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卑微,最後取得偉大成就—富蘭克林,偉人是如何養成的?

古今中外的逆襲奮鬥史上,有兩個極具代表性的人物不得不提,一個是中國的曾國藩,另一個是美國的本傑明·富蘭克林。今天這篇文章主要講講富蘭克林的人生經歷,以及我們普通人能從他身上學到些什麼。

本傑明.富蘭克林在美國是一個人人敬仰的偉人,擁有多重身份,既是政治家、作家、發明家、商人,還是物理學家和外交家。這麼厲害的一個人,他的出生卻非常平凡。

出身卑微,最後取得偉大成就—富蘭克林,偉人是如何養成的?

一、出身平凡,只上了2年學

富蘭克林生於1706年的波士頓,是家中最小的兒子。父親經營著一家制作蠟燭和肥皂的店鋪。8歲那年,他被送去學校讀書,在學校表現優異,成績突出。

但他父親覺得以後無法負擔起富蘭克林讀大學的費用,所以一年之後就讓富蘭克林從學校退學,轉而去了一家專教寫作和算數的學校。又學了一年,10歲的富蘭克林便輟學回家幫助父親看店,日常幹一些跑腿、做蠟燭的工作。

二、培養自己的職業技能

在店裡幹了2年之後,按照規矩,富蘭克林會接過父親的班,成為一名蠟燭製造匠,但他實在不喜歡這一行當。所以父親就經常帶他出去走動,看看木匠、瓦匠、車工匠等活計,希望能挖掘出富蘭克林的興趣所在。

富蘭克林雖然學歷不高,但自幼就愛看書,所有零花錢都會用來買書。最後父親想著孩子既然愛看書,那就從事印刷業吧。於是富蘭克林開始跟在哥哥手下做印刷學徒。

在哥哥的印刷店幹了沒幾年,兄弟倆就鬧出了矛盾。富蘭克林一氣之下不幹了,哥哥為了打擊他,便和鎮上所有的印刷店打了招呼,不要招用富蘭克林。年輕氣盛的富蘭克林,不肯服輸,便離家出走去了費城。

之後陸續在費城和倫敦的印刷店分別幹了一段時間,這個時候的富蘭克林逐漸積累起了豐富的印刷經驗。

出身卑微,最後取得偉大成就—富蘭克林,偉人是如何養成的?

三、開始創業,大力推動公共事業

富蘭克林在回到費城後,決定自己創業。他和朋友一起開辦了一家印刷鋪,朋友出資金,他出技術,利潤兩人各佔一半。

富蘭克林工作起來非常勤奮負責,有一天夜裡,當他裝好版準備收工時,突然有一版不小心給碰壞了,於是他毫不猶豫重新開始排版,直到全部完成之後再上床睡覺。

當地的一位博士曾高度讚揚他,說:“我從沒見過和哪個富蘭克林一樣勤勞的人。當我從俱樂部回家時看見他還在工作,可是第二天他的鄰居們還在酣睡的時候,他已經在工作了。”

通過口碑相傳,印刷店的名譽和聲望越來越高。但富蘭克林的目標並不止於此,他發現了當時鎮上報紙行業的潛在需求,決定再辦一家報紙。這個決定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回報,往後好幾年,報紙成了他賺錢的主要事業。

後來合夥人也退出了經營,將店鋪全部轉給了富蘭克林。沒有了羈絆的富蘭克林開始在事業上大展拳腳,相繼開設了文具店,創辦印刷所借債款業務。由於為人勤勞能幹,嚴守信用,所以富蘭克林在事業上的發展如魚得水。

除了發展自己的事業外,他還積極推動公共事業的發展。牽頭設立第一家公共圖書館、第一個消防隊、大學學校,醫院等等。最後還成為參政議員,參與編寫了美國《獨立宣言》。

富蘭克林的一生沒有太多驚天動地的大波浪,他每一步都走得很實在,工作起來勤奮認真,對待朋友溫柔包容。他不像有些偉人一樣可望而不可即,他非常的鮮活,沒有距離感。他的很多做法,現在我們也依舊能夠學習和借鑑。

出身卑微,最後取得偉大成就—富蘭克林,偉人是如何養成的?

工作勤奮,有主人翁心態

在職業的空檔期,富蘭克林的老東家高薪請他回去繼續為自己工作,此時店裡已經有3個夥計了。富蘭克林沒多久就看穿了老闆的用意——想通過他來訓練這些沒有經驗的幫工,教會了幫工之後,他在店鋪就沒什麼價值了。

但儘管如此,富蘭克林還是很賣力的工作,不僅把店鋪打理得井井有條,還不遺餘力的教導3個幫工,同時主動研製制模磨具,提高了工作效率。當3個夥計的業務能力大大提高之後,富蘭克林果然被老闆想辦法給逼走了。但他也不虧,不僅獲得了店鋪管理經驗,為自己開店打下了基礎,還收穫了幫工們的尊重和認可。

這一品質在職場難能可貴。我們現在很多人的思緒還停留在為老闆打工。如果老闆對我好,工資給的高,那我就認真工作;如果老闆人品不行,那我就馬馬虎虎隨便幹。

這是一種看似不吃虧,實則虧大了的做法。因為認真工作,以此增長的經驗和能力實實在在是你自己的,老闆搶不走也奪不去。而以老闆的態度決定工作的方式,看似你佔了便宜,實則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時間。

