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大儿子为什么不能做太子?

Amuwa


清朝皇帝中康熙是出了名的能生,共有35子20女,如此强大的生育能力,在清朝皇帝当中算是比较少见的。不过康熙皇子虽多,早殇的也不少。在皇长子胤禔出生之前,康熙已经有四个皇子不满三岁便夭折,胤禔因此成为康熙在世最年长的儿子。


胤禔在康熙儿子当中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未齿序,胤禔便顺位成为皇长子。胤禔的生母是康熙惠妃那拉氏,因此胤禔虽然是皇长子,但毕竟只是庶出子,康熙时期实行的是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胤禔虽然在兄弟中排行老大,但实际上并没有资格当太子。



胤禔在康熙成年皇子中因为年龄最大,所以得以被列为皇长子。可惜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康熙的庶妃,地位远不及皇太子胤礽的生母皇后赫舍里氏,胤礽虽然是皇次子,但他是康熙的嫡出子,在嫡庶有别的清朝,胤礽的身份地位自然要比大哥胤禔高出很多,所以胤礽被立为皇太子是无可争议的事情。只是胤禔虽然表面上以臣事太子,心里其实一点都不服气。

作为康熙做年长的皇子,胤禔无论气质、能力在康熙诸子中都属上流,长相英俊高大,早年曾随父皇康熙亲征葛尔丹,还代父祭华山,可以说年轻时候的胤禔是颇得康熙信任和喜爱的。



但是胤禔的缺点也很明显,他太在乎自己皇长子的身份,对胤礽以皇次子被立为太子一直心怀不满,一心想夺嫡继承大统。九子夺嫡,胤禔积极的拉拢其他阿哥,密切注视着康熙对皇太子胤礽的态度。当然,胤禔夺嫡并非毫无希望,他有诸皇子中年最长这一优势,当时协理朝政的大学士明珠又是他的叔祖,再加上康熙在早期对胤禔也是比较宠信的。如果胤禔能静等机会,一旦胤礽犯错被废,身为皇长子的胤禔还是很有希望被立为皇太子的。

但胤禔夺嫡之志很强烈,心又太急,一盘好棋愣是被他打烂 ,干了好几件让康熙既愤怒又失望的事情,最终成为九子夺嫡中第一个被踢出局的皇子。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胤礽第一次被废,胤禔兴奋异常,觉得隐忍煎熬了这么多年终于熬出头了。但康熙对胤禔的野心已有所察觉,在宣布拘禁胤礽的同时,亦明确宣谕:“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这一番话犹如当头一棒,直接打醒了胤禔,原来自己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不过如此,当太子已然是无望了。

如果康熙的这一道宣谕目的是完全破灭胤禔当太子的野心。那么胤禔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就真正的令自己自绝与父皇,自绝于兄弟了。



胤礽第二次被废令康熙深受打击,辛苦培养的接班人竟如此不争气,而更令康熙失望的是身为长子的胤禔利令智昏竟奏请父皇杀掉胤礽,说什么:“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此话从胤禔嘴中说出,比胤礽被废带给康熙的打击更大,康熙意识到胤禔与胤禩谋夺储位,欲置胤礽于死地,杀弟之心直接反应出了胤禔的人品和心智都绝对当不了太子。难怪他会当庭直斥胤禔“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后来皇三子胤祉告发胤禔用魇术魔废皇太子之事,康熙对胤禔的所作所为更是愤怒到了极点,痛骂他是“乱臣贼子”,命宗人府夺其直郡王爵,在府第高墙圈禁起来。胤禔成为九子夺嫡中第一个出局的皇子。



可以说,胤禔虽然贵为皇长子,但他的性格过于偏激、极端,思想极度又顽固 ,有野心但没脑子,这些性格上明显的缺点,对于向来对皇子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的康熙来说,胤禔几乎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出了储君人选。再加上胤禔后面一连串针对废太子胤礽“作死”的陷害,更令康熙大失所望,胤禔做不成太子,大部分还是他自己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