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好汉内部大致分多少派系?

戰國君


《水浒传》最大的阴谋论,就是梁山有很多派系。无论是施耐庵的《水浒传》,还是后来的续书《征四寇》,不同的作者,不同的立场,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梁山好汉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尽管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经历,性格不同,出身各异,但一百单八将上下一心,绝无山头派系之说。

那么,为何“梁山派系”阴谋论相当的盛行,而且言之凿凿,似乎有理有据呢?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金圣叹等人的批注

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一段“腰斩水浒”的公案,讲的是金圣叹将“水浒传”七十回之后的故事全部删掉,以卢俊义的梦境结束了全篇。在“腰斩”之后,金圣叹依仗才情,伪托“古本”,对《水浒传》进行批注点评。因而,便有了涉嫌挖补与作伪的贯华堂本《水浒传》。

金圣叹十分不满七十回之后的故事,在他的评本最后一回的总评中,非常尖刻的批判道:“笑杀罗贯中横添狗尾,徒见其丑也。”

对于这句涉嫌“陷害”罗贯中的评语,绿野老道也不免感到有点可笑。金圣叹先生恐怕根本就没来得及做过多考证,便十分武断的妄下结论。《水浒传》七十回书之后是狗尾续貂不假,但却不是一个人的作品,招安、破大辽、征田虎、灭王庆、打方腊,是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续书,即便是罗贯中也有参与的可能,也绝不能全归罪于他一人。

而且,金圣叹虽然笑煞罗贯中的狗尾,一刀将其斩去,显得自己十分的高明。但是,只要稍微读一读金圣叹的批注,他对《水浒传》的看法完全受了续书的影响,其观点、立场都是站在“罗贯中狗尾”这一边的。

续书中,宋江的形象十分不堪,由一个与朝廷为敌,旗帜鲜明的反皇帝的梁山好汉,变成了向宋徽宗摇尾乞怜的叛徒、投降派。这一点,金圣叹在批点中所持的论调,与续书毫无二致。在金圣叹伪造的卢俊义恶梦中,借用张叔夜的话,道出了自己与续书同样立场的心声:

万死的贼。你等造下弥天大罪,朝廷屡次前来收捕,你等公然拒杀无数官军!今日却来摇尾乞怜,希图逃脱刀斧!我若今日赦免你们时,后日再何法去治天下?

所以,宋江沦为可吃可悲的投降派,续书起了很坏的作用,但宋江的“摇尾乞怜”确是出自金圣叹的手笔。从“张叔夜”的话中,我们不难读到金圣叹对《水浒传》的矛盾心态,他有自己的看法,但因为受续书影响太大,也自失去了平常心,不知如何判断梁山好汉到底是与朝廷作对的英雄,还是摇尾乞怜的投降派。

金圣叹伪造的张叔夜的话,可不是只骂宋江一人的,而是针对整个梁山好汉的。但是,为了解决自我矛盾,金圣叹想了一个妙招,把梁山好汉分成上上、上中、……下下等三六九等,划出若干派系,以区别对待。于是,在续书根深蒂固的影响下,“深恶”宋江。

除了金圣叹的批注外,还有伪托李卓吾先生之名,同样按照续书的套路,深批宋江。所幸,这个套路早被识破,现在虽然还有李卓吾评点本“水浒传”版本的存在,但却没有多少人去读它了。

另外一件影响很深的事,就是曾经的评水浒、批宋江——这件事不提也罢。

影视剧及评书的无奈

在四大名著中,相对而言,最难改编成影视剧的有两部,一部是《西游记》,另一部是《水浒传》。现在,有高科技特效,《西游记》中腾云驾雾、变化多端的技术难度已经不存在,谁都可以拍出十分热闹的神剧来。但是,《水浒传》可就不好办了,梁山好汉分明就是一群不法之徒,杀人放火,劫道越货,以黒制黑的江湖败类。要把他们搬上银幕荧屏,就得删掉不宜宣扬的情节,先洗白了再说。

所以,无论哪一版的《水浒传》,都进行了大尺度的改编,李逵、武松、鲁智深,等等被塑造成根红苗正的起义英雄。而宋江则在续书的基础上,继续丑化,成了一副丑恶的嘴脸。比如,97版电视剧中,宋江见到宋徽宗时,简直是丑态百出,令人反胃。

