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習得性無助實驗詳解

考情分析:在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習得性無助屬於韋納歸因理論當中的一個體現,一般以客觀題出題為主,在部分地區會結合韋納的歸因理論考察主觀題,並且考試頻率較高。所以這一部分要求學生在理解內涵的基礎之上進行記憶和延伸拓展的識記。

一、習得性無助的提出

“習得性無助”最早是1967年由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來的,他認為習得性無助是一種不願意嘗試並且對成功充滿絕望感的內在感受,主要是因為反覆地遭受挫折和失敗,會變得自卑、怯懦、被動。是他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實驗如下:

塞利格曼把狗放進籠子裡,在籠子中狗無法逃脫的,並且裡邊設有電擊裝置。電擊能夠引起狗一定程度的痛苦,但不會傷害狗的身體。鈴聲一響,實驗者就給狗以難以承受的電擊。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狗在最開始被電擊時,會拼命掙扎,想要逃脫籠子,但經過不斷的努力之後,發現通過自己的掙扎是無法逃脫的,因此它掙扎的程度會逐漸降低。多次實驗後,他們把這隻狗放進另一個籠子,這個籠子由兩部分構成,中間用隔板隔開,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輕易跳過去的。隔板的一邊有電擊,另一邊沒有電擊。當把經過前面實驗的狗放進這個籠子時,鈴聲響起後,它不但不逃到沒有電擊的一側,反而不待電擊出現,就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和顫抖。這是一種典型的習得性無助的表現。

後來在1975年,塞利格曼把習得性無助的實驗遷移到人的身上。他挑選了一些大學生作為實驗對象,並且把這些大學生隨機地分成三個小組。第一組大學生會被安排聽噪音,不論他們做出什麼樣的舉動,都不會讓噪音消失;第二組大學生也會被安排聽噪音,不同的是,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噪音停止;第三組大學生比較幸運,他們被安排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沒有噪音的干擾。當大學生在各自的環境中待了一段時間後,會被安排進行實驗的下一個步驟。這個步驟中增添了一個實驗設置,即手指穿梭箱。當大學生把手放到手指穿梭箱的一側時,就會聽到令人煩躁的噪音。但是當他們把手放到手指穿梭箱的另一側時,這種噪音就會消失。實驗發現,第二組和第三組的大學生在聽到噪音後,都會試圖結束。

二、習得性無助的負面效應及其應對

“習得性無助”對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影響,只要人們產生了這種無助又無奈的內心感受,以後做任何事的時候就會傾向於放棄,對成功失去希望,對自己的缺陷聽之任之,放任其發展,不思改變,不圖進取,就是俗話說的“破罐子破摔”,這對於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是極其不利的。所以,我們應當努力克服這種“習得性無助”,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自我限定,不顧自己設定高度,不要輕易地否定自己,對於成功和失敗有著正確的歸因,要正確地認識到造成挫折和失敗的原因是多重多樣的,比如運氣、任務難度、身心狀況等,並不完全是由於自己能力低下,並且我們也要意識到,個體的能力並不是一成不變和不可改變的,而是處於不斷的提升和發展過程中的,昨天的失敗並不意味著今天依然不能取得成功。

教育心理學:習得性無助實驗詳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