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不能好好“炫富”了?涪陵榨菜五年來首次淨利潤下滑

一度成為網民“炫富”的網紅食品涪陵榨菜,在2019年的業績表現卻沒能像網絡上那麼“高光”。


3月16日晚間,重慶市涪陵榨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涪陵榨菜”)發佈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896億元,同比增長3.9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05億元,同比減少8.55%。


其中,第四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85億元,同比+4.33%,歸母淨利潤0.87億元,同比-37.09%。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使涪陵榨菜在2016-2018年創造的連續三年營收20%以上高增長、淨利抬升6成左右的勢頭戛然而止。


涪陵榨菜不“香”了?


涪陵榨菜成立於1988年,其前身是四川涪陵榨菜集團公司,依託涪陵地區為涪陵榨菜的原產區域優勢,經過20多年的生產經營,成為中國最大的榨菜加工企業,市場佔有率第一。


還能不能好好“炫富”了?涪陵榨菜五年來首次淨利潤下滑


涪陵榨菜在財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國內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公司產品銷售市場快速調整變化,傳統渠道銷量下滑,部分地區銷售失序,導致公司產品銷量同比下滑。


還能不能好好“炫富”了?涪陵榨菜五年來首次淨利潤下滑


從區域銷售情況看,除華東、華中、西南大區的營業收入增幅高於營業成本增幅外,涪陵榨菜年報中8個銷售大區中的其餘5個大區均出現了營業收入增幅和成本增幅倒掛的現象,華北、東北、中原和華南大區在成本下降的同時營收也出現下降,而這四大區佔據公司營收規模半壁江山,同時西北大區的營業收入增幅低於營業成本降幅。


從具體業務來看,涪陵榨菜的榨菜產品實現營收17.12億元(同比增長5.2%),雖然整體銷量有所下滑,但因為2018年底的提價,2019年榨菜的噸價是有所上升的,推動了收入的增長。同時,從毛利率方面來看,榨菜的毛利率同比上升3.10%,主要系2019年上游青菜頭的價格採購價格較2018年基本持平,成本端的壓力比較小。另外,營收份額與蘿蔔均略有下滑。而絕對支柱榨菜份額從85.04%上升至86.07%。


“漲價”戰略已至“天花板”?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提升產品利潤率,“提價”也是涪陵榨菜近幾年頻頻採用的市場手段。


從2008年起至今,涪陵榨菜已提價12次,其中包括調節出廠價5次和調節終端零售價8次。近年來,涪陵榨菜提價更為頻繁,自2016年起已提價5次,最後一次提價是在2018年10月,共對7個單品的產品出廠價上調約10%。涪陵榨菜產品也從0.5元/包的出廠價,一路漲至近2.9元/包。


還能不能好好“炫富”了?涪陵榨菜五年來首次淨利潤下滑


事實上,這幾次提價都帶動了涪陵公司業績水平的全面提升,ROE(淨資產收益率)也在2016年首次超過15%的水平,並且不斷提高,在2018年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26.78%。


彼時,涪陵公司將提價原因解釋為,原材料上漲、品牌建設的需要。包括去年5月涪陵榨菜方面仍然表示:“現在公司產品價格離天花板還有較大距離,2006年公司推出脆口產品,很多人覺得貴,但是慢慢消費者也認識到產品品質和品牌的重要性,對價格變得沒有那麼敏感。”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提價是提升業績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僅通過提價而不需要管理層提高經營水平就可以提升毛利率和淨利率水平,還可以有更大的空間讓利給經銷商以提高其銷售積極性。”當然,能夠提價是企業具有定價權的具體表現,而定價權是企業競爭力的表現,這也是涪陵榨菜成為“小菜第一股”的底氣。


或受益於此,涪陵榨菜近兩年股價也有較大幅度上升,在部分資金眼中,涪陵榨菜既能漲價,又能擴產,是醬菜界的“小茅臺”。


不過發展至今,包裝榨菜行業依舊是一個小眾行業。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包裝類榨菜行業規模僅有67億元。也就是說,只能容納3個涪陵榨菜。


雖然涪陵榨菜擁有原料產區優勢,可獲得較低的邊際成本,但由於小菜本屬性的原因,品類高端化的增長路徑很難打動市場,比如其高端產品“五年沉香榨菜”至今都沒有放棄銷售,售價從2000元降至了888元依然鮮有人問津。所以,對於涪陵榨菜來說,定價權的提高要依賴品牌和渠道優勢。


而近年來隨著居民消費的不斷升級,消費者開始由關注價格向關注品質轉變。出於健康需求和受涪陵榨菜漲價等影響,消費者可能轉而去尋求類似的替代品。


在這種情況下,其產品還有多少漲價空間,如何在新形勢下繼續維持企業高速發展,或是涪陵榨菜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問題。


