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把首都迁到北京?

久哥聊小说


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是一件让后世颇费猜测的事情。

国都是国家的根本,一般不会随意变动。当然了,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迁过都,比如盘庚迁都,孝文帝迁都等等。但这些皇帝迁都,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原来的都城实在没办法生活了,才不得不那样做。

可是,当时的南京,却是鱼米之乡,生活极为优渥,完全不是当年盘庚、孝文帝所面临的那种条件恶劣的样子。而且,朱棣不是从环境恶劣的地方,往环境好的地方迁移,反而是从环境好的地方,往环境恶劣的地方迁移。要知道,北京当时不但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受漕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生活质量也明显不高。

而且,北京当时差不多位于明朝的边关地区。蒙古人虽然被赶到了漠北,朱元璋虽然对蒙古人进行了十多次追打。但并没有把蒙古人斩草除根,蒙古人死灰复燃的可能性很大。

而历史事实证明,中原王朝虽然极力打击北方游牧民族,但根本就不可能对他们斩草除根。就算某个民族受到强力打击,但经过分化重组,又会产生新的足以威胁南方王朝安全的强悍民族。

所以,迁都到北京,皇帝的人生安全,显然是得不到足够保障的。

(朱棣剧照)

后世有人说,明朝皇帝有骨气,“天子守国门”。

其实,这不过是朱棣迁都以后,人们的一种总结而已。在皇权社会里,皇帝的安全,绝对是整个国家安全战略最首要的,乃至是唯一的。所以,并不存在朱棣想去“守国门”的说法。

又有人说,朱棣之所以要迁都北京,主要是因为南京是朱允炆曾生活过的地方,这个生命安全才是朱棣首要考虑的。

但这个说法并没有道理,当时朱棣已经是皇帝,而且对朱允炆的势力也清洗得差不多了,谁还会去为朱允炆报仇呢?再说了,如果有人想报仇,皇帝在哪儿都能够报仇。问题不在于住在哪儿,而在于皇帝的安保系统是不是很牢固。所以,这一点显然是不存在的。

还有人说,北京是朱棣的潜邸,那是他的故乡,他在那里,更能获得拥戴。

这个说法也有问题。所谓拥戴,都是大臣们的拥戴,并不包括黎民百姓。黎民百姓被压制着,他们不拥戴也没有办法。如果他们想造反,朱棣在南方坐镇,对他们的威慑反而会更大一些。而大臣们都是朱棣提拔起来的,在南京会用哪些大臣,在北京也会用哪些大臣,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朱允炆剧照)

那么,朱棣迁都北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朱棣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还不是什么朱允炆会不会给他带来安全威胁的问题,而是整个大明王朝国运的长治久安。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奉中原王朝为正朔。对“中原王朝”的鉴定,主要是都城在中原地区的王朝。如果都城没在中原地区,似乎就不能称作是中原王朝。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啊,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初为什么没有把都城定在中原呢?

实际上,朱元璋是想过的,当时他就想把都城搬到中原去。他当时还特地派太子朱标前往西安做过考察,想把都城搬到西安去。毕竟西安在中国古代王朝中,是排位第一的。但是,西安在当时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且事实上,从唐朝末年开始,西安的环境条件就变得异常恶劣,缺水缺粮,不太适合生存,更不适合建都了。

北宋建都的时候,考虑过洛阳,考虑过开封,但就是没考虑过西安。因此,朱标考察的结果是不适合建都。

西安不适合建都,当然也不可能搬到洛阳和开封。毕竟这两个北宋的都城,曾因防守不好,造成了北宋的失国。总之,当时朱元璋一直在犹豫不决,没有定下来。后来,他就去世了。再后来,就发生了靖难之役。

(朱元璋剧照)

朱棣当皇帝后,之所以要迁都,其实是继续朱元璋没有完成的事业,想办法把都城迁到中原地区去。

对朱棣来说,迁到北京,是最合适的。为什么是最合适的呢?

