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老民師待遇有什麼現實意義?

手機用戶期盼2020


民辦教師是20世紀中葉起到上世紀末初期“活躍”在中國農村中小學教育中特殊的、龐大的一個群體。成功地培養了一代具有初小文化的現代農民,併為國家建設和國防工程提供了大批合格人才,為高等院校輸送了一批批合格生源和可塑之材,同時為全國農村地區的“文化脫貧”和奠定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基礎,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創造了人類教育史上的奇蹟,並留下了 可歌可泣獻身教育的優秀事蹟。民辦教師勞苦功高。只是民辦教師還是被所謂的“政策界線”被“一刀切”而清退離崗了。



眼下的民辦教師們,大多的已過“知天命”之年,有的還是花甲或古稀之人了。沒有經濟來源,只有民辦教師的養老補助,即教齡補貼,也就是每月即將領取或已經領到的每年教齡的或8元,或10元,或20元。要知道這也是他們唯一的所謂的“待遇”。


如果提高了這一待遇很有現實意義的:

緩解一下民辦教師的生活困境。民辦教師在從教的一二十年裡總是拿著微薄的工資,養家餬口。清退後一無技術,二無資金,只能東跑西跑,出苦力打工掙錢。孩子上學、房屋修繕、贍養老人,都是舉債而生活。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們已經沒有經濟來源,有了增加的“待遇”,添不了斤總會有添兩的作用。

撫慰一下民辦教師失落的心理。民辦教師被清退後,成了只教過書的農民。這與先前的“教師”身份形成強烈的反差。做民辦教師時,待遇很低,沒少遭人白眼。這又成了農民了,難免被人譏笑。本就是村裡的貧困戶,這更叫人瞧不上眼。有了增加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們的“地位”,是他們也無悔當初的選擇。


激發一下民辦教師的生活熱情。教師總是以清貧而著稱,尤其是在教育一線奮戰了一二十年的民辦教師,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因為清貧,而導致很多人的看不起。風燭殘年的民辦教師如果及早得到提高的待遇,將重新燃起他們曾做教師的神聖感,更能激發他們有種“我們不一樣”的自豪感,精神愉悅也是一種安慰,對他們艱難的老年生活何嘗不是一種激勵?

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民辦教師的關愛。民辦教師已“過去式”,民辦教師的問題被當作歷史遺留問題始終得不到滿意的解決。民辦教師養老補助的發放,足以說明民辦教師的功勳黨和國家還是沒有忘記,但至少還是引起了重視。如果將民辦教師的待遇問題提上議事日程和有了實施的方案,民辦教師一定會感恩倍德的。


為生活而提神


蒼天不負有心人,感謝黨和國家,社會各界關心老民辦。我1966年初中畢業下放農村,從小學民辦教師,初中民辦教師,到高中民辦教師,發憤自學,甘為臘燭。並暗下決心衝刺大專民辦教師。後因種種原因被抽調去大工程任文秘兼文宣隊編導,隊長,從此離開了教育界。但我生不會忘記我那批熱血民辦的拳拳敬業之心。回想那些各種原因離開民辦教崗位,到老尚無養老舍的老教師,總是唏噓心疼。


易可85635859


提高老民師待遇,實際上是對這些為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老民辦教師的一種肯定。

我進學校是1979年,當時學校只有一名公辦教師,是從原下放知青選拔上“五七大學”的,當時屬“社來社去”的,所以他們畢業了,仍然回到原下放所在地的小學教書,身份變成了公辦教師。

支撐著當時全縣教育事業的,我沒統計,應該是民辦教師,估計至少佔65%或以上。一個鄉的所有大隊都有一所村小學。而我們村小的教師,除1個公辦教師外,其他十幾名都是民辦教師。

我當時連民辦教師都不算,是臨時代課教師,一個女老師請產假,我只是臨時代下課。民辦教師除了教書外,還得種田幹農活。尤其當時還承擔了“普九”這項任務。可能有些人不太瞭解“普九”,普九,即是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

在普九中,最難的是”適齡兒童入學率”。我說的是79年及以後的三四年,當時我正是在村小學,普九的任務落實到村(那時仍然叫大隊)裡與學校,而具體幹事的主要是村小的民辦教師,大隊幹部予以配合。

