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史新说‖胡服骑射——赵国的强军之路,却也是赵国的亡国之路!

战国时期可谓群雄争霸,其中赵国甚至一举成为秦国统一天下最大的劲敌。赵国的代表君主赵武灵王,也因此甚至被梁启超评价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究赵国强大之缘,或许会有诸多人提到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真的有意义吗?或许正是胡服骑射使赵国走向强大,但却也正是此举变相促使赵国走向历史的衰弱与灭亡之路!

旧史新说‖胡服骑射——赵国的强军之路,却也是赵国的亡国之路!

胡服骑射,于军事并无根本变革!

这是一次足以影响中国军事史的一场强国改革!在战国时期,赵国可以说是公认的二号强国。只因为赵国民风强悍,能征善战的武将辈出,比如说我们熟悉的赵国的廉颇和李牧等人。除此之外,赵奢、韩徐、司马尚、马乘、娄昌等,也可以说是一时闻名。总体来说,赵国可谓是将星如云,人才辈出!但可惜,赵国武功有余,文治不足,我们熟悉的文臣除了蔺相如、毛遂之外,便再无他人。纵观战国历史,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赵国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也是一次足以影响整个中国军事史的改革!

《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也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

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302年,武灵王开始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决定在五日后决推行胡服、教练骑射,以此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从此,军队中宽袖长衣的正规军装,逐渐改进为后来的衣短袖窄的装备。以图顺应战争方式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趋势,从而为国家的稳固发展奠定基础。

旧史新说‖胡服骑射——赵国的强军之路,却也是赵国的亡国之路!

如果结合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辩证来看,胡服骑射在强大的赵国同时,却也为赵国最后的灭亡埋下了隐患。战国时期,列国争雄,要想强大,就必须要增强国力!或许胡服骑射对增强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作用却并非巨大!提及胡服骑射,最大的功效便是使赵国拥有当时与强秦匹敌的军事力量。但赵国军事力量,却并非是从胡服骑射之后开始的。赵国在立国之初,便以军力著称。

如苏秦曾游说赵肃侯时道:“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赵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 年。”并有语:“秦之所害于天下者莫如赵。”

尽管略有夸张之处,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前,便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所谓山东之国莫强于赵。赵国军事力量的强盛,不止是胡服骑射的措施,它和赵人雄健尚武的习性同样密不可分。赵国居于四战之地,西邻韩秦、林胡、楼烦,北接燕、东胡,东与齐国隔黄河为界,南连魏国,并有中山国为“心腹之患。四面为敌,赵人自然在此环境中形成了尚武的风气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总体来说,胡服骑射或许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赵国军力,但却并未如商鞅变法一般从根本上提高赵国的综合国力。

于华夏发展而言,胡服骑射更多地只是起到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旧史新说‖胡服骑射——赵国的强军之路,却也是赵国的亡国之路!

雪上加霜,赵国农业的缓慢发展!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冷兵器时代,但凡想要支撑强大的军事力量,背后必然离不开兵源和粮草的补给。但很可惜,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与农业毫无关系,也未能提高赵国的粮食产量,反而导致赵国人口减少,粮食产量下降!在此期间,赵国的部分农民甚至陆续被实行商鞅变法下的秦国所给岀的优惠政策所吸引,大量跑到秦国去,为秦国的小农经济做出了贡献。

想要生产力得到发展,生产工具的变革是不可或缺的。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生产工具并未产生根本性变革!正如秦赵 长平大战前,赵豹与赵王的对话:

“……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列于上地,令严政行,不 可与战。”

可见,长平之战时,秦朝已经普及这牛耕,成为这一时期农业最先进的地区之一,而赵国则并未达到这一农业水平。较低的农业水平,也成为制约赵国发现的重要因素。但胡服骑射这一重要事件,并未能使赵国农业取得飞跃式的发展,反而让发展缓慢的赵国农业限制了赵国整体国力的发展。

旧史新说‖胡服骑射——赵国的强军之路,却也是赵国的亡国之路!

民心不安,并不稳定的赵国政局!

受地理环境影响,赵国虽是中原之国,却与多个北方游牧民族部落或国家接壤,这也使得赵国的民族结构变得复杂。因为这一地理环境,

赵人自然形成了慷慨悲歌,好气任侠的风气!这种赵风气,可以说是有利有弊。纵然,豪杰侠士增多会使赵国武力值提高,但也给赵国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让他们在产生矛盾之时试图以武力解决问题,明显不利于赵国相关法令的有效推行与赵人内部的团结。

正如张仪所言:“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之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上非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

由此可见,民轻难用,号令不治,赏罚不信,这些百姓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危险赵国统治的极大因素!

旧史新说‖胡服骑射——赵国的强军之路,却也是赵国的亡国之路!

胡服骑射的改革,或许使国家因军事力量 的强大而不断对外作战,举国目光一时聚集于外。但由于没有对法令进行整改,没有像商鞅变法那样从根本上进行变革,因此也就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多元经济与复杂民族结构产生的弊端。甚至因为胡服骑射的改革,导致赵国在吞并中山,击败楼烦、林胡和东胡等族,兼并其民的时候进一步激化了赵国与北方边疆少数民族的矛盾!这些隐藏于背后的内忧外患,也为赵国最终的灭亡埋下了隐形炸弹!