其一,北京在中原地区。定都在这里,就可以称作中原王朝。

其二,北京原先是元朝的都城。明朝当时是认可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的,它在北京建都,也让历史朝代具有传承关系,表明元朝已经“气数尽了”,天命让明朝站起来。

其三,北京是朱棣的潜邸。把自己的潜邸作为都城,这样不但能够彰显明朝是正朔,还可以彰显他朱棣是正朔,一举两得。

至于安全问题,这确实是定都北京的一个弱项。因此,朱棣迁都北京后,才会大兴土木培修万里长城。又设置九边军镇,用以对抗北方。同时,他在五次率军北伐。尽管后三次北伐劳而无功,尽管他最后还死在北伐的路上。但是,他依然要坚持这样做。由此可见,朱棣无论如何要把短板补起来。


张生全精彩历史


明成祖朱棣是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本是镇守北平(今北京)一带的守边藩王,但他野心勃勃,一门心思想取代侄儿朱允炆,做君临天下的皇帝。正因如此,等到朱元璋死后没多久,朱棣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史称“靖难之役”(1399-1402年)。“靖难之役”持续3年时间,最终朱棣竟能渡过长江、攻陷南京,顺利地爬上皇帝宝座,成为明朝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



但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刚刚坐上龙椅,便急吼吼地抛弃其父亲自选定的都城,也即地处江南富庶繁华之所的南京,而将其迁往气候干燥、经济远不及江南发达且屡屡遭受蒙古骑兵威胁的北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笔者不揣冒昧,认为原因大概有以下四点:


南京“风水”不好,只适合偏安政权。南京地处江南与中原交界处,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邻长江,地形险要,号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堪称“帝王之宅”。从吴大帝孙权在此地筑城并建都开始,先后有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明、太平天国、民国等9个政权在此定鼎,所以“金陵有王气”的说法,在社会上非常流行。



然而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但凡是在南京建都的政权,“寿命”大都比较短(明朝除外),要么最终成为被统一的对象,要么建都后不久便发生大动乱,最终都城迁往别处(明朝)。相似的历史一再上演,让世人不得不怀疑南京的“风水”不佳,若在此定都的话,不仅难以统一中国,而且还无法保证政权的长治久安。


江南世风萎靡,久居南京会销蚀进取的意志。江南地区沃野千里、物产丰饶,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民,只要不遭受大规模的战乱,便可以过上一种富足、自保的生活。正因如此,江南民众没有向外扩张的动力和兴趣,并由此滋生出贪图享乐、追求奢靡浮华的风气。定都南京的政权,受当地风气的影响,久而久之,也容易滋生一种自满、懈怠的作风。



有鉴于此,深具忧患意识的帝王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会定鼎南京。就明朝而论,其实朱元璋在建国后不久,便已经决定将都城迁出,先是计划搬到开封,而后又打算在西安建都。但终因开封、西安残破日久,再加上迁都工程过于浩大,非数年时间所能完成,故而直到朱元璋驾崩,都没能实现目标。所以由此来看,朱棣将都城迁往他处,也可以看做是继承亡父的遗志。


朱棣的根基在北京,而非南京。一座城市能否被确立为首都,除了它的地理、军事、政治价值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即它周边辐射地区,是否是政权根基所在地,换句话说,都城所在地区的民众,是否是该政权的“铁杆”支持者。秦、汉、隋、唐定都长安,五代、北宋定鼎开封,明初在南京开国,莫不是考虑到这些城市所在地区,是它们获取支持,并赖以存在的“根基”。



但南京对于朱棣来讲,非但不是“根基”所在地,反而因为他的篡逆之举,成了明里暗里反对、敌视他的“大本营”。毫不夸张地讲,在南京停留的每一天,朱棣处处感觉不自在,总不如在经营多年的北平待着舒心踏实。舍弃敌意甚深的南京,改而迁往作为多年“老巢”的北平,对朱棣来讲,是再好不过的安排。


北京地位极端重要,可以帮朱棣实现一系列伟大的抱负。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地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界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就明朝而论,不仅是抵御蒙古人入侵的屏障,而且可以向东北进一步控制关外地区,向南则可统领中原,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统一。定都北京的话,进可以肃清漠北、开疆拓土,退可以保护中原,做到“天子守国门”,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安排。



正因如此,朱棣篡位后即着手迁都事宜,在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府为北京顺天府,并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营建北京宫殿。经过长达15年的营建,北京城已经颇具规模,并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起,正式被确定为明朝的首都,而南京则降为陪都,直到明朝灭亡一直如此。