更为难堪的是,梁山好汉千真万确的集体投降招安了,一个都没落下。英雄好汉,起义豪杰难道可以投降?没有办法,便只好归罪于宋江,都是这厮摇尾乞怜,追求个人仕途经济,出卖了梁山107人,尤其是出卖了诸如林冲、李逵、武松等等造反意志非常坚决的英雄好汉。

评书在影视剧等传媒不发达的古代,以及文化普及程度不高的过去,是宣扬英雄主义,表达民间价值取向的绝佳途经。在评书家的口中,连历史都可以不太顾忌,只要是听众愿意听的,都可以进行改编。所以,在相当时期相当范围内,评书竟然可以取代历史,甚至黑的可以说成白的,白的也可以说成是黑的。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不胜枚举。

历史都可以改编,何况演义小说了。不多举例,但凡读过原著也听过评书的,都知道其中是怎么回事。

评书自有评书的特点,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以前,评书是一种普通大众消费的文化,不能有太多的复杂的思想内涵,必须是泾渭分明的表达。现在,可以视为一种快餐文化,给没有多少时间读书的朋友带来了方便。所以,以原著评论原著,与以评书评论原著,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观点看法。比如,史文恭、卢俊义、林冲、岳飞都是周侗的徒弟,以此来论《水浒传》的武功排名,便与原著的结论大不一样了。

《水浒传》评书其实与续书,以及金圣叹的点评所持观点如出一辙。而且,脱离原著,洗白杀人放火的强盗,比金圣叹来得更方便,更彻底。把宋江描述得十分不堪,也是极其容易做到的。

我倒是很欣赏当年山东电视台制作的《水浒传》,虽然也有洗白梁山好汉,但对宋江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这位梁山领袖,就是一个得到所有好好,以及周边百姓拥戴的义军首领。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外,还有戏剧、以及专家的解读,都是导致梁山派系阴谋的来源。那么,梁山到底有没有派系呢?

梁山之上绝无派系

前七十回书才是比较正宗的施耐庵《水浒传》,虽然也经过了无数次篡改,现在也依然被继续修订,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乃至基本精神却依然保持着施耐庵的原貌。在施耐庵的笔下,绝没有梁山派系,无论是晁盖做寨主,还是宋江坐头把交椅,梁山都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团队。

只要稍微的读一读前七十回的原文,恐怕谁也找不出谁与谁是一派的,谁又拉了山头,结了联盟,谁又挑起了梁山内部相互倾轧这样的故事,乃至于细节,甚至于蛛丝马迹都很难予以确证。

《水浒传》故事非常庞大,人物非常丰富,绿野老道不可能逐一举例说明,来反驳梁山山头派系说,只讲其中最大的一个“派系”,即晁盖派与宋江派。

这个派系在我看来,完全是子虚乌有,且是十分可笑。晁盖、宋江是能够以命换命的铁血兄弟,佛道合一的一个整体,哪来的晁宋矛盾、晁宋之争?

说梁山有晁宋之争的,一边倒的支持晁盖,贬损宋江。其罪名主要是架空晁盖,阴谋篡位。宋江真的是架空晁盖吗?

《水浒传》开篇故事就为全书立意,梁山一百单八将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在这个团队内,不包括晁盖。当然,我们可以不顾文本的指责宋江伪造了石碣天书,故意把晁盖排挤在一百单八将之外。但是,不要忘了,刻着梁山好汉姓名的石碣总共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洪太尉在龙虎山伏魔大殿中见到的,第二次才是梁山上挖出来的。假若是宋江伙同公孙胜、萧让、金大坚等人伪造,那就是想当然的玩自我穿越,让宋江他们回到六十多年前的嘉佑三年,预先制造了这块石碣。

施耐庵所设计的晁盖,是佛家的护法天王,即北方多闻天王。而梁山则是道家群魔的聚会,宋江原本就是这伙人的最高领导——这是施耐庵文本的架构,绝非宣扬所谓的封建迷信。虽然,鲁智深、武松等有佛家标签,但在梁山时期,这两人还没有进入到佛门境界,是借佛门避祸的一百单八个妖魔中的两个。

其实,宋江也是寻求佛门庇护,他所避难的地方,就供奉着三世佛。而晁盖虽然是佛教四大护法天王之一,但却与道家大护法灵官同村而居,共同制造了生辰纲劫案。

晁盖、宋江是施耐庵寄托自己“佛道合一”宗教思想的最重要的一对符码,是一个整体,又如何说得上晁宋之争呢?而且,宋江原本就是施耐庵设计的梁山魁首,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领衔者,是当然的领导人,何来“架空晁盖”一说呢?