首先動員適齡兒童入學(適齡指7---11週歲),當時要求90%,後來提高到95%。可當時我們大隊適齡兒童入學率只有70%多。工作的難度很大,學校造花名冊,逐個上門動員。讓他們到村小讀書,免學費。

對12---14週歲未入學的,有個脫盲率。(讀過4年級的算脫盲),沒有上過學的,通過上掃盲班,逐漸脫盲。這項工作也是上門動員。各生產小隊都辦了掃盲夜校,民辦教師有的本人就兼了夜校老師。是沒有報酬的,大約配一個手電筒,報銷電池。

那幾年,隊隊有夜校,有不少人通過上掃盲班,也真的認了不少字。現在有時去農村碰到了熟人,他們還認得我。說我當時教過他們。可以說,民辦教師為當時的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為當時的掃盲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我雖然轉了,退休了,拿養老金。我不能忘了我的老同事。

我們鄉鎮對民辦教師還算是可以,按鄉鎮企業人員,每月發生活補貼。可聽說不少地方,民辦教師的生活待遇,目前仍然很低。所以說,提高原民辦老師的待遇是非常必須的。


笨笨潮爺1


六、七十年代各自然村(上了20戶的)幾乎都有小學一~二年級,老師由生產隊長指派,待遇是享受一個主要勞動力的工分,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才由各公社(相當於如今的鄉鎮)教辦統一安排,統一發工資。民辦老師可以報考大學,可以報考民師班,確實優秀的可以直接轉為公辦教師。九十年代初,通過像徵性考試,絕大多數都己經轉為了公辦教師。但早期從教過,但有些嫌待遇差自動退了,有些文化素質低自覺轉正無望退了,有一大部分因違反計劃生育開除了。農村稍上年紀的農民和村委會退下的老幹部都清楚。


田野15874


提高民師待遇,己是刻不容緩,因為他們大多六,七十歲的老人了,提高民師待遇,有幾下幾個現實意義。一,體現了社會的公平正義。民師是特定歷史下的產物,在六,七+年代,農村師資匱乏,是民師撐起了農村教育的一片天。他們工資低微,每個月幾塊錢,幾十塊錢,仍然堅守在農村教育的第一線,不計得失,默默奉獻著青春與熱血,為當時培養一批又一批有用之才。現在他們年事己高,政府補助每個月十元或二十元,已遠遠不能解決他們的生話所需,比起公辦教師退休金五,六幹元,真是懸殊太大了,他們是當時教育的中流砥柱,有目共睹,切實提高民師的待遇,同工同酬,才能體現社會的公平正義。二,提高民師待遇,更好地促進社會和諧。民辦教師,說實在話,他們真是把最好的年華獻給了農村教育,微薄的工資,幾十年的堅持,試想現在的人有幾個能守得住。民師們年事己高,切實解決民師問題,提高工資待遇,解決他們生活所需,還他們一個幸福的晚年,更好地促進社會和諧,也是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三,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使教師更好地堅守職責,為教育振興貢獻力量!


用戶119159757125


提高老民辦教師的待遇意義:1、體現我們黨和國家的政策英明,沒有忘記那些在國家困難時期不計報酬只講貢獻的民辦教師們;2、是老民辦教師們年老多病生存的迫切需要。


用戶6069641856024


還是一個關於【原民辦教師】的養老問題,只是這個問題又深化了一點,也就是【提高待遇】的問題。

待遇,以中國國情而言,一般不外乎兩個方面,【政治待遇】,【經濟待遇】。

上世紀由於國情的特殊性,為了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特別是農村的農民文化素質,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辦教育,在此背景下,老民師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原民辦教師】應運而生,民辦教師為農村學校的主力軍,當年由於師資饋發,公辦教師在農村學校中比例是相當少的,以當年本人當民辦教師的學校為例,將近20名教師,公辦教師只有4名,後來辦了初中班上面也只給了一位公辦體育老師,其它語文,數學,政治,英語,物理……都是由民辦教師擔任,至今印象最深的是英語,音樂兩個班的課程是由一位【上海知青】的女民辦教師授課的。民辦教師的來源多數為【回鄉知青】【下鄉知著】【退伍軍人】及農村原來的有文化人員考核後錄用。或許,他們都有一個簡單的夢想【好好教書,轉為公辦教師】可惜的是他們中的大多數由於當時及後來的國情所至,終未修成正果,離開他們為之奉獻了一腔熱血的教育事業。