史料来源:《明史》、《明成祖实录》、《明史纪事本末》、《国榷》等


文史砖家


1421年北京紫禁城完工,朱棣正式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朱棣之所以把明朝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巩固北方边防的需要。元朝灭亡之后,元顺帝带着元朝残余势力逃到长城以北,经常突破北方边防要塞南下,严重威胁到明朝北方边境的安全。为了加强北方边境的防务,打击元蒙残余势力,需要把政治中心从南方迁往北方。

第二,南京在靖难之役中,皇宫和城市几乎毁于一旦,没有北京宫殿完整。北京宫殿在元末战争中,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创伤,因为明朝大将徐达进攻大都(北京)时,元顺帝是弃城而亡的,再加上紫禁城已修建完工,也有必要迁都北京。

第三,北京是朱棣当燕王时的根据地,经过多年的经营,后方巩固。而南京则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地盘,虽然朱允炆失踪,但还是有许多忠于他的势力存在,朱棣不得不有所忌惮。




纵论古今



明代之政治、军事、经济态势,大抵是以东南之粮养西北之兵,以运河为纵轴线,以九边为横轴线,则交点为北京,以皇帝坐镇北京,逼迫南都转运官吏高效运输,以皇帝和整个中央官僚集团为质,保证九边粮饷,保证九边的后勤处于皇帝控制之下,同时使内外边墙之间的野战军直接受内廷控制,这是其一。

在明代的国际形势上,东北女真崛起,朝鲜和日本成为可以动员十数万野战军远征的强敌之后,帝国惧怕东北出现辽一样的强权,也惧怕丢失北部国防天险之后整个黄河以北不守,东北亚局势势必成为帝国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必须将指挥中枢前移北京,这是其二。

明初秦岭-淮河线以北受金元统治超过百年,当地汉文化受到极大破坏,地区离心力大大增加,这使得洪武-建文年间的北方相对于帝国,无非是一殖民地。而江淮则是帝国国防前线的同时,承担经济中枢的职责,这时候定都南京十分合理。但永乐时代帝国完成对北方的全面消化后,迁都北方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这是其三。

以上三个点中,前两个点的问题,南京一个也无法解决,而这两个问题却是确保帝国生存、皇帝统治的关键性问题,所以自然,明帝国是一定要迁都北京的。

PS:看到有答主提到正统年己巳之变也就是土木堡,实际上这个事件的爆发离不开三大因素。

其一,明廷在事前错误将精力过多投入在西南少数民族事务上,忽视了对蒙古草原的分化瓦解,导致瓦剌统一。

其二,边墙体系长期建设不足,出居庸关后,明军完全没有战场控制能力,哨所、卫城建设不足,而骑兵却在这个时期,战斗力出现极大下滑。缺乏骑兵侦察保卫的步兵,在战场上是非常脆弱的。

其三,朱祁镇本人贪功而愚蠢,具体不展开说了。


半世晨晓的唯美


关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首先,巩固皇帝宝座

我们看看朱棣是怎么做的皇帝呢?是把他老爹朱元璋定的继承人赶下台做的皇帝,北京曾经是他的藩邸,是他兴王创业的基础,对他来说北京比较亲切,而应天是老爸朱元璋和大侄子朱允炆做皇帝的地方。

他用武力推翻了老爹朱元璋所立的合法皇帝。如果老爹在天之灵知道了,肯定会发怒。

此外,做了皇帝每天都要坐在朱元璋和朱允炆曾经做过的龙椅上,心里感觉七上八下,总归是不安宁。

而想到死了以后还得躺倒老爸身边,这要是在那边见了面,估计还得让老爹朱元璋狠狠的训斥,想想自己后背发凉。

我们今天看来,这有点迷信,但是在当时来说,绝对不能低估一个封建帝王的迷信程度,为啥呢?

要知道朱棣即位以后,曾经很多次请番僧做法事,一次斋蘸便是七天七夜,这法事是要“荐福于皇考皇妣”,这不就是害怕受到老爸惩戒,而想得到朱元璋的原谅吗?

