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變中,永安封王時的王下場是什麼?

1853年3月,太平軍攻陷南京,將南京更名為天京,作為都城。定都天京後,太平天國頒佈《天朝田畝制度》,並決定北伐和西征。在這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時期,太平天國的高層卻迅速腐化墮落,爭權奪利,最終使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那麼,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

都是“天父下凡”惹的禍——楊秀清與眾王的矛盾

楊秀清常利用“天父下凡”,插手天王府(洪秀全府邸)的事情,隨意安排天王府宮內事務:衣食住行,紅白喜事,甚至夫妻恩愛,孩子洩尿,包括糞坑築在哪個方位都要管。而申斥、謾罵、甚至打洪秀全屁股也是常有。那天王為啥不反抗呢?天父下凡這個故事本身就是洪秀全為了傳教,發動、組織民眾編造的。後來被楊秀清利用。他也不能揭穿,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再者,洪秀全能力有限,治國治軍都還得仰仗楊秀清。


天京事變中,永安封王時的王下場是什麼?

楊秀清


利用天父下凡,不但欺凌天王,還欺凌北王韋昌輝和燕王秦日綱等人。打韋昌輝屁股,杖責秦日綱,甚至將秦日綱的馬伕五馬分屍,僅僅是因為馬伕沒有向他行禮。

慾望無限膨脹的後果——楊秀清被殺

簡單的斥責、謾罵、打屁股已無法滿足楊秀清了。他想逼洪秀全退位,自己稱萬歲。1856年6月,楊秀清再次借“天父下凡”,召洪秀全到東王府問話:“你和東王都是我的兒子,東王有如此的功勞,為何卻只能稱九千歲?”洪秀全無奈的回答道:“江山是東王打下的,也應該稱萬歲。”假天父得寸進尺:“東王世子怎麼只能是千歲呢?”洪秀全順著他答:“東王既稱萬歲,世子便也是萬歲,世世代代都稱萬歲。”楊秀清大喜,便選擇在9月23日自己生日那天正式稱萬歲。

洪秀全自赴東王府被逼封歸來後,成天成夜提心吊膽。而陳承瑢(受楊秀清欺凌,太平天國第七把交椅)又向天王告密:楊秀清打算在稱萬歲那天,廢除洪秀全取而代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洪秀全下定決心處置楊秀清。於是向韋昌輝、秦日綱送去兩道密詔。此時的韋昌輝剛打敗仗,正在擔心被楊秀清藉機重罰。而洪秀全的密詔,真是瞌睡時的枕頭,久旱時的甘露。韋昌輝當即帶領三千多名將士晝夜兼程趕回天京。

9月1日,韋昌輝在天京城外遇到奉召回京的秦日綱,兩人深夜叩門要求進關。主持城防的正是向洪秀全告密的陳承瑢,陳隨即開門放人。很短時間裡,韋昌輝的將士就將整個東王府圍得水洩不通。隨後,他首當其衝,率領隊伍殺進東王府,將楊秀清和家屬、府中官員、衛士全部殺死,無一漏網。


天京事變中,永安封王時的王下場是什麼?

包圍東王府


楊秀清死後,所謂的肅清“餘孽”活動也就開始了。9月4日,天王府下召宣佈,因韋、秦血洗東王府,特下令罰其罪,令受鞭刑四百下,東王部屬可前往觀看。結果當天觀看的手無寸鐵的東王部屬全被抓起來,並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其中甚至有嬰兒。而行刑的人都是童子兵,因為韋怕將士不願執行,因為畢竟同根生,而他認為小童以殺人為嬉戲樂事。如此大規模的,如此用心險惡的殺人,在太平天國史上是沒有的。

報應來得快——大開殺戮的韋昌輝被殺

9月中旬,石達開回到天京,見韋昌輝如此肆無忌憚的大開殺戒,就對他進行規勸。韋非但不聽,反而認定石達開沒有和他站在同一個立場,遂對石達開起了殺心。石達開聞風趕回安慶。韋昌輝竟然將石達開在翼王府的親屬滿門抄斬,無一倖免。

石達開在安慶調集四萬將士,要求洪秀全處死韋、秦。否則他將舉兵“清君側”。而洪秀全面對韋昌輝的血腥殺戮,也深感寶座不穩。當洪秀全搖擺不定時,韋昌輝決定先下手為強,打算殺洪秀全取而代。可惜最終失敗,被五馬分屍。

成功出走的石達開最終沒有逃過被殺的命運

永安封王時的王,只剩下天王洪秀全和翼王石達開了(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前期已戰死)。而石達開的心胸和人緣讓他在太平天國擁有很高威望。太平天國全朝同舉石達開替代楊秀清總理國政。而如此高的威望讓洪秀全對石達開疑心重重,於是準備削弱石達開的權利:改革官制,讓石達開擁有更高的失望,卻無實權;封兩兄為王,參政議軍,與石達開分庭抗衡。


天京事變中,永安封王時的王下場是什麼?

出走的石達開


石達開的日子很難過。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今對洪秀全構成威脅的人 已盡去。石達開知道下一個就是自己了。1857年5月下旬,石達開決定離京出走。最終石達開越走越遠,走到封閉的南方腹地大山裡去了。而出走的石達開最終被清軍俘虜,後殺於成都東校場。


天京事變中,永安封王時的王下場是什麼?

洪秀全


此時,永安封王時的王就剩下洪秀全一人了。可惜大權在握的洪秀全並沒有千秋萬代。1864年天京陷落,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就此消散在歷史長河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