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道我们家族是六百年前左右从南昌迁到湖北的,各位小伙你们家族的迁徙史是怎样的?

不怎么肥的肥皂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赵姓人家过春节,中堂上都贴上《天水世家》,那时年幼问老人们就说祖上是甘肃天水迁过来的,而且历代口传来自天水赵姓的有三批人,一批去了江西修水一带,一批去了湖南益阳,我们这批落根湖北京山。十年前江西一退休老师带着簇谱曾寻找到京山我们赵家,住了十几天,在一起谈论甚欢。临走时说去湖南益阳,等找到了回信的,从此就断了消息。二o一五年我在上海遇到甘肃天水一赵姓朋友,言谈中得知他家乡也有祖传,与我上述情况一致,他回家后将族谱字排等都发给我了,以后二年多经常联系,倍感亲切!二○一八年初一场变故,所有资料与联系电话地址遗失,已无法联系了,心中十分痛惜。望甘肃江西湖南三地赵家人万事如意!幸福永远!


用户赵平安


我看过家谱,我们湖北蕲春县狮子镇郝冲村吴桂塆先祖是从江西鄱阳饶州府瓦硝坝迁移过来的,历史上是"洪武迁散",元末时期朱元璋和陈友谅在湖北争霸,陈友谅当年在浠水称帝,朱元璋灭了陈友谅,导致湖北,特别是蕲州府人口减少,朱元璋称帝后就把我们先祖,由饶州府外迁到蕲州府,吴桂塆建村,也应该有六百年的历史。



大湾区最靓的仔


江西人口填湖广,湖广人口充四川,是一直流传至今的一种说法,古代的江西经济,远比今天的江西在中国的地位高得多。那时江西鱼米之乡,文人墨客众多,各种书院等,非常富庶之地,人口众多,江西历史上有三次大移民,一在宋朝,二在明朝,明国初期,明国初期是江西落后的开始。


手机用南山居士


小时候常听父亲讲,估计父亲也是听长辈们说的吧!我们杨氏是明朝从江西一个叫瓦屑坝的地方迁移到黄冈武穴市的!请江西九江市的朋友协助查证一下,今天是否还有“瓦屑坝”这个地方?谢谢了!


Yung-Chiu-men


我家祖上罗绎公于元末至正年间,从南昌迁移到岳阳鹿角镇牛皋村,第三代德胜公于洪武二年从岳阳随军功迁移到衡阳西衡南县三塘镇草河畔神山村罗家荡~封千户侯。堂号:(豫章崇德堂)家谱字辈排序:

寿德之思玉,尚可良祚维。

仕守朝廷膺,本源福禄荣。

文章传世泽,孝友振家声。

(……后面还有三十辈)到我这代22代。到“维”字辈维咏公于清康熙年间随湖广填四川迁至四川南充市顺庆区,共兴乡。由于当时祖上缺乏记录,只口录前廿十辈字辈,这一支系多年来以为祖籍为湖南永州或湖北麻城。其实这一支迁于衡阳,本人文字辈罗文良。罗氏全国各地家人如有以上字辈,寻根究祖,索寻家谱,可按上述地址来衡!


用户1766208859699


小时候总是听奶奶说,我们是江西大槐树的。但是现在又山西大槐树。很可惜家里族谱序文残缺不全。后面也没有说了。问这些老人也都不清楚。谁能帮我


隐客行


我谢姓也是迁来湖北的!家谱和祠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毁了,现在没人讲的清楚是何时从何地迁来。之前听老人讲我们的祠堂叫宝树堂。


印秦


和你差不多,祖籍也是南昌,松滋裴氏宗谱载:元朝末年,朱元璋进攻陈友谅,形势危急。陈友谅的部将程普禄率部驻扎在松滋县的杨林市。眼看战事不利,前途渺茫,便弃戎归田,在诡河南岸定居下来。程普禄的夫人姓裴,为逃避追查,他便改姓裴为裴普禄,这段河也叫裴家河。裴普禄夫妇原籍江西南昌大栗树。裴普禄便是松滋裴氏的始祖,尔后,发展蔓延,遍布神州各地。


大学生农村电商


我们家族是1368年(明朝初期)从江西饶州府余干县迁移到湖北江汉平原的长江边,落地生根,至今已经600多年,历经23代,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我的祖籍地去看看!去寻根问祖!


长江故地


我姓刘,九二年系走过一次谱,没有文字记载价值,只知道从江西迁湖北武穴市,到我这一代为第二十六代,按历史规律推算,应该有七八百年过程。后祖父又迁至黄梅县蔡山镇,即我现在居住地方。若有上一次谱可查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