另外,那个被他推下皇帝宝座的侄子朱允炆不知下落,天下还不稳定,建文帝很多遗臣也是闹得乱哄哄,这成了朱棣的隐患,他时刻担心反对他的势力会有所行动。

想想,北京可是老子的地盘,我的地盘我做主,这天天在别人待过的地盘上,心里却是有点别扭。所以为了巩固皇帝的宝座,迁都也就成了一种解决方式。

其次,更好地控制西北

大明朝建立以后,朱棣的老爹朱元璋就曾经在定都问题上举棋不定,一直在犹豫徘徊,他们没有把元顺帝的子孙们斩尽杀绝,而是赶到了北边的蒙古高原上,虽然元朝残余势力远走沙漠,但是一定的军事实力还是有的,万一他们要卷土重来,京师不设在北方,军事力量薄弱,黄河以北的地方可是不太容易守住。

虽然应天经济好,但是位于东南,距离北方的蒙古太远,对控制西北不利。

想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家底,无奈国家新立,经济凋敝。

老头儿只能无奈的感叹道“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又衰,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

想想,也只能把未尽的事业留给子孙了。

从这里看朱棣迁都也是完成老爹的遗愿。

最后,实现朱棣的“英雄梦”

朱棣有什么英雄梦呢?

简单的说就是“控四夷以制天下”。

其实朱棣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他就藩于此,而对大元留下的一切耳闻熟知,忽必烈和他的子孙们在这里君临天下,朱棣也想建立一个举世无匹的庞大帝国,他多次率军出塞,又南征南安,派郑和下西洋。这都是朱棣英雄之略的体现。

“燕地负山带海,形势雄伟,临中夏而控北荒,诚所谓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者”,这地方比应天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要好很多。

综合上述三点,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不过这都是我们的的臆测,真正的原因也只有成祖朱棣自己知道。

谢谢各位观看,如有不妥留下宝贵意见!

千秋文史


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首先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在朱棣登基之前,北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朱棣12岁时受封燕王,21岁就藩北京,替代功臣镇守北部边疆,其间多次大破北元,战功卓著;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燕王在南京登基称帝;



此时元朝已被推翻二十多年,虽然当初明朝大将蓝玉、傅友德、郭英、燕王多次出征讨伐,虽有战功,也未能彻底解决边疆侵扰问题;游牧民族主要以骑兵为主,以放牧为生,居无定所,机动性强;他既不善于耕种,也不善于手工业,但是日子还是要过的;他们就凭借其快速的机动能力,肆意在明朝边境抢劫侵扰,你征讨他就跑,你走他就来,而且征讨时,在茫茫的草原,很难找到他们;


在永乐年间,那些能打仗的开国功臣都被朱元璋杀光了,一起靖难能打仗的功臣,张玉在靖难时战死,朱能永乐四年在征讨安南途中病死,张玉的儿子张辅接替朱能,平定安南后走不开,以致于没有合适人守边;


永乐七年,朱棣派淇国公丘福出塞征讨北元,因轻敌冒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为此朱棣决定亲征,永乐八年、十二年两次出征塞北,但南京到北京路途一千多公里,更别说塞北,路途遥远,出征和粮草运输极为不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途中也因补济不及而回兵;迁都之后,又分别于永乐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二年出征北元,有效的控制北方疆域,天子守国门,成为朱棣迁都的主要原因;另外,靖难时对建文朝反对遗臣的杀戮,失去本土人的拥护 ,不如在北京二十年经营的根基稳固,同时已习惯了北方的生活,这应该都是朱棣迁都的原因吧!

我在此抛砖引玉,你有什么补充的?


说好一起去旅行


对于明朝迁都这个问题,从古至今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朱棣不喜欢南方的气候,饮食,也有人说是因为朱棣是通过造反得到了皇位,因为建文帝在南方文人中威望极高,而且建文朝的遗老遗少们给他造成了很多的麻烦,这些人又不能全杀光,还有人说朱棣雄才大略,认识到了北方民族的强盛,所以他决定迁都北京,意为天子守国门。其实在小编看来,朱棣迁都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点,没别的,那就是稳固自身皇权!要知道,明洪武三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开始册封他的众多儿子们为藩王,朱棣被封为燕王,封地在北京,朱棣在北京经营多年,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威望,而北京地区对于他的忠诚,在靖难之役中已经通过了重大考验。要知道当时支持建文的还大有人在,万一造反,性命不保。只有回到北方大本营他才放心。可以放心施展自己的雄心,少了很多掣肘。

第二点,那就是朱棣的皇位来的并不是名正言顺,根基并不稳定,大家都知道,朱棣是通过“靖难”夺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其实说难听点就是造反。朱棣在登上皇位后发现建文帝在南方文人中威望极高,而且南方的文人集团对自己并不感冒。这些人不能全杀了吧?只能慢慢分化,而北京是他多年经营的地方,根基深厚。迁都北京有利于统治的稳固。