梁山之上到底谁最积极主张招安

开宗明义,江湖上最先讲出招安的是行者武松,梁山上最先提出招安主张的是托塔天王晁盖。

《水浒传》中,第一次明确提到招安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续书中头一个跳出来反对宋江招安之人——行者武松。

武松因为杀人过多,自知无法得到朝廷赦免,便去投奔二龙山入伙避难。武松在孔家庄与宋江分手时,就讲到,如果老天垂怜,得到了朝廷招安,再与宋江哥哥相聚。于是,宋江接着武松的话说,如果有机会招安,就劝说鲁智深、杨志一起投降了。

金圣叹却在此处再一次不顾文本逻辑,说是宋江很想说“招安”二字,但又说不出口,等待武松说出来,自己再强调。这是天大的笑话,诬赖人死不偿命。此时的宋江还不准备造反,又哪来的招安之想?

《水浒传》再一次提到招安,便到了呼延灼征讨梁山的时候。当时,一丈青活捉了天目将彭玘,宋江为之松绑,劝说他投降。宋江所下的说辞,绝对没有提到“招安”二字。彭玘投降后,施耐庵特别写了一笔,说是宋江把彭玘送到了晁盖那里。

接下来,梁山又生擒了轰天雷凌振。宋江再次劝说他投降,还拉着凌振的手,一起去山寨见晁盖。一路走,宋江一路劝说,此时,宋江依然没有以“招安”为条件诱惑凌振。所以,凌振于路之上一言不发,没有答应投降入伙。

到了山寨,晁盖便引着彭玘前来劝降凌振,这个时候,彭玘对凌振说:

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既然我等到此,只得从命。

显然,宋江没有对彭玘说要专等朝廷招安,这句话一定是晁盖授意说的。因而,梁山上第一个提出招安主张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被我们认为坚定造反的托塔天王晁盖。

在彭玘以“招安”为条件说服了凌振之后,晁盖为自己的招安主张发挥了效力而兴奋不已,大叫摆宴席庆贺。随后,徐宁被诓上山,这回,宋江才敢这样下说辞劝降:

现今宋江暂居水泊,专待朝廷招安,尽忠竭力报国,非敢贪财好杀,行不仁不义之事。

徐宁在宋江、晁盖、吴用、公孙胜、林冲等人的劝说下,答应入伙,晁盖又亲自吩咐安排摆宴席喝庆贺酒。

在招安这件事情上,晁盖最为积极,诸多评论,包括才情如金圣叹者,又是如何得出晁盖反对招安的结论的呢?

招安是梁山人心所向

因为梁山最先提出招安的人就是晁盖,这也是宋江在后来要做的事情,所以,梁山上的晁宋之争,晁宋矛盾便没了根由。同样,梁山因主张不同而导致的所谓派系也就根本不存在了。

在此,不妨拿出一个所谓的派系,来戳穿一下梁山阴谋论。这个派系就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晁盖+林冲……等实力派团队。在阴谋论中,这个派系是最坚定的造反派,绝不可能赞同招安,因而,必定是要反对宋江的。果真如此吗?

上文讲到,晁盖是梁山第一个提出招安主张的人,自然不会自己打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拉帮结派反对招安了。晁盖之所以有强烈的招安愿望,是因为此人从骨子里就不想上山落草。

细读智取生辰纲故事,晁盖只是为了劫取不义之财,根本就没做上山做强盗的打算。等到宋江报信时,晁盖一时不知所措。吴用说,我们先把生辰纲等送到石碣村三阮那儿,然后,大家都去那里集合。

晁盖一听,说三阮只是个打鱼人家,怎么能够容得下我们这么多人。吴用此时便对晁盖透了底,说道:

兄长,你好不精细!石碣村那里一步步近去,便是梁山泊。如今山寨里好生兴旺。官军捕盗,不敢正眼儿看他。若是赶得紧,我们一发入了伙。

原来,吴用在说三阮撞筹的时候,早就打探了梁山情况,与三阮商定了上梁山入伙的打算。这一切,都瞒着晁盖。所以,吴用的智取生辰纲之计错漏百出,目的就是要逼晁盖上山造反。