他們的離開,自然而然地也就被打回了原形———農民。是的,他們年青時是從生產隊跨進學校去【教書】的【老師】,他們當老師之前是農民,老了也就【農民】一個,或許,在他們居住的村莊會有人還會尊稱【某老師】外,學校似乎已經與他們無:緣。什麼【教師節】什麼相關活動通統與他們無關了……

近年,由於國家政府的重視,重將【原民辦教師】之事提出,各省市也基本上對【原民辦教師】的養老作了一些經濟上的改善,雖然不一定盡如人意,但做總比不做好,雖然多數地方給予的經濟仍只是杯水車薪,但總比分文沒有好一些。

【政治待遇】方面,在過去的相關文章中,本人也曾建議過”應該將現在尚存的原民辦教師,讓他們參加過”教師節”,或到附近他們曾教過書的學校參加一些相關活動,提高他們的知名度”不要再讓這些老民師成為被社會遺忘的人,不要讓他們變成老年閏土。

以上所談或許就是提高老民師待遇在現實中的意義所在。

【個人觀點,共同探討】








楊老帥


試答如問如下:

當時在農村,民辦教師和護林員、獸醫、赤腳醫生、商店售貨員等都是從社員中選出了的,絕大多數是文化水平較高的優秀份子。

民辦教師數量最多,水平參差不齊。

在後期,民辦轉公辦機會非常多,文化考試和教學成績考核兩部分組成,最後沒有成為公辦教師,那是水平和能力達不到。

當然,也有違反當時的政策(如計生政策)和其他多種原因離開的,這一部分有非常優秀的,他們不可能轉為公辦教師。

換位思考:提高民辦教師待遇,“民辦”護林員、“民辦”獸醫、“民辦”赤腳醫、“民辦”售貨員等也得提高待遇。

結論:“牽耳腮動”,當時未乾農活的“優秀”社員都得提高待遇。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的高中,教了不到3年的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的高中教材)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孫工的文話旅行筆記


我認為提高老民師待遇的最大現實意義在於對他們曾經的付出、努力的肯定,並且能夠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01

提高教師待遇這個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提高老民師待遇更是人心所向

有人問 : “教師工資那麼低,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考教師資格證,還拼了命往教師群體裡衝?”

我認為原因是以下幾點 :

  1. 師資力量還需要提高。每年考教師資格證的人數都在增長,但是現在的實際現象是人們只是持有教師資格證,並沒有進入教育行業,學校還在缺老師,教師隊伍還需要壯大。
  2. 成為一名教師是人們的理想。我相信很多人從小的夢想就是當老師,長大以後很多人都忘了初心,而有的人還在努力實現理想。教師行業是一個令人尊敬的行業,當老師也是一份很體面的工作。

  3. 教師的工資普遍偏低,但是福利還是挺好的。教師在社會的地位高,受人尊敬,而且假期都比其他職業多,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誘惑!
  4. 教師行業是個鐵飯碗,社會上一直都缺老師。很多人把教師作為自己的第二選擇,這種說法可能有點不太好,但是事實確實是這樣的。

人人都想往教師隊伍裡奔,但是苦於教師工資低。教育行業也一直在改革,很早就聽說要提高教師工資,但是一直都沒有明確的文件說要提高。


每個老師都在盼望著漲工資,他們所做的事業是最偉大的,給國家、社會培養了一個又一個人才,但是他們所得到的卻很少,生活過得很樸素。

老民師的生活我覺得過得也是很艱苦的,退休了雖然有退休工資,但是我認為他們為社會做出的貢獻更大,而且他們所處的環境條件也比一般老師艱苦,他們的生活質量還有待提高,而提高待遇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02

教師社會地位高,名聲好,受人尊敬不能當飯吃,提高民師待遇才是最實際的

(1)在理想的層面上,教師真的是一個特別好的職責,桃李滿天下,被喻為蠟燭、春雨,但是我覺得這些美譽、榮譽在生活面前真的只是精神糧食,填不飽肚子。


(2)當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的時候,人人都想逃離,教學質量有所下滑,教師行業越來越缺人。