第三点,那就是朱棣称帝后藩王守边的战略已经不适用,因为对于朱棣这样一个藩王造反起家的人来说,根本不可能信任另外一个藩王,帮助他守卫边疆。更加不可能把兵权交给别人。而且朱棣认识到,五代十国时期,后晋捐出了燕云十六洲,造就了北方民族几百年的强盛。因为燕云一丢。中原将完全暴露在北国骑兵的兵锋之下。另外虽然元朝已被赶出中原,但是实力还在,朱棣认识到这点,所以他决定迁都北京,意为天子守国门,直面北元,首都就是就是前线。后期朱棣六次御驾亲征,要是北方没有雄城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完成,那天下最强的雄城也就只有首都了。

第四点,那就是朱棣存在着封建迷信思想。因为毕竟是封建社会,谁都会迷信,而且从古自今。就有南面为王,这一说法,就是说,要人在北方,面向南方,方可称王,并且长久。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从北方起兵统一中国的政权,很多。但是从南方起兵北伐胜利的确很少。而且南面的政权大多是短命的。

第五点,那就是朱棣自己的个人情感了,要知道,朱棣被封燕王就藩北京一直到他起兵靖难,北京一直是他燕王朱棣的地盘,他经营了那么久,或多或少都有感情,而且据史料记载,朱棣偏好北方饮食,而且十分喜欢朝鲜泡菜,当时的朝鲜国王李芳远曾派出朝鲜厨师(火者)侍奉朱棣,而他也欣然接受,想来喜好北方口味的朱棣对南方菜不会太感兴趣。

总体来说,朱棣迁都北京,造就了历史上“天子守国门”的经典,也为后来的盛世打下了良好基础,要知道,永乐是朱棣的年号,而且朱棣统治年间是真正的盛世,不得不说,作为一个马上皇帝,有这样的见识,有这样的文治,真的不容易。




坚强的浩浩


首先,在这里,要感谢悟空问答小秘书的邀请,明朝作为华夏汉民族的巅峰时刻,可以说一直是国人的精神脊梁。在宋朝灭亡之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奴役了汉人长达百年之久。

在元末的农民起义军中,安徽凤阳的朱元璋以其文治武功,一一击败对手,最终笑到最后,在南京城建立了明王朝,延续二代至允炆帝。

根据历史的记载,朱元璋建都南京之后,有感于南京城所建王朝皆短命且不得善终(比如东晋,比如南唐),在其有生之年,一直想另迁新都,备选的对象就有开封和关中,北宋王京开封汴梁一度被朱元璋称为“北京”。而其安徽凤阳老家则被称为“中都”。

说了朱元璋,我们再勾回头说说,朱棣,在元末战争中,朱棣统兵打仗,立下很多功劳,被其老爹封为燕王,安排在元大都(也就是后来的北平,北京)戌边。

从中国历代王朝的历史看,北方永远是最易被攻破的地方,所以才有了秦始皇修长城,才有了唐朝的安史之乱,才有了宋辽、宋金、宋元大战,在元朝灭亡之后,蒙古铁骑虽然被驱赶至大漠北侧,但时常还是会袭击明朝的北方,也就是朱棣驻军的周边。

从战略角度来看,一个王朝但凡守住了北方(也就是今天河北北部张家口,内蒙古包头以及辽宁沈阳一线),这个王朝的存续时间就可以维持200多年左右。

由此可见,朱棣建都北平,更多是出于稳定边疆,提升国运角度考虑的。


谈古论今甲木生


朱棣迁都北京,有以下考量:

图:朱棣 像


其一,南方是文官集团的大本营

朱棣发动靖南,夺的是朱允炆的皇位。朱允炆的执政风格和朱元璋,朱棣完全是两个路数。从小被儒家经典教义熏陶的朱允炆,在对士大夫文官集团上,有先天的亲近感。而自古以来,皇权和文官集团的斗争,始终伴随着历史发展。


从朱元璋在南方经营以来,大批前朝遗留世族和明代开国新贵们,都在南方置地,置产,开枝散叶,根基极深。在南京,朱棣可以说是客场作战。而北京,朱棣已经经营多年,且朝中文官集团在北方根基薄弱。朱棣迁都北京,有从客场作战转变为主场作战的考量。从皇权的稳固性角度出发,朱棣迁都北京,是非常明智的。