晁盖无奈上了梁山,但却不愿意伤害任何一个人的性命。众头领下山抢劫前,晁盖叮嘱只可善取财帛,不可伤及人命。抢劫成功后,晁盖听说没有伤人,心中大喜。晁盖本来就是佛家护法天王,当然不愿意伤人了,这还造什么反?所以,晁盖的骨子里是要招安的。

既然晁盖都要招安,假若林冲是其死忠,难道会与晁盖的主张相左?所以,晁盖、林冲这个影响最大的派系便不存在了。至于说鲁智深、武松等二龙山派系,也因为武松最早提出招安,也不存在反对招安。续书有段“菊花之会”的故事,说武松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招安,这是对武松人格的污蔑。亲口说的话,难道这个顶天立地的好汉要吃回去?

招安是梁山好汉人人都发誓要走的路,根本就不存在有人反对。既然主张一致,目标一样,又哪来的山头派系呢?

梁山如何排座次

除了反对招安而外,导致梁山山头派系的,就是排座次了。因为存在山头派系,与宋江不同派系的好汉自然要受到打压、排挤,然后尽量往下排名了。这个说法甚至比反对招安还不靠谱,梁山排名是施耐庵早就“预谋”的,绝非宋江耍手段制造的阴谋。

施耐庵创作《水浒传》,首先找来了《宋江三十六画赞》、《大宋宣和遗事》的三十六人名单,然后按照故事的需要,进行综合取舍,把两份名单中的孙立、杜迁安排进地煞系列,把林冲从《大宋宣和遗事》中调进《宋江三十六人画赞》名单里,列为天罡系列之中。假若说,宋江打压林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梁山三十六天罡是以《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为底本,《大宋宣和遗事》只是参考蓝本,林冲不在底本名单中,但却进入了天罡,且高居第六名,到底是打压林冲,还是抬举林冲呢?

在三十六人的基础上,施耐庵又塑造了七十个地煞人物,总共一百单八将。为什么是一百单八将呢?因为,在施耐庵之前,道家神话系列中有一份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星宿名录,位置是固定的。施耐庵按照这个北斗七星群中一百单八颗星宿排位,为每个好汉量身打造与星宿含义相对应的性格、状貌、兵器、行为、履历、绰号等等,总要有一样能够对应上一颗星宿。所以,梁山好汉是凭借这些因素“上应天星”,对上那颗星,就自动对号入座,决定了排名。

比如,金毛犬段景住,对应的是地狗星,这颗星就是排在第一百零八位。白日鼠白胜则对应地耗星,排在倒数第二位,白胜无话可说。

没有搞清楚施耐庵的创作意图,闹不明白梁山如何排位,便全部归罪于宋江耍阴谋,搞派系,打压排斥异己。

宋江绝不是阴谋家,如果是,梁山可是有一百多号好汉,谁是傻瓜?所以,在诬陷宋江的同时,也抹黑了所有的梁山好汉。

其实,招安也是梁山好汉比较好的出路。但是,梁山好汉的招安并非续书所写的那样,是摇尾乞怜,而是建立在义气之上的无奈投降。这一点,《宋史·张叔夜传》以及相关史料都能证明。宋江是因为副寨主(应当是吴学究而非卢俊义)被擒,为了救人,便率领全伙投降。

金圣叹明知如此,因而,写了一个卢俊义惊恶梦的故事。但却因为受续书影响太深,金先生选择性取舍了史料记载,一味的抹黑宋江,这是极其对《水浒传》极不尊重的态度,实在是不可取。


绿野萍踪01


号称“义气为先”的梁山泊,其实山头林立,各集团相互倾轧,作为梁山领导核心的天罡星序列,是按照资历、声望、派系等综合排序的,并加之平衡各方面的势力,借以提高、巩固宋江领导权的安排的人事名单。下面我们看看都有哪些派系,再来看看这些派系的名单。

  宋江派——宋江(排名1,下同)、吴用(3)、花荣(9)、朱仝(12)、武松(14)、戴宗(20)、李逵(22)、穆弘(24)、雷横(25)、李俊(26)、张横(28)、张顺(30),12人。