像富蘭克林這樣,以主人翁心態去工作,收穫最大的只會是你自己。

大量閱讀,並付諸實踐

富蘭克林愛讀書。經常是晚上從書店借書過來,第二天一大早就去還,因此常常讀書到深夜。但富蘭克林看書並不像一般人那樣,看了就忘。他會把看過的知識都用起來,最後變成自己的。

在他16歲那一年,讀了一本宣傳素食的書,於是他開始戒葷腥。常常是一塊麵包一把葡萄乾一杯清水就解決掉一頓,這樣做既節省了一大半的資金去買書,又因為飲食節制,保持了頭腦清醒,學習取得比以前更大的進步。

讀到《蘇格拉底回憶錄》,他對裡面的辯論法非常感興趣,於是就放棄了以前的辯論方式,經常用新學的方法把對方辯得啞口無言。

富蘭克林的這一點真的值得我好好學習。

我之前看書有特別明顯的求快心理,恨不得一天一本,越快越好。為了追求數量,我在遇到不懂的知識點時就會直接跳過,看完之後也不會去分析總結。所以雖然也看了一些書,但總感覺自己沒有進步。

後來我加入了一個讀書營,群裡的要求是每個人要看10本書,並且輸出寫作心得。我清楚的記得看的第一本書是《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

其實這本我之前看過,但這次重新又看了一遍,認真思考寫完心得,並按書中作者給出的方法去執行,我真的收穫巨大。感受完全不是之前僅僅看一遍可相比擬的。

出身卑微,最後取得偉大成就—富蘭克林,偉人是如何養成的?

相信很多人看書都會遇到和我同樣的問題——知識它不進腦子,看了就忘。最好的讀書方法就是像富蘭克林這樣,把知識變成自己的。

怎麼變成自己的?先記住,再去用。怎麼記?邊看書,邊思考。

成甲在《好好思考》裡說,要用20%的時間去閱讀,用80%的時間去思考。因為閱讀只能帶來淺層記憶,主動思考才有可能將其轉變為深層記憶。

所以我們得帶著主觀能動性去讀書,看到一個不懂的地方或者對自己有啟發的內容時,就要停下來,去思考“我為什麼會覺得這個對我有啟發?”“這個內容和我的生活有什麼聯繫?”“生活中還有類似的問題嗎?”

不停的將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大腦就能直接將知識調出來用。知識只要用了,就是你的了。

嚴格自律,控制慾望

當財富達到一定數量之後,富蘭克林希望自己的品德也能夠無可挑剔。所以他給自己制定了13條美德計劃。他認為,如果要同時養成這麼多習慣,注意力會太過分散,無法達到最佳效果,所以他選擇一條一條分別實行,一個習慣養成,再接著培養另一個。

為此富蘭克林特意訂了一本小冊子,用來每日反省自己美德計劃的實施情況。每一種美德佔據一頁,每一頁用紅墨水劃上豎線,將其分成7欄,每一行代表一個星期的一天,再用紅線將直行劃成13條橫格,每一格的前面寫上一種美德的首字母。每天檢查自己的所作所為,如有違反就在相應的格子打小黑點。

這個方法和中國的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曾國藩年輕時立下了做聖人的志願,為了督促自己嚴格執行,他會每天寫反省日記,當天如有違反,就在日記裡把自己一頓痛罵。

相較於這兩大偉人,我們不需要對自己採取如此嚴苛的要求。但我們可以學習這種方法,將自己想要養成的好習慣,一個一個列出來,然後慢慢完善,每日反省,逐漸進步。

出身卑微,最後取得偉大成就—富蘭克林,偉人是如何養成的?

廣交朋友,人脈寬廣

富蘭克林走到哪,朋友交到哪,並且都是與自己志同道合,熱愛讀書的人。

富蘭克林之所以朋友遍地,有以下幾個原因:

  • 為人慷慨,不拘小節

富蘭克林在倫敦印刷所工作的時候,周圍的同事都是一些愛喝酒的人,由於喝酒花費多,他們經常欠賬不還,久而久之,在啤酒店就賒不到酒了,富蘭克林便替他們付酒錢。慢慢的,他就在那一群人中地位變得重要了起來。

  • 性格溫和,不咄咄逼人

富蘭克林以前在與人交談中會盛氣凌人、咄咄逼人,時常給人一種自大的表現。後來經朋友指出,富蘭克林開始改變。在提出可能引起爭議的話題時,他從來不使用肯定的語氣,而是以表達自己觀點的語句說出來,比如“我認為某事如何,我的看法是……”

對於別人提出的觀點,他從不斷然否決,而是先指出對方觀點可能正確的情況,再婉轉指出在當前的情況下,這個觀點可能不妥。這樣溫和沒有攻擊性的談話方法,使得富蘭克林與他人的交往更加融洽自如。

  • 能力出眾,人品過硬

富蘭克林能力突出,不僅事業做得好,文章寫得棒,大量的閱讀使得他的認知也遠高於一般人。再加上為人實在,誠實守信,自然能吸引一大群人主動來和他做朋友。

富蘭克林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具備這些優良品質,他是在漫漫人生路中,不斷地改進和提升自己,並且一堅持就是一輩子。

完善自己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卻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慢慢堅持,不斷進步,總有一天我們會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