(3)現在培訓機構越來越多,很多老師都跑去培訓機構或者私校教書,留在公辦學校、民辦學校的老師有些也心猿意馬,教書有所保留,想著出去補課。

(4)從前的老師都是挖空心思、絞盡腦汁、竭盡全力去教學,但是待遇低讓他們向生活低頭,越來越多老師教書只是走個形式,不管學生到底學習如何。


(5)為什麼補課班能夠迅速發展壯大?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校內教學質量下滑。當家長髮現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就想著給孩子報補課班,或者是老師自己提出有償補課。教師工資低了,這個偉大的行業就變味了,人人都變成了俗人。

(6)如果我拿教師和明星相比,那簡直工資就是天壤之別。雖然明星在光鮮亮麗的背後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他們的片酬、演唱費、廣告費,真的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天價了。同樣是有付出,而收穫則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老師們的心不被“迷惑”都很困難。


(7)民辦教師越來越少的原因不僅是因為教學條件差,需要花費的精力多,還有生活更艱難。他們遠離城市的繁華,到農村去教書,但是他們也需要養家餬口,他們也需要生活,他們的孩子也需要一個好的生活環境。老民師更是經歷了更多的艱難困苦,給他們提高待遇是對他們付出最好的回應和報答!

03

老民師現如今面臨的是年齡增長和生活壓力大,教育工作開始力不從心

說說我的高中班主任吧,雖然他是公辦學校的高級教師,不是民辦教師。我的班主任有很多私校以高薪聘請他去教學他都沒有去,忠誠的守候在陪伴了他多年的公辦學校裡。


他是人人都稱讚的老教師,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學生,但是生活卻有些心酸!

他已經快55歲了,教三個班的語文,還擔任了三個班的班主任,因為有班主任費,偶爾學生犯錯了,還會被學校扣,每個月剩下的也沒有多少了。他想要給他兒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提供好的生活,不得不這樣勞累。他兒子也沒有辜負他,大學讀的是吉林大學,考研考上了上海中科院。

一個公立學校的高級教師待遇尚且如此,雖然一身榮譽,但是養家餬口還是很吃力,更別提民辦教師了!

民辦教師大多數都是小學教師,為了普及農村小學教育,他們要做的工作比一般老師多很多。

  1. 因家庭困難而無法上學的孩子,這些老師要去做思想工作。有的家長鐵了心要讓孩子輟學,家長的思想工作做不下來,甚至需要教師自己去補貼、資助孩子上學。

  2. 偏遠農村的環境極其艱苦、生活條件差、交通不方便、學習條件簡陋,這些因素導致教學工作難以開展。
  3. 有些農村孩子因為與外界很少接觸,思想閉塞,老師要反覆教,不僅要教他們課本上的知識,還要給他們講解外面的世界。
  4. 有些農村教育還比較落後,政策還沒有完全實行,教學工作開展難度大。

  5. 民辦教師只要去農村了,一待就是很多年,甚至是一輩子,自我犧牲大。
  6. 教學設施、設備、資料不齊全,師資力量不足。一個民辦教師需要擔任多個科目的老師,工作量大。
  7. 很多教師不願意去農村。

國家現在頒發了很多文件,對民辦老師、民辦小學實行了很多政策,但是還沒有普及,老民師年齡大,已經在這個崗位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榮譽,更需要的是生活,他們的奉獻是教師的責任,但是不是理所當然。所以必須得提高他們的待遇!


總結 :

再多的榮譽、再多職稱,都不如提高他們的待遇來得實際。我們常常說,付出了就要有所收穫,民辦教師所付出的,遠遠比我們知道得多,提高他們待遇是對他們的肯定,對他們的支持。

我覺得提高他們的待遇,就像是孩子回饋父母一樣,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任任的教育觀


這個意義應該是多方面的:

第一、民辦老教師本人。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生活水平,在物質基礎得到滿足的基礎之上,更好的去教育學生,研究教學方法。

第二、國家整體教育水平。

(一)有利於優秀的人才向民辦學校流動。激勵年輕的教師更快的成長,更好的搞教育。

(二)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教育環境。教育資源向民辦流動,均衡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的發展。

(三)有利於形成尊師重道的社會氛圍。提高教師的待遇,間接的會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四)教師解決了基礎的問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校教學活動上,最終受益的是學生。

意義重大,好處很多,但重要的是要研究好怎樣合理的去提高民辦老教師的待遇。落實過程中要注重公平公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