  元老、晁盖派——公孙胜(4)、林冲(6)、刘唐(21)、阮小二(27)、阮小五(29)、阮小七(31),6人。

  朝廷降将派——关胜(5)、秦明(7)、呼延灼(8)、董平(15)、张清(16)、徐宁(18)、索超(19),7人。

  三山派——鲁智深(13)、杨志(17)、史进(23),3人。

  登州派——解珍(34)、解宝(35),2人。

  其他——卢俊义(2)、柴荣(10)、李应(11)、杨雄(32)、石秀(33)、燕青(36),6人。



清水隐士


梁山泊好汉内部,形成一定气候的,主要有以下五大派系。其他还有一些出身相同、来源相同、背景的小团伙,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还尚未形成派系。

一、晁盖、林冲派系

以“七星聚义”人员为主,多数是黄泥岗抢了杨志“生辰纲”的那一批人,加上林冲火拼王伦以后留下来的梁山元老,尊晁盖为老大,有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等人。

奇怪的是,“七星聚义”中的骨干吴用,却投在了宋江派系当中。晁盖死时原本想让林冲坐梁山第一把交椅,但最终林冲都被宋江等人排除在五人常委班子以外。

二、宋江、吴用派系

宋江的嫡系由三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宋江上梁山前的铁杆哥们如花荣、朱仝、雷横,弟弟宋清,以及江州大牢里曾经同生共死的戴宗,还有小跟班李逵,徒弟孔明、孔亮等人;

第二部分是宋江招募进梁山的人马,如清风山的燕顺、王矮虎、郑天寿,加上后来嫁给王矮虎的扈三娘。揭阳镇的李俊、李立、穆弘、穆春、张横、张顺、童威、童猛、薛永、侯健。黄门山的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等等。

第三部分就是宋江亲信招募进来的,如戴宗招募来的杨林,李逵招募来的汤隆、焦挺、鲍旭等。

宋江派系在梁山的势力最大,宋江和吴用两人都进入了常委班子。

三、三山派系

三山派系是合并到梁山的来的,以鲁智深为首,有来自二龙山的鲁智深、杨志、武松、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桃花山的周通、李忠;少华山的史进、朱武、陈达、杨春等人,这个派系没有人进入常委班子。

四、卢俊义派系

卢俊义在梁山任二把手,进入了常委班子,有自己的班底。主要成员是跟班燕青和在北京大牢中结下生死情谊的石秀,以及帮过他的蔡福、蔡庆兄弟。杨雄、时迁同石秀原属一个小集团,联系也十分紧密,所以因为石秀的关系,这两人也归在了卢俊义的派系。

五、降将派系

主要是由被梁山收服的政府军军官组成,以大刀关胜为首,关胜进入了常委班子。该派系还包括呼延灼派系、关胜派系和张清派系,再加上双枪将董平、急先锋索超等人,整体上的联系又不够紧密,较为松散。

除此以外,就是其他一些较小的团伙,如进入了常委的公孙胜也有一个小团伙,当然力量没有那么大。

以上五大派系,也不是明显的独立,也有相互交差的情况,例如林冲同鲁智深是生死之交,武松同宋江又是结拜兄弟,所以关系较为复杂,最终基本上都被宋江所笼络在一起,构成了一张无形的梁山势力网。


麓风轩


从宋江提出招安后,大致分为:

一是支持:以宋江倡导,卢俊义,关胜,秦明等多方降将拥护,成了招安的中坚力量。

二是反对:以武松反对,鲁智深接应,虽然72地煞中贫苦出身、曾集啸绿林的大多数将领心中反对,却名微言轻,小手拧不过大腿,都默默观望;黑旋风虽嚣嚣嚷嚷,都被老大怒喝就闭嘴了,势力单薄,只有屈从。

三是暗定:公孙胜早看出梁山风气已改,又不便使法力置人于死地,最终与道家之规飘然而去。

以书为评,不涉其他!

2020.1.14.



