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明明很成功,為什麼她還是心慌、胸悶……

手術明明很成功,為什麼她還是心慌、胸悶……

從3年前開始,王大媽常無故出現心慌、胸悶、氣促等表現,在綜合性醫院常規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後逐漸加重,有時感覺自己快要死了,常撥打120求救。但120一到樓下,王大媽的症狀便自行緩解。後來,王大媽再次到綜合性醫院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發現某分支狹窄程度超過85%,診斷為“冠心病”,並做了“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治療。但術後王大媽的病情沒有明顯改善,仍經常有心慌、胸悶,表現煩躁、坐立不安等,在朋友介紹下到心理門診就診。經精神狀況檢查,確認王大媽存在明顯的焦慮症狀,結合冠心病病史,考慮為“雙心疾病”(即冠心病伴發焦慮症),常規給予抗焦慮藥和心理治療,心慌、胸悶、煩躁等症狀完全消失。

有統計顯示,在冠心病患者當中,焦慮症患病率約為40%~70%。這裡面的機制可能包括: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可引起體內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兒茶酚胺的過量分泌、脂類代謝的紊亂、促進血管緊張素Ⅱ的釋放,導致患者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肌供血供氧減少,使心肌氧耗增多,促發或加重了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

由於“雙心疾病”發病率高,因此,在冠心病合併焦慮症的患者中,抗焦慮治療和冠心病二級預防治療同等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