除了赵国底层的不稳定之外,赵国的统治阶级也并不稳定,反而矛盾重重!从赵氏立国开始,各种王室动乱一直伴随到赵国灭亡。自赵襄子为赵氏部族立国到秦破邯郸赵王被虏,赵国十二代中竟有九次震撼性的作乱妄杀,甚至有四次作乱都发生在胡服骑射之后。可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内政坛动荡的局面,甚至赵武灵王自己也因为兵变被饿死在沙丘寝宫。

因为赵国军力的增强,赵国的政局动荡更加频繁,各种兵变人祸的发生,无疑使赵国的国力产生极其严重的内耗。没有安定的国内社会环境,没有与万众一心的百姓,更没有显著发展的农业,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注定只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军事改革,却并不能彻底解决赵国财粮问题和综合国力。

旧史新说‖胡服骑射——赵国的强军之路,却也是赵国的亡国之路!

单一的军事扩张,赵国的取死之路!

俗话说:富国强兵,强兵固然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极大益处,但如同胡服骑射一般单一针对军事层面的改革,却反而推动赵国走向衰亡!为何,因为胡服骑射在并未使赵国国力得到根本提升的同时,却又使赵国走向了对外军事扩张的不归路。其实,如果赵国能够同商鞅变法一般,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个方面同时进行改革,对于赵国的发展也是有利的。但如果只在军事方面改革,而将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不断扩张的军事,这就会使它如同后世的军国主义,最终会因为由军事问题产生的矛盾导致内忧外患,自取灭亡。

正如赵武灵王所语:“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胡服骑射”,从一开始便具有极强的军事扩张目的。

胡服骑射和单一扩张的军事,使赵国如同后世侵华的日本军国主义一样,最终走向了失败!

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恶劣,所以当如同日本或者赵国这样的国家拥有远超于其他国家的军事优势时,不免会为了争夺更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政治经济利益,产生对外扩张和征服土地的倾向!

旧史新说‖胡服骑射——赵国的强军之路,却也是赵国的亡国之路!

以赵国为例,史料记载,赵武灵王曾“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

可见,胡服骑射后,赵武灵王便产生了“吞秦”之志。 有雄心壮志自然好,但此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拥有比赵国更加强大的国力,自然无法成功。

“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僚悍,而武灵王益厉之。”

赵武灵王改革之后,赵人尚武风气更甚!好战的基因,也让赵国的对外征的兵力显著增加。长平大战后, 赵国又历经残酷的邯郸保卫战?此时,燕王想要趁机攻打赵国,燕王的手下则乐间对曰:

“赵,四达 之国也,其民皆习于兵,不可与战。”此后,“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号称以五伐一攻赵。赵国竟然依旧可以集兵十三万,使“廉颇为赵将, 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间”。

毫不夸张地说,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甚至达到了可谓全民皆兵的局面!

全民皆兵,使赵国统治者过度重视军事发 展,忽视了政治和经济的重要性。

自胡服骑射后,赵国对政治和经济再无变革性举动。军事性、尚武性的增加,却进一步造成赵国法制的破坏和社会的不稳定。国与国较量,政治、经济与军事各方面的比较都不可或缺,面对差距,赵国也必然败给政治、经济、军事发达的劲敌秦国。尽管胡服骑射具有改革意义,但胡服骑射并未打破赵国固有的贵族体制,反而导致贵族集团进一步专权,大批精英和能臣武将被逐渐排斥出权力和决策中心,比如蔺相如、赵奢、廉颇等等。能臣的损失,使原有的政治和民族矛盾更加激化,最终彻底动摇了赵国的根基。

旧史新说‖胡服骑射——赵国的强军之路,却也是赵国的亡国之路!

胡服骑射以后,赵国加速了对外扩张的步伐。根据《史记》记载,胡服骑射以前, 赵国七代君主动出击他国不过二十次,但在胡服骑射改革后,五代君主竟主动出击他国约三十次,不仅是规模还是次数都远超于胡服骑射之前!这里不禁让人想到一个成语——穷兵黩武。连年的攻掠,使赵国在取得一定的战绩的同时,在这一时期山东六国的外交上也处于不利的地位。未能取得丰富战果的诸多战争,让赵国国家储蓄损失殆尽,也让赵国男丁不断耗损,进一步影响了赵国经济和农业的发展!积羽沉舟。为争夺原本不属于赵国的韩国上党地区,秦赵长平大战。此时,国库早已难以支撑,赵国却轻信间谍临阵换将,最终将四十余万将士生命全部葬送,赵国自身的发展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从此一蹶不振!

旧史新说‖胡服骑射——赵国的强军之路,却也是赵国的亡国之路!

综上所述,或许先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此后的中国军事发展也具有极大的意义。但辩证来看,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并未使赵国的社会发生颠覆性变化,也未能使赵国除军事实力之外的其他实力得到提升!也因此,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后的军事发展,最终给赵国带来一时的辉煌和最终的灭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好战必亡,无非于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