星灵晓圣


屁股决定脑袋。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党外有党,党内有派,梁山好汉也不例外,大家对宋江派、元老派、三山派等耳熟能详;现另辟蹊径,从成员出身角度分析一下梁山派别。因为出身不同,对待招安的态度就有很大差异,而在最根本利益上的冲突,最终决定了成员的派别归属。

01 公务员派

以宋江为典型代表,以陆陆续续的朝廷叛官降将为主要成员,包括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武松、董平、戴宗、李逵、朱仝、雷横、张清、徐宁、索超等人。据统计,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曾经在宋朝各级政府当过公务员的有三十三人之多。

因为出身于体制,或多或少都得到过体制的好处,绝大多数对“吃皇粮”的官位念念不忘,拥护宋江的投降政策,是接受招安的最大受益者。因与宋江“志同道合”,其中十八人位于天罡星之列,在梁山集团地位举足轻重。其中,因特殊原因,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是特例。

鲁智深一直被《水浒传》作为佛系代表歌颂。

李逵虽然当过狱吏,但其思想绝对停留在原始的农人出身上,对朝廷从来没有好感,更没有一丝一毫的忠君思想;但他是“性情中人”,对与他有过好处的宋江感恩戴德,所以虽然对招安绝对的不情愿,但依然盲从于宋江。

林冲是《水浒传》中最早提出招安一说的人,他和武松一样,因其后的一系列变故,使他俩对朝廷失望透顶:林冲在寺庙病死,武松选择离开官场归隐寺庙终老。

02 绿林好汉派

也就是此前占山为王的黑社会人物,有二十五人之多。上梁山后表面上“替天行道”,骨子里的黑社会逻辑没有实质改变。在招安选择上,有人支持,因为也想换种活法,弄个国家干部当当也是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有人消极,满足逍遥自在的现状,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岂不美哉?!

03 土豪劣绅派

城市资本家、地主、富农出身的有十人,以卢俊义、李应等为代表。暂且把假秀才吴用、官宦世家柴进归入此列,则人数有十二人之多,因“才学”、家资颇丰,力量不可小觑。在招安问题上,多持赞成态度。

04 社会底层派

梁山泊好汉出身低微的不在少数,包括开酒店的私营个体户九人,打鱼出身的八人,以及如时迁等其他出身的二十三人。

《水浒传》号称歌颂农民起义,其实一百单八将中几乎没有一个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强拉硬扯,也就陶宗旺也是非典型的农民。

这四十人,属被边缘化,因没有话语权,所以即使如阮氏三兄弟极力反对接受招安,也在梁山泊兴不起大浪,只好随波逐流,一起跟随宋江受招安,并去征讨方腊。

05 神学系

以公孙胜为代表,他是道家化身;鲁智深为佛家“代表”;“行者”武松多多少少也有神学色彩。

因为是神学代表,所以就不难理解“入云龙”公孙胜为什么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了。他作为“神”的存在,需要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

06 结语

《水浒传》梁山泊好汉,大的分类主体粗略为黑白两道,两种势力盘根错节、纵横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出身的差异,导致招安与否意见的重大分歧,也构成了梁山集团最根本的矛盾。其实,隐藏在梁山集团最后灰飞烟灭的事实背后的根本原因,除了朝廷贪官的迫害,就是这种不可调和矛盾的必然结局。


童童读史


梁山好汉派系复杂,中间有很多交集,比如吴用,前期为晁盖阵营,后并入宋江阵营。再比如李逵,他是坚定的宋江阵营,也是铁打的反招安派系。

所以,如果要看梁山好汉的派系情况,要看划分的标准是什么。以首领来划分及以政治愿景划分。

以首领划分,宋江阵营实力最大。


1

宋江为首,吴用为次,花荣为老三,之后秦明、朱仝、雷横、李逵、戴宗、李俊、张横、张顺等等。

这一阵营主要是宋江上山之前,结识的众多好汉。这些好汉对宋江忠心耿耿,衷心拥戴,是为宋江个人人品及个人魅力所折服。真真的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2

三山派:包括二龙山、桃花山、少华山。鲁智深为首,杨志、武松、史进为辅,及朱武等以下头领。

这一派系,多为交情。鲁智深的交往甚密者。但这一派系,宋江是颇为防备的。因为首脑主张是反对招安,与宋江阵营存在内部矛盾。


3

降将派以关胜为尊,呼延灼、单廷圭、魏定国、韩滔、彭玘等等。虽然他们是独立成派,但依附宋江,极力支持招安,心心念念重回体制,再续前缘。

从招安角度来说,降将派可以算是宋江阵营的一个旁支,对宋江的政策,也是贯彻始终,落实到位。

而且降将派由于出身官宦,修养较高。与梁山的绿林草莽出身的很多好汉存在本质区别,服从命令,不惹事,很得宋江欢心。但因半路相交,没有过命交情,所以不算是嫡系,没有绝对信任。

