流放職位低一點,就沒有專人嘗酒嘗菜的這些講究;三是房州人很早就有釀酒飲酒的生活習慣。老百姓不釀酒不飲酒,宮廷裡的酒章酒法也就沒有渠道進入民間。


唐中宗李顯來到房州,再沒有可能象在長安一樣和老百姓隔離開來。你說你是皇帝,可房州人看到你無外乎就是一個平常的富家翁。你還得在市井中轉來轉去,就得和當地人交往。因為李顯也擺不起當過皇帝的臭架子,何況你的住宅就在一片平民之中。這樣,老百姓看到了李顯,李顯也看到了老百姓。每次吃飯時,老百姓就看到了有人喝了一杯酒,把空杯放在李顯面前,斟滿酒,李顯才又喝。

老百姓不明白其中奧妙。但人家從大地方來,這個講究肯定是對的,是顯貴的,於是回去以後就學著做。來了客人,擺上酒席,主人喝完一杯,把空杯放在客人面前。可能開始幾次,客人不知就裡,不明白主人這是什麼意思?逼急了,才逼出主人口中一句話,“我是喝完一大杯,是實心實意敬你酒的!”話是沒有錯,但把李顯宮中規矩全學走樣了,只是房州人慢慢地覺得這個喝酒的辦法實在,管用,也就慢慢地流傳開來,傳承下去,成了地方的酒俗。時間過去了千年,那麼,現在房縣“推杯換盞”酒俗又是如何一番情景呢?

被邀請的主客在房縣宴席中是被請到上席右首,左首則是主人家的長者或者是德高顯貴者作陪。下席坐來客。左右席一般由陪客就坐。主人不管老幼,均坐於此。主客坐定時,每人面前都斟滿燙熱黃酒,暗喻主人待客“熱情”,稱之謂“門杯”。

#酒業大V啟明星計劃#關於酒俗:到底什麼叫“推杯換盞”?

這時,主人端酒致詞,歡迎客人光臨,講完“薄酒情誼厚”之類的客氣話後,請在坐的諸位共飲。一般情況下,在坐諸位是不能在這時搶著出杯,要留給主人向在坐的“貴客”表示敬意的。等把諸位的酒杯斟滿,主人端杯飲幹,用空杯敬給主客,主客雙手接過,斟滿後飲空,又把主人的空杯還給主人,禮數為“回敬”。主人又把酒斟滿飲幹,又依次敬給下一個客人。與此同時,在座的陪客這才可以出杯敬酒,也可用此辦法,把酒飲幹,空杯敬給客人。


#酒業大V啟明星計劃#關於酒俗:到底什麼叫“推杯換盞”?

初步估算,主人要盡地主之誼,起碼要要飲幹兩到八杯酒。好在黃酒的酒精度10-15°之間,適當掌握,不至於酒後失禮。“推杯換盞”酒俗中的關鍵部位是把酒碗空著敬給客人。這必須得滿足幾個先決條件:
一是必須飲得是房縣黃酒。度數低,酒性平穩。黃酒是用滿碗裝,一碗是一市斤左右。你敬出一碗酒,實際上你已經喝了兩碗。充分顯示了敬酒人的實在樸實;


二是具備一定的酒量,起碼能夠喝上幾碗後,還能應酬自如;
三是有酒德。“推杯換盞”又是最容易耍弄人、自己佔便宜的酒俗。這中間最要講究得就是酒德。主人要有酒量,就得拼著自己多飲,也要讓客人喝好。當然主人有一杯敬在座的所有客人。老百姓說,這叫主人能玩“大和”,也只有主人有此權利,而且也只玩一次。要是裝著不懂規矩,一會兒又來一次“大和”,容易引起客人的不快和多心。在座的客人和陪客是不能玩“大和”的,尤其是來客,也來敬在座的客人一杯,顯得人不地道,也容易造成一些糾紛。因為這是“推杯換盞”,客人玩“大和”,就是一杯酒換了七杯酒,無端地佔了便宜。

俗話說,酒喝人情菜吃味兒。被邀請出席人家宴會,首先要懂規矩。尤其不要以為自己太聰明。你這一個小小招數,實際上讓人看到你的五臟六腑,叫人從心裡瞧不起。酒量差,事先可聲明不參與。量大能喝,卻只千方百計地猛灌別人,自己不喝或少喝,終會被人說破嘴臉,看清內在,落得個被遺棄的下場。

傳播葡萄酒文化,科普葡萄酒知識,葡萄酒愛好者之家,歡迎您的關注。

@逸香葡萄酒與烈酒教育

#酒業大V啟明星計劃#關於酒俗:到底什麼叫“推杯換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