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如何遇到他(她)的?(三)

性格決定婚姻


想收穫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嗎?那就需要我們在婚戀中完成兩大任務或者說學習兩大主題:

一、知道如何去選擇。

二、懂得如何去堅持。

我們繼續討論婚戀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

第三種心理機制:性格決定婚姻成敗

茫茫人海如何遇到他(她)的?(三)

一個人的婚姻幸福與否其實一開始就是註定好的,這不是宿命論,而是說在你結婚的時候你的性格就決定著你的婚姻今後的走向,有什麼樣的婚姻主角就有什麼樣的婚姻,當然婚姻的主角是兩個人,婚姻能否維持以及是否能幸福取決於夫妻兩個人的性格特質。首先是性格是否匹配,其次是性格的好壞。

那麼,什麼是性格呢?先一起做個遊戲吧,一天,在森林裡,一隻大胖豬和一隻小瘦豬,遇到了一隻大灰狼,你覺得這個故事怎麼接下去比較合理呢? 

A.大胖豬嚇唬小瘦豬說:“大灰狼要吃掉你啦!”

B.小瘦豬對大灰狼說:“我又瘦又小,還是用大胖豬能做出更多的肉腸。”

C.大胖豬對小瘦豬說:“別怕,我又大又壯,可以保護你的。”

D.大胖豬和小瘦豬都被大灰狼吃掉啦!

E.它們三個成了好朋友

如果是多人一起做的話,你們會發現彼此選擇的都不一樣,這就是性格所使。

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徵。性格是先天稟賦,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自我教育,他人影響等綜合作用下的產物,先天為輔,後天為主共同形成的。性格是穩定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優化我們的思維方式,思維內容來調整行為,從而達到重塑性格的目的,所以性格也是可以改變的。

愛情因為性格互補而吸引,因為性格相似最終走向婚姻的殿堂。婚姻中,性格相似也就是匹配度高,有兩個要素,一是三觀,三觀指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三觀是選擇伴侶第一個要考慮的因素。三觀具體的解釋小夥伴們可以去問“度娘”,通俗地說就是:你認為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世界觀),在這個世界裡,你希望你的人生如何渡過(人生觀),在這個過程中什麼值得做,什麼不值得做或不該做(價值觀)。三觀是沒有絕對的正確錯誤,每個人的家庭環境和生活經歷造就了我們的三觀。只有適合自己,沒有對與不對。三觀一致,是幸福婚姻的基礎。

二是思維模式,這裡我們分為理性的思維和非理性的思維。思維模式,是影響我們如何行事的重要因素,它使得性格呈現出複雜性,多樣性。舉一個非理性思維的例子幫助大家理解,比如“過度概括化”,由一個偶然事件而得出一種極端信念並將之不適當的應用於不相似的時間或情境中。舉個例子,一個年輕女子發現她的男友背叛了她,她就認為所有的男人都是騙子,她的下一任男友想要獲得她的信任就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再比如“絕對化思維”,指個體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認為某一事物必定會發生或不會發生的信念,它通常與 “必須”,“應該”這類字眼連在一起.比如:“我必須獲得成功”,“我對朋友好,朋友們也必須很好地對待我”,“我婆婆就應該那樣做才對的...”“公司制度應該這樣才合理”“領導怎麼會這樣做呢.....等等。非理性的思維還有很多,比如“糟糕至極”“非黑即白”等等,篇幅原因不多做詳解了,拋磚引玉,小夥伴們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百度一下貝克的認知療法理論。

能夠理性思維的人思維有彈性,有見識,能夠理解,包容很多與自己不一樣的人和事,自然性格就是好的,也就是心理健康程度高,或者說人格健全的人,他們對社會的適應性好,而且能主動適應社會環境,對生活中出現的事件或挫折能做出恰當的反映。所以性格有好壞之分。

三觀匹配度高的情況下:兩個性格好的相遇幸福指數最高;一個好的遇到一個壞的,需要經過磨合,經營,視情況有長有短,慢慢兩個人也會默契幸福;兩個壞性格的相遇,磨合週期更長,如果善於覺察反省學習,也可以通往幸福,反之,最終結果很可能導致離婚,或者不離婚也只剩下一紙空殼,有名無實。三觀匹配度低的情況下:很難走向幸福。

所以當前日異攀升的離婚大軍中,有的是死亡婚姻,三觀不一致,互相不理解,沒法溝通,確實需要分手,大多數是不會經營的婚姻。如果婚姻亮起了紅燈,要學會覺察,諮詢諮詢師,分析出問題所在,調整性格中非理性思維,認知得到更全面更成熟的發展,讓心靈成長,否則即便分手了,下次你還會找到類似的他(她)……哪怕你說:我真是瞎眼了,怎麼嫁了這麼個男人,怎麼娶了這麼個女人,下次我絕對不會找這樣的人.......但是,如果你不學習不成長,讓自己的人格健全,性格變“好”,下次,再下次,你還會找到類似的他(她),事實就是這麼“殘酷”,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強迫性重複。性格從開始就決定了你只能遇到她(他)這一類的人,只是你沒有意識到,潛意識在指引你。

性格就是藏在潛意識裡的一條暗線,指引、控制你的行為,決定你的婚姻走向,決定你的幸福程度。

為了讓婚戀關係更和諧幸福,我們儘量選擇與我們的性格匹配度高的人,相似性格為主,互補性格為輔,這樣溝通成本,磨合成本低,和諧幸福的指數高。

(李延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一級婚姻家庭諮詢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