4

登州派系比较简单,但实力不容小觑,是宋江即要提拔,又要打压的一股力量。孙立为首,解珍、解宝、顾大嫂、孙新、乐和、邹渊、邹润。这些人在梁山排名中,普遍靠后,并非实力不济,而是派系连累。

还有许多小的派系,比如晁盖的元老阵营,因为吴用的出走,而实力锐降。公孙胜置身事外,刘唐、三阮皆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位置尴尬。又反对招安,与上级领导意见相左,不得人心。



再如卢俊义、燕青,虽然个人武力出色,但人数太少,疥癞之疾,是宋江拉拢的对象。石秀、杨雄亦然。

结语

梁山派系复杂,却在宋江的领导下,井井有条又互相制约。个个杀人不眨眼的好汉,对宋江言听计从,这里面所展现出来的是宋江的超强管理才能及降龙伏虎的手段。

宋江知人善用,充分利用个人境况,并以“替天行道”“忠义无双”之名,来束缚众人行为,以巩固自己及梁山的地位,难能可贵。


黑白历史说


梁山泊几大派中,宋江派人数最多!公孙胜是逍遥派。吴用是二面派。另外还有晁派(三阮,刘唐等人)。鲁智深派(三山聚义这帮人).,顾大嫂派(解珍,解宝,孙立等人)。水军李俊派。其他还有投降派(关胜,呼延灼等人)。江湖派等!


天外飞仙140484883


梁山泊里面,主要是三大派系:

一,以宋江为主的派系,即使是吴用,明着看是跟着晁盖起事的,但吴用是宋江集团核心骨干,花荣,雷横,李逵等等;

二,以卢俊义为代表的派系,人数较少,核心成员,浪子燕青等;

三,系晁盖旧部,以三阮,刘唐,林冲为代表。

当然细分的话,还有比如二龙山,以鲁智深,史进,杨志等为代表的势力。


严东先生


水泊梁山108条好汉,在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下,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称分金银,他们是一个团结奋斗的团队,直至招安后鏖战沙场为国效力,由始至终没有一人变节投敌。

事实证明,梁山内部是没有派系之争的。尽管内部有这样那样的风风雨雨,比如在招安上有过纷争,但反对声音最强烈的武松,李逵,鲁智深等人在招安后也没有一个离队,同样鏖战沙场拼博到南征结束。

之所以出现内部派系的说法,其实是今人根据好汉们上山前的团队状态,人为刻划出来的莫须有说辞。

当然,梁山好汉们上山前,都是有固定团队的,这在原著中是一目了然的事。

一、水泊梁山的元老

杜迁,宋万,朱贵三人,为王伦班底的人。王伦死后,他们三人是自然而然的元老级别。尽管宋江上山后,把水泊梁山发展到了108人,但原有的班底是无法改变的。

二、晁盖智取生辰纲的八人,外加林冲入伙,实际是九人。

这九个人也是一目了然:晁盖,吴用,公孙胜,林冲,刘唐,阮氏三雄,白胜。

如果说杜迁,宋万,朱贵三人是王伦时期的班底,那么,劫取生辰纲逃上梁山的八人,再加上林冲就是以晁盖为寨主的新班底。这个班底的能量与王伦时代的能量已是天地之差。既使晁盖去世后,其任何一个人也没有逊色,比如白日鼠白胜,照样在征战杀伐中有出色的表现。

三、以鲁智深为首的四山人马,是上梁山之前最强大的团队

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少华山,这四座山头的人马,在水泊梁山可谓是一支中坚力量。鲁智深领导的三山聚义打青州,是《水浒传》中唯一攻打城市的非梁山队伍。打下青州后,鲁智深和武松又去少华山把史进团队带上了梁山。

