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小結婚,我隨了500塊錢後說了再見”:知己兩三,一生足矣

刷微博的時候刷到了一個這樣的話題:和發小的關係都怎麼樣了?


“發小結婚,我隨了500塊錢後說了再見”:知己兩三,一生足矣


心頭一緊。

下面的留言兩極分化也很嚴重。

有人說:

能走到二十好幾的發小,大概比朋友更像親人,比親人更像朋友

“哪怕不經常見面,哪怕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另外的朋友,但只要一見面就沒有任何的隔離感”

“不需要任何東西來維護,就是親人的感覺”

“雖然吵過鬧過,但絕對不可能分開”


“發小結婚,我隨了500塊錢後說了再見”:知己兩三,一生足矣


但也有人說:

“該走的人遲早會走,與其費力勒緊手裡的線,不如等風來的時候就放手”

小時候是好朋友,長大了就去給別人當朋友了

“我們變成了世上最熟悉的陌生人”

“變成了回憶”


“發小結婚,我隨了500塊錢後說了再見”:知己兩三,一生足矣


發小,初次接觸到這個詞的時候,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年紀不大,卻有著令人羨慕的友情。

如今,再見到這個詞的時候覺得那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再恰當不過。

可能唯一不合時宜的就是中間的那個“淚”,年齡長大了,知道眼淚值錢了,什麼時候可以哭,什麼時候不能哭,愈發清楚。

當然中間發生的那些事情就不細講了。

我上大二的時候她結婚了,一年之後生了個寶寶,當時隨了五百塊錢(別嫌少,當時周圍的人隨禮一般是200塊錢)。


“發小結婚,我隨了500塊錢後說了再見”:知己兩三,一生足矣


後來大學畢業,來到了外地,她也嫁到了外地,一年頂多也就能遇見一兩回,更多地是從大人的口中得知彼此的消息。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朋友很多,是種怎樣的體驗?鏡像問題:朋友很少,是一種什麼體驗?”

一個暱稱為“雲逸”的給出了這樣的回答:一個鏡像問題,一個有41個回答,一個有7.2k回答。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大家都明白,其實自己是一個孤單的人。


“發小結婚,我隨了500塊錢後說了再見”:知己兩三,一生足矣


我相信很多人身邊都存在著很多這樣的朋友。

手機通訊錄裡的好友幾千個,微信還有也已經加到封頂,和你的一百多個好友(這其中還包括了樓下賣水果的阿姨、快遞小哥、代購、最愛吃的那家米線等的微信,再除去二三十個家人,僅存的好友只剩一百個了)相比,配得上“天壤之別”這個成語。

其實每次遇見這樣的人我也會羨慕人家的交際圈,畢竟“朋友多了路好走”這句話反反覆覆一直出現。

但是就我目前的情況來說,手機裡一百多個好友,聯繫比較密切的屈指可數,百分之七八十左右的朋友就靜靜地存在於朋友圈裡,不要說微信聊天了,朋友圈動態都基本不更新。


“發小結婚,我隨了500塊錢後說了再見”:知己兩三,一生足矣


可我卻覺得這是最好的狀態,我不需要拿出很多的時間去維繫人際關係,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也能找到願意幫助我的人。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真心一人,知己兩三,一生足矣。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認同這句話。

朋友是用來交心的,而不是用來炫耀的。

雪中送炭的朋友永遠比錦上添花的朋友要真實的多。

你認識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認識你。


“發小結婚,我隨了500塊錢後說了再見”:知己兩三,一生足矣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見無數的人,有人留下,有人離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因為某些事情走到一起,進而成為關係很好的朋友,但是當兩個人的未來發展方向出現分叉,一個向東,一個向西。

為了夢想和未來,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繼續前進的兩個人,我們該去怪罪誰呢?又或者說我們有什麼理由去怪罪誰呢?

處於道路的分叉口,只要遵從自己的內心,沒有以別人的利益作為自己前進道路上的墊腳石,那就沒有什麼值得抱怨和惋惜的。


“發小結婚,我隨了500塊錢後說了再見”:知己兩三,一生足矣


陪過你一程也好,陪你走完一生也好,只要曾經起到鼓勵和幫助的作用,只要曾經溫暖了彼此的心,分開了又如何?

前路漫長,未來可期,所以我們為什麼非得把精力放在以前呢?

(關於“友情”,你們又有過什麼樣的經歷或者感受呢?可在下面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