其二,从历史的角度看,南京政权的气象都不够宏大

历史上,以南京为都城的政权,绝大多数都是地方割据的政权。大明开国以后,驱逐蒙古,收复燕云十六州,稳固河套,对西南少数民族亦威慑有方。这是一个全国性统一的政权。


仅仅从南京的所谓“风水”和全国战略位置来看,并不是最佳的建都地点。而北京从全国大的格局来看,明显比南京更加适合。


其三,天子守国门,减轻财政负担

当时大明主要的威胁,还是北边的蒙古。而朱棣做藩王的时候,也有在北京御边的任务在。迁都北京,虽然把国家首都放置到了较为前沿的战争边区,但迁都带来的大批人口,财富,等于另一次事实的填边。同时因为天子所在,卫戍力量自然增强。


一方面,实边,强边,一方面,国家民生继续政策运转,不用为北边专门挑拨专款专人,大大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再加上朱棣天生喜好作战,住得离蒙古人近点,也方便他时常找蒙古人“聊天解闷”。

图:蒙古骑兵


其四,保持帝国锐意之心

南方富庶,奢靡之风总会影响到人心。朱棣明白保持帝国勇武之气的重要性。北方当时相对南方,环境恶劣,经济落后,但是却可以磨练人心。


迁都北京,对于仅仅建国几十载的大明来说,是重新注入了一股英勇之气,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其五,空出南京作为战略陪都,于国防安全至关重要

即使朱棣迁都北京,在南京依然保留了整套的行政构架。这是把南京作为战略预备中心。一旦北方有变,朱家子孙依然可以退守南京,凭借南方雄厚的财力支持,继续应对危机。


比如在李自成进攻北京的时候,崇祯朝就有退守南京的预案,只是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行。而南明的抵抗,的确是由南京始。


其六,朱棣不习惯南方的生活习惯

在北方待惯的朱棣,非常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和饮食。他曾不止一次地表示思念北方的山水和食物。这也是朱棣下决心迁都北京一个不可或缺的考量。


综上所述,朱棣把大明的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图:朱元璋 像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朝史暮想


在明朝刚刚建立时,南京就相当于一个临时首都的角色。

朱元璋是不愿定都南京的

因为历史上凡是定都南京的王朝大都是偏安一隅,国祚不长。而且历代南京宫阙城池多有迁徙,城隍又屡经开挖、填塞,导致南京地脉尽泄,王气难收。

虽然现在看来有些迷信色彩,但古人就信这个。


朱元璋起先中意的都城是安徽凤阳,也就是他的老家。凤阳原本是叫做濠州,朱元璋称帝后才改成的凤阳,寓意龙兴之地。

而且中国古代一直就有“衣锦还乡”的传统,朱元璋又是农民起家,即便当了皇帝依然有浓厚的乡土观念。

他曾集全国之力营建中都凤阳,又迁江南富户十余万人于凤阳,但凤阳建了六年后工程就停摆了。据说是修建的工匠们因为食不果腹心生怨恨,因而施展了“厌胜之术”,朱元璋自此也就放弃了迁都凤阳的打算。


明太祖朱元璋又曾派太子朱标考察了西安、开封等地,但朱标回朝后不久便因病去世了。

几十年来,朱元璋一直将朱标当成继承人培养,此番白发人送黑发人对他打击极大。他曾自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迁都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等到朱棣靖难,从北方一直打下南京城,迁都的事情才重新被提起。

而北平是朱棣的分封之地,经营多年,那里的统治基础很好,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而且北京四面环山,易守难攻,以北京为首都可以有效的控制天下四海。

同时几千年来,威胁中原的胡马蛮夷皆来自北部边疆,所以立都应当以戍边制敌为第一要务。一旦北方有战事,消息从北方传来需要数天,不利于中央组织大军抵抗。

朱棣迁都北京很大的原因是为了对付北元的残存势力。

不过北京作为都城又是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线,在明王朝强盛时期,对打压北方游牧民族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可是,一旦王朝式微,北方有变,来自北方的敌人不仅可以轻易得到一座坚城和巨额物资,还可以北京为根据地蚕食中原。

后世的满清就是这般夺得天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