其中二龙山有鲁智深、杨志、武松、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

桃花山的小霸王周通,打虎将李忠。

白虎山的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

少华山的史进、朱武、陈达、杨春。

说四山的人马最强大,主要因为有鲁智深做总头领,在好汉们当中具有极高的威信。加之有武松和杨志两位人中豪杰,声名显赫无人能比。

四、宋江带上山的人,其实只有李逵和花荣二人是他的亲信。

宋江没少带人上山,甚至有许多是奔着及时雨宋公明的大名而来。但没有一个人能像鲁智深领导的四山人马那样紧密。为了维护好这些人,宋江不惜把扈三娘嫁给又矮又丑的矮脚虎王英,可见宋江的良苦用心。只有花荣由始至终是宋江的亲信兼保镖,李逵拼死效忠宋江。也正是这两人个最终都追随宋江而去。

五、所谓的朝庭降将团伙,其实纯属于画饼充饥

以大刀关胜为首,双鞭呼延灼,霹雳火秦明,金枪手徐宁,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急先锋索超等朝庭降将,他们归顺梁山之前根本不在一起共事,只不过先后上了山,属于体制内人员。把他们归结为一个团体,实在是牵强附会。

六、其他组团上山的人马,因为各自原因结成团伙,但由于力量实在单薄,根本谈不上派系

卢俊义和燕青属于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童威、童猛,解珍、解宝,孙立,孙新都是兄弟。顾大嫂是孙新的媳妇。

清风山的燕顺,王英,郑天寿;对影山的吕方,郭盛;黄门山的欧朋,蒋敬,马鳞,陶宗旺;饮马川的裴宣,邓飞,孟康;芒砀山的樊瑞,项充,李衮;登云山的邹渊,邹润等都是小山头的人。

杨雄,石秀,时迁等是朋友关系。雷横,朱仝是同事关系。


综上所述,水泊梁山所谓的六个团伙,其实只有鲁智深领导的四山人马最为强大,也就是这伙人中的武松和鲁智深敢于和宋江叫板。但既便如此,他们招安后也没有离队,直至战斗到最后。

所以,实事求是讲,水泊梁山108人中,上山前确有团伙,上山后并没有发展宗派势力。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有派系之争。


文化一家人


梁山泊上山头众多。少华山史进,朱武,陈达,杨春;桃花山李忠,周通;梁山的杜迁,宋万,朱贵;清风山的燕顺,王英,郑天寿;对影山吕方,郭盛;二龙的鲁智深,杨志,武松,孙二娘等;黄门山欧朋,蒋敬,马鳞,陶宗旺;饮马川的裴宣,邓飞,孟康;芒砀山樊瑞,项充,李衮;登云山邹渊,邹润;枯树山鲍旭。


除了这十几个山头,也有一些地方势力,如揭阳镇穆弘兄弟;浔阳江上张横,张顺;揭阳岭李俊等人。

梁山山头这么多,派系也不好理顺。要从领导层分也许好些。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是前四位头领。其中,卢俊义与公孙胜说不上派系,燕青算是卢俊义的徒弟家人,蔡福蔡庆随他们上的山。

公孙胜是蓟州人,杨雄,石秀,时迁是从蓟州投奔梁山的,却之前已是认得戴宗了。而抢生辰纲的几个人该是吴用的人,因为晁盖去世了。


公孙胜收服的是,杨林是他介绍的,他只有樊瑞,项充,李衮,杨林四人。卢俊义为只有一个铁党燕青,包括蔡福蔡庆。

晁盖去世后,先前劫生辰纲的几个人,基本是散了,吴用也投了宋江阵营。宋江的阵营庞大,清风山,对影山,梁山,黄门山等,孔家庄,揭阳岭三覇,清风寨,包括五虎将关胜,秦明,呼延灼,石勇等人也是宋江的一边的。

尽管宋江山头最大,但是还有一个让宋江有点头痛,不大搞得定的派系,那就是林鲁联合派。

鲁智深与林冲的关系够铁,也是小说宣杨的典范,他们更是最有实力的派系。本来林冲没有山头,但是遇到鲁智深就不一样了。何况鲁智深的山头不小,如史进是鲁智深去找他上梁山的。李忠是史进的开手师傅,也该是一伙的。


事实上,鲁智深所带领的二龙山,少华山,桃花山,是梁山最有有实力的势力,最有发展势头,武有鲁智深,杨志,武松,史进等,文有朱武也不差于吴用。可以说他们是梁山控股集团最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也是最有能力不服从集团公司领导的公司。

所以,宋江日后的招安等工作的开展,阻力大多来自林冲与鲁智深联合派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