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棒之所以能長出香菇,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它,選擇大於努力。

大家好,我是小明,繼續咱們的香菇種植課堂。

菌棒之所以能長出香菇,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它,選擇大於努力。

我們昨天講到香菇週轉棚的搭建,週轉棚的目的是為了下一個環節:接種。接種,我們這裡俗稱的“點菌”,菌種直接決定了菌棒最終長出來的結果。你用的是香菇菌種,最終長出來的一定是香菇;反正,你用的是白靈菇的菌種,最後長出來的也一定是白靈菇。在點菌之前,週轉棚需要進行充分的消毒,消毒過程參考上一章。我們這裡大多以種植冬菇為主,一般在年前也就是臘月二十幾開始準備,一直到準備點菌,大概是二十天到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個時候在北方天氣還是比較寒冷,所以點菌儘可能安排在早晚進行,通過室內外的自然溫差來保證菌種的成活率。比如準備第二天早上接種,那麼一定要在凌晨3點左右將週轉棚的口打開一點,讓消毒粉的毒氣散出去一大部分,消毒粉燃燒會產生大量的濃煙,有害於人體的眼睛和呼吸系統。

菌棒之所以能長出香菇,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它,選擇大於努力。

上圖是我們這裡第一代的點菌方案,具體做法是:兩個人一個接種箱,一前一後,將菌棒拿到接種箱內,箱內點有蠟燭;準備點菌之前,雙手先用水清洗乾淨,然後用酒精擦拭一遍,戴上口罩和眼罩,雙手通過接種箱預留的袖口伸進去,一隻手扶菌棒,另外一隻手用特製的工具在菌棒上打孔,孔的直徑為3cm左右,一排4個空孔,總共三排,均勻分佈。將菌種掰成合適的塊狀,塞到菌坑中,然後將石蠟燒熔封口。

菌棒之所以能長出香菇,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它,選擇大於努力。

上圖屬於第二代的點菌方案,在原有第一代的基礎上做了一定的改進,首先是接種箱的外觀要比第一代大很多,相對來說可以放更多的菌棒,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接種箱的內部做了一定的改進,不需要再點煤油燈或者蠟燭,極大的降低安全隱患。這種簡易的接種方式在後來的幾年裡面,一直是我們常用的手段。

菌棒之所以能長出香菇,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它,選擇大於努力。

上圖屬於第三代的點菌方案,這個時候已經非常方便了,我們看到菌棒的下面鋪設了一層塑料薄膜,在準備點菌之前,所有的物品都已經進行了近三天的消毒,具體做法是:每個人進來雙手需要消毒,用香菇用的消毒水清洗雙手,然後把毛巾用藥水浸透,均勻的塗抹在每一個菌棒之上,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之前我們已經做了大量的實驗,事實證明這種消毒方式是可行的。這種方法相比之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接種方式,時間上大大的縮短,另外整個大棚都可以充分的利用,每個人可以充分利用,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菌棒之所以能長出香菇,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它,選擇大於努力。

所有的菌棒轉運不出這個大棚,都是在裡面進行的。如有外出在進來,必要要進行消毒作業。每袋菌棒接種完畢之後,安排專人檢查,最後所有人複查,方可結束。然後,菌棒就這裡就會進行為期七天的發酵過程,最終所有的菌絲布滿整體,發酵就算完成了,菌絲在發酵的過程中,會迅速的鼓起來,不要慌張,這屬於正常的現象;出現黑色褐色的菌絲,說明菌棒在接種的過程中感染,需要挑選出來,防止傳染其他的菌棒。還有一種情況是,菌棒在蒸熟拿出來的時候會出現流水(一般是黑水),發酵不好的菌種也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菌棒之所以能長出香菇,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它,選擇大於努力。

後面就安心的等待吧,菌種放進去就相當於種子撒進土裡,這是生長必須的過程。在等待的這段時間裡,如果有大的天氣變化,這個時候就需要格外注意,不能雨淋,陽光暴曬。待後面天氣轉熱的時候,開始將發酵好的菌棒轉運到發酵棚,然後蓋上遮陽網,整個香菇的種植部分算是完成了。

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意見,歡迎評論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