“渠道下沉”,攤薄公司利潤


涪陵榨菜財報顯示,為了適應市場調整變化,公司按照“適應變化,主動改變,做中國佐餐開味菜行業領導者!”的戰略方針,實施了渠道創新做透下縣、品類獨立推廣、銷售隊伍裂變的銷售策略,銷售費用增加,導致公司淨利潤同比下降。管理上狠抓了標準化,生產上持續推進精品戰略,並立足未來,抓技術創新,對公司業務進行了系統規劃,完成了榨菜、餐飲泡菜、川調醬三大戰略品類智能化生產規劃,為公司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而這種渠道下沉帶來的則是公司銷售成本的攀升。根據涪陵榨菜的財報披露,其2019年銷售費用大漲45%至4.069億元,增速遠遠超出營收增幅。其中,市場推廣費和電商費用增幅最為顯著。前者抬升近9成至2.495億元,後者翻倍至921萬元。


還能不能好好“炫富”了?涪陵榨菜五年來首次淨利潤下滑


在涪陵榨菜2019年中報就提及,涪陵榨菜公司執行“先款後貨+部分授信”的回款政策,依靠20多年高品質榨菜生產經營積累,公司已擁有1200多家忠實的一級經銷商客戶,公司在全國範圍內設有8個銷售大區、67個辦事處組成的專業營銷團隊對經銷商進行植入式指導和管理。在大潤發、永輝超市、沃爾瑪、家樂福等超市以及農貿市場,城鄉的便利店等零售終端,均可以看到烏江榨菜的身影。


首先,公司從2019年初開始推進銷售組織結構裂變,從37個辦事處增加到67個辦事處,銷售人員從四百多增加到五百多(全年目標增加到六百人左右)。


而在渠道開拓方面,涪陵榨菜多次提出渠道下沉的策略,即在現有經銷商的基礎上,向下覆蓋蓋10萬人口以上的縣城市場,實現渠道的下沉。


但在實行過程中,新的渠道在鋪貨、陳列、考核、活動組織能力素養方面與一二線成熟經銷商差距較大。目前渠道下沉雖然新增了600戶左右的縣城客戶,但是效果並沒有顯現出來。還需要繼續投入時間精力培育市場。


對此,新媒體《調料家》品牌總監王詩詠曾在去年走訪市場後分析認為,當時涪陵榨菜通過渠道下沉後,由於縣鄉市場對價格敏感度較高,品牌意識較弱,而且縣鄉市場傳統作坊生產的鹹菜“物美價廉”已經牢牢的佔領好市場,而且很多居民都是自己家裡醃鹹菜,並沒有形成消費習慣。


還能不能好好“炫富”了?涪陵榨菜五年來首次淨利潤下滑


很明顯,提價後的涪陵榨菜價格方面在縣鄉市場並沒有競爭力,但市場運營費用卻又大幅攀升。


不過,渠道下沉也並非毫無效果。一方面,2019年涪陵榨菜的一級經銷商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400多個。其次,涪陵榨菜也在財報中特別披露了公司2019年庫存商品為2055.17噸,相比2018年庫存商品9088.75噸下降77.39%。這也從側面證實涪陵榨菜通過2019年的渠道創新下縣和加大費用投放力度,實現了較好的去庫存效果。


不過近年來,涪陵榨菜的渠道存貨量始終處於高位。2016—2018年,其存貨分別為1.72億元、2.48億元和3.30億元。2019年,涪陵榨菜的存貨金額已達4.14億元,其中庫存商品賬面餘額從2018年的6250萬元降至1978萬元。


恐告別高速增長期,步入穩定發展期


本月13日,涪陵榨菜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立足榨菜,打造泡菜,同時在醬類等親緣行業中找尋合適標的,以內生和外延方式推動多品類發展。”此次財報中,對於研發投入大漲944.76%,涪陵榨菜表示,增加了自動化設備和醬油產品開發投入。


還能不能好好“炫富”了?涪陵榨菜五年來首次淨利潤下滑


涪陵榨菜在2018年年中啟動了年產5萬噸的泡菜建設項目、年產1.6萬噸的脆口榨菜生產項目,為公司長遠的發展提供產能保障,目前已完成並進入調試階段。公司一方面通過對脆口榨菜的產能擴張,提高自身重點產品的優勢,另一方面通過泡菜項目的建設,加碼對泡菜等醬醃菜市場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涪陵榨菜在此次年報中提出,今年受疫情影響,各種費用、成本攀升,成本控制壓力巨大。若公司面臨原材料不足或原材料價格波動而引致的經營業績波動風險,採取的應對策略包括在原材料價格上升時調整榨菜產品價格。涪陵榨菜表示,根據公司經營目標及業務規劃,預計2020年營業收入目標約20.89億元,預計同比增長5.00%。


有券商指出,“涪陵榨菜基本面並沒有發生重大的變化,除了週轉和存貨提高了之外,現金流、負債、毛利率、經營模式、品牌和管理層等核心因素並沒有出現大幅異動和惡化,所以本質和基本價值這些並沒有出現大的問題,業績只是屬於短期的波動影響。”


涪陵榨菜業績疲軟既成事實,考慮到需求端仍有很大的壓力、公司渠道策略調整的前期市場投入不可缺少,涪陵榨菜能否走出業績放緩的陰霾,還需要看公司渠道調整的實際效果,調整效果顯現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