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记得上中学,学习《木兰诗》时,诗中首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按照当时教材的解释和老师的课堂讲解,都说这是织布机织布时的发出声音,但是这样的解释正确吗?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一、唧唧复唧唧,是叹息的声音。

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正确的原文解释:“叹息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志对着房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到木兰在不停叹息。问下木兰在想什么?问下木兰在忧什么?她说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只是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才知可汗要大征兵,如多卷的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写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也没有兄长,木兰想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替代父亲去征战。”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但有的老师把这段的开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翻译成:“织布机发出唧唧又唧唧的声音,木兰正在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气声。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在这里,把“唧唧复唧唧”翻译成了织布机发生的声音是不对的。正确的应该翻译成木兰发出的一声又一声叹息声,决不能翻译是织布机的声音。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例子分析一下。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我们从诗的结构上分析,“当户织”对应“机杼声”,“唧唧复唧唧”应该对应“唯闻女叹息”。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从词性上看,“唧唧复唧唧”是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唯闻女叹息”只代表叹息声。因此,应该将“唧唧复唧唧”看作是“一声又一声的叹息声”,这才正确的,最符合诗的意境的,是原生态的。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2、我们可以从一些古书和文章中找到证据,如北魏《元举墓志铭》中就有:“履朝独步,伦华非匹。一见唧唧,宋朝更生。

”这里面的“唧唧”二字,都是指“叹息”的意思。

3、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有“唧唧”一词。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在句中,“唧唧”就是指叹息的含义,大致意思是:我听了琵琶声已经是感叹悲息了,又听了她的这些话后更加唏嘘不已。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4、在南朝梁施荣泰《王昭君》诗:

《咏王昭君》

( 南朝梁 ) 施荣泰

垂罗下椒阁,举袖拂胡尘。

唧唧抚心叹,蛾眉误杀人。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诗中“唧唧抚心叹”。唧唧:叹息,就是指叹息声。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5、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

“緑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

唧唧:也指的是嗟叹声

二、唧唧复唧唧,不是织布机声音。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唧复唧唧”并不是传统的织布声音。而在古代,织布机也不是发出“唧唧”声,而是“札札”声。这我们可以从古代其他作品找到例子。

1、在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的《古诗十九首》中有: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在这里有“札札弄机杼”,中的札札才是象声词,是织布机发出的声音,不是“唧唧”。

2、白居易《缭绫──念女工之劳也》有“丝细缲多女手疼,札札千声不盈尺”,也可以为证。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札札千声不盈尺”中的“札札”是象声词,是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从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木兰诗》中的“唧唧”二字,就是指人叹息的意思,决不是民间的织布机发出声音。织布机是会发出声音,但不是发出“唧唧”声音,而是“札札”声。


难道我们真的误解了“唧唧复唧唧”在《木兰诗》中的意思?


所以《木兰诗》中“唧唧”声就